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主要內容是搜集編選具有國際視野的、與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影響與傳播有關的研究文獻,以總結梳理近年有關中國當代文學的國際與世界性影響的狀況。該書內容包括:一、全球化語境中中國文學的傳播問題;二、關于漢語寫作的國際性與世界性意義的探討;三、境外學者對于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文獻;四、重要的比較文學研究文獻;五、近年該主題的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對有關問題的討論等。
張清華 ·現當代隨筆 ·25.8萬字
許宏不僅是位嚴謹并卓有成就的考古學者,同時還是公眾考古學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這是許宏散文隨筆的首次結集,分為三輯:感懷、序跋、書評,均與考古相關,字里行間顯現了一個學術大V的心路歷程,袒露了一個考古人不忘初心的情懷。這部書的特點,一方面是全面占有此前的田野考古材料(若干材料在本書中首次披露),反映已有的研究成果,又在此基礎上提出自成一家之說的系統觀點,構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闡釋框架。
許宏 ·現當代隨筆 ·11.8萬字
一段以為會天長地久的愛情走到了落幕的時候。一個以為會執他(她)之手,與他(她)偕老的愛人走到了分手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給這段感情一個交代,該如何給愛過的,也正愛著的那個人一個結局……愛情是甜蜜的,也是苦澀的。也許很多文學作品會把愛情描寫得太過于完美,過于浪漫,過于神圣,但現實中的愛情,往往充滿著痛苦,充滿著無奈!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香魂女》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周大新的中篇小說集,由其同名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榮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大獎“金熊獎”。這是一套20本《周大新文集》中的一本。這是周大新第一次出文集。《周大新文集》包括八部十本長篇小說(其中《第二十幕》三本)、四本中篇小說、兩本短篇小說、三本散文和一部電影劇本。《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是周大新的中篇小說集。
周大新 ·現當代隨筆 ·27萬字
初戀已經是很久遠的事了,那是十年前,我讀大學的時候,無憂無慮的象牙塔時代。海默是我們系的學生會主席,又是籃球隊的隊長,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孩。那時候,海默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當然,那些女生里,也包括我。記得那時候為了吸引他的注意,我利用所有機會打聽他的愛好,知道他喜歡藍色后,我的衣服幾乎全是藍色的。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8萬字
坊間寫金庸及論述金庸的小說很多,作者另辟蹊徑,主要從金庸小說中不為人注意的小事、細節入手,如《神雕俠侶》中的情節疏漏、《笑傲江湖》中的回目為何是兩字、《倚天屠龍記》中小昭所唱歌曲的來歷、《書劍恩仇錄》中的阿凡提與動畫片阿凡提的關系、《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藥師為何以“藥師”為名、武當七俠之一張松溪的歷史原型等等,每篇皆從細微角度切入,深入到金庸著作的版本、人物原型、創作背景,以及典故出處等。
林遙 ·現當代隨筆 ·18.3萬字
可以下飯的療愈美文,獻給食物的贊美詩。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來;肚子美滿了,一切便都美滿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鋼鐵叢林,緊張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時候,吃,是最溫情的療愈;在失戀的傷口還隱隱作痛,憂傷的情緒還不能夠釋懷的時候,吃,是比借酒澆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顆自由的心,卻仍不幸糾纏于凡塵瑣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飽你的胃,卻無法滿足你的靈魂,很多人的傷痛記不清,記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無處安放的情緒,都能在細細品嘗中找到它應得的歸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傾訴的耳朵,那么請打開《深夜談吃》,在這里為心靈尋得一處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韓磊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你還記得畢業時的傷感離別嗎?你還記得找工作時的窘迫嗎?你還記得職場中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嗎?你還記得生命中遇到過的那些真摯又感人的愛情嗎?百萬暢銷書作家林特特最新暖心之作《從你的全世界錯過》!每個人一生中,都會見很多人,見很多世面,見很多奇葩,見很多平淡無奇甚至無聊的生活狀態。只有成長之后,才會發現背后意想不到的波瀾壯闊。49個悲歡離合的故事,49個人生的耀眼瞬間。用力生活,如用力奔跑。
林特特 ·現當代隨筆 ·10.7萬字
《唐僧自傳》以幽默詼諧的筆觸,通過唐僧的視角,講述了其西天取經的傳奇經歷。書中不僅描繪了唐僧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之間的師徒情深,還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取經路上所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難。同時,本書還穿插了唐僧對世間善惡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人性的獨到見解。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僧這一經典人物形象,感受其內心的堅韌與慈悲。
夫子 ·現當代隨筆 ·6萬字
今年86歲的姜淑梅被稱為“傳奇奶奶”,她的人生像一串“瘋狂”的冒險。出生于1937年,10個月時鬼子進村;11歲,解放軍打濟南;22歲,大饑荒;29歲,文革。多次死里逃生,但她始終哈哈大笑地活著。60歲認識了第一個字,76歲出版了第一本書。一不小心就暢銷全國,央視叫她“傳奇奶奶”。80歲又開始學畫畫,82歲學書法,下一個目標是活到130歲。現在你看到的這本《我的老娘八歲半》,由她女兒執筆,是對姜奶奶80多年冒險生涯的小小總結。翻開本書,就像端一把椅子,跟奶奶一起坐在午后的小院子里聽她娓娓道來。沉重的經歷被她講成了段子,隨口說出的話語都是金句。她總是對自己的讀者說:看我的書不要哭,那些事都過去了,要開開心心的。
艾苓著 姜淑梅繪 ·現當代隨筆 ·13萬字
本書緣起于克勒門文化沙龍《一鉤新月分外明——海上“豐”采豐子愷》的紀念活動,豐子愷先生的后人和友人后人及研究者們濟濟一堂,共同回憶豐子愷先生及其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與此同時,披露了很多豐子愷先生的老照片和手跡。此書便是以此為基礎,同時結合豐子愷先生后人及師友的其他回憶文章,編成的回憶性質的集子。本書除了展現豐子愷先生的生平成就和生活軼事,更展現了其與人交往中顯現的人格魅力,讓讀者接觸到一個活潑潑的豐子愷先生。此外,也通過其同時代人的敘述及后人的回憶,從側面描繪出他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文人交往及其風格氣度。書中會根據文字內容插入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和豐子愷先生的畫作、手稿以饗讀者。
豐子愷等著 豐一吟等編著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青年作家鐘元悅是一位勤奮的文學耕耘者,多年來他面對人生的坎坷,艱難跋涉,在生活、工作與寫作煎熬中,克服了諸多困難,追著自己的夢想,一步步向前走,為我們譜寫了一曲美妙的音符,他寫的作品為我們展示了一幕幕美好的憧憬。盡管他走的很累很苦,但他感覺很充實,也很有成就感,那就是他用真情實感寫出的一篇篇詩歌、散文、小說,陸續與讀者見面了,這對于他來說,這是一件讓他再高興不過的事情了。
鐘元悅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立春,抄一頁小楷《入菩薩行論》;芒種,沖一碗二十年的茶餅;夏至,深夜在胡同里拍電影;立秋,回憶那年成都的菊花香味;處暑,聽老先生彈奏古琴曲《憶故人》;白露,跟隨虞山吳派余老師學琴;大雪,閉戶讀日本古典文學《徒然草》;至若清明掃墓,立夏觀雨,寒露聽風,霜降看琴……生活中的這些柴米油鹽、風花雪月,構成了讀書、寫作兩大主題的底色,它們更接近“不經意”的本來意思。恰如作者所言:“過日子,流水一樣,一瀉千里,得失成敗都是不經意。”讀書、品茶、寫字、彈琴,跨出“界”,跨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不經意間的動人時刻;在嘈雜浮躁的現代社會里,保持一份沖淡隨和的心境,無所住而生其心。
楊葵 ·現當代隨筆 ·8.5萬字
總是有一種聲音能打動人,總是有一種牽掛在心底.但愿也總有一個TA在想你```總喜歡聽那哀傷的音樂,不知道為什么對于文字?有些文字無能為力.情緒化的人.總是無法以固定的姿態做一件長久的事情了,有時侯每天發生的事情就是一種更換時間的重復,平淡而乏味---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覺得一股冷氣從腳心往上直沖,顫抖著怎么也端不起酒杯,眼角澀澀的,一個字讓他錯過了一輩子的愛和幸福。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3萬字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愛的詮釋是:先是覺得他(她)的聲音真好聽,見不到他(她)心里就會空落落;再就是每每看到英俊瀟灑、活潑可愛的他或她,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輕者臉上微微一熱、心慌慌,繼而心跳得“怦怦”響;嚴重者大腦一片空白,似乎還要暈眩起來,甚至晚上睡不著覺。少男少女之間的愛好比是牛奶澆灌的玫瑰花,是“超浪漫主義”的惟美化身。但這種愛卻以懵懂做佐料,產生了糊涂的味道。本書匯集關于青春的短篇散文,字里行間充滿愛的詩篇。
石地 ·現當代隨筆 ·7.8萬字
《時間里的母親》是當代實力派小說家胡學文的一部親情主題散文,也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圍繞《時間里的母親》一文里對美麗、多才而辛勞的母親一生的追述,記錄和保留下母親在時間和記憶里的芬芳;寫父親的《齒輪》則通過父母的日常相處、瑣碎爭吵卻又齒輪般相依相存的婚姻實相,寫出母親在情感里的隱忍,其他如《光在遙遠處波動》寫弟弟、《二舅的村莊》寫舅舅,《姑姑》《姨夫》等則是通過和母親有關的親人親戚“承受”生活和命運的故事進一步補足母親一生的軌跡;第二部分則是寫作者的另一個母親——引導自己踏上文學道路的幾位作家如福克納、馬爾克斯、薩拉馬戈等作家以及作者自己的師范歲月等個體經歷等對自己“傾聽他人心聲”的能力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文章和胡學文的小說一樣,都有著非常茁實的故事和豐沛的細節、深沉的情感,沒有任何水分。
胡學文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對于這朦朧中產生的愛情隱隱約約的深陷.其實我們都有付出.內心很是糾結…掙扎…請理解.此時我必須堅定立場.理智打開一片空地.愛很自私,我害怕因為愛過后,最后一份最誠摯的友誼都沒法保存呢?所以我果斷拒絕……當聲音也永恒成一種記憶的時候,那就是滄桑的味道。怨,是思念變了味;恨,是思念打了結。寶月對鳳生的愛便是這樣,寶月坐在燈下,攤開右手,展開,又握緊拳。都說她的手也長得水靈,過去鳳生總喜歡握著她的手,靜靜地撫摩著,寶月總是忽地抽回手,瞪一眼鳳生,鳳生以為她抽回手的時候臉上會掛上冰,可她一次也沒有過。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集,收錄了作家豐收近些年創作完成的散文作品,內容包括對新疆發展重要人物的傳寫,邊疆特有風情的記述,游走天南海北的行記,歲月變遷后的心境蛻變以及對文學前輩、親朋摯友的追思。豐收是當代著名作家,擅以詩意的文筆,記述在新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發生的人世故事。《可克達拉之約》再次以他豐富靈動的文筆,濃郁厚重的歷史情懷,為我們講述了他所經歷的人生故事,語言樸素真摯、親切感人,展現了他獨特的人文體驗。
豐收 ·現當代隨筆 ·17.1萬字
在作者眼里,人生無非一些事兒。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的文學女子。愛花,愛茶,愛書,愛音樂,愛世間種種。其筆下的花草皆有情,也素喜從茶蕩漾開去,愛在音樂中找尋美好的韻律,更愛在書里品味人生。經歷諸多人事后,她仍然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她覺得:活著,好好活著,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而像朵蓮一樣生長,是她在人間始終不變的姿態。
申瑞瑾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石評梅是一位詩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詩人所詠,也只是首詩,一首完滿了飄鴻的絕望底哀啼底佳章。
石評梅 ·現當代隨筆 ·1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