登錄???|???注冊
呂思勉編著的《兩晉南北朝史》一共四冊,集中闡述了兩晉的政治形勢、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文化、學術和宗教。呂公以嚴謹之精神、專業之筆觸、高尚之情懷將兩晉南北朝史娓娓道來,旁征博引,一氣呵成。個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稱其為斷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絕不為過。
呂思勉 ·中國史 ·32.6萬字
這是一部論文集,是作者長期理論思考并結合相關史料的研究成果選編,是近年來中國民族史研究難得的佳作。內容共分為四組:第一組凡七篇,泛論中國歷史上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第二組的五篇,主要聚焦于如何認識歷史上的各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第三組由五篇構成,以蒙古帝國、元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為討論主題。納入最后一組的四篇論文,則分別考察族群認同在回族、滿族的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歷史的書寫之中的作用問題。
姚大力 ·民族史 ·32.6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兵器、戰士和戰爭的插圖百科全書,追溯了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800年間希臘與羅馬世界戰爭藝術的演進過程。作者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分析和梳理,并借助史詩、傳奇故事和現代考古發現,力圖復原真實的歷史場景,內容涵蓋特洛伊戰爭、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布匿戰爭、蠻族入侵等著名戰爭,以及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等軍事奇才,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由此呈現在我們面前。
(英)約翰·沃利 ·世界史 ·32.6萬字
《春秋史》對文獻材料和考古資料進行梳理扒剔,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條分縷析、刪繁就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化、社會階層等狀況,通過對這段看似紛亂的歷史的透析,明晰地反映出春秋時代社會各方面的變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顧德融 朱順龍 ·中國史 ·32.6萬字
蔡雪村,原名蔡振德,陜西省神木縣城關人。1924年在天津南開中學上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后留學蘇聯。1926年回國后,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為了紀念神木縣這位杰出的革命家,政協神木縣委員會將蔡雪村的作品和一些學者對蔡雪村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蔡雪村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過梳理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規模農民戰爭,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分析歸納了中國農民戰爭的規律以及對生產力的影響,被譽為當時很有分量的歷史著作。
政協神木市委員會 ·地方史志 ·32.5萬字
桃李芬芳滿天下,英才濟濟遍中華。時值金秋,清風送爽,碩果累累。在這喜慶豐收的日子里,我校迎來了建校六十周年慶典。六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而對三營中學來說,卻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三營中學校史》編寫組 ·地方史志 ·32.5萬字
本書收錄20世紀50年代至2003年期間新發表的魏晉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國之始,迄楊隋之末(220—618),共計231方。全書分為魏晉十六國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五個部分,每方墓志包括錄文和疏證,注明圖版刊載、錄文著錄和研究概況,并對墓志所涉史事作簡單的考證和說明,是集資料性和研究性于一體的出土文獻整理研究典范之作。
羅新 葉煒 ·文物考古 ·32.5萬字
本書為“中國歷代文化史書系”之一種,講述了明代的文化史。書中從明代時期的文化專制、多層文化特征、教育與考試制度、學術流派與宗教、文學藝術、文化遺產等方面展現了明代的文化特征及其歷史地位。本書內容翔實,史料豐富,研究深入,值得廣大歷史研究者參考和閱讀。
商傳 ·中國史 ·32.5萬字
《羅芒狂歡節》一書由法國作家埃馬紐埃爾·勒華拉杜里寫著,徐明龍翻譯。《羅芒狂歡節》講述的是在1580年2月份的兩周時間中,羅芒城(當年屬于多菲內省,現今屬于德龍省)的居民妝扮成各種各樣的人物乃至動物,歡快地跳舞、游戲、賽跑、聯歡……在狂歡節期間每天上演的節目中,羅芒人的游行隊伍行進在手藝人和顯貴之間。全城到處都有自發的民間演出,街道與街道,行會與行會,各顯其能,一比高下。黑社會人物法官蓋蘭設下陷阱,致使羅芒人互相廝殺。這是一件包含有多種意義的事件,一位史學大家對此做了破譯。
(法)勒華拉杜里 ·世界史 ·32.5萬字
百年宋案研究最大的問題在于研究者錯將“宋案”等同于“刺宋案”。本書徹底糾正了這一偏差,明確揭示“宋案”實際上是由收撫共進會、調查歡迎國會團、操弄憲法起草、構陷“孫黃宋”、“匿名氏”攻擊、低價購買公債以及刺殺宋教仁等多個情節次第演進與交錯進行而釀成的復雜案件,并以極其細膩的考證,將看似毫無關聯的各個情節之間的內在關系徹底揭示出來,最終令人信服地揭開了宋案一系列謎團。全書約有90%的材料為以往宋案研究者不曾利用,其中相當部分系首次公開。
尚小明 ·中國史 ·32.5萬字
在豐富的國內外檔案、報刊等文獻資料基礎上,本書綜合運用歷史學、國際關系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理論,首先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國際格局纏變進行了分析;其次,對國際環境變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醞釀、形成、曲折發展、破裂方面的影響和推動作用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后,分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發展歷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進而分析了其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以及遠東地區乃至整個世界政治格局所產生的影響。
杜俊華 ·中國史 ·32.5萬字
本書收録20世紀50年代至2003年底期間新發表的魏晉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國之始,迄楊隋之末(220-618),皆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及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兩書所未收者。全書分為魏晉十六國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五部分,每一部分按照志主下葬日期先后為序排列。墓志先列録文,后附疏證,注明拓片圖版和參考録文的出處,介紹現有研究成果,并對墓志所涉史事作簡單的考證和說明。
羅新 葉煒 ·史料典籍 ·32.5萬字
本書對朱熹史學思想進行了整體研究。朱熹以天理論作為理論基石,其歷史哲學分為天理、事勢、心術三個層次,具有“以理闡史、以史證理”的治史特色,完整地構建了義理史學體系。朱熹在史著編纂上強調史體互補,論證的史家心術是劉知幾史家三長到章學誠史德論的中間環節。本書考證了《資治通鑒綱目》的成書過程,否定了四庫館臣沿襲宋末王柏的該書為趙師淵所撰的觀點。在朱熹被“圣人化”的過程中,其史學思想中的落后因素對后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湯勤福 ·史學理論 ·32.4萬字
《中國百年科幻史話》:記錄中國科幻史百年發展歷程,講述各位科幻名家的人生經歷與寫作過程,摘錄部分優秀名家的代表作與成名作,對科幻新星的描述促進中國科幻蓬勃發展。本書使科幻歷史的畫卷豐富而詳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內容詳實可考,歷史性強。
董仁威編著 ·中國史 ·32.4萬字
《二十四史通識課》系列圖書以二十四史中的篇目為線索,帝王本紀和人物傳記為主,按歷史時間順序串聯而成,內容涵蓋了從黃帝時代到明朝滅亡四千多年的歷史,以及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領域的內容。這套書既是二十四史的全方位閱讀攻略,也是一部簡明扼要的中國通史。本系列一共五部,本書為第一部,主要講述了《史記》和《漢書》的內容,以及其所貫穿的從黃帝時代到王莽改制近三千年的歷史。
劉凱 ·中國史 ·32.4萬字
《金朝社會形態演進的歷史書寫》觸及到了北族王朝共性的命題,北族的發展史不可回避社會形態演進問題。即使北族王朝被稱作“征服王朝”,其本質亦是社會形態使然,對外爭戰是北族存在的一種方式。北族王朝社會形態演進的道路因自身文化積淀與特定的時空環境的差異而不同,金朝女真人從部落的聯合、聯盟向高級部落聯盟演進,阿骨打稱帝建立酋邦政權,海陵王遷都燕京,推進酋邦向國家政權演進,金世宗篡立守成,阻遏國家政權發展。金朝社會形態演進的歷史承上啟下,上承遼朝高級部落聯盟的酋邦政權,下啟元、清大一統國家政權,準確地說,金朝社會形態演進止步于半酋邦、半國家階段。
李秀蓮 ·史學理論 ·32.4萬字
面對燦爛的中華文明和司馬遷留下的千古學術懸案,我國學術界將以怎樣的心態和行動直面歷史的遺產?經過社會各界充分的醞釀,舉世矚目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拉開了序幕。“夏商周斷代工程”是1996年啟動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項目集中了多個學科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設立了9個課題和44個專題,對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學問題進行了全面和全新的研究,所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國的歷史紀年向前推進了一千兩百多年。本書是一部全景式描述這一工程的紀實文學作品。
岳南 ·中國史 ·32.4萬字
關于中國初期國家形成過程的考古學研究,傳統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通過陶器的文化類型與戰國時代以后的文獻中所記載的夏、商(殷)王朝的有關史料來進行的。然而,由于田野考古資料的大量出現,從考古學角度、以考古學特有的方法對基礎資料進行分析,可以補正史料記載的可信度,避免單一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書作者按陶器的風格將二里頭、二里崗文化時期的各個地區劃分為六大區域,用數量分析的方法計算每個遺址中各個陶器系統構成比的總體變化趨勢,并通過這些數據來分析陶器風格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變化,以此來闡釋國家形成期的地域間的動態關系。
秦小麗 ·文物考古 ·32.4萬字
本書為程妮娜教授的論文集,擇取作者40余年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20篇論文,內容涉及中國古代王朝治邊思想、東亞封貢體制、東北民族史、遼金政治史、《金史》編纂等諸多領域,展示了作者在遼金史、東北史、邊疆史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貢獻。
程妮娜 ·史學理論 ·32.4萬字
本卷講述的1894年到1912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