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不惑》,是鈴木大拙的代表作之一。在本書中,鈴木大拙從佛教的源流、禪門公案等著眼,使讀者領悟:禪自生活中來,它不是神秘主義,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相反,它是最實在、最貼近生活和人的生命體驗。了解禪,是為了解決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偏離自己的內心帶來的痛苦,化解最深層的心理困境,理解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日)鈴木大拙 ·外國隨筆 ·6.2萬字
《流動的盛宴》是關于巴黎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頁上的題獻——“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已經成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廣為傳誦。在這部半紀實半虛構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風俗畫卷徐徐展開,那些當時在世界文壇、藝壇上呼風喚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數筆勾勒出生動的素描像,與這座城市、這部書永遠融為一體。
(美)海明威 ·外國隨筆 ·10.3萬字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是村上春樹與夫人村上陽子游覽蘇格蘭艾萊島、愛爾蘭的游記,配有陽子拍攝的彩色風景照片40幅,讓你看到村上春樹在蘇格蘭玩滾球游戲的身姿。因為游記中所記述的地方都是兩人共同游歷的。這些照片使村上春樹的文字更增添了一分生動美妙的色彩。這對夫妻的搭配真可謂是“珠聯壁合”。內容除描繪風光外,重點講述了當地特產的純麥芽威士忌的原料、生產以及品嘗、飲酒風習。村上春樹用他的文字帶著我們踏上他獨特視線的異國之旅。那異國的風土人情,遠方香醇的威士忌,在他的筆下緩緩流出,流入讀者心中,沁人心脾。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1.4萬字
若山牧水作品的主題為歌頌自然美、旅途、戀愛和酒,整個《樹木和樹葉》系列共37篇長短不一的短歌和散文組成,挑選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自然美和旅途)且短歌或俳句篇幅較少的文章做成一部散文集。筆觸清新,對景物的描寫如詩如畫。
(日)若山牧水 ·外國隨筆 ·3.7萬字
梭羅是簡單生活的身體力行者,他常年在自然中生活,漫游山河湖泊,體味自然的靈動,并以此為生命的重任。他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本書是和《瓦爾登湖》同期撰寫的作品,主要記述了梭羅和兄長一同乘自造的小船在康科德和梅麗馬可河上的游覽。除了風景描寫以外,還加有很多梭羅的對歷史、政治、日常生活的聯想,以說明環境對于精神的作用,人的靈魂如何在自然環境中得以凈化。
(美)亨利·戴維·梭羅 ·外國隨筆 ·17.8萬字
《凱爾特的曙光》是W.B.葉芝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是他早年浪漫主義華麗風格的代表作,也是“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的代表作。它收集了愛爾蘭西部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本散文集以一首“走進曙光”的詩作結束,正是因為這本散文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也被稱為“凱爾特的曙光”。W.B.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征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外國隨筆 ·6.9萬字
本書作者給英國兩個最出名的女王寫傳記。一部是《維多利亞女王傳》(1921)。另一部就是本書,寫伊麗莎白一世,寫她對埃塞克斯伯爵從愛他到處死他的“一部悲劇性的歷史”。這是一部交織著男女戀慕之情和君臣權力之爭的真實的歷史。本書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及其巨下埃塞克斯兩人的思想、性格、才能、作風,以及他們在政治上和感情上那種不尋常關系的發展變化,作了生動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以此開創了現代傳記文學的新路。
(英)利頓·斯特雷奇 ·外國隨筆 ·14萬字
1920年,杜波依斯出版他三本自傳中的第一本《黑水:面紗里的聲音》杜波依斯認為,一層面紗遮蔽了全世界有色人種的真實面貌,他希望以此書揭開這層面紗,向白人讀者展示真實的黑人生活,同時他也希望解釋這層面紗如何扭曲了黑人與白人相互觀察的方式。作為美國社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者在本書中談到了美國部分白人對黑人的歧視、嘲弄,并與之同歐洲世界的情況對比,并指出此問題的原因所在。不僅如此,在解決黑人現狀問題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實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這本書中也收錄一篇杜波依斯的女性主義文章《被詛咒的女性》(TheDamnationofWomen)。文中,杜波依斯頌揚女性、特別是黑人女性的尊嚴與價值。
(美)W·E·B·杜波依斯 ·外國隨筆 ·13.4萬字
《歌德談話錄》是歌德的學生愛克曼輯錄的關于歌德的言論和活動的散文集,涉及文藝理論、創作實踐、美學、哲學以及日常生活和處世態度,記錄了歌德晚年成熟的思想和實踐經驗。
(德)愛克曼輯錄 ·外國隨筆 ·12.2萬字
一段艱苦卓絕的重生之旅,一場人與熊的相互啟蒙。有時候,我們墜入黑暗是為了更好地迎接光明。年輕的法國人類學者娜斯塔西婭·馬丁長期和北極圈內的原住民共同生活。2015年,她在翻越堪察加火山的途中遭遇了一頭熊,被咬去了半邊頜骨。她奇跡般幸存了下來,而她生命中的危機才真正開始:輾轉俄法多家醫院,被綁在床上,臉上植入金屬板,反復經歷手術、插管、感染,遭受秘密警察的盤問和獵奇者的圍觀……這一切幾乎將她摧毀。破碎中的馬丁回想起,堪察加的埃文人中有一個詞叫“米耶德卡”(半人半熊),在這場相遇之前,她也曾被當地人稱為“瑪杜卡”(“女—熊”)。為了重新理解這一事件,她在零下40攝氏度的氣候中穿越800公里的森林,重返埃文人的部落,和他們共同生活。在這段日子里她重建自我,也探索與世界相處的其他方式,直到再次出發……
(法)娜斯塔西婭·馬丁 ·外國隨筆 ·6.8萬字
喬治·奧威爾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極權小說的作者,還是著名的英語文體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頭腦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學評論家。《我為什么要寫作》選入作者《如此歡樂童年》等著名憶舊、紀實作品以及《我為什么要寫作》、《政治與英語》等著名論文。
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10萬字
本書精選收錄了吉爾伯特·懷特、亨利·梭羅、沃爾特·惠特曼、奧爾多·利奧波德等八位自然文學大師清簡優美的經典隨筆。翻開扉頁,八位質樸率性的向導一一現身,帶你從波光粼粼的瓦爾登湖,到飛鳥翩翩的沙郡牧場,從仲夏日的加州內華達山,到雷雨夜的大西洋科德角,聽松鼠躥行枝頭,看鮭魚游巡溪底。從喧鬧都市回歸生靈萬物,以日月為友,與天地共飲,用如夢般的難忘旅程,在心底留下一眼寧靜恬淡又生機勃勃的自然清泉。
(美)梭羅 惠特曼等 ·外國隨筆 ·10.1萬字
1957年,《在路上》出版,讓“垮掉的一代”登上文學版圖,并讓凱魯亞克躋身暢銷作家之列。僅一年后,《達摩流浪者》出版。相比前作,這部小說具有同樣的開闊、幽默和對生活的感人熱情,故事則更有凝聚力,講述了兩個年輕人對佛法或真理的激情探尋。他們的冒險集中在對禪的追求,這最終引導他們攀上內華達山脈,去體悟孤獨之道。作為凱魯亞克最優秀、最受歡迎的自傳體小說之一,《達摩流浪者》基于他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真實經歷,當時他對佛教的精神理解模式產生了興趣。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賈菲·賴德的原型是著名詩人加里·斯奈德。
杰克·凱魯亞克 ·外國隨筆 ·14.3萬字
本書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的一部充滿冒險精神的優秀作品。它講述了在美國發展的初期,一隊文明社會的人——以博納維爾上尉為首的探險隊——進入美國西部從事探險、開拓、貿易的經歷,與當地原始野蠻人(如印第安人)的種種奇遇和沖突。它向我們展示了美國西部豐富多采的美麗風光,以及當地非同尋常的風土人情。作品可讀性強,文筆流暢,其一個個探險故事把讀者帶入一片片神奇的境界。
(美)華盛頓·歐文 ·外國隨筆 ·16.5萬字
《古文觀止》三百年來通行甚廣,是學習文言文和寫作入門的首選。閱讀古文就像鑒賞藝術品一樣,看多了自然可以提升個人的語文能力。本書從原書中精選名作中的名作共三十四篇,作品平易,可用作中學生學習古文的入門參考書,并借以培養對古文的閱讀興趣。本書總計選錄《左傳》六篇、周秦六篇、漢唐十一篇、宋明十一篇。歷代的經典名作盡入眼底,可以體會不同時代的寫作筆法,呈現多元的審美趣味。另外,本書針對每篇古文名著,設有寫作背景、主旨、原文、注釋、賞析與點評、想一想、強化訓練、文章語譯,并在書后附有名句索引、常用成語一覽表、常用詞語一覽表,有助理解文章,豐富語文知識,提升應試技巧。
黃坤堯 ·外國隨筆 ·13.2萬字
本書作者受到自己崇拜的英雄——《白鯨》作者梅爾維爾和《金銀島》作者史蒂文森——的激勵,決心去太平洋上作一次探險航行。1907年他與妻子和船員一道,駕駛蛇鯊號船從舊金山出發。盡管暈船并患上熱帶疾病,但倫敦堅持寫作,除創作出一些重要的長短篇小說外,還寫了這本非虛構的作品,其中包括《莫洛凱島的麻風病人》、《“太陽之屋”火山口》和《泰比谷探秘》等游記。這些不乏幽默風趣和神奇探險的篇章記錄了倫敦在海上及諸島的探險經歷和故事,反映出他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男子漢氣概。倫敦不滿足于現狀、喜歡探索的心理和行為在書中得到了很好體現。讀者會看到環游世界給人帶來激動與喜悅的同時,也充滿了危險、考驗和挑戰,而這對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不無啟示。本作品以其特有的魅力,被收入世界著名的“企鵝經典”系列。
(美)杰克·倫敦 ·外國隨筆 ·11.5萬字
1913年的秋天,因為一位朋友的熱情建議和《國家地理雜志》的美圖誘惑,紐頓攜夫人踏上了去往埃及的旅程。可是在即將抵達那不勒斯港時,紐頓的心頭涌起一股鄉愁。與妻子商議后,二人奔赴倫敦,開始淘書之旅。在舊書館里收羅圖書的時候,紐頓有了一個想法:寫一個關于書的故事——什么時候,在哪里購得圖書,付出的價格,接觸的書商。在這本書里,你將看到愛德華·紐頓的藏書之樂。
(美)阿爾弗雷德·愛德華·紐頓 ·外國隨筆 ·17.3萬字
同奧威爾、海明威一樣,洛瑞·李也是西班牙內戰的親歷者。1937年12月,年輕的他決心為共和軍而戰。他離開英格蘭,在風雪中翻越比利牛斯山脈,以國際縱隊志愿者的身份進入西班牙,誰料卻立即被“自己人”當作間諜逮捕,徑直墜入了險象環生的命運和苦澀的混戰之中……在這本扣人心弦的回憶錄中,他用真誠樸實的姿態,揭示了西班牙內戰不為人知的戰情時況與黑色荒誕,書寫了一個年輕人的理想主義之滅亡。本書是繼《蘿西與蘋果酒》《當我在一個仲夏清晨出走》之后,洛瑞·李“自傳三部曲”的終篇。
(美)洛瑞·李 ·外國隨筆 ·7.5萬字
后疫情時期的生存哲學,日本國民作家五木寬之經典之作,帶來無盡療愈的生存哲學!這是一本熱銷20多年,銷量超320萬冊日本超級長銷書。日本疫情時期,緊急加印30萬冊,被日本媒體稱為“打破疫情時期不安的生存哲學”!“每個人都是大河中的一滴水。”我們得承認人是微渺的存在。無論怎樣積極地生活,總會有陷入絕望的至暗時刻。再怎么努力也沒用了,一種無力感席卷全身。此時,五木寬之平靜地說,失敗的人生也沒有關系啊,人光是活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他借助佛陀和親鸞的思想,從負面思考的角度出發,坦誠講述了人在看不到未來的時代如何生存的思考和見解,震撼人心。《大河的一滴》出版至今,累計銷量已過320萬冊。疫情時期,更是給身心受傷的日本人帶來了無盡的療愈。
(日)五木寬之 ·外國隨筆 ·9.2萬字
《茶與美》是柳宗悅的經典傳世之作,是其關于茶與美這一主題的散文集。在書中,柳宗悅借由茶器、茶道、工藝、繪畫等,深入探究茶的精神、美的內核,闡述收藏的法與道,批判茶道亂象,指出鑒賞器物的關鍵在于直觀。在他眼中,茶事之美是無事之美,也是終極之美。
(日)柳宗悅 ·外國隨筆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