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鬼谷子,春秋時人,因隱居于鬼谷,故號“鬼谷先生”。蘇秦、張儀以其為師,有"捭闔"之術,又有陰符七術,為縱橫家之鼻祖。今本《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闔》《反應》《內楗》《抵巇》四篇,中卷含《飛箝》《忤合》《揣》《摩》等八篇,下卷含《本經陰符七篇》《持樞》等三篇。書稿對《鬼谷子》進行了全文翻譯,并做了不少注釋,書稿譯文準確,文字曉暢,有助于讀者了解《鬼谷子》的內容,汲取其思想精華。
鄭杰文 張偉譯注 ·文學評論 ·7.1萬字
我們讀金庸,往往會沉浸在高深的武功和緊張刺激的情節中去。而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金庸粉絲,讀懂了金庸先生燭照人性、洞察幽微的關懷,讀出的是一代文豪對世人的“悲憫”,又用一副鐵肩擔起“懲惡揚善”的道義,用一支辛辣犀利的筆繼承了先生”憐我世人”的事業。他,就是我們熱愛的六神磊磊。金庸先生的作品總是映照時代,用精彩的故事去啟發人們對現實的思考。六神磊磊將金庸先生的作品進行細致入微地解讀和剖析,帶我們去讀金庸,引導著我們去思考:為什么東方不敗不殺任盈盈?曼陀山莊的茶花怎么總是養不活?
六神磊磊 ·文學評論 ·26萬字
英國詩歌的奠基者是誰?為什么巴爾扎克號稱文學界的拿破侖?為什么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都該知道點。
汪淼 ·文學評論 ·15.1萬字
《詩經》反映了怎樣的上古社會生活?為什么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竹林七賢”怎樣影響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我們都該知道點。
王力 ·文學評論 ·17萬字
本書聚焦于自然主義在英國的歷史存在和動態發展,緊扣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英國小說與自然主義密切相關的社會認知、人學審視、審美追求、修辭藝術、形態嬗變為切入點,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視界,深入評析了自然主義在英國的傳播接受、名稱實指,剖析闡述了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多維存在形態,探究了自然主義在英國小說中的獨特蘊涵、文本形態和藝術價值。本書對系統地認知和把握英國小說中自然主義的存在形態、藝術價值及其文學史書寫等可以提供有益的參照,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宋虎堂 ·文學評論 ·20.4萬字
本書選取歐芝克的十三篇短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以及五部長篇小說作為目標文本,主要包括緒論和五個章節的內容以及結論。從非猶太人視角,解讀歐芝克小說表現出的猶太性。運用流散理論,從女性主義、新歷史主義、后現代敘事研究等視角,闡釋其文學觀、歷史觀、自然觀、女性觀,分析歐芝克如何繼承、發展當代美國猶太小說呈現猶太性的主要特征,將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表現出獨特的猶太性,豐富了當代美國猶太小說猶太性的文學表現。為我們了解這位女性作家提供了一種研究途徑。
肖飚 ·文學評論 ·18.3萬字
流散文學(diasporicliterature)是當前比較文學研究的前沿話題之一。在諸多流散作家中,祖籍斯里蘭卡,現居加拿大的作家邁克爾·翁達杰(MichaelOndaatje)堪稱該群體中的領軍人物。特殊的人生經歷與文化背景使翁達杰的作品包含了母國或西方文學少有的多元文化因子,其作品在內容、體裁、寫作技法等方面均打破傳統小說的套路,優美的詞句在帶給讀者感官享樂之余,也留下許多空白,等待他們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和填補其中隱含的深刻寓意。本研究在細讀英文原版小說及其譯本的基礎上,借用后現代敘述學、解構主義、后殖民、新歷史主義等理論,將文本與理論相結合展開論述。與從前零散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嘗試從整體上把握翁達杰的小說,但在具體分析每部作品時又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力圖以更立體的方式展現翁達杰的小說藝術。研究既關照小說的內容層面,亦顧及敘述策略層面,將翁達杰在小說中體現的“后殖民批判”與“主體建構”這兩大主題置于流散語境中考察。
劉丹 ·文學評論 ·21.8萬字
本書首次以明確的道教內丹學知識為重要依據,分別對9種《西游記》評點本和1種續書逐一進行專門研究,不但研究其評點者、續作者、創作年代等版本信息,更深入探討其具體點評文字和續作宗旨。本書每一章都有新觀點提出,全書得出的許多結論都具有原創性。本書首次以明確的道教內丹學知識為重要依據,分別對9種《西游記》評點本和1種續書逐一進行專門研究,不但研究其評點者、續作者、創作年代等版本信息,更深入探討其具體點評文字和續作宗旨。本書每一章都有新觀點提出,全書得出的許多結論都具有原創性。
郭健 ·文學評論 ·20.7萬字
沈從文(1902-1988),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有關他的作家作品研究成果斐然,然而依然有可以繼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書是作者多年研究沈從文的成果,從沈從文的散文創作和其傳奇經歷、詩歌創作和主體意識、小說創作和文化選擇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闡釋沈從文小說的敘事特征、詩歌觀、小說觀的主要內蘊,并對他在京派海派之爭中的觀點進行梳理,以探究兩派文學觀的差異及對京海派小說創作的影響,凸顯京派小說創作的特征。
侯運華 ·文學評論 ·28.6萬字
魯迅與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的關系是十分密切又至關重要的。他不僅在新文學的兩個源頭“五四文學”和“左翼文學”中起主導作用,而且在“現實主義”“改造國民性”等重大文學思潮中影響深遠巨大。同時,魯迅的小說《吶喊》《彷徨》、歷史小說《故事新編》、散文詩《野草》以及“雜文”等新文體也每每都在“美學的”和“歷史的”建構中樹立了不朽的風范。魯迅結束了一個文學的舊時代,開創了中國文學與世界現代文學同步的歷史新紀元。
姜振昌 ·文學評論 ·19萬字
迄今為止,中國文學史已有很多版本,亦有不同寫法。本書的目標是追求理論的新穎性與較強的知識性,在有限篇幅里清晰而完整地闡述中國文學發展演變的主要脈絡和基本特征。在具體論述上,堅持文學本位的立場,強調從文學的獨特價值尺度去分析問題;注重文學發展的基本線索、各時期文學演變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在藝術創造上的獨特意義及影響。書名雖冠以“簡明”二字,但在某些環節如對部分作家作品的分析與評價上,卻要比一般多卷本文學史來得周詳。加以文字優美,精見迭出,洵為文學史著述里的出群之作。
駱玉明 ·文學評論 ·42.4萬字
這是一本另類的文學勵志書。與作者一起重讀文學名著,于字里行間發現有趣的處世哲學。《成長教育》中,一個女孩要走多少彎路,才能到達自己想要的生活;像《包法利夫人》中愛瑪這樣的女文藝青年,為什么得不到幸福;你是否能像《傲慢與偏見》中的夏洛蒂一樣,不為破碎的夢而抱怨,而后悔,堅定地看向前方……陶瓷兔子重讀名著,觀察入微,角度清奇,言他人所未言,看似腦洞大開,實是入情入理。本作品通過對文學名著不同角度的解讀,將勵志和文學相結合,既接地氣、實用,又能滿足讀者的文化需求。
陶瓷兔子 ·文學評論 ·10.7萬字
《西游記》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以來視作一部“奇書”,神話故事中隱藏道家修行秘密。晚清道學家汪東亭稱該書“真正是道家第一部奇書”,“金丹一切,熟讀《西游》者,皆可自通也”;“熟讀《西游記》,一切火候功夫,無不俱明,這部書無一字祖述,真道家奇書也”。為了便于讀者了解和研究小說《西游記》的奧秘,現將清代陳士斌所著《西游真詮》與清代劉一明所著《西游原旨》合刊出版,以饗讀者。盛克琦(曾用名盛克奇),河北唐山人。原籍天津薊縣。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丹道與養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唐山市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全真龍門派第27代、大江西派第6代。內丹學師承于道教大江西派第五代傳人陳毓照先生(1926-2012),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胡孚琛教授悉心指導,學習傳統道家文化。主要著作:《圓嶠內篇》《方壺外史》《參同契集注》《黃庭經集注》《張三豐全集》《古本易筋經、洗髓經合刊》等數十部古籍整理作品。
盛克琦編校 ·文學評論 ·50.8萬字
本書為嚴家炎先生論述魯迅小說和魯迅思想的論文集,不僅較充分地論述了魯迅的小說,對其成就和特色做了一系列新的闡發,而且對魯迅思想特別是晚年思想的深刻性也進行了不少新的開掘和研究。
嚴家炎 ·文學評論 ·20.2萬字
嚴家炎先生在做了大量史料鉤沉工作的基礎上,總結現代文學史上自然形成的小說家“群落”,開創新時期以來中國現代小說的流派史研究格局。書中首次發掘了曾被歷史湮沒的新感覺派、七月派和京派等小說流派,引發后來相關流派的研究熱潮。1992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全國優秀獎”,2008年獲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百項精品成果獎”。
嚴家炎 ·文學評論 ·22.3萬字
嚴家炎先生于1995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首開“金庸小說研究”專題課,并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金庸研究文章,對金庸及其作品進入文學史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書即根據該專題課講稿及相關文章整理而成。
嚴家炎 ·文學評論 ·20.5萬字
中古文學中詩歌與歷史的關系十分微妙、錯綜復雜。詩、史互見的情況較為普遍,詩歌中常常出現歷史敘述或歷史典故,復雜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被高度壓縮到語言精練的詩歌中去,比如詠史詩和懷古詩;同時,歷史和敘事文學中不時引詩、賦詩。這些詩歌在敘事文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功能,豐富了敘事方法和手段。例如,《史記》《漢書》《世說新語》《本事詩》中均征引了為數可觀的詩歌。另外,詩歌、歷史二者水乳交融,有時彼此依賴,很難分開,增加了中國文化的厚重感。比如,杜甫的詩歌記載了當時的歷史,可以詩證史,以詩補史之失載。鑒于詩歌和歷史之間的重要互動關系,本書邀請中外學者就中古文學中的詩與史展開論述,寫作論文。
張月 陳引馳 ·文學評論 ·19萬字
水滸傳具體而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和農民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本書對108將做了一個簡要的介紹,方便對水滸感興趣的讀者更深刻了解其中的人物。
佚名 ·文學評論 ·2.1萬字
《西游記》以唐朝高僧玄藏西去拜佛取經這一歷史事實的基礎,經過作者極具想象力的構思及描寫,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孫悟空,遷腐的唐三藏,好吃懶惰的豬八戒以及勤懇的沙和尚的形象,通過西去取經的磨難與艱辛,本書對取經路上各個磨難做了一個概要,方便讀者先了解劇情,為深度讀《西游記》做一個鋪墊。
佚名 ·文學評論 ·1.2萬字
《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由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余萬字。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其首創的紀傳體為后來歷代“正史”所沿襲,影響深遠。該書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王伯祥《史記選》主要選錄本紀、列傳中的名篇,并對其中的疑難字詞和典章制度加以注釋說明,對于閱讀理解該書很有裨益。
(西漢)司馬遷著 王伯祥選注 ·文學評論 ·1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