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研究屬于話語理解的研究范疇,聚焦動態語境中的委婉語解讀,從社會—認知語用視角提出分析框架,梳理委婉語的解讀結果、解讀路徑及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影響委婉語解讀的因素有記憶知識、當前交際情境和上下文。解讀的路徑呈現出三種范式:不經過情境評估的單線條直接通達模式、經過情境評估的雙線條通達模式以及不完整解讀模式。本研究能夠幫助交際者更加有效地通過委婉語建構人際意義,并對其他相關話語現象的研究具有啟示。
鄧兆紅 ·語言文字 ·12.7萬字
本書將東漢以前文獻中出現的全部漢字(包括異體字)提取出來,標注上古音,是郭錫良先生上古音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中反映。書稿分四部分:字表、諧聲表、韻表、說明。字表部分按開合四等詳細列出每部所有字,注以國際音標、現代漢語拼音,部分字有簡單訓釋;諧聲表詳列聲符和代表字,以及單字;韻表部分則窮盡形地詳列《詩經》《楚辭》的韻譜和合韻譜;說明部分則對一些學界有爭議的字的歸屬,一些例外字進行說解,并采用統計學的方法將各字在《詩經》《楚辭》的出現頻次予以說明。后附索引,方便讀者檢索。本書作為《文獻語言學(第八輯)》??醢嬗?018年,2020年作為單行本出版。本次,我們依據郭先生在單行本上所做的手校(主要涉及變更個別字的韻部歸屬、開合等第,補充完善訓釋及切語,修改了音標和字形訛誤等等),改訂原版,復校文字,并加入雷瑭洵等同志所做《部首索引》,出版此增訂本。
郭錫良編著 雷瑭洵參訂 ·語言文字 ·7.9萬字
北京話作為現代普通話的基礎,一直受到各方關注。但學界對于清后期至民國初年的北京話的關注度不夠,研究深度有所欠缺。筆者正應對這一情形,立足于細致搜集查閱國內和日本現存的大量相關文獻,盡可能全面掌握材料,同時對各種材料作深入分析,以求發現清后期民初北京話語法、詞匯、語音的特殊現象。本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概括評價了國內外學者對近代北京話的研究成果。2、對清后期至民初的諸多社會變化進行了介紹,主要包括滿人母語轉換的完成,全國的通行語言從南京官話變為北京話等。3、對在此社會背景下出現的各種反映北京口語的文獻進行了梳理介紹:包括白話京味兒小說、戲曲作品、域外教課書(西洋、日本、朝鮮)、滿(蒙)漢合璧教科書、正音材料、錄音材料等,其中一些文獻材料從未或極少被學界使用。4、對清后期民初的語法現象進行了梳理,并重點研究了三個語法現象:“所(副詞)+VP”,“這個/那個+VP”,“簡直(的)+VP”。5、對清后期以后產生的一些新副詞進行了梳理,并重點研究了三個新副詞:“挺”、“趕緊”、“反正”。6、對清后期以來北京話的語音情況進行了梳理,并重點研究了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語音現象——尖音團音的合流。另外對這一時期北京話的聲調系統進行了詳細地分析。
陳曉 ·語言文字 ·17.6萬字
本書由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組織編寫,是語言研究的著作,主要從嶺南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與方言語法、海外漢語方言、方言歷時研究、漢語史研究、方言與文學等多個角度論述南方語言的歷史與現狀、發展前景和方向,以及研究動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的見解,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甘于恩 ·語言文字 ·13.1萬字
本書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其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都十分獨特,以抒情浪漫的敘述筆法,描寫了女主人公簡·愛在做家庭教師時與男主人羅切斯特先生之間真摯感人的愛情故事,成功塑造了簡·愛獨立自主、積極選取、堅強勇敢的女性形象,其也被譽為“現代女性的楷?!薄?/p>
(英)夏洛蒂·勃朗特著 景晶編譯 ·語言文字 ·7.4萬字
本書始于語言變體的相關理論,從后殖民的視角對東南亞的語言生態進行整合歸類,兼談語言政策和文化戰略之作用;接著關注東南亞英語變體在主要相關國家所呈現的區域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和發展的原因;然后聚焦閩南、廣府和客家三大華南方言在東南亞的流變,以及新形勢下華語整合的態勢;并通過語碼混雜和詞匯互借的實證研究,探討語言之間的接觸交融和相互影響;最后回歸宏觀角度,從語言運動看東南亞語言研究的意義。
陳恒達 ·語言文字 ·18.6萬字
本書是《河北方言研究叢書》系列的第四種,是河北衡水武邑縣方言的單點研究。武邑縣方言隸屬于冀魯官話石濟片趙深小片,方言內部語音方面河東、河西差異較大,語音上具有突出的特點。語法上,其復數標記“們”幾乎可以用于所有體詞性成分之后,是方言自身語法化發展的結果,也被學界所關注。本書運用結構主義描寫語言學的方法,對武邑縣方言進行共時描寫;也從歷史語言學的視角,將武邑縣方言音系與中古音系進行比較,歸納了方言聲韻調演變的特點。此外,本書還提供了詳實的分類詞表和語料記音。本書作者母語即為武邑方言,聘請發音人老中青三代齊全,兼顧不同年齡層語音特點,語料真實可信。
張曉靜 ·語言文字 ·9萬字
如何靠寫作實現長久穩定的多渠道創收,幾乎是每一個自媒體人都思考過的問題。本書是一本以贏利為核心目標,從快速入門到多渠道打造個人IP的全流程指導書?;谶@一目標,本書作者以自身經歷為例,從寫作入門、寫作精進、多平臺運營、個人IP打造等方面全面分析自媒體人發展的方向。作者認為,作為以寫作為核心能力的自媒體人,想要依靠寫作產生持續價值,需要不斷深挖和宣傳個人品牌,將粉絲轉化成超級客戶。讀完本書你會明白,在互聯網時代,自媒體人該如何鑄造自身堡壘,產生持續且長久的影響力,實現寫作創富。
理白 ·語言文字 ·13.3萬字
《中法語言政策研究》(第二輯)是2014年“第二屆中法語言政策與規劃研討會”的重要成果,更是中法人文教育領域交流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對中法語言政策與規劃進行系統、全面的對比研究的專著,內容涉及:中法兩國的語言政策與規劃、語言生活、語言的價值、作用與多樣性、語言規范與監測、方言和地方語言政策、語言教育、推廣與保護等諸多主題。是中法兩國語言領域高層次交流的實錄。
李宇明 ·語言文字 ·12.4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學校等地方,我們都會不時遇到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時刻。如果我們能抓住這樣機會,展現我們自己,提升我們自己的影響力,對我們往后人生都有著重要的幫助。本書作者卿老師在長期的實踐培訓中,總結出了一套適用于當下時代語境的演講的原則和方法,同時,清晰地解釋了大眾不敢當眾講話的原因。并且該書的內容已被卿老師做成音頻課程,配合圖書更能有效幫助讀者解決有關于演講與溝通上的困惑。對于奮斗在當今時代職場中的人而言,當眾講話已成為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事項。通過本書,你將學到最貼合這個時代語境的演講以及當眾講話的技巧。只要合理運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演講的高手,抓住每個當眾演講的機會展現自我,提升自己的影響力,讓自我成功的可能性不斷增大。
卿老師 ·語言文字 ·9.1萬字
通過指導大量中國師生的英文論文寫作和發表,筆者深入體會到在SCI英文寫作和發表上,大部分師生缺乏系統和專業的學術英語寫作和發表指導,導致所撰寫的英文論文距離國際高水平論文有明顯的差距,并且難以及時發表在SCI期刊上。
吳志根 ·語言文字 ·10.9萬字
本書探討了唐詩在英語世界中文本行旅的發生、發展和成熟的全過程,通過把握譯介的發展脈絡,考察了英語世界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唐詩的解讀與重構,指出唐詩在英語世界跨越200余年的傳奇歷程是英語世界在中西文明的對話中,對唐詩的詩學特征和文化內涵的思考與探索,在探索中又折射出西方文化、文學批評的自身印記以及中西詩學的互動與再識,并在此基礎上深思英語世界中的唐詩研究帶給當今學術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的啟發與借鑒意義。
王凱鳳 ·語言文字 ·18.8萬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表彰的全國道德模范,都是群眾愛戴的先進典型。他們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精神。本書收錄了最美鄉村老師、最美醫生、最美的消防隊員、勞動模范等多位典型事跡的案例,旨在引導廣大讀者勤奮學習,深入實踐,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堅定報國理想,在報效祖國、為人民服務中成長,創造更加美好的人生,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而奮進。
張保忠 ·語言文字 ·15.8萬字
本書以述評形式介紹國外研究界學術刊物本年度在英語語言學、英語文學、翻譯、文化、英語教育與二語習得等方面的最新學術研究動態與研究成果。述評文章均選自相關領域權威期刊,如JournalofLinguistics,CognitiveLinguistics,等。重在述評,務求及時、準確、全面地把握國外研究界在上述各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以期為國內英語學界搭建一座與當代國外英語語言文學研究前沿接軌的學術橋梁。
張旭春 ·語言文字 ·17萬字
本教材為北京大學漢語教育學院和日本立命館大學孔子學院聯合編寫的漢語教材。這是一套嚴格意義上的國別化漢語教材,編寫中充分考慮到日本人士學習漢語的具體情況,從漢日語言的特點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發揮日本人士的優勢,利用日語的特點進行教學,并編制相關的練習。本套教材共分初級上下、準中級上下、中級上下和準高級上下,計8冊。初級下共12課,講授漢語基本句型,以口語為主,兼及書面語。
陳敏 章天明 張恒悅 (日)岡田英樹 ·語言文字 ·3697字
《AP中文仿真試題集》是為準備參加AP中文考試的全球漢語學習者編寫的備考用書,目標群體針對性強?!禔P中文仿真試題集(第二版)》既可以用作學??记坝柧殻部梢怨W生自學自練?!禔P中文仿真試題集(第二版)》以美國大學理事會頒布的AP中文課程和考試大綱為依據,從考題形式到內容完全仿真,突出溝通能力、文化體認、融會貫通和文化比較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美)謝碧霞編著 ·語言文字 ·7.9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2022年第1輯(總第36輯),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半年刊,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本輯收論文凡20篇,分為5個欄目,分別為“章黃學術”“文字學研究”“音韻和方言研究”“訓詁和詞匯研究”“語法研究”,所涉及的學術范圍,既有傳統語言學,又有現代語言學。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0萬字
詞匯場的歷史演變研究是建立完整漢語詞匯史的重要內容,顏色詞則是其中一個具有較強系統性的詞匯類聚。本書在《上古一中古漢語顏色詞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唐宋至元明清漢語顏色詞的歷史演變過程。先對近代漢語紅、黑、白,綠,藍、黃、紫、灰、褐、棕十大范疇的單音顏色詞和復音顏色詞進行了全面收集,再以不同的造詞類型為立足點,從舊詞承用、新詞產生的角度說明近代漢語顏色詞怎樣從上古、中古顏色詞演變而來,又如何進一步演變為現代漢語的顏色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漢語顏色詞的演變歷史與規律、漢語各時期的基本顏色詞、近代漢語顏色詞的釋詁、漢語顏色詞研究對辭書編撰的意義以及漢語顏色詞的方言比較等專題問題。
趙曉馳 ·語言文字 ·18.4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102個最能展現古代家國情懷的漢字,不僅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君臣、軍事、律法、德行、生死,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許暉 ·語言文字 ·12.9萬字
日常語言影響著個體的思維方式,方言維系了民族的歷史記憶,政治語言決定了國家的現實意識?!稏|言西語》是一部打破個人思維模式,追尋民族失落歷史,探求家國意識邏輯的挑戰讀者智識邊界之書。鄭子寧以共時的現代漢語方言為經,橫觀漢語方言與民族文化傳承的現實全景,發散式闡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見;以歷時的古代漢語嬗變為緯,縱覽中國語言與傳統的歷史面貌,系統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記憶。由此,鄭子寧用以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化門檻與難度極高、向來被目為“絕學”的方言學與歷史語言學為近50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把漢語普通話、拼音、方言、古漢語、姓名、稱謂、外語習得等幾乎所有語言與文化的核心問題融會貫通,用具有內在統一性的連貫邏輯,為我們在語言中找到了一個全新的中國。
鄭子寧 ·語言文字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