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導論介紹了反烏托邦文學的思想史屬性、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關系、反烏托邦題材的前世今生以及俄羅斯方烏托邦文學的三個源流。第一至四章,分四個時間段介紹了俄羅斯反烏托邦文學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各個時段的特點和代表作品。第五至十二章,分八個主題分別介紹了俄羅斯的反烏托邦文學,每個主題下都深入剖析了一部作品。
鄭永旺 ·外國隨筆 ·28萬字
本輯主題:政治哲學中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提供了關涉人類德行和對高貴生活的熱切渴望所必不可少的教訓。但是僅僅擁有他的作品是不夠的;必須恰當?shù)亻喿x和解釋那些作品。莎士比亞最生動也最廣泛地呈現(xiàn)了僭主的命運、善好統(tǒng)治者的品質、朋友之間的關系、公民的職責等等,人們通過莎士比亞的眼睛看到了一個更豐富、更多彩的世界。本輯文章的一個關注點即政治哲學在莎士比亞批評中的作用。比如:什么是莎士比亞所認為的善好政制與善好統(tǒng)治者?哈姆雷特將會成為怎么樣的一個國王?《麥克白》悲劇是否正是基于英雄勇士倫理與福音法則的緊張關系?也許,如果麥克白能夠找到一種方法將他在地球上建立天國的希望變?yōu)橐豁椪斡媱潱兂晌覀兯f的意識形態(tài),麥克白可能會成為現(xiàn)代僭主的原型。而《暴風雨》,是否可以看作莎士比亞為了對一種思想進行的某種哲學表述而做出的最大努力--這種思想潛藏在他對道德與政治生活的教誨中?
劉小楓 陳少明 ·外國隨筆 ·22萬字
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fā)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他以過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協(xié)的語言,用筆和紙與其時代的偏見進行抗爭,也因此而聞名于世。本書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奧威爾一生中所創(chuàng)作的政論隨筆,囊括了多個膾炙人口的奧威爾名篇,如《論英國人》、《政治與英語》、《英式謀殺的衰落》、《藝術與宣傳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戰(zhàn)爭》、《我為何寫作》、《作家與利維坦》等,以八十萬字的篇幅,呈現(xiàn)奧威爾雜文的全貌。
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33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隨筆文學開山之作。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類,類聚羅列了生活中種種事物,涉及地理風貌、草木花鳥、生活情趣等,體現(xiàn)出清少納言的審美趣味;日記記錄了清少納言在宮中的生活,可從中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tài)和品位素養(yǎng);隨想則是面對自然與人生的隨感,表達出明快自由的生活態(tài)度。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20.3萬字
書名雖為《20世紀德國文學思想論稿》,但并非應有盡有,大部分章節(jié)涉及20世紀德國美學思想。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德國“文學社會學”思想,主要介紹了盧卡契、豪澤爾、阿多諾、本雅明的美學和藝術思想;第二部分探討“接受理論”,即聯(lián)邦德國的“接受美學”和民主德國的“接受理論”;第三部分研究德國著名作家的美學思想,如托馬斯·曼、布萊希特、伯爾、格拉斯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充分利用德語文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方維規(guī) ·外國隨筆 ·33.5萬字
“最受愛戴的美國作家”書寫在信紙與便箋上的編年自傳,《夏洛的網》《這就是紐約》的作者致人生、自然、妻子和《紐約客》的不朽情書。本書按時間順序,在E.B.懷特一生的書信中精心挑選了上百封,它們同懷特的其他作品一樣,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書中的許多篇章,不僅對于研究懷特本人和以《紐約客》雜志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界的歷史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而且,它們文筆優(yōu)美、幽默動人,本身就是一篇篇過目難忘的懷特式隨筆。這并不是普通的書信集,通過精心編排,通過懷特無人可以替代的文筆,這本書事實上成了懷特惟一的編年自傳性隨筆集。
(美)E.B.懷特 ·外國隨筆 ·28萬字
馬基雅維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劇作家。歷史哲學的奠基人之一,近代西方政治學的奠基人。馬基雅維利超乎眾人之處在于:他既是天才的劇作家,又是卓絕的思想家,被他的作品逗得會心微笑的嚴肅讀者必定會追問:這些喜劇與他的政治著作是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本書就馬基雅維利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馬基雅維利超乎眾人之處在于:他既是天才的劇作家,又是卓絕的思想家,被他的作品逗得會心微笑的嚴肅讀者必定會追問:這些喜劇與他的政治著作是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劉小楓 陳少明 ·外國隨筆 ·25.5萬字
埃斯庫羅斯,古希臘悲劇詩人,與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并稱為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作家,有悲劇之父的美譽。本輯重點討論了埃斯庫羅斯的三連劇《奧瑞斯忒亞》和《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奧瑞斯忒亞》既是詩的事件,又是政治的事件。它講述了一個共同體如何逐漸把目光聚集,見證正義的完成。同時,本輯通過分析《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三連劇,試圖重夠一個新的、更純一的悲劇之父形象。
本書考察美國文學(1832-1918)中帝國話語與民族敘事之間的互動與張力,探討作為意識形態(tài)表征的美國文學如何反映帝國的政治文化和權力關系。通過分析美國文學作品中的地域想象、表意方式和神話建構,探討帝國話語與民族敘事在美國文學中的呈現(xiàn)方式。美國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史也是民族建構與帝國想象相互交織的歷史,二者之間的張力貫穿始終,使其發(fā)展的各階段都攜帶著帝國話語政治的印記,不僅彰顯了美國社會觀念的變化,還反映了美國人的疆土意識、帝國想象和民族身份建構。
王建平 ·外國隨筆 ·20.8萬字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臘杰出的戲劇家,素有“喜劇之父”之稱。他的作品觸及當時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反映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危機時期的社會生活。正是因為阿里斯托芬的作品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著緊密聯(lián)系,幾千年來,許多學者不把他當成藝術家,而視之為政治家和社會戲劇家。本輯中收錄的茍姆、斯托和涅維格等人的文章,站在客觀的角度,從劇本分析入手,梳理了阿里斯托芬作品民當時社會政治現(xiàn)實的關系,頗有心得。
劉小楓 陳少明 ·外國隨筆 ·22.8萬字
《一位女士的畫像》以解放黑奴生產力為目標的美國南北戰(zhàn)爭于一八六五年結束,從此開始了經濟高速度發(fā)展的重建時期。三十年后,美國的工業(yè)總產值即躍居世界首位。這一時期的美國,資本迅速集中,各行業(yè)的“大王”們暴斂錢財、揮金如土,官場和商界賄賂公行、腐敗成風,勞苦大眾不甘屈辱而奮起反抗,西部的不毛之地一寸似是遍地黃金……這一幅幅包羅萬象的人生圖畫,為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多采的題材……
(美)亨利·詹姆斯 ·外國隨筆 ·43.3萬字
美國作家約翰·契弗在短篇小說《游泳者》中寫了一個派對上的男子決定游泳穿越各鄰居家后院的泳池,順著8英里水路回家。游泳愛好者羅杰·迪金受此啟發(fā),決定順著水道、海洋游遍英國。從自家后院的護宅河開始,經過18個月,他游過河水、小溪、瀑布、泥漿、深潭與大海,當然也有浴場和泳池。他有時穿著如同香蕉皮的潛水服,有時也能解放天性,與水肌膚相親。在水中,他與青蛙、水獺、黑水雞、鰻魚同游;在水面,他以山楂樹、梣樹樹梢的高度,與狐貍對視、看著豆娘與蜻蜓在眼前翻飛、老鷹盤旋而來、紅尾鴝在樹枝間跳躍;出水后,他躺在有小昆蟲和委陵菜、景天、鼠尾草、百里香的草地上晾干自己。羅杰·迪金的這些經歷,是為了理解D.H.勞倫斯在《第三種東西》中提到的謎團:“水是H2O,兩份氫,一份氧,然而,還有第三種東西,讓水成為水那究竟是什么,無人知曉。”
(英) 羅杰·迪金 ·外國隨筆 ·25.3萬字
本書記述的是海明威于1953—1954年第二次偕同第四任妻子瑪麗·威爾什去非洲游獵的經歷。他們夫婦倆與跟隨他們作為助手的幾個當?shù)厝俗帆C一頭作惡多端的兇悍獅子,沿途并射獵瞪羚、豹子、沙雞等非洲特有的野生動物,表現(xiàn)了作家對憨厚、忠誠度非洲土著居民純真友好的感情以及他們這一段幸福快樂的伉儷生活,當然也深切地反映出海明威對于最能丈量人性極限的冒險活動的終生癡迷。本書是海明威的第二部“狩獵專書”,是讀者零距離感受海明威獨特魅力的最佳讀本。
(美)海明威 ·外國隨筆 ·21.2萬字
《重點所在》延續(xù)了蘇珊·桑塔格一貫的敏銳和視角的多元,在她《重點所在》這本最新的論文集中,她的目光投向了現(xiàn)當代的重要詩人、作家、戲劇家、舞蹈家,以及各種類型的藝術、文學形式,由于其獨特的敏銳性,使得她的文章的意義不局限在某個領域,透過文章本身,我們看到永恒的人性,永恒的正義感,永恒的批判精神、永恒的激情以及永恒的冷靜。
(美)蘇珊·桑塔格 ·外國隨筆 ·23.6萬字
20世紀以降,比較文學的發(fā)展備受爭議,尤其經過批評理論的形塑之后,越來越脫離文學本身,從而陷入學科危機。當前重提世界文學觀念,當為應對危機局面的嘗試。如何理解和界定“世界文學”,已成為尋求新的世界秩序和文明格局所不可或缺的觀念視野。重新打開理解“世界文學”的思想方式,乃是當今學術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為了共同探討這一核心議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于2015年舉辦第三屆“思想與方法”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斯洛伐克、韓國等地的20余位知名學者,就“何謂世界文學?地方性與普世性之間的張力”展開深入討論。本書便是這次重要國際研討會的會議文集。
方維規(guī) ·外國隨筆 ·30.2萬字
《悲傷與理智》共收入散文二十一篇,大致分為回憶錄、旅行記、演說講稿、公開信和悼文等幾種體裁。這些散文形式多樣,長短不一,但它們訴諸的卻是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詩和詩人”。這卷文集可以說是通向布羅茨基的詩歌觀和美學觀,乃至他的倫理觀和世界觀的一把鑰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羅茨基自己也離開了人世,《悲傷與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羅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羅茨基散文寫作、乃至其整個創(chuàng)作的“天鵝之歌”。
(美)約瑟夫·布羅茨基 ·外國隨筆 ·32.2萬字
揭密杜魯門·卡波蒂之所以能寫出《冷血》這部杰作的真相,率真與私密的卡波蒂肖像,構成了一部具有非凡意義的作家自傳。收錄《蒂凡尼的早餐》作者一生的“朋友圈”,海量私人信札首次呈現(xiàn),鮮為人知的文壇軼事、劈啪作響的娛樂八卦、同性伴侶的恩怨情仇、令人唏噓的創(chuàng)作內幕,文學界大咖、好萊塢明星競相出場,充滿了絕對的趣味。本書收錄了卡波蒂私人書信400余封,由卡波蒂傳記作者杰拉德·克拉克編選整理,首次向世人結集披露,由此呈現(xiàn)出一幅最為率真與私密的卡波蒂肖像,構成了一部具有非凡意義的作家自傳。從12歲寫給生父的一份“聲明”,到去世前兩年發(fā)給終身伴侶的一封如泣如訴的電報,其間書信主人從一個躍入紐約文壇滔滔激流的“小巫師”與精靈,經歷了他意氣奮發(fā)的豪邁年代;之后是略微內斂,與伴侶長居歐洲、筆耕不輟的五十年代;再是一部非虛構寫作創(chuàng)舉之作《冷血》將他推至事業(yè)之巔,成為美國最負盛名的作家的六十年代;直至盛宴散去,光芒漸逝正值盛年的他斃于酒精與毒品。書信中的卡波蒂盡情袒露、生機勃勃,其為人為文的豁達開朗與特立獨行,使本書充滿了“絕對的趣味與劈啪作響的謠言八卦”(《名利場》語),一如一場易散的盛宴,令人一睹為快。
(美)杜魯門·卡波蒂 ·外國隨筆 ·27.9萬字
戰(zhàn)后初期的日本,一批新作家在文壇崛起,在日本形成一股巨大的創(chuàng)作潮流——戰(zhàn)后文學。日本戰(zhàn)后派文學中的戰(zhàn)爭小說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本書結合作品誕生的歷史文化語境,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日本戰(zhàn)后派戰(zhàn)爭小說進行研究。首先對戰(zhàn)后派作家野間宏、梅崎春生、武田泰淳、大岡升平和堀田善衛(wèi)等的代表作進行解讀,以揭示戰(zhàn)后派作家戰(zhàn)爭小說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對戰(zhàn)后派戰(zhàn)爭小說的主題思想、創(chuàng)作手法、人物形象、戰(zhàn)爭觀等進行綜合性的探討,歸納總結出戰(zhàn)后派戰(zhàn)爭小說的一些共性特征,揭示其鮮明的戰(zhàn)后特色。
何建軍等 ·外國隨筆 ·25.6萬字
菲利普·拉金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開創(chuàng)了一代詩風,《應邀之作:拉金隨筆》濃縮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審美理想和藝術觀點。德里克·沃爾科特、謝默思·希尼、克萊夫·詹姆斯盛贊,文筆凝練,亦莊亦諧,充滿妙趣與機鋒。菲利普·拉金是蜚聲國際的英國詩人,其作品影響大、流傳廣,為一眾知名作家如德里克·沃爾科特、謝默思·希尼、克萊夫·詹姆斯等所稱道,許多詩人更是將其作品視為寫作靈感的來源。《應邀之作:拉金隨筆》收錄拉金1955年至1982年間應報刊、雜志等媒體約稿發(fā)表的五十余篇隨筆、雜文、書評和樂評等,在其創(chuàng)作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濃縮了拉金一生的主要審美理想和藝術觀點。拉金文筆凝練,亦莊亦諧,許多文章雖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向為歐美讀書界所推重。
(英)菲利普·拉金 ·外國隨筆 ·24.6萬字
本書收錄“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凱魯亞克與金斯堡往來的兩百封通信,時間跨度二十年,從一九四四年金斯堡就讀哥倫比亞大學起,一直持續(xù)到一九六九年凱魯亞克去世前不久,其中三分之二的內容屬首次發(fā)表。生動地再現(xiàn)了二人參與創(chuàng)造的文化場景,充滿對“垮掉的一代”運動核心的關鍵洞見,是一份個人深厚友誼的記錄,也是一部記載了兩人相互鼓勵進行精神探索的獨特的編年史。
(美)杰克·凱魯亞克 (美)艾倫·金斯堡 ·外國隨筆 ·4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