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唐宋是詩僧輩出的時代,詩歌創作和詩歌理論成就斐然,詩歌方面的代表作品,如唐代王梵志詩、寒山詩等,理論方面更為突出,現存僧人詩格主要有皎然《詩式》等,僧人詩話同樣豐富,這至少反映出僧人熱衷詩學的社會風氣。本書以此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輔以其他僧人詩論。
周萌 ·文學評論 ·30.4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渾”“序”“真”“全”“淡”五個角度描寫黃公望的世界。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4萬字
本書結合北宋中期時代背景、司馬光個人生活經歷、個性特征以及其思想對其詩歌進行系統研究,試圖在把握他的詩學思想、詩歌內容、詩歌意象及詩歌總體風貌的基礎上探討司馬光在北宋文學史上的地位。
余飛 ·文學評論 ·16.7萬字
《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由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余萬字。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首創的紀傳體為后來歷代“正史”所沿襲,影響深遠。該書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王伯祥《史記選》主要選錄本紀、列傳中的名篇,并對其中的疑難字詞和典章制度加以注釋說明,對于閱讀理解該書很有裨益。
(西漢)司馬遷著 王伯祥選注 ·文學評論 ·16.9萬字
布克獎評審的閱讀書單,深入剖析200年來73部文學經典;英國學者、作家、布克獎評審約翰·薩瑟蘭及各領域專家組成的撰稿團隊帶領我們踏上一次精彩的旅途,除了《悲慘世界》《尤利西斯》等大眾熟知的經典,還發掘了一系列在此之前不為我們所熟知的經典,是文學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閱讀指南。是一本旅行手冊,也是一部時間機器:巴爾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紐約、伍爾夫的倫敦,作家筆下的作品既擁有地理位置,也擁有歷史上的時間位置。本書既像一本旅行手冊,可以用來規劃自己的文學之旅,也像是一部集合了同一座城市不同景象的時間機器,帶領我們穿梭于歷史長河。從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讀經典,揭開經典誕生的秘密。書中的文學景觀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景,它們不僅僅是“故事背景”,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所涉及的作品都是在這些地域特點基礎上產生。對于每個熱愛文學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次富含啟示的文學課。打開這本書,就像進入時光機器,你可以回到經典誕生的地方:巴爾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紐約、伍爾夫的倫敦、海明威的西班牙,還有奧爾罕·帕慕克的土耳其……這是一本地理學與文學的跨界之作,它獨辟蹊徑,從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讀經典文本,梳理近二百年來的世界文學思潮,講述在不同文學思潮下、不同地域里,不同作家處理文學素材的差別和特點。讀者可以從中更直觀地了解作品與作者的關系,掌握世界文學的基本知識,發現經典誕生的秘密和價值。
(英)約翰·薩瑟蘭 ·文學評論 ·13.3萬字
本套裝包括《論語(君子論)》、《論語(禮樂仁德)》、《論語(天下為公)》、《論語(鄉居言行)》和《論語:平民正心修身》套裝共5冊。《論語》是以語錄體記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本源。本書是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對《論語》進行的解讀。作者為一名官員,對論語一直有著深入的研究,此次分析,圍繞著“正心修身”,以提高修養,探討社會現象為脈絡,逐章逐句解讀,希望以理論聯系實際,開啟、激發讀者的思考,從而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共抵至境。
劉強 ·文學評論 ·51.9萬字
本書是武漢大學教授陳文新在對清代著名文學家吳敬梓及其作品進行研究后創作的文化隨筆。全書共分為十章,分別從吳敬梓的生平、小說、文論、交游、儒生情懷及對后世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展現了吳敬梓曲折的人生經歷以及貫穿他一生的儒生情懷,闡明了他小說作品的獨特風格對后世文人及社會的深刻影響,能為后人了解、研究吳敬梓提供有益的參考。
陳文新 ·文學評論 ·16.4萬字
全書分為《逝水流年》,《坎坷人生》,《小說創作及其方法》,《戲劇創作》,《散文著作》和《其他》六大部分,涉及作家文學創作的方方面面,著重對其各類作品的內容和創作方法進行了分析和評介。同時對作家的身世,經歷和家庭生活做了比較詳盡的介紹與評述,比較全面地展現了這位作家整體形象。全書分為《逝水流年》,《坎坷人生》,《小說創作及其方法》,《戲劇創作》,《散文著作》和《其他》六大部分,涉及作家文學創作的方方面面,著重對其各類作品的內容和創作方法進行了分析和評介。同時對作家的身世,經歷和家庭生活做了比較詳盡的介紹與評述,比較全面地展現了這位作家整體形象。
朱景冬 ·文學評論 ·29.3萬字
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世界文學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蕭楓編著 ·文學評論 ·8.1萬字
該書收錄了被稱為“當代小說之王”的王祥夫先生的25個短篇小說。所收小說多為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及首次出版的新作,其中的代表作品榮獲各類大獎,如魯迅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國內重要獎項。這些小說不僅集中反映了當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窘迫狀態和積極進取精神,從而體現出一種對“人性”的關懷和關注。加上點評者準確到位的剖析,使得該書讀起來更加耐人尋味。
王祥夫 ·文學評論 ·19.2萬字
《海子六講》是張清華為紀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作的一個系列文章。作者分別從海子創作的背景、海子詩歌的精神現象學特征、海子詩歌的母體與美學根基、海子詩歌中的感性與身體、海子的文化寫作與元寫作等六個方面對海子的詩歌創作進行了梳理,尤其對海子詩歌中的意象與西方哲學的深層關系做了深入探究,這有助于讀者把海子的創作與西方世界的精神版圖有一個清晰的勾連和理解。《海子六講》另外還附錄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與駱一禾的比較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抒情詩的辨析,還有一篇非常實用地給出了海子詩歌的具體讀法。這三篇附錄與六篇講稿一起,為讀者靠近和理解海子的創作世界,打開了更寬敞的一個通道。
張清華 ·文學評論 ·13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本書從董其昌“真性惟空”“無法可說”“懶寫名山”“無縱橫氣”“放大光明”“氣韻不可學”的幾個層面,探索他山水畫的“空”,體味董其昌是如何在藝術中做他的“無相法門”。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2萬字
本書作者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龍榆生。本書是根據龍榆生先生詞學學習創作課上講義編輯而成的著作,將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和填詞經驗,融匯貫通,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詞學淵源、選調、作法等內容,同時也是講解宋詞欣賞的優秀讀物。其實很多人是喜歡讀詩、作詞、作曲的,但是苦于市場上同類型版本過多,良莠不齊,倒不如閱讀詞學大師的作品來的權威,吸收大師們日積月累的文化精華。作為一本國學大師的入門級圖書,無論讀者想要學習進步,還是想要鑒賞研究都能得到滿足。
龍榆生 ·文學評論 ·7.2萬字
本書以有聲有色的87版電視劇《紅樓夢》36集為門徑,一路風光旖旎,來到蘊藏豐富的原著,尋繹弦外之音及傳統文化與習俗,融入生命的理解,試解“其中味”。秉承“整本書閱讀”理念,內容涵蓋傳統知識講解、文化內涵挖掘、詩詞句精選賞析,等等,不僅讓你知紅樓,而且讓你論紅樓、用紅樓。
李山 徐德琳 貢方舟 薛宇 ·文學評論 ·27.2萬字
本書是一部名家賞析宋元文學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了宋元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包括柳宗元、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姜夔、柳永、晏殊、王安石、辛棄疾、秦觀、白樸、元好問、馬致遠、睢景臣、關漢卿……等,作者均為專力于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吳小如、沈祖棻、周汝昌、袁行霈、儲仲君、葉嘉瑩、霍松林、韓兆琦、李健吾……等。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優秀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賞外國詩歌的普及讀物。
袁行霈等 ·文學評論 ·14.8萬字
本書以史詩《格薩爾》所折射的“靈魂寄存觀”與“圣山圣湖”之間的內在聯系為研究對象,將文本分析、理論思考和文化解讀貫通于”人與自然”的文化生態研究中,拓展和深化了史詩《格薩爾》的研究。本書主要涉及兩種工作語言與大量的第一手藏文文獻資料和田野資料,對史詩行文中繁多的藏語術語和專用詞匯進行拉丁轉寫和注釋,在藏族史詩研究中實踐了一種值得提倡的工作方法,表現出作者有深厚的藏語文功底和審慎的治學態度。本書選題合理,角度新穎,有清晰的問題意識和開闊的學術視野,反映了當代本民族學人應有的學術自覺,對《格薩爾》史詩的研究具有相當的推進作用。
丹曲 ·文學評論 ·16.4萬字
這是一本古典愛國詩詞的鑒賞集。本書依照時代先后與文體特征,主要分為“先秦詩歌”“漢魏六朝詩歌”“隋唐詩歌”“宋詩”“宋詞”“元明清詩歌”六部分,每部分皆選編當時最有代表性的愛國詩歌。就時代而言,又以盛唐、南宋與晚清這三個時代所選詩歌最多。愛國詩歌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三千年來的愛國傳統一脈相承,其對于今天的讀者依然很有教育意義。
陳旭編著 ·文學評論 ·10.9萬字
本書為《詩的時光書》的第2輯,帶讀者領略西方詩歌經典的神奇畫廊。以世界上第一位吟唱個人愛情的詩人薩福開篇,作者精選了12位西方詩歌史上一流的偉大詩人:從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中的詩人”雪萊,到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從唯美主義的桂冠詩人丁尼生,到象征主義先驅愛倫·坡;從古希臘悲劇大師歐里庇得斯,到寫盡現代人孤獨的詩人普呂多姆……12篇令人心折的詩歌故事,描摹出無比絢爛的生命畫卷,也寫透了人性本來的孤獨落寞。書中收錄近百幅西方名畫,與那些動人的詩歌一起,融匯成一部縮微版的西方藝術史。詩畫攜映,恢宏燦爛,充分展現了西方藝術經典的高遠與瑰麗。
蘇纓 毛曉雯 ·文學評論 ·7.6萬字
本書講述了紅樓是文學界的斷臂維納斯,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本書作了最全面的紅樓人物解讀,如金陵十二釵為何能成為紅樓中最經典的人物,賈母有著怎樣的用人原則,襲人除了賢惠還有什么,并對紅樓的主角,配角,打醬油路過的角色一一解讀。那些紅樓中的經典橋段,人物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再現眼前。
瀟妃燕 ·文學評論 ·11.1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明代畫家文徵明入手,討論“淺近”與“趣味”兩個文人畫中的關鍵性問題。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