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終結所有和平的和平: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中東,當今世界的戰略要地,也是紛爭之地。戰爭、宗教沖突、恐怖主義、大國干預、族裔對抗……100年來在這片土地上輪番上演。而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溯到“一戰”期間和戰后,英國、法國和俄國等大國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決定。“一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這個曾經兵鋒直指維也納的大帝國已經沒落。它在歐洲的領土大多已經喪失,而名義上屬于帝國的埃及也淪為了英國的附庸。野心勃勃的英國駐埃及總領事基欽納伯爵已經著手在中東謀取更多利益。戰爭爆發后,奧斯曼帝國加入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與英、法、俄等協約國作戰。協約國并不把這個老氣橫秋的帝國放在眼里,以為能夠很快戰勝它。1915年,英法兩國發動加利波利戰役,企圖直取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布爾。然而,整場戰爭竟然演變成了持續250多天的壕塹戰,最終以英法兩國撤軍告終。戰爭期間,看到勝利無望的英國政府調整了自己的中東政策。主導英國中東政策的陸軍大臣基欽納伯爵派手下馬克·賽克斯與法國和俄國談判。三方秘密達成了《賽克斯—皮科協定》,大致劃分了三國在中東的勢力范圍。同時,英國政府積極支持麥加的統治者發動阿拉伯大起義,試圖從內部瓦解奧斯曼帝國。1916年底,勞合·喬治成為英國新任首相,他在中東采取了更為積極的進攻政策,不到兩年,英軍相繼攻下巴格達、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1918年10月,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一戰”結束后,溫斯頓·丘吉爾成為中東問題解決方案的“總設計師”。然而,中東問題的解決卻困難重重。許多地方爆發了反對英法統治的動亂,英法俄三國之間的矛盾又顯現出來,美國、意大利和希臘等國也要插上一腳,更重要的是,在經歷了“一戰”的血腥后,西方各國人民更渴望休養生息,對帝國主義擴張已經興味索然。1922年,一系列中東問題解決方案才艱難出臺,英法兩國強行將西方政治體系移植到了中東,并自行為中東各國劃定了邊界,絲毫沒有考慮當地的政治現實和人民的要求。紛爭的種子已然埋下。列強聲稱可以給中東帶來和平的解決方案,成了“終結所有和平的和平”。

(美)戴維·弗羅姆金 ·世界史 ·40.8萬字

歷史與變革(第一輯):什么是歷史社會學

歷史社會學關心的都是“大問題”,諸如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非西方世界在“西方崛起”的壓力下“被動”現代化的不同路徑,環境、技術、人口、戰爭和流行病等因素對長時距歷史發展形態的影響,等等,對理解和改善人類的當前生存條件具有重大意義、對理解當下世界局勢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議題。本書主編趙鼎新近幾十年一直從事歷史社會學研究,也正逐步在國內推廣歷史社會學研究,《歷史與變革》系列書目正是趙鼎新及其團隊得以密集呈現之前的研究積累,同時不斷推廣、發展現有研究共同體的重要平臺。《歷史與變革》不僅僅是一個具有很高學術價值、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學雜志,更是一個能探討各種歷史和現實大議題和重大方法論問題的、具有很高專業水準的哲學社會科學平臺。《歷史與變革》倡導通過廣泛和開放性的交流和討論,確立具有中國特色、同時也能在海外有較高認可度的歷史社會學方法論,以及對于歷史和歷史規律的理解。作為該系列書目的第一輯,《歷史與變革(第一輯):什么是歷史社會學》精選了國內外歷史社會學大家對于歷史社會學核心問題的思考,包括5篇專著文章,2篇書評,以及1篇圓桌討論的文字整理。

趙鼎新主編 ·史學理論 ·13.9萬字

繁榮的代價:富有帝國的衰落與復興

繁榮的國家也會分裂,帝國的隕落是否真的不可避免?這是知名經濟學家、對沖基金經理、總統顧問托德·G.布赫霍爾茨在這本順應時代發展、頗有見地的著作中所提出的觀點。《繁榮的代價》既涉及經濟史內容,又包含作者宣言,揭示了富裕國家所面臨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裂痕,并闡明理由,建議把這些漏洞轉變成力量源泉,變成民族復興的基礎。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強大國家是如何分裂的,布赫霍爾茨明確提出了五種強大但充滿悖論色彩的分裂力量,這些力量在國家取得經濟成功之后開始逐漸損毀國家的和諧穩定。其中包括:日趨降低的生育率、全球化貿易、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日漸消失的職業道德和缺失的愛國主義精神。帝國的衰敗是難以避免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和歐洲能夠重塑社會精神嗎?答案是十分肯定的。《繁榮的代價》向讀者講述了一些昔日領袖們鼓舞人心的故事,其中包括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以坂本龍馬為代表的日本明治維新領導者,以及以色列前總理“鐵娘子”果爾達·梅厄,他們都成功扭轉了國家當時的混亂局勢。現在為時不晚,我們能夠克服當下所面臨的挑戰,再次團結起來捍衛國家的和諧穩定,保衛我們的未來。

(美)托德·G.布赫霍爾茨 ·普及讀物 ·19萬字

千年帝國史

美國知名學者克里尚·庫馬爾在《千年帝國史》中描繪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帝國全景圖,他從羅馬帝國切入,剖析了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五大帝國,這些帝國都自認肩負著普世文明的使命,并為之奮斗、糾結。庫馬爾試圖從新的視角解讀帝國的統治者和民眾,他們如何為帝國統治尋找正當性,他們如何認識自我,以及帝國統治者在建立普世的世界秩序的過程中,如何留下了與當今世界息息相關的多元化的政治遺產。與大多數介紹帝國發展歷程的作品不同,這本書重點關注的是統治者與民眾的關系。帝國既是二者共同追求的事業,也是各方利益糾葛形成的共同體。庫馬爾還特別探討了帝國與民族國家的區別,提到統治者為保國運長久,會刻意壓抑自身的民族身份,但這也給主要民族帶來身份認同的混淆以及這種混淆最終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帝國曾經遇到的難題,包括如何處理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性,國家內部的多元文化協調、多民族和諧共處,國際人才流動等,在今天仍然存在。可以說,帝國是反省當今迫切的政治議題的一面鏡子,甚至是新的世界秩序誕生之前的陣痛。尤其對于多民族的中國來說,我們可借此審視民族與國家的關系、國際交往、大國使命等。

(美)克里尚·庫馬爾 ·史料典籍 ·31.8萬字

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套裝共6冊)

這是一套時間跨度長達數萬年的人類文明史巨著,涉及東西方文明的沖突與演變、地理世界史、人類戰爭史、價值觀演變史、古希臘文明史等。《西方將主宰多久》作者運用原創的“社會發展指數”衡量標準,論述西方統治世界至今的根本原因,并大膽預測在未來100年內,東方將如何趕超西方,接手世界的領航旗。《文明的度量》為《西方將主宰多久》的續篇,作者全面介紹了自己原創的“社會發展指數”為何,以及怎樣可以用數字度量文明。《戰爭》是一部15000年人類戰爭史,通過對歷史重大戰役、軍事革命、利維坦誕生邏輯的精彩呈現,客觀分析、揭示了戰爭對文明融合、演進的強大助推作用。《歷史的偏見》揭示了人類在歷經覓食社會、農業社會和化石燃料社會的過程中,價值觀念的復雜變化,為讀者理解過去時代的價值觀、理解多元價值觀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地理即命運》以萬年為尺度,以英國為圓點輻射世界歷史,洞見地理因素如何決定國家的興衰與世界秩序的更迭,是作者地理決定論的代表作品。《希臘人》是一部橫跨萬年的古希臘全史。《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戴蒙德稱贊:“伊恩·莫里斯在大歷史作品的趣味性和通俗性上,已確立自己的領導者地位。”

(美)伊恩·莫里斯 (美)巴里·B.鮑威爾 ·普及讀物 ·21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贡觉县| 琼海市| 五莲县| 宁蒗| 马鞍山市| 建水县| SHOW| 明水县| 淅川县| 江陵县| 托里县| 澜沧| 嵩明县| 贡嘎县| 枣阳市| 大同县| 特克斯县| 大邑县| 静宁县| 左贡县| 从化市| 西青区| 宜州市| 芮城县| 扶沟县| 张掖市| 巢湖市| 本溪| 孟津县| 台北县| 民权县| 久治县| 武川县| 秦皇岛市| 八宿县| 沁源县| 丽水市| 胶州市| 黄平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