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約詞
婉約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形式、含蓄的美學意境,為我國詞壇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婉約詞以描寫個人情感和自然景致而獨樹一幟,在情緒上對詩文形成了鮮明的補充。作者們將自己的身世使傷感離別之痛,或打入艷情,或寓于詠物,將人類共通的情感以及美的藝術形式傳遞千年。婉約詞是繼花間詞后,以柳永、李清照、溫庭筠、周邦彥等名家為代表的詞派。其詞意含蓄婉轉,修辭委婉、表情柔膩。“婉約”一詞,最早見于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婉”為柔美、婉曲;“約”的本意是為纏束,引申為精練、隱約、微妙。宋代詞人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指出:“音律欲其協,不協則成長短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發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這可看作婉約詞的藝術手法的標準。
·8.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