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北朝通語語音為研究切入點,結合從三國、西晉到北朝時期的語音變化,深入探討了南北各地方音的特點以及它們與通語的關系。作者從方言的角度解析了重紐問題、泥娘是否合一以及南北朝通語中“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的成分等問題。本書的研究成果對于認識《切韻》性質及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劉冠才 ·語言文字 ·32.2萬字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跨文化交際類課程(跨文化交際、跨文化閱讀)的基礎教材,也可作為精讀、泛讀、翻譯和文化等類課程的輔助教材,幫助俄語專業沉重理解與外國文化打交道時容易產生的困難與障礙。尤其是對翻譯專業課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牢固掌握專業言語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使其學會用言語技能和跨文化交際技能兩條腿走路,提高其作為面向國際化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素養和實踐能力。
張冬梅 ·語言文字 ·37.3萬字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半年刊。本刊發表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各二級學科包括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還設有學術名家、京津冀文學研究等欄目。其辦刊宗旨是:薈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懷,鼓勵開放創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崔志遠 吳繼章 ·語言文字 ·28.7萬字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半年刊。其辦刊宗旨是:薈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懷,鼓勵開放創新。書中設有語言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獻學、學術名家等欄目,發表漢語言文學各專業的相關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崔志遠 吳繼章 ·語言文字 ·27.7萬字
崔志遠 吳繼章 ·語言文字 ·31.6萬字
本書基于語言使用的視角,分別從詞法、句法、語義等角度對漢語單音詞的語素化進行了歷時研究。詞法研究中強調頻率、語義是影響單音詞語素化的重要因素,句法研究重點關注的是單音詞語素化時的去范疇化過程,語義研究主要考察了單音詞在所屬語義場中的地位變化及相關概念域的歷時演變。最后,基于共時與歷時的比較,探討了單音詞語素化的演變類型、階段、難易度和動因等問題,并從構式化的視角論證了單音詞語素化的演變性質。
陳練軍 ·語言文字 ·23.8萬字
符號是被認為攜帶著意義的感知。符號用來傳達意義,傳達意義必用符號,意義就是一個符號被另一個符號所解釋的潛力。因此,符號學就是意義學。趙毅衡編寫的《符號學(原理與推演修訂本)》分成上下兩編:原理編——擴展了一百年來符號學發展的理論基礎,融合中西方符號學理論,建立一個可用于分析人類意義活動的符號學體系。推演編——具體討論了符號在人類文化中扮演的復雜作用,讓讀者理論與應用兼得。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在本書中得到條分縷析的清晰貶義。在這基礎上,本書形成了突破原有理論的新體系,全面推進了符號學運動。
趙毅衡 ·語言文字 ·32.5萬字
《中文論壇》是湖北大學文學院創辦的涵蓋中文學科各研究領域的學術輯刊,旨在搭建一個新的學術平臺,展示海內外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藉以倡導視野開闊、獨立研究的學風,立一家之言,撰傳世之作。本輯開設六個欄目,分別為“沙湖論壇”“中國詩學研究”“五四研究”“市場邏輯和信息技術下的文學生產”“古籍整理研究”“語言學研究”。
湖北大學文學院《中文論壇》編輯委員會 ·語言文字 ·20.7萬字
本書以現代漢語語篇中的言說類話語標記為研究對象,運用銜接與連貫、語法化等理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言說類話語標記進行界定,構建現代漢語言說類話語標記體系。研究中,全面考察了漢語言說類話語標記的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深入探討了言說類話語標記形成的動因和機制,不僅豐富了話語標記理論,而且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自然語言理解和中文信息處理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孫利萍 ·語言文字 ·20.7萬字
本書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每年2輯,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民俗學等。本書已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來源期刊。書中主要刊發海內外具有原創性的文學研究論著,旨在交流學術信息,展示學術精品,維護學術規范,推動學術健康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杜桂萍主編 ·語言文字 ·27.9萬字
新媒體的出現,帶來了語言的巨大變化,從哲學思潮來看,這種變異是后現代化思潮“多元性、碎片性、邊緣性、模糊性”的反映,體現后現代的“反理性、反權威、反中心”。本書通過對網絡語言、流行語、流行體和稱謂語流變的考察,深入探討新媒體帶給我們的后現代化思潮的語言學反思,并進一步深入探討語言規范化在這場變革中的地位,從而在豐富語言表達和語言規范化間找到較好的平衡點,以適應語言的發展,并同時滿足交際的需要。
唐厚廣等 ·語言文字 ·21萬字
本書首次全面研究東南亞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的發展過程。根據東南亞國家語言構成特點,從語言政策歷時維度與語言類型兩個維度分析東南亞國家的語言教育政策的特征,在語言類型維度上,提出兩大類型劃分法:以單一族裔為主導的國家的語言教育政策與多族裔國家的語言教育政策;并以各國語言教育政策的發展過程為基礎,運用政策分析“要素-過程-價值”三維度對各國語言教育政策進行分析,探討語言教育政策與國家建構間的關系。
劉澤海 ·語言文字 ·22.6萬字
本書以比較的視角觀察分析了漢語各方言和各詞類中的重疊現象,發現重疊在方言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構形手段,也是一種重要的構詞方式。其中“構詞”作用體現為形容詞、動詞、量詞重疊后的“名詞化”(以官話為代表),名詞、動詞重疊后的“形容詞化”(以閩語為代表)。構形的主要作用則是表示一定的客觀“量”,但也有部分重疊形態的語義焦點是表示說者對量的主觀評價或對事物的主觀感情,具有強烈的主觀性。
付欣晴 ·語言文字 ·31萬字
吳繼章主編 ·語言文字 ·29.4萬字
本教程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職業導向、素質本位、能力核心、服務專業”原則編寫,重在訓練培養文秘專業學生的應用文書寫作能力,內容以秘書工作為線索編排順序,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形成了“公文、事務、調研、財經、禮儀、規約、宣傳、商務、求職、會務、訴訟”等與學生職業人生密切相關的項目,在每一個項目下,又設計了若干個“任務”,構筑基于工作過程和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的文秘應用寫作課程體系。
李佩英 葉坤妮編著 ·語言文字 ·25.7萬字
本書從實用性出發,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應用文寫作知識,包括日常文書、事物文書、行政公文、會議文書、財經文書、法律文書、科技文書和傳播文稿的基礎知識及寫作的格式要求。
由娜 邵美華主編 ·語言文字 ·33.1萬字
本書通過學校期間文書、從業期間文書、專業領域文書、日常生活文書四部分,對日常所用的應用文給以介紹。
戚晶 梅敬主編 ·語言文字 ·27萬字
《品味公文》不是低層次地簡單講解公文格式的條條框框,而是集作者幾十年的機關寫作積累,歸納出豐富而實用的寫作實戰經驗,是站在“大手筆”的高度教導如何寫出有內容有價值的以文輔政的工作報告、調研報告、講話稿等。
王群 ·語言文字 ·20.8萬字
全書由五章組成:從公文的基礎知識入手,逐步進入到公文寫作與公文處理的深層;從公文諸多共性問題的闡述到每一個具體文種寫法的講解;從公文處理的原則要求到每一個具體程序的介紹;從宏觀原理到微觀事項,可以說應有盡有。恕我“王婆賣瓜,自賣自夸”,這可以說是一部全面的、規范的、實用的、新穎的有關公文寫作與文件處理的“全書”。
張保忠 ·語言文字 ·23.5萬字
《中國黨政公文格式與寫作規范一本通》從上篇的“公文格式”到中篇的“寫作藝術”、再到下篇的“寫作規范”,從文種確定、行文規則、格式規范、撰寫要求到若干個文種的具體寫作技巧,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就是告訴讀者朋友在公文寫作中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寫是符合規范,怎樣寫是不符合規范的。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闡述點均使用了大量的例證。
張保忠 ·語言文字 ·20.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