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如何發現微型小說內部的秘密》是“微型小說寫作課”系列中的一本,是微型小說名家謝志強的作品集,內容包括對微型小說作品的解讀、作者本人對微型小說這一文體的思考以及對當下文學現狀的一些看法,幫助微型小說愛好者了解微型小說這一文體以及提供一些寫作的方法。
謝志強 ·文學評論 ·12.2萬字
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世界文學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蕭楓編著 ·文學評論 ·8.1萬字
1945年,毛姆應《紅書》雜志的請求,列舉他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說書單,并附上十篇周到的推薦理由。書單出刊后不久,便引發了讀者熱烈的反響,《十部小說及其作者》由此誕生。七十余年過去,毛姆推薦的世界十佳小說已然成為文學殿堂不朽的經典,而他撰寫的這本評論集,也保持著經久不衰的魅力,被一代代讀者視為文學閱讀的入門指南。
(英)毛姆 ·文學評論 ·20萬字
根據“地理學一新地理學”、“文化地理學一新文化地理學”以及“文學地理學一新文學地理學”的歷史與學理邏輯,本書首次明確提出“新文學地理學”的新命題,以創建“新文學地理學”體系為學術宗旨,以“版圖復原·場景還原·精神探原”的“三原”論為理論引領,以概念界說、學科定位、理論建構與方法整合為四大支柱,最終融合為“歷史回顧”、“學科理論”、“空間動力”、“研究路徑”、“學術關聯”五大板塊。全書重點圍繞“還原一重構一超越一回歸”四大環節展開系統論述,力圖在“古今一中西”以及學理維度上實現新的突破與超越,集中體現了國際視野、本土情懷、時代精神與理論創新的有機統一,對于推進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建設以及文學研究的跨界交融與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梅新林 葛永海 ·文學評論 ·100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0首含有“楊”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文學評論 ·7萬字
本書是專為青少年讀者背誦唐宋絕句而編著的一種選本。姚奠中先生從眾多唐宋詩人中選取140位詞人的329首適合背誦的絕句名篇,并由秀龍、陸渾兩位先生予以注釋、點評,每首絕句的注釋和點評文字,有助于讀者加深對所要背誦的絕句名篇的理解,而建立在涵泳理解基礎上的背誦,則是更有效的記憶性背誦。全書約315千字,作者在“前言”中對唐宋絕句的創作狀況、發展流變、主要詩人和重要作品、風格特點等作了簡要介紹,注釋簡扼而明快,評點則文筆省凈、用語典雅,有傳統詩文評之筆致。該書編排得當,是一本青少年讀者相約傳統文學經典,走進唐宋絕句名篇,通過涵泳背誦而培植文氣詩情的普及性強、人文品位高的讀物。
姚奠中 ·文學評論 ·19.6萬字
本書以《紅樓夢》中的人物對話為切入點,引導讀者從言語交際的角度——人物說話時的自我身份意識、聽話人意識、言語目的、語境等——來欣賞《紅樓夢》,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領略曹雪芹筆觸的精微細膩。
杜永道 ·文學評論 ·13.2萬字
我們的免疫系統分布全身,涉及多種細胞、器官、蛋白質和組織。它可以區分自身組織與外來組織,幫助我們抵御有害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入侵。它還能發現死細胞、缺陷細胞和癌細胞,并把它們清除出體內。閱讀本書,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身體自然的防御系統擊退癌癥、關節炎及其他疾病。
利民·鄧 ·文學評論 ·1.8萬字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之一,蘊涵著豐盛的中國社會文化傳統。自問世起,不絕對其解讀和研究,本書就是最為經典的賞析作品之一。作者劉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所長,對中國古典小說有相當深厚的研究。全書言簡意賅、邏輯清晰明了,內容涉及對《水滸傳》的文學魅力、梁山眾多人物的分析評點等,或在眾說紛紜中拔云見日,或摒棄成見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論,新見疊出,讀來令人撫掌叫絕。是研究《水滸傳》的絕佳參考資料,更是廣大普通讀者閱讀《水滸傳》、增進見聞的妙品。
劉烈茂 ·文學評論 ·10.5萬字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寫給未來作家的創作經驗談,解開《陰翳禮贊》《細雪》《春琴抄》的寫作密鑰。《文章讀本》是日本唯美派大師谷崎潤一郎探討文章閱讀和創作技巧的名作,如同三堂深入淺出的寫作課。本書在日本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響,后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等作家都以“文章讀本”為題著書,論述自己的的文學創作觀。作者以文學大師的眼光,從日本語言文字及文化的特質出發,圍繞“何謂文章”“寫作如何精進”以及“構成文章的六大要素是什么”,兼舉東西方經典名作的實例為證,論述日本語言和文字在創作中如何發揮優勢,才能順暢出色地表情達意。其中更是多次引用《大學》、唐詩等,分析中國文人的作品,強調文學的含蓄之美。本書由日文翻譯名家賴明珠翻譯。與谷崎的名作《陰翳禮贊》一同構成日式美學的完整拼圖。
(日)谷崎潤一郎 ·文學評論 ·8.2萬字
《<紅樓夢>考論》乃紅學專著,內容涉及“作者及家世研究”、“人物研究”、“綜合研究”、“藝術研究”、“紅學史研究”等等。有考有論,考論并重是該書的突出特色;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是作者所遵循的學術理念。該書既有對新發現的歷史文獻資料的披露,也有對紅學重要文獻資料的箋釋,更有對紅學家的學術貢獻的首次評論,而正本清源、廓清紅學研究迷霧的駁論之文亦有數篇,凡此頗能顯示出著者較為扎實的學術功力和頗為廣闊的學術視野。
王人恩 ·文學評論 ·25.8萬字
本書是一本經典品讀類通俗讀物。作者從繼承發揚傳統經典文化的視角,將《世說新語》娓娓道來,全書分緒論、人物篇、專題篇三部分,講述了《世說新語》表達的魏晉時代社會風情和士人軼事。較全面的講述了世說的精神內涵,語言通俗易懂,講說與實例結合,內容富有可讀性和趣味性,質量較好。
蔣凡 ·文學評論 ·15.8萬字
本書從浪漫主義詩學、現實主義詩學和超驗主義詩學的角度入手,對梭羅的自由觀詩學進行了闡釋。作者認為,梭羅在荒野世界中的自由、道德社會中的自由,以及宗教體驗中的自由中探求生命與精神的自由境界,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體系的自由觀。梭羅的自由觀詩學是浪漫時代的產物及其詩化哲學思維的結果,帶有強烈的烏托邦色彩。梭羅用詩性智慧描述了一個永恒自由的“瓦爾登湖”,為人類在這個“荒誕”的世界中構建了可以詩意地棲居的精神家園。
孫霄 ·文學評論 ·14.6萬字
一個是古代清新情詩貴公子,一個是民國浪漫愛情一哥,雖然兩人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出生的背景、對愛情的看法、深入骨子的浪漫、結局命運都有相似之處,但兩人也有他們獨有的個人特色。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會說些什么呢?他們會成為哥們還是相看兩相厭呢?本書給你講述納蘭容若和徐志摩的傳奇的一生,從他們的詩詞來解析他們的對于愛情、友情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對生活、對未來、對理想的不同態度,從徐志摩新月派詩歌和納蘭容若有鮮明特點的詞進行碰撞,來講述他們的相似之處和獨有的魅力。
曾入龍 ·文學評論 ·10.8萬字
本書基于個案研究,分別考察了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薩繆爾·貝克特、巴勃魯·聶魯達、加西亞·馬爾克斯、奧克塔維奧·帕斯、德里克·沃爾科特、巴爾加斯·略薩、鮑勃·迪倫10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在中國出版傳播的流變及其成因。此類作品在華的譯介出版、版權合作、融合傳播等,對當代中國出版業轉型升級尤其是文學出版國際化運營有其參考價值。
劉火雄 ·文學評論 ·14.2萬字
本書從周代社會交往的角度,對《詩經》的內容、《詩經》在周代社會中的作用、《詩經》與禮樂的關系等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同時,通過《詩經》的內容描寫,對周代的邦國、朝見聘問制度、社會宴享、禮樂交往、戰爭、婚姻等進行研究,并提出若干較新穎的觀點,如國風地域的確立同周朝廷對華夏族群的文化選擇有關;周代貴族豐富復雜的社會交往是形成《詩經》中遠行意象的基礎;《詩經》的集結、經典化同周代禮樂制度的運行相關等。
李樹軍 ·文學評論 ·22.9萬字
詩史”說的最初形態:重讀《本事詩》、李白故事與“詩史”概念的產生、孟綮“詩史”說的理論背景:《春秋》義理與“緣情”、以詮釋杜詩為中心的宋代“詩史”說、宋代“詩史”說的歷史分期、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間“詩史”概念的內涵、徽宗、欽宗朝(1101—1127)“詩史”概念的內涵、南宋至元初(1127—1286)“詩史”概念的內涵、宋末元初“詩史”概念的運用。
張暉 ·文學評論 ·16.4萬字
宋代的詞人在山水中尋求精神家園,在桃源,酒肆,江湖之上尋找知音,在這一點上現代人也是一樣。打開我們的閱讀視野,體味古人精神世界的百味人生。當你進入了這個世界,你的喜怒哀樂,就會有了更深切的情感包含在其中。
周語 ·文學評論 ·3萬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載三國兩晉時期名士軼事雋語的典籍,集中反映了當時士大夫的精神風貌和人生志趣。它是一部記錄名士風流的典范之作。該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主持編纂,因其紀事簡略,至南朝·梁朝時期,劉孝標為之注,增補了很多相關的史料,從此正文與注文密不可分,一并流傳。《世說新語選》擷采菁華,并對原文中難懂的字詞、人物、典制等做了詳細注釋,于閱讀理解大有裨益。
(南朝宋)劉義慶著 黎臻選注 ·文學評論 ·13.7萬字
這本小書是獻給讀者的“學習朗誦和演講的小禮物”。編著者在介紹朗誦與演講的一般常識之后,又征引28篇京味兒濃郁的名家文章,一一進行內容欣賞和技巧層面的具體指導。這對于每位在北京求學、工作、耕耘、奮斗的朋友來說,無論是從經受文化熏陶、獲得心靈滋養的角度,還是從提高語言表現力、建立交流自信的角度,都會有所助益。
劉征 ·文學評論 ·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