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歌謠、歷史故事等。太安萬侶于和銅五年(712年)1月28日整理的《古事記》獻給元明天皇。從建國神話到推古天皇(圣德太子的姨媽)時代的事被記錄進了史書。全書用漢字寫成,于語序上雖以漢語的主謂賓語法為主,但日語的語法結構也時而出現,體現了日本早期變體漢文的一些特征。內容大略可分成:“本辭”、“帝紀”兩個項目,以及“上卷”“中卷”“下卷”三個部份。本書內附彩圖插頁。
(日)太安萬侶 ·民間文學 ·6.1萬字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它們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語言不多卻值得回味,藝術上成就很高,對后代影響很大,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刺喻人的故事。
(古希臘)伊索 ·民間文學 ·9.4萬字
行不義,必自斃,苦設機關又何益。無中生有終無有,移花接木反生疑。且觀世間善惡事,雪泥鴻爪豈無跡。各位看官,有道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咱們今夜書場要講的這二十四宗奇談怪案,有的來自公案話本,有的來自野史逸聞,有的奇詭殘酷,讓人汗毛倒數,有的腦洞大開,叫人拍手稱快……那位說了,你這兒到處刀光劍影,鬼火狐鳴,又玄乎又嚇人,能是真事兒嗎?負責任地跟您說,當然都是假的,全是古人瞎編的啊!那這些故事過去千百年,為什么大家一直愛聽呢?因為這些神話、鬼話、瞎話,其實都是人的心里話,故事雖假,那人性可全是真的!話不多說,這就開書!
閻鶴祥 楊九郎 ·民間文學 ·13.4萬字
本書所收集的新馬廣府說唱文學文獻資料,包括南音、粵謳、班本、拍板歌、龍舟歌等,都源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漢文報刊中,它們是新馬漢文說唱文學的重要文獻資料,國內尚無學者整理,此次將其系統性收集整理,為后續的新馬漢文報刊文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新馬廣府說唱文學與中國廣府說唱文學有著非常的緊密的關系,在形式上、語言上、內容上關聯性較高。新馬說唱文學并不是簡單繼承,其中有創新,也有對新馬本地華人及文化的關注。
李奎整理 ·民間文學 ·45.5萬字
自古以來作為治水英雄太湖流域廣為流傳的春申君黃歇(?—前238年)究竟是怎樣的歷史人物?他的事跡、遺跡和傳承,與上海當下城市建設究竟有何關聯?作者通過全面梳理、實地考察以春申君為中心的口頭傳說、文本及遺跡等形式,探討春申君治水傳說為何在該地域生成、傳承及演變,歷史上的楚國丞相春申君如何成為治水領袖,及春申君傳說如何在當代上海的城市生活中實現資源化的過程,揭示了傳說傳承的空間、傳承譜系及其與地方認同的關系。通過分析論證,作者指出,當地居民建立祠廟奉祀春申君為“攘除水患”的神,與洪水、干旱等災害頻發的地方性密不可分,信仰也促成了春申君傳說的傳播與傳承,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
(日)中村貴 ·民間文學 ·21.8萬字
有關八仙過海的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民間流傳極為廣泛的道教神話故事,幾乎是老幼皆知。有一位神仙邀請八仙去他那里參加宴會并觀賞牡丹花,回來時,他們遭到東海龍王的阻撓,結果雙方以及他們的盟友分成兩大集團,展開了一場斗法較量,最后八仙和他們的朋友分別拿出自己的法寶,獲得勝利,順利地越過大海。關于八仙,也經過了一定的演化。如吳元泰所寫的《東游記》對上洞八仙形象做了定型,普遍得到民間百姓認可,是因為這八個人物中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八種不同形象,這些人物原本皆是凡人,他們中彼此都有缺點:漢鐘離袒胸、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但他們最終都積善累功,修成真仙。受八仙故事影響的民間戲曲、舞臺表演、八仙板表演等都傳承至今。
佚名 ·民間文學 ·4.7萬字
湖州鐵佛寺位于湖州市勞動路。1963年就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湖州地區代表性標志之一。書中,作者從不同的視角圍繞鐵佛寺及鐵觀音,深入到民間收集材料進行整理創作,這些傳說故事客觀率真、雅俗共賞、傳播正能量,是充分發揮湖州優秀傳統文化積極作用的一次成功探索。
高寶平 ·民間文學 ·7.4萬字
《漫話》是林庚先生對經典作品的解讀:《西游記》是以童話的方式反映市民社會的英雄理想。孫悟空的形象,多地源于市井文化;而《西游記》描繪的神魔世界,和世俗市民社會息息相關。
林庚 ·民間文學 ·10.2萬字
《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多》并列為印度兩大史詩。同古代希臘兩在史詩《奧德賽》與《伊利亞物》一樣,都屬于伶工文學一類。最初它們是由伶工歌唱的文學,以口頭形式創作,在很長的時期內,以師徒授受,口耳相傳。最后,通常會由一個人把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史詩經過增刪潤色,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史詩。
(印度)跋彌 (蟻垤) ·民間文學 ·30.4萬字
本書寫明末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戀,閹黨余孽阮大鋮企圖籠絡侯方域,因李香君的反對而沒能得逞,轉而投靠奸臣馬士英。馬、阮等迎立福王,把持朝政,排擠和打擊正派人士。侯方域被迫遠依史可法,李香君也被征選入宮。后清兵南下,攻破南京,侯、李得以在南京棲霞山重逢,最終相偕出家。劇本以侯、李姻緣為經,亡明痛史為緯,描繪了南明弘光王朝的興亡過程,揭示了弘光王朝必然覆亡的命運。
(清)孔尚任 ·民間文學 ·10.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創造、人與神的合作和斗爭等。通過活潑凝煉的語言為讀者展現衣服波瀾壯闊的古希臘神話卷。
劉世浩 ·民間文學 ·51.9萬字
世界上有許多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然而,若論內容的豐富,表現手法的藝術性,以及流傳范圍的廣泛,那就要數希臘神話了。希臘神話是希臘民族關于神和英雄的故事的總匯。幾千年來,希臘神話已經滲透到古希臘的文學藝術乃至西方文化的各個方面,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因此,要想了解西方的文明進程,就有必要讀一讀這本《希臘神話和傳說》了。
(德)施瓦布 ·民間文學 ·50萬字
本書從上百種典籍中挖掘、整理、整合出有關帝嚳的10個體現民族精神光輝,以及對現代教育有重大意義的神話故事,分別講述了與帝嚳有關的日月神話、離奇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對光明的追求和豐富的想象力,并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劉勤等 ·民間文學 ·4.8萬字
在蒲松齡的老家山東,在沂蒙山一帶,人們把神話傳說一類的故事都叫作“聊齋汊子”。《聊齋汊子(全兩冊)》是董均倫和江源歷時數十年從搜集整理的無數故事中選出的。《聊齋汊子(全兩冊)》近百萬言,長長短短百余故事,所有這些,都是來自齊魯大地的口頭文學,有的優美,有的神奇,有的浪漫,有的怪誕……語言質樸,故事富有活力,悉數展現歷史風貌和人情世態,是民間文化真正的活化石。新版《聊齋汊子(全兩冊)》從1984年版《聊齋汊子》中刪去了十幾則篇幅較短的故事,從1987年版《聊齋汊子(續集)》中補入了十幾則,最后一共選錄101篇故事,并邀請優秀的年輕插畫師為所有故事制作百余幅版畫題花,打造經典純粹的民間故事版本。
董均倫 江源 ·民間文學 ·44.7萬字
本書收錄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103篇經典寓言。作者以簡明質樸的文字風格,闡釋人性致密的紋理,獨具匠心地描繪出經典寓言的不朽內涵。讓你感受到那穿越時空的文學魅力,發現那永遠鮮活的人生智慧。
楊嘉寶 ·民間文學 ·5萬字
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學遺產的一部分,故事中的人物、情節或元素深刻地影響著現代文化,是人類文學庫中的一顆瑰寶。本書用新穎獨特的編排方式,配上精美細致的全彩插圖。以時間順序為主線,以人物為綱,按照遠古眾神——近代眾神——半神和人類英雄的順序,從天地到奧林匹斯山到人間,講述人物的驚險刺激的成長經歷,文末附贈一張超大人物關系圖譜,輕松理清希臘神話中的復雜人物關系和時間線,感受獨一無二的希臘神話!
聞燕等編著 曾錚繪 ·民間文學 ·13.6萬字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西方寓言文學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翻譯底本眾多,本書根據湯森德的“權威英譯本”譯出,包括三百一十則寓言故事。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做人的道理。除動物題材外,還有人、神、自然等題材的故事。這些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卻寓意深刻、富含哲理。
(古希臘)伊索 ·民間文學 ·5.7萬字
河西寶卷是流傳于河西民間的俗文學,在長期的流傳和創作過程中,融入了河西地區民眾的喜怒哀樂,反映了清代以來河西地區的社會狀況、民情風俗、思維觀念、社會變遷等。本書在學界研究的基礎上,從中國寶卷產生發展的大背景來考察河西寶卷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重點探討了與河西地區民情風俗緊密聯系的幾部寶卷,如《平天仙姑寶卷》《觀音濟度本愿真經》《目連救母幽冥寶卷》《韓湘子寶卷》《救劫寶卷》等,揭示了河西寶卷中蘊含的河西地區獨特的民情與風俗,河西地區民眾念卷活動的內涵、實質與心理,對于推動河西寶卷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對河西地區精神文化建設和文旅業的發展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崔云勝 ·民間文學 ·25.8萬字
《希臘神話故事》精選了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內容經典、意蘊深刻、情節動人、趣味性強。將浪漫動人的神話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歷史與想象在這里交織,神秘與浪漫在這里互融。在這里,你可以從精彩生動的神話故事中,找到與自己心靈相通的情感體驗,你可以從富有智慧的語言中汲取營養、獲得感悟、引發思考,為自己的人生營造一方純凈的圣土。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 ·民間文學 ·13萬字
1986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前身)與芬蘭民間文藝界在廣西三江地區聯合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民間文藝實地考察活動。這次考察活動受到國際學術界高度注視,取得了重大成果,展現了新中國民間文藝界的思想精神、學術風貌。本書便是這次田野考察成果、文獻和資料匯編,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為“檔案論文卷”,下冊為“作品卷”。
潘魯生 邱運華主編 ·民間文學 ·5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