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三屆年會的論文集。這些論文的作者來自全國的社科院系統和高等院校,既有資深學者,又有學術新銳。這些論文堅持中國學者的正確立場,圍繞文學的國家認同、外國文學研究的理論創新、外國文學經典作品的研究、中國外國研究者對國外漢學的介紹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的學術探討,反映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水平。論文集還包括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三屆年會的開幕式致辭等內容。
劉亞丁 李志強主編 ·外國隨筆 ·29.8萬字
斯威夫特所處的時代背景是經歷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后的基督教歐洲。“古今之爭”不僅堪稱是與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三足鼎立的文化思想史事件,甚至堪稱西方近代目前更具標志性的文化事件。或者可以說,古今之爭即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內在本質。而斯威夫特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的所有寫作可以說都脫不開古今之爭這一本質。《格列佛游記》可以與柏拉圖的《王制》對舉,亦呼應莫爾的《烏托邦》,隱含著對很好政制的思索。《木桶的故事》以寓言的方式呈現了英國當時的宗教革新問題。《書籍之戰》則是他接替坦普爾參與“古今之爭”的論戰而寫。本書是“經典與解釋輯刊”2017年總47期,以“斯威夫特與啟蒙”為論題,所選擇的幾篇主題文章分別關注斯威夫特的幾部作品,揭示其作品中所蘊含的對啟蒙、理性、宗教、政治等的反思。其他常設欄目所收文章也各有亮點。
彭磊 ·外國隨筆 ·20.5萬字
文學圖像學是一門新時代的新學問。“文學與圖像的關系”是包括文學理論在內的整個文學、文化和知識界普遍關注的話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文學圖像學”提倡文圖并重,不同于單純的文字文本的考察,從文學直視圖像,或從圖像反觀文學;主張從文學研究的本位立場,以圖像研究為重點,以圖文關系研究為核心,并圍繞文學圖像的生產、呈現、消費、傳播、演變等歷史語境,探索圖像敘事的功能,以及梳理不同文化語境中文學圖像的交流與互動情形,從而為建構新的學科分支“文學圖像學”奠定基礎。
王邦維 陳明 ·外國隨筆 ·27.9萬字
本書收錄了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一九七〇年至二十一世紀初的隨筆作品,包括書評、文論、創作談、訃告等等。這部隨筆集更像一本非正式的自傳,為讀者展示了一段充滿好奇的人生。她是一位詼諧的評論家,對厄普代克、安吉拉·卡特等人的作品提出頗為獨到的見解;她也是一位冷靜的懷疑論者,對加拿大歷史和小說中“女性的不良行為”保留自己的觀點。她的人生就像她的敘事一樣精彩:鬧鬼的農場、厭女的采訪主持人、食物中毒的北極探險、全球各地的文學節活動,令讀者目不暇接。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經典作品的創作回顧,《使女的故事》《別名格蕾絲》《羚羊與秧雞》等等。阿特伍德用自己豐富多變的視角引領讀者踏上文學的旅程,也深入時光的逆流,回溯了二十世紀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見證了我們通向二十一世紀的來路。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外國隨筆 ·22.6萬字
《鱈魚海岬》(CapeCod,1865),共約195千字,其中包含注釋842條,約52千字。這本書以錯綜交疊的方式記述了梭羅三次探訪馬薩諸塞州鱈魚岬的經歷,除了作者例有的精彩風物描寫和豐富人文掌故之外,還著力刻畫了自然的變遷和人力的渺小,以及自然給人的心靈提供的滋養和啟迪。美國國家公園管理署在制訂鱈魚岬保護方案時以此書為依據之一,受此書影響,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也曾推動保護鱈魚岬的法案。《鱈魚海岬》與《瓦爾登湖》《緬因森林》《兩河一周》合稱為梭羅的“自然四書”。此書列入“漢譯文學名著”叢書。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0萬字
《緬因森林》(TheMaineWoods,1864),正文及附錄共約252千字,其中包含注釋897條,約55千字,分為“柯塔丁山”“奇森庫克湖”“阿拉加什與東支”“附錄”四個部分。這本書詳細記述了梭羅三次探訪緬因林地的旅程,但卻絕不是一本簡單的游記,而是以優美的文筆敘寫了一位敏于探索的求知者發現自然和認識自身的心路歷程。書中有關于緬因森林壯美風景的生動刻畫,有關于拓荒者和印第安原住民生活的有趣描寫,更有關于人與自然相處方式的深刻反思,開環保主義之先河。作者向印第安向導虛心求教,客觀地剖析了“文明”與“原始”生活方式的各自短長。書后附有緬因林地動植物名錄及印第安詞匯表,可證作者對自然和印第安文化的熱愛不是浮淺興趣的產物,而是以深刻的理解為基礎。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年輕時深受此書影響,專門去攀登梭羅在旅途中登上的山巒。本書計劃列入“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5.9萬字
本書是對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亞非地區盛行的民族主義文學思潮作出的具有新意和深度的研究。本書在界定“東方現代民族主義文學思潮”的內涵和外延后,對這一思潮的地域特色,內部的不同傾向,與同時期東方文學其他重要文學思潮的關系,熱門的歷史題材創作,經典的民族主義作家以及國歌、禁書、僑民作家等幾個東方現代民族主義文學中的特殊現象進行系統的研究。本書從不同視角和層面,揭示“東方現代民族主義文學思潮”的內核、特征及其豐富性,闡釋這一文學思潮在現代世界文學整體中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意義。
黎躍進等 ·外國隨筆 ·27.9萬字
胖胖瘦瘦依舊“吃”心不改。BMI、體重、體脂率?管他呢!我就要可樂、炸雞和烤肉!!!一封打破身材焦慮、與自我和解的剖白。自由的、快樂的、輕盈的身體回憶錄。女孩可以胖嗎?可以貪吃嗎?可以既胖又貪吃嗎?胖,也沒關系一部還身體以自由的吃海沉浮錄。一本滋溜冒油、香氣噴噴,看得人口水直流、胃口大開的書。你從來不知道,一頓飯竟如此有意義。接納自我、擁抱自我,想吃咱就吃起來!是“美國胃”與“南亞嘴”的拉扯,也是傳統規訓與現代觀念的較量,跟隨拉比亞,進入關于愛和勇氣的美食之旅。給備受體重煎熬、忍住美食誘惑的你我要快樂,不必苗條!誰說女孩一定要瘦才好看,胖女孩也有自己的春天。
(美)拉比亞·喬德里 ·外國隨筆 ·21.4萬字
1963年年底,武田一家位于富士山麓的山間小屋建成。從第二年也就是1964年的晚春,全家開始了東京與山里往返的生活,添置家具和用品,將山間小屋的內部置辦完善,也去到山下的村子、湖泊以及富士山。從1964年7月到1976年9月的十三年間,他們每年都要在這里度過若干個月。寫日記最初是丈夫武田泰淳的提議,每當來山里的時候“輪流記筆記”,他和女兒武田花也寫過幾篇,但絕大多數都是武田百合子的記錄。1976年10月,丈夫武田泰淳因病去世。這部長達十三年的生活日記在雜志連載后,于1977年正式成書出版。每日晴暖雨雪、起居三餐、鄰里家常、自然風物,武田百合子以直白簡樸又生氣勃勃的文字,將之一一記錄成文。從未想過從事寫作的她,在成為家庭主婦后初次提筆,字里行間一派天然,全無矯飾。遙遠的昭和歲月猶如一幅人間煙火的長卷,在她的筆下徐徐展開。
(日)武田百合子 ·外國隨筆 ·49.6萬字
“‘不’對他來說并不代表‘不’。”“我知道好萊塢的每個人——我是指所有人——都知道正在發生什么事情……但每個人都害怕得不敢說一句話。”“我希望他們也足夠勇敢。要知道,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他們的女兒、母親和姐妹身上。”2017年,《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先后報道了數十名女性遭好萊塢著名制片人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性侵事件。本書作者羅南·法羅在《紐約客》發表的相關報道獲得2018年普利策新聞獎“公共服務獎”。本書基于作者對韋恩斯坦事件歷時2年的新聞報道而成。在本書中,作者全面回顧了自己以記者身份調查、報道韋恩斯坦性騷擾、性侵事件的全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遭遇的阻撓、威脅和監視。整個過程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揭露出韋恩斯坦長達20年不正當行為的全貌,顯示了權力與財富是如何被用來逃避懲罰、掩蓋罪行,讓整個媒體噤聲的。更重要的是,那些作為受害者的女性,她們勇敢地站到聚光燈下,重新撕開自己的傷口,因為她們相信,這樣做就是在保護其他女性。
(美)羅南·法羅 ·外國隨筆 ·22.6萬字
加爾各答,英屬印度首府,曾經“帝國的門戶”和亞洲最大城市,印度工業和文化發展中心,誕生了泰戈爾、維韋卡南達、薩蒂亞吉特·雷伊……作為英國人在恒河邊建立的貿易港口,這座城市最初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人們漂洋過海來到這里,組成一個個社區,并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立業。但邁入21世紀,加爾各答的地位已不復往昔,年輕人不得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去往更為發達的歐美國家。正是在此時,已有多次移民經歷的庫沙那瓦·喬杜里回來了——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并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的他,放棄了在美國的工作,回到這座被他的移民父母拋棄的城市,重新審視這個生長于河流和沼澤之間的“昨日的孩子”……
(美)庫沙那瓦·喬杜里 ·外國隨筆 ·21.3萬字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作品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范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獵人筆記》以一個獵人的行獵蹤跡為線索,以俄國美麗的自然景色為背景,串起二十五篇故事。全書刻畫了貴族地主、貧苦農民、農家孩子、農婦、知識分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俄國獨特而敦厚的世事民風,再現了農奴制下俄國鄉鎮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5.8萬字
《小于一》是約瑟夫·布羅茨基的首部散文集,以長文為主,夾以若干短文,僅十八篇文章,篇篇精彩,再加上其文體和“書體”的獨特,遂形成一本完美之書。這是一個偉大詩人的精神自傳,也是一部私人回憶錄。布羅茨基以創造性的詮釋與解讀,完成了他對阿赫瑪托娃、奧登等人的致敬,對個人價值的有力捍衛,還有對獨裁者罪行的揭露和控訴。這樣的控訴使用的不是公共語言和措辭,而是站在“一個詩人對一個帝國”的高度。而這個高度,又源自他的一個信念:語言高于一切,甚至是時間崇拜的對象,詩歌則是語言的至高形式。
(美)約瑟夫·布羅茨基 ·外國隨筆 ·26.8萬字
當代俄羅斯女性文學的語言學視角研究系列叢書選擇當代俄羅斯女性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如柳·烏利茨卡婭、柳·彼得魯舍夫斯卡婭、維·托卡列娃的作品為研究對象,揭示了當代女性文學作品在語言手段、敘事風格及語用策略方面的典型特點。研究內容既包括對當代俄羅斯女性文學整體風貌的描述,也涵蓋對不同作家獨特風格的深入挖掘。該叢書的最大價值在于,它是國內第一部從語言學視角對當代俄羅斯女性文學展開系統研究的叢書,也是國內俄羅斯語言文學界系統深入地對俄羅斯文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首次嘗試,為文學研究與語言學研究的有機結合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三部著作獨立成文,并在語言學理論的統括下相互聯系,形成彼此有別又整體貫穿的系列著作。在《敘事學視角下的柳·彼得魯舍夫斯卡婭作品研究》一書中,作者綜合語文學、敘事學、文藝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對女性文學作品中的作者形象問題展開研究,提出了“作者形象復合結構”假說,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彼得魯舍夫斯卡婭作品的敘事特點。
王燕 ·外國隨筆 ·32.6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戰爭期間與家人們的書信集。在家書中,呂多維克講述了自己的行程,包括從布雷斯特到中國北方海濱的漫長航程、與上海徐家匯耶穌會機構的來往、法軍在交趾支那的活動等等,與親友們分享了經歷見聞,表達他對家人、故土的思念。同時,呂多維克記述了聯軍偷襲塘沽、進入北京、劫掠圓明園等歷史事件,記錄了一個年輕人在完全陌生之地的數年間對戰爭暴力的親身體驗,也為我們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圓明園劫難史提供了第一手的寶貴資料。
(法)呂多維克·德·加尼耶·戴加萊 (法)熱納維耶芙·德尚 (法)奧迪勒·巴赫 (法)蒂埃里·戴加萊 ·外國隨筆 ·21.6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文學史上的里程碑杰作,流傳千年的文學奇跡之書。成書于公元1000年前后,開日本隨筆文學之先河,與《源氏物語》合為“平安時代文學之雙璧”。《枕草子》能夠清楚、直接地帶領讀者了解日本文學的細膩、美感,以及日本文化中的審美趣味。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感想三大內容。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21萬字
《塞爾伯恩自然史》是英國著名的自然經典隨筆,也是作者在英國科學研究中對生態學領域所做的最重要的早期貢獻之一。書中對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及歷史演變進行了梳理,對包括鳥類、植物、氣候等很多物種及自然現象有著生動細致地描寫。然而,更具普遍意義的是,從吉爾伯特·懷特的文字中,生活在高科技時代的現代人可以逐漸領悟到怎樣在人類和自然之間形成一種共有的寬容,怎樣在熱愛自然與享受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種平衡。
(英)吉爾伯特·懷特 ·外國隨筆 ·22.3萬字
本書對改革開放以來30年國內的外國文學研究,以個案和問題為中心,分為“作家作品”“文學史與翻譯”“文學理論與概念”“國別文學研究的整體反思”四個板塊,共十五章,每章選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作家、作品、事件、現象、概念、體裁、問題等進行深度探討。“作家作品”板塊中的文章以所論作家的出生年月為編排順序,依次涉及德國作家萊辛、歌德,英國作家羅斯金,俄國作家契訶夫,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阿拉伯作家紀伯倫,法國作家杜拉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等八位作家。他們在各自國家的文學中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但本項目把他們作為重要個案來考察,則主要是針對他們在我國三十多年研究中的典型意義,目的是對他們在我國的接受、傳播、闡釋、翻譯、誤讀等方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進行反思和總結。
羅芃 ·外國隨筆 ·3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