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愛的徒勞》是莎士比亞早期格調最為明快的喜劇之一。講述了那瓦國國王和三個貴族朝臣的故事,一開始,那瓦國君臣四人發誓要清心寡欲,拒絕一切物質享受,不近女色,不料法國國王派公主帶三名侍女前來談判某地歸屬問題,四名男子很快放棄初衷,各自墮入情網。莎翁在劇中以巧妙的情節創造出許多使觀眾捧腹的笑料,嘲笑了摒棄愛情的禁欲主義,也嘲笑了愛情的盲目性,全劇到處都是文字游戲和雙關語,劇中各階層的語言特色和穿插其間的民歌等,充分表現了莎士比亞的語言天才。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萬字
《皆大歡喜》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同《仲夏夜之夢》、《威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一起被稱為莎士比亞“四大喜劇”。講述了在遠離塵世的阿登森林中,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兒羅瑟琳,到森林尋父,以及她的愛情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2萬字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講述了年事已高的李爾王的故事——李爾王欲將國土分給3個女兒,口蜜腹劍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贏得了寵信,而小女兒卻不愿阿諛奉承,因而一無所得。前來求婚的法蘭西國王慧眼識人,娶了小女兒為皇后。李爾王離位后,大女兒和二女兒連棲身之地都不給他,他只好流落荒郊野外……小女兒率隊攻入,父女團圓。但戰事不利,小女兒被殺死,李爾王守著心愛的小女兒的尸體悲痛地死去。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6萬字
《錯誤的喜劇》講述了一對面貌和形體都十分相象的孿生兄弟,在海上遇難失散后,十八年后同在某異鄉城市出現,造成許多誤會的可笑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2.6萬字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講述了特洛亞之戰和戰爭中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的愛情悲劇。故事發生在特洛伊戰爭的第8個年頭,特洛伊國王的小兒子特洛伊羅斯愛上了一個已投靠希臘人的特洛伊教士的女兒——克瑞西達,因為戰爭,希臘人提出用克瑞西達來交換被俘的特洛伊戰將……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之一,具有極大的諷刺性,塑造了夏洛克這一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主旨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展示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價值的追求,以及對金錢、法律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4萬字
《奧瑟羅》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大約于1603年所寫作的,主角奧瑟羅是一位黑皮膚的摩爾人,擔任威尼斯軍的統帥。他聽信部下的讒言,殺死了美麗忠貞的妻子黛絲德莫娜,等到真相大白后,奧瑟羅悔恨交集,終于用刀自盡,追隨愛妻于黃泉下。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倫敦的WhitehallPalace首演。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無事生非》是莎士比亞經典喜劇之一,寫于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亞喜劇寫作最成熟的時期。劇中有數條線索,內容熱鬧換了,并附有哲學思考在其中,人物性格鮮明,語言精練。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把新興的市民階級家庭生活搬上了舞臺。恩格斯曾指出:“單是《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國文學包含著更多的生活氣息。”19世紀,著名作曲家奧托·尼古拉把它譜成歌劇,成為最受人歡迎、最經常演奏的歌劇之一。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一報還一報》通過兩起奸淫罪的處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戲劇沖突,向人們展示了奸淫罪的法律規定與社會的不協調。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9萬字
《終成眷屬》是莎士比亞創作于第二時期的作品,美麗能干的女主人公費盡心機去爭取一個出身高貴,但是卻狂妄膚淺的紈绔子弟的愛情,劇中充斥著爾虞我詐、背信棄義。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創作的一部喜劇,講述了在魔力花汁的影響下,產生的一系列戲劇沖突,到沖突被解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此劇在世界文學史特別是戲劇史上影響巨大。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3萬字
本書包括兩部安東·契訶夫的經典獨幕劇,題目分別是《熊》和《悲劇演員》。前者是喜劇,有三個主要人物,戲劇情節出人意料,結局浪漫。后者有兩個主要人物,雖然不及前者情節曲折,但對演員提出了更高的演技和情緒傳達考驗,可以看作是諷刺劇或喜劇。
A·C·弗里奇博士 ·戲劇 ·1.2萬字
《垮掉的一代》是杰克·凱魯亞克的一部劇作,它久被封存而今又首次被發現。作品寫于1957年秋天,正是凱魯亞克的經典小說《在路上》發表的同一年。劇作敘述了凱魯亞克文學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另一個自我——杰克及其朋友們酗酒、賭馬與吸毒的一天,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實地體現了“垮掉的一代”當時的生活寫照,真實、自然又不乏頹廢,全劇本穿插著對宗教的譏諷和對現實的反叛。
杰克·凱魯亞克 ·戲劇 ·3.4萬字
布萊希特早期戲劇代表作。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倫敦,麥克是強盜頭子,商人皮徹姆掌握著全城乞丐的命運。麥克和皮徹姆的女兒波麗秘密結婚。皮徹姆把女兒看作自己的資本,覺得損失巨大,便向官方檢舉麥克。警察局長雖與麥克交情特殊,但迫于壓力還是將他逮捕了。皮徹姆脅迫乞丐們在女王加冕典禮上游行,逼警察局長處死麥克。麥克準備用金錢換取自由,但他的妻子波麗和那些強盜兄弟們都更看重金錢,沒有人愿意救他,麥克命懸一線。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4.1萬字
《伽利略傳》為歷史哲理劇,以17世紀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生平為題材,把歷史的經驗教訓和20世紀現實斗爭結合起來,表現在新舊交替時刻,科學與愚昧、變革與反動之間的爭斗。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5.7萬字
《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副標題是“三十年戰爭紀事”,時代背景就是17世紀德國三十年戰爭。安娜·菲爾琳,號稱“大膽媽媽”,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啞女,拉貨車隨軍叫賣,把戰爭視為謀生的依靠,發財的來源。一個士兵望著她的貨車預言:“誰要想靠戰爭過活,就得向它交出些什么。”這個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戰爭的女人,最終落得家破人亡。這是一個在戰爭中為謀生不怕冒險,不計后果的女人的悲劇。“大膽媽媽”稱呼,來源于德國17世紀小說家格里美爾豪森的流浪漢小說《女騙子和女流浪者庫拉舍》。“庫拉舍”(Courage)這個詞在巴羅克時代的含義是女人勾引男人的“心計”,在布萊希特筆下,則是小人物為了生存而必備的“勇氣”。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4.6萬字
內容取自中國元代雜劇《灰闌記》,李潛夫著,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闌記》。格魯吉亞總督在暴亂中被殺,總督夫人倉皇出逃時將親生兒子小米歇爾遺棄;善良的女傭冒著生命危險,歷經艱辛將他撫養成人;叛亂平息后,總督夫人為了繼承遺產索要孩子,法官阿茲達克采用灰(粉筆)斷案:心貪性殘的總督夫人不顧死活使勁往外拉扯孩子,而女傭則不忍心孩子被拉傷……故事的結局是,小孩沒有判給其生母,而是判歸養母女傭。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4.9萬字
《四川好人》講述兩千年來世上好人難以立足,于是三位神仙來到人間尋訪好人。他們一開始就遇到困難: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都不愿提供他們棲身之地,只有好心的妓女沈德收留他們。第二天,三位神仙以付住宿費的名義給了沈德一千多銀元。這樣,沈德再不必以賣身為業,開了家小煙店并無償給求助者提供食宿。她的善舉非但得不到回報,反而使煙店難以為繼。無助的沈德只得戴上面具,以表兄水達的身份出現。他開設了一家煙卷廠,提供就業機會,殘酷的剝削手段和嚴格的經營管理使工廠規模漸大,日漸興隆。人們在感激水達給了工作和面包的同時,又十分懷念善良的沈德。有人懷疑水達謀害了他的表妹,以霸占煙店,水達被人舉報。在三位神仙喬裝打扮的法官面前,水達現出了沈德的原形,道出苦衷:“既要善待別人,又要善待自己,這我辦不到。”三位神仙在這個問題面前也束手無策。“是改變人,還是改變世界?”布萊希特把故事背景設置在遙遠的中國,寫出了一部寓意劇。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5.3萬字
《薩瓦納灣》法國著名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創作的戲劇,講述了舞臺演員瑪德萊娜年輕時在各國紅極一時,老了失去記憶,像幽靈似的住在女兒溺死的海灣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婦來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孫女,力圖幫助外祖母回憶起她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母親的舊事。
瑪格麗特·杜拉斯 ·戲劇 ·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