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夸張是歷史悠久又充滿活力的修辭格。自古以來,夸張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文體中被廣為運用,不斷得到發展,展現出顯著的審美特色。本書作了如下的探尋:最早的夸張在何處?展現了何樣的美?各個歷史時期夸張的發展情形怎樣?審美上有何特色?詩歌、散文、小說、戲曲及辭賦中的夸張如何?各有什么樣的審美特色?現代的夸張是什么樣的?展現了什么樣的美?讓我們沿著本書的梳理與探討,領略夸張的發展歷程,感受夸張的審美奧妙吧。
于廣元 ·語言文字 ·16.4萬字
《學點音韻學》是唐先生2011年應廣州詹伯慧先生邀請為暨南大學出版社“大家小書”編寫的音韻學著作。內容與《漢語音韻學常識》互有補充,但基本不重復。全書十萬余字,簡體橫排,就古今音異同、破讀問題和字音問題做了細致的講解。
唐作藩 ·語言文字 ·4.9萬字
本書是專門為德語剛入門或基礎較弱、急于開口說德語的讀者量身定制的一本實用德語速成工具書,能幫助讀者輕輕松松快速掌握簡單德語。全書分為四大部分,將日常必需單詞、日常生活用語、情景應急口語全部覆蓋,第四部分附錄對德語國家概況、節日和習俗作了介紹。這是一本即翻即用型的便攜工具書,是赴德語國家學習、生活、工作、旅游和購物的好幫手。
云心叢書主編 王璐本書主編 ·語言文字 ·5萬字
本書作者在深入西北回族聚居地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分類、整理出回族話中富有民族特征的語料,從語音、詞匯、語用等角度對這些語料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并對回族諺語和歇后語、回族姓和名、回族地名和親屬稱謂等語言現象進行了歸納分析,為進一步研究回族文化搭建起一個平臺。本書有助于讀者了解回族語言的特征和回族社會人文狀況、回族的語言習俗,并為民族工作提供相關資料,也可作為對外交流的資料。
李生信 ·語言文字 ·15.6萬字
教材主要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需要,選擇了“能力本位”的編寫體例:在內容方面,以聽記能力、表述能力、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寫作能力和遷移能力為本位并統帥課文選擇,分別構建了“聽辨與表述能力”“閱讀能力”“繁體字識記與文言翻譯能力”“能力遷移”4個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學項目(有的還有二級子項目),每個項目下均有若干篇精選課文作為教學的基本支撐。在結構方面,總體上采用板塊式單元結構;單元內部采用“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提示+項目”結構;項目內部則釆用“項目教學目標+項目教學提示+基礎知識+(學練子項目)+課文”的復合型結構。
王輔政 張平 向穎等編著 ·語言文字 ·18.7萬字
本書是《河北方言研究叢書》系列的第四種,是河北衡水武邑縣方言的單點研究。武邑縣方言隸屬于冀魯官話石濟片趙深小片,方言內部語音方面河東、河西差異較大,語音上具有突出的特點。語法上,其復數標記“們”幾乎可以用于所有體詞性成分之后,是方言自身語法化發展的結果,也被學界所關注。本書運用結構主義描寫語言學的方法,對武邑縣方言進行共時描寫;也從歷史語言學的視角,將武邑縣方言音系與中古音系進行比較,歸納了方言聲韻調演變的特點。此外,本書還提供了詳實的分類詞表和語料記音。本書作者母語即為武邑方言,聘請發音人老中青三代齊全,兼顧不同年齡層語音特點,語料真實可信。
張曉靜 ·語言文字 ·9萬字
本教材為北京大學漢語教育學院和日本立命館大學孔子學院聯合編寫的漢語教材。這是一套嚴格意義上的國別化漢語教材,編寫中充分考慮到日本人士學習漢語的具體情況,從漢日語言的特點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發揮日本人士的優勢,利用日語的特點進行教學,并編制相關的練習。本套教材共分初級上下、準中級上下、中級上下,計6冊。準初級上共12課,講授漢語基本句型和基礎語法,由口語逐步過渡到書面語。通過本部分的學習,學習者可以用較標準的漢語進行簡單的日常溝通交流,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劉愛群 胡玉華 ·語言文字 ·2.3萬字
新HSK的命題明顯表現出淡化語法,強調詞匯的特點。新HSK對考生詞匯能力的考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題型增多,比重增大,個別題型難度較大。2)在將三四五樣題詞匯與大綱比照后發現,試卷命題嚴格依照詞匯大綱,絕無超綱情況。基于以上特點,詞匯用書將有著較大的市場需求,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尚未有詞匯用書面世,有著較大的市場空間。編寫特點:a速記速練,貼近實戰。b科學編排,加強針對性。c一書多用。本書左頁為詞語和詞語擴展,詞語依據《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按音序排列,配有注音、常見搭配和英文翻譯。右頁全部為新HSK實戰練習。
劉云 姜安 ·語言文字 ·10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原名《勵耘學刊》(語言卷),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語言學類重要學術集刊。2005年創辦,每年2輯。本集刊主要刊載漢語言文字學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學術價值,或屬原創性理論,或為原始性資料,或者具有獨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選納入CSSCI集刊收錄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4.3萬字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文體發展最為重要的階段,奠定了古代文體基本格局,文體參與文化建設和人生日用,在知識者的寫作生活中占有極大比重,這也成為中古文論勃發的基礎。本書首次對秦漢文體進行了全面梳理,力圖呈現文體演變的宏闊背景與內在邏輯。這既是對秦漢文體研究的全面總結,也為中國古代文體史的敘述方式做出了系統而深入的探索。
郗文倩 ·語言文字 ·52.8萬字
本書共收錄論文13篇,包括語法論文5篇,音韻論文3篇,詞匯文字論文5篇,均為各領域的最新成果。另有譯文1篇,筆談2篇,轉載文3篇。為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新增“王力學派研究”欄目,收入華學誠《談談王力學派及其研究》等論文3篇,對王力學派研究的成果與出色個案進行總結,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展望。
郭錫良 魯國堯主編 ·語言文字 ·23.8萬字
本書在現代漢語史的框架下,按作者對當代漢語發展線索及研究內容的劃分,分為普通話和港臺地區“國語”兩部分,從詞法和句法兩個方面,選擇若干最能代表當代漢語語法及其發展的現象進行了專題研究。在共時的深入描寫中結合了歷時的專題考察,在全面的定性分析中結合了細致的定量分析。書中既致力于問題的解決,同時也注重理論及方法的探討;既著眼于微觀層次的語法現象,同時也關注宏觀層面的整體研究及其可持續發展。本書總體而言是相關研究中深入而有特點的一部,堪稱當代漢語語法研究的總結、提高之作。
刁晏斌 ·語言文字 ·19.3萬字
本書為具有一定普通話基礎、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PSC)的“準應試者”而寫,也可用作提高普通話水平的進修教材。本書編排按PSC五大測試項編排:(一)讀單音節字詞、(二)讀多音節詞語、(三)選擇判斷、(四)朗讀短文、(五)命題說話。每章下詳述考試規格、應試難點、取分秘訣,并附練習和模擬試卷。手執此書,耳聽錄音,依著資深國家級測試員的指導反覆練習,必可大大提高普通話能力。
馮海峒 李斐 馬毛朋 ·語言文字 ·20.5萬字
《敦煌文獻通讀字》一書,著重從通假字和同音替代字兩個方面,通過揭示通讀字和本字之間的語音關係,爲敦煌文獻的辨識和釋讀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列舉了一系列有説服力的考辨和研究證據,對於敦煌學的推進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應用的價值。本書搜集了敦煌變文、王梵志詩、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等敦煌俗文學和俗文書中的通讀字,共收1199個字頭,按現代漢語拼音音序加以編排,書後附四角號碼檢字可供查找。作者的編纂目標,是通過匯輯有關敦煌文獻通讀字的有關資料,展現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爲敦煌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書,另一方面又是提供了可供討論研究的材料。
王繼如 吳蘊慧 ·語言文字 ·26.8萬字
本書由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組織編寫,是語言研究的著作,主要從嶺南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詞匯學、語法學與方言語法、海外漢語方言、方言歷時研究、漢語史研究、方言與文學等多個角度論述南方語言的歷史與現狀、發展前景和方向,以及研究動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的見解,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甘于恩 ·語言文字 ·13.1萬字
本書錢江學術文叢之一種。上卷為作品研究:劉禹錫詩歌題材豐富,多體善備,含蓄蘊藉,而又骨力豪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本書從歷史考辯、文藝思潮、個人經歷以及藝術風格等等多角度地梳理了劉禹錫的詩歌藝術及時代特征。下卷為人研究:致力于縱向的躡跡追蹤,以時間為緯度,展示傳主從童年到老年的生命運行軌跡,通過對他不同時期的詩歌創作的解讀與評析,徐徐展示他的充滿魅力的人生。
肖瑞峰 ·語言文字 ·53.9萬字
立場表達是言語交際中很重要的內容,既包括言者所述命題的態度、評價,也包括言者對受話人的態度。本書對國內外有關話語立場研究的重要文獻進行了梳理,選取大量影視對話、電視節目訪談、話劇對話等語料,以互動語言學、功能語言學、會話分析和立場三角為理論背景對現代漢語立場表達進行了研究。書中探討了漢語話語立場的性質與特征、話語立場構建的語境因素和交際主體因素,分析了漢語話語立場的三大基本類型,從詞語、話語標記、構式、關聯標記句等方面討論了話語立場的表達手段。
郝玲 ·語言文字 ·16.7萬字
該書是2014年8月在渤海大學舉辦的第十屆全國漢語詞匯學研討會的論文精選集。收錄包括葉慧君、楊琳、肖模艷、徐時儀、蘇新春、周薦、李紅印、郭龍生、唐子恒等35位作者的27篇論文。文章涉及詞匯學理論、現代漢語詞匯、詞義、詞典學等方面的內容,部分文章體現了詞匯學界的學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漢語詞匯學理論與應用的研究。
《詞匯學理論與應用》編委會 ·語言文字 ·20.2萬字
本書分為9章,第1章介紹法律文書的寫作規范;第2章至第9章則依次為公安機關法律文書、檢察機關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法律文書、監獄法律文書、公證法律文書、仲裁法律文書、民用訴訟法律文書、民用非訴訟法律文書,本書根據最新的格式規范對每一種文書都予以系統介紹。法律文書是進行各種法律活動和處理法律事務的產物。作為記載法律活動的載體,它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啟動和深入發展,以及法律事務問題的解決都產生了明顯的作用。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讀者在短時間內學以致用:既能掌握法律文書寫作的理論知識,又能學會各種法律文書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王文生等編著 ·語言文字 ·13.5萬字
《公文寫作,就看這一本》囊括了領導性公文、一般行政性公文、法規性公文、計劃性公文、記事性公文、商洽性公文和合約性公文等7大類公文,共包含31個文種。在介紹公文特點、行文對象、格式、遣詞造句技巧的同時,加以大量范文解析、經驗分享,全方位覆蓋公文細節,并附以《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可作為公文寫作范例。
楊洪峰編著 ·語言文字 ·1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