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取米勒不同方面的重要文章,包括七部分:解構和實踐,閱讀的倫理,現論介入,文學中的言語行為,“他者”,維多利亞時期文學,論徳里達。選題經過米勒本人認可并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文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米勒不同時期的學術成就,既有理論闡發,又有具體作者作品分析,既有歷史觀又有現時觀。對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都有借鑒和參考的價值。
(美)J.希利斯·米勒 王逢振 周敏主編 ·文集 ·41.2萬字
日本的平安時代,吸取了唐文化的養分,誕生了以女性文字(假名體)書寫的,堪稱日本女性文學之濫觴的宮廷日記文學。這些作品描繪了典雅的宮廷生活,講述了風雅苦澀的戀愛經歷,也為被后世奉為日本古典文學最高峰的《源氏物語》提供了新的土壤。《紫式部日記》秉承宮廷仕女日記的傳統,記述《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侍奉中宮藤原彰子時的宮廷生活和所見所聞。《蜻蛉日記》平安朝女性日記文學的開山之作,分上中下三卷,回顧了與攝政關白藤原兼家近二十一年的婚姻生活。《和泉式部日記》以歌風奔放、情感熾熱為主要特征,將女性在戀愛中心思搖曳、患得患失的真實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更級日記》在私家集及游記等素材的基礎上,描述了受《源式物語》等文學作品影響下的女性爛漫明快的情思、思索和回憶。
(日)紫式部等 ·文集 ·21.4萬字
本書是為慶祝我國城市地理學家、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周一星先生80華誕,由其學生、同事、好友共同撰寫完成的回憶文集,共收錄60篇文章。60位作者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出發,重溫與先生一起經歷的往事,從日常點滴到終身影響,從學術討論到人品精神,逸趣橫生,充滿溫情,其豐厚程度已遠超賀壽文章。凡是讀過此書的人,都深受感染,認為是一本充滿“溫度”的書,認為對今天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博士生導師和博士生、碩士生們之間的關系及教學方式具有啟發意義。
本書編委會 ·文集 ·23.9萬字
杰夫·戴爾用他創意非凡的浪漫小說以及精彩的、無法歸類的非虛構作品,贏得了大西洋兩岸熱情粉絲的傾心。同時,他還寫出了一些最機智、最精辟的評論,涉及的主題令人吃驚——音樂、文學、攝影和旅游新聞——在戴爾的筆下,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自我報道。《人類狀況百科全書》收錄了杰夫·戴爾25年來的散文、評論和不幸的經歷。書中,他在阿爾及利亞追尋加繆的影子,回憶八十年代布里斯頓的救濟金生活;他反思爵士樂的地位,也反思高級時裝和當代藝術。無論他寫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始終會令讀者驚訝。對他來說,批評家的反思工作和小說家對生活經驗的承諾之間沒有任何分歧:它們是相互啟發的方式,以銳化我們的認知。
(英)杰夫·戴爾 ·文集 ·32.9萬字
《魯迅雜文集》精選魯迅先生1918年至1936年雜文寫作經典篇目。雜文是魯迅創作中,最重要的一個文種。魯迅寫作的雜文內容豐富,語言犀利,而思想深刻,時時能啟發人的心智。選篇包含《論雷峰塔的倒掉》《燈下漫筆》《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等耳熟能詳的名篇,也收入《生命的路》《導師》《小雜感》《女吊》等膾炙人口的雜文。本次出版,加入裘沙王偉君的插畫,兩位先生一生畫魯迅先生的作品,且在國內外辦展,有一定的聲譽。其繪畫深刻反應魯迅作品的精神氣質。
魯迅著 裘沙 王偉君繪 孫郁編選 ·文集 ·22.2萬字
本書約請北京協和醫院跨40個科室百余位知名醫學專家,講述執醫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故事。這些故事呈現出的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切,卻都帶著醫之術的專業擔當、醫之學的科學探究,閃耀著醫學的人文光芒。全書分為“治愈篇”“幫助篇”“安慰篇”三部分。通過呈現醫學人文之美,加深人們對構筑醫患共同體實踐意義的認識和對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理解。
張抒揚主編 ·文集 ·28.5萬字
本書主要整理柳堂雜著八種,以時間為斷,將柳堂自傳年譜《周甲錄》放置于首,其后為柳堂任州縣官期間的三部州政縣政紀實類著述(《宰惠紀略》《牧東紀略》《宰德小記》),再按其人生經歷接三部有關地方治亂類著述(《蒙難追筆》《災賑日記》《東平教案記》),最后為柳堂致親友書信集(《書札記事》),統稱“《筆諫堂文集》”。本書匯集了柳堂個人的仕宦歷程、政治觀念及諸多晚清史實,既為山東地方文獻增添特色資源,又為研究清末民初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翔實可靠的資料來源,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清)柳堂著 吳青 王江源整理點校 ·文集 ·25.4萬字
本書擷取中國社會改革開放40年洞庭湖畔具有代表性的文學現象和作家作品予以分析評介,緊扣洞庭湖的自然地理、歷史淵源和精神流脈,在探尋文學現象、作家作品與洞庭湖區域歷史文化的內在聯系的同時,注重發掘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主題內涵、審美價值、風格追求與藝術影響。書中不僅是對洞庭湖畔作家作品的追蹤與闡釋,也是對湖湘文學和文化的案例解剖與實證尋繹,對推動當下文學創作及研究尤其是區域文學創作及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張文剛 ·文集 ·22.1萬字
《躬篤集》一書,取意躬行求真,篤志明理,是陳一丹先生八年來,對自己在教育領域內實踐和思考的回顧和總結。本書共分躬行篇與篤志篇兩篇,其中躬行篇分別為軼事、共事、紀事三個部分,記錄了陳一丹先生這些年公益行中的花絮、歲月中拾遺,與陳一丹先生一起工作過的三位校長的紀實文章,盤點過去八年跑的行程和做的建設。篤志篇,包括洞觀、論道、擷英三個部分,呈現了其思考的脈絡,與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赫克曼關于教育的三場對談,擷英精選八篇陳一丹先生在公開場合發表的與教育相關的講話稿,主題包括教育的創新、使命、國際化以及如何應對未來挑戰等內容。本書附贈陳一丹詩集《拙五十》。
陳一丹 ·文集 ·21.1萬字
本書為慶祝漓江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而作。全書收錄漓江出版社作者、各界專家、讀者及新老漓江人賀詞、紀念文章共九十多篇。每一位書寫者以個人的視角,抒寫與漓江出版社的情緣和往事。漓江貢獻于世人的不僅僅是一本本圖書,更有對文學傳播的執著,以及于困境中從不放棄的精神。為了回溯歷史,總結經驗,以更好地邁向未來,我們從2019年起即籌劃慶祝漓江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并以“我與漓江”為主題發出邀約,向作者、讀者、新老漓江人征集稿件。本書的出版是此次征稿活動的成果,也是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漓江出版社 ·文集 ·22.4萬字
宜紅古茶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溝通古代中國與歐亞大陸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是第二屆宜紅古茶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書中通過宜紅古茶道文化遺產研究、宜紅茶歷史與文化研究、“容美茶”歷史與文化研究、萬里茶道研究四個部分,從歷史文化探究視角,對宜紅古茶道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討論了宜紅古茶道、宜紅茶及萬里茶道的歷史地位、興衰、與當地歷史發展關系、當代發展選擇及品牌建設等問題,并對發掘相關歷史文化遺產、振興宜紅茶做對策選擇。
王小平主編 ·文集 ·39萬字
《韓國研究論叢》為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創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創、權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發表文章涉及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的各個領域。全書設有政治、外交與安全;歷史、哲學與文化;社會、經濟與管理三個專題。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 ·文集 ·22.2萬字
本文集收錄了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章仲子(章頤年)先生的著作《心理衛生概論》和《心理學大事年表》,以及論文、書信、演講稿三十余篇,這些作品彰顯了先生學術思想的本來面貌。其中,《心理衛生概論》作為國內第一部心理衛生方面的學術專著,所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對今天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依然有重要啟發意義。《心理學大事年表》是目前能見到的20世紀國內本學科最完整的年表。相關文章也從側面反映變革時期我國高等教育和心理學科的發展、演變軌跡。
舒躍育主編 ·文集 ·29.3萬字
本文集為紀念英國倫敦猶太文化中心海外部主任、河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杰瑞德博士,收錄國內猶太以色列研究領域學者回憶和追悼杰瑞德博士的文章、感言,以及以“中國的納粹大屠殺研究”“猶太歷史與文化”“以色列研究”為主題的學術論文。這些作者是杰瑞的朋友、同事或學生,他們或與杰瑞合作開展學術工作,或受杰瑞的啟發及其精神的鼓舞而從事相關研究,或在研究中得到過杰瑞的各種幫助,希望以此文集紀念杰瑞德博士。
張禮剛主編 ·文集 ·28.3萬字
受到《藝文類聚》等中國古代類書的啟發,本書以并列式四字成語為專題形成章,共十四章,章下分節,以四字詩詞名句為節標題。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為主,文論摘錄、拓展閱讀則兼顧古今中外,推薦書目注重常見易得和最新版本,思考問題強調日常生活和真實體驗;打破傳統文學作品選按時序、分文體的體例,以專題形式展開,更好地突出問題意識;對以詩、文、詞、曲為主的選篇方式進行補充,增加小說、史書以及被忽視的特殊有意味的形式和內容;在不遺漏文學史中代表作家的基礎上,突出個體在歷史上最重要的成就,側重代表作品、擅長文體或杰出思想。
李美芳主編 ·文集 ·35.8萬字
本文集在云南師范大學主辦,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云南師范大學中國邊疆學研究所承辦的“中國邊疆治理與中國邊疆學構筑高層論壇”所收文章基礎上,通過對馬大正先生邊疆研究學術思想的討論,梳理了近二十年來中國邊疆學構筑的探索和實踐,對加快構筑中國邊疆學形成諸多共識,希望在馬大正先生等老一輩學人引領下,通過中國邊疆研究學界的持續努力,為構筑中國邊疆學提供一定的學術支持。
鄒建達 許建英主編 ·文集 ·35萬字
《歷程——陜西省公路局建局100周年紀念文集》共收錄我省知名作家、陜西省公路局機關及各下屬單位稿件74篇,30余萬字,照片百余幅,內容反映了我省公路、橋梁建設、養護、管理等各個方面,涵蓋了我省公路交通事業100年來以來的重要決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活動及其帶來的巨大成就和變化,多角度、多側面展現了我省公路交通事業100年來的偉大歷史進程,100年來的巨大變化及發展成果,展現了全系統上下所經歷的艱辛探索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陜西省公路局 ·文集 ·32.8萬字
本文集分為三部分,“美論篇”體現了龐安福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美學大討論中的理論貢獻,他關于美學的研究對象,關于自然美性質的討論,關于社會美、藝術美與自然美關系的論斷,在當時乃至今天都是獨到而極富啟示意義的;“藝術篇”中雖然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然而其中關于藝術形式美的探討,關于短篇小說特點的分析,都是極有見地的;“美育篇”則是《青年美育概論》中由龐先生獨立完成的部分,也是龐先生關于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思想在美育方面的延伸與落實。
龐安福 ·文集 ·20.4萬字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 ·文集 ·20.1萬字
本書作者齊佩瑢先生是河北師范大學教授,文字學、訓詁學專家。本文集分訓詁卷、文字卷、論文卷三部分。訓詁卷是齊先生專著《中國訓詁學概論》選編,是其代表著作,顯示了齊先生在訓詁學方面的功力;文字卷是齊先生專著《中國文字學概論》選編,討論了甲骨文發掘以前中國文字學涉及到的各種學術問題,盡可能詳細地給出了文獻材料;論文卷則收藏齊先生的三篇論文。選編的專著及論文,內容豐富,文字深入淺出,讀后受益良多。
齊佩瑢 ·文集 ·3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