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以至真寫盡人生的孤獨與悲傷以至情寫透人間的美好與無常《納蘭詞》完整收錄了納蘭性德348首經典詞作,人性的純良,命運的無常,生命的本真,都在這至真、至情、至美的靈氣詞作之中。每個人都能從納蘭詞中看到自己找到共鳴。王國維盛贊“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本書以清代光緒六年娛園刻本《納蘭詞》為底本參考《通志堂集》《清名家詞》等書增補勘校
(清)納蘭性德 ·古詩詞 ·3.9萬字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選的唐詩普及讀物,共選唐代七十多位詩人的三百余首詩。全書按照體裁分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八部分,在各類體裁下又大致按照詩人的時代先后次。所選詩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切,或沉郁頓挫,風格多樣。《唐詩三百首》自問世以來,“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時至今日仍在啟蒙教育、陶冶人們的審美情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蘅塘退士 ·古詩詞 ·11.5萬字
由于詞和音樂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從而產生了嚴格的聲律和種種形式上的特點。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旬,旬有定字,字有定聲”,有它的固定形式。為了適應樂曲的節拍,詞的句子多數是長短不齊的,韻位也是參差不同的。為了配合樂曲的音調。加強樂曲的音樂性,詞中所用的字除分平仄外,有些還要分四聲。由于詞必須受聲律的約束,所以前人把作詞稱為“倚聲填詞”或“按譜填詞”。
(宋)柳永著 謝桃坊導讀 ·古詩詞 ·5.7萬字
蘇軾學博才高,極具靈心慧眼,對人生持超曠的態度,其詩縱意所如,觸處生春,多發妙理新意,是古今中外最喜愛的宋代詩人。本書精選蘇詩詞,加以精煉注釋,參酌采用舊注的成果,擇善而從,對舊注的錯誤也有所駁正。注釋文字活潑,并常結合“談藝”,言簡意賅,時有新見,對讀者很有啟發。原版圖書出版以來影響很大。
陳邇冬選注 ·古詩詞 ·16.4萬字
本書以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Windows7+Office2010為背景和實施環境,根據全國高等學校水平考試(CCT)“計算機應用”的考核內容和要求,以“章”-“節”-“點”為目錄樹結構的形式細分知識點。本書共6章,內容包括計算機概述、Windows7操作系統、Word2010文字處理、Excel2010電子表格處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互聯網應用。本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課堂學習需求同時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用書,也適合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的人員使用。
吳曉霞 張袖斌 ·古詩詞 ·16.9萬字
這是一本詩詞類、非虛構的圖書。這本書從“詩”出發,以歷朝歷代被人并稱的詩詞大家為線索,將詩、詞、曲的發展、衍變串聯起來,為讀者展現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歷程。“王孟”“李杜”“元白”“韓柳”“蘇辛”,這些被并稱的文人,或詩詞流派相近,或人生交集很多,或命運走勢很像……有些“組合”的成員甚至不在同一時代。本書將收錄十幾組被并稱的文人,對比他們的人生軌跡,解讀他們的文學作品,串聯整個“詩史”,將詩歌世界里并列的雙俠,一一介紹給讀者。
蕭楚白 ·古詩詞 ·9.3萬字
“那些小時候囫圇背下的詩句,在生命的這一刻擊中了我。”“寶藏語文老師”高盛元,唐宋詩詞精讀十講,從李白到蘇軾,帶你重新品味詩詞之美。
高盛元 ·古詩詞 ·8.1萬字
辛棄疾是南宋詞人,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詞中之龍”,與蘇軾并稱“蘇辛”。其詞以豪放雄邁著稱,有詞集《稼軒長短句》。本書精選了詞人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對詞中生疏的語詞做了簡潔的注釋并附有譯文,能夠帶領大家輕而易舉地進入辛詞的世界,領略辛詞的藝術魅力。
(宋)辛棄疾著 東籬子編譯 ·古詩詞 ·14.3萬字
周邦彥是北宋文學家,詩詞兼工,尤擅作詞,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是格律派詞人之宗。本書精選了周邦彥的詩詞作品,精心注譯,并對其生平與創作進行梳理、總結,讓讀者在欣賞其作品的同時,能品味到其作品的思想來源。
孟祥靜 ·古詩詞 ·4.5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1首含有“秋”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6.2萬字
本書系從新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詞中精選70篇進行賞析,有別于《唐詩鑒賞辭典》等當今詩詞鑒賞圖書的解說方式,是一本用散文化和趣味故事解讀古典詩詞的頗具特色的古詩詞鑒賞書。用散文化的語言對古典詩詞進行品讀,并把專業古典詩詞常識和煩難的文獻,巧妙地化入詩詞解說中,使讀者可以將其作為散文和故事書來讀。這既可以吸引青少年學習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也可以為一線教師的古詩詞教學活動提供嶄新的門徑。本書的音頻已在喜馬拉雅音頻平臺上線。
張羽 ·古詩詞 ·9.2萬字
《元曲三百首》初由任訥先生在南京編成,1943年又與盧前先生合作在原基礎上增刪出版,仍名《元曲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成為繼《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之后,又一部代表中國古代文學成就的經典選本。本次《元曲三百首》的選編整理,參考了任訥、盧前的《元曲三百首》和其他一些普及本,選編出具名作者71位,作品計361首(不含篇后附錄);無名氏之作33首。全書正文共計394首元曲。篇后附錄增補205首元曲,全書合計599首元曲。
“學而書館”編輯組編注 ·古詩詞 ·9.5萬字
蘇軾是宋代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廣博的學識、開朗的胸襟,寫出了大量輝煌的詩、文、詞,表達了自己一生的真實經歷和豐富的思想情感。蘇軾詞內容廣闊,氣魄雄偉,語言樸素,一反過去綺羅香澤及離情別緒的局限,是宋詞空前的劃時代的革新,也是宋詞進一步的發展。本書備搜蘇軾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系年,為讀者欣賞蘇軾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宋)蘇軾著 劉石導讀 ·古詩詞 ·9.9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2首含有“竹”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1萬字
本書是一本對《詩經》的現代解讀,是一本不甘于淹沒在浩瀚書海中的書。《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每章都有詩文、注解、翻譯、闡釋、引申等內容。《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的作者不拘泥于對詩文字面的理解,更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賞析,而是以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配以優雅、古典的精美插圖,去描繪“詩”中那一幕幕唯美、動人的歷史畫卷,去領略詩中的美麗與哀愁。
辛然 ·古詩詞 ·11.7萬字
本書把唐詩中有關愛情的篇章和感人的愛情故事從歷史的長河中提煉出來,將眾多唐詩的佳句信手拈來,描繪出一篇篇在盛世或戰亂時期的男女邂逅、相愛、分別、重逢的凄美畫卷,文筆優美,創意獨特,還原了當時的歷史細節,為讀者尋回古典愛情之美,并在閱讀這些美麗的愛情故事時,加深對詩詞的領悟和理解。
王海俠 ·古詩詞 ·14.7萬字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骨子里的驕傲與摯愛。它們以凝練的語言、美妙的韻律,濃縮了幾千來人們的所見所思所悟所聞所感所嘆。它們穿越歷史的時空,讓今天的我們還能與古人神交,體味歷史長河中曾經的那些悲與喜、苦與樂。精讀古詩詞,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滌蕩,是對自己人生的重新審視,在那些誠摯的文字里,飽含著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火花,今天仍是我們砥礪前行的力量之源。《一生必讀的經典古詩詞》精選300首經典的古詩詞,每一首都堪稱不可錯過的詩詞精華,讓讀者在一本書里品讀從西周至清代,從《詩經》至納蘭詞,在詩詞的海洋里領略不一樣的古韻芳華。
知遠 ·古詩詞 ·18.4萬字
本書按時間排序,將王安石的一生分為“入仕前后”、“轉宦州縣”、“在京為官”、“居喪講學”、“執政變法”、“退隱鐘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詳細介紹該時期王安石的行跡、思想特色、創作風格等,俾讀者有一總體的了解;隨后精選若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對每一首詳加注釋,并做點評,評論中既包括創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學技巧,使讀者對作品的藝術性與思想性都能有所體會。
高克勤 ·古詩詞 ·10.8萬字
節日詩詞,把民間習俗和文人意趣結合在一起,很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特點,是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教材。內容包括相關古詩、古詩注釋、今譯和鑒賞等。通過這樣比較全面的學習,讀者不僅學習了歷代優秀的詩作,而且進而對這些中國最有名的節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反過來,把傳統節日和詩詞結合,能夠加深讀者對古代詩詞的認識。另外在每個節日后面,都附有一篇有關的詩詞故事,以增加讀者興趣。
陸襄主編 ·古詩詞 ·4.1萬字
韋應物是中唐時期重要的詩人,詩風清新自然。本書對韋應物的生平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展現了其高雅閑淡的一生。本書精選韋應物的經典詩作,引領讀者走進韋應物的作品和世界,感受其作品中明麗典雅的色彩美和音樂美,品味其獨特的思想。
唐婷婷 ·古詩詞 ·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