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性賦格:19世紀歐洲文學名著啟示錄
一部用中文寫作的《文學講稿》;一部秉承木心《文學回憶錄》遺風的作品講義;一堂豐富的西方文學精讀課。三百年前的經典中埋伏著怎樣的“草蛇灰線”?面對文學的豐碑我們該如何找到打開它的鑰匙?跟隨本書成為西方文學“最優秀的讀者”。車爾尼雪夫斯基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烏托邦與反烏托邦之爭尚未遠去,世界意義上的現代化已經抵達中國,布爾喬亞審美也隨之降臨,人們在消費社會中欲望、迷失、墜落,活像福樓拜小說里描寫的模樣。拒絕進入20世紀的尼采曾為時代病預言,大眾盲從娛樂、精英盲從科學,兩臺“瘋狂賽車”勢必載著人類駛向絕望……《包法利夫人》《地下室手記》《悲劇的誕生》……19世紀的“偉大心靈”中有對21世紀的我們最深刻的關照。本書融文學批評于散文篇章,通過對19世紀歐洲文學的講讀,再現歐洲現代化的歷史語境,以期進入對“現代性”的復調式反思。“啟蒙篇”以啟蒙運動的發生與進化為線索,引出對現代體系和后現代策略的對位聲部;“法蘭西篇”與“俄羅斯篇”互為對照,呈現發達狀態和不發達狀態下的社會對現代體系的兩種反應。“尼采篇”則是從西方思想史的大格局對現代體系的思辨和應答。
·12.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