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書是快速了解唐宋詩詞大家的入門讀本,由備受北大學子追捧的古典文學課老師、北大文學博士張一南全面導讀、注釋、賞析。每本書開篇都有詩人小傳作為導讀,讓你在他們的故事中理解詩詞,和詩詞背后的溫涼。精選詩詞大家傳世佳作,并以生平年譜為線索進行排序。每首詩詞輔以簡析及注釋,生僻字有注音。小傳導讀和詩詞簡析相結合的形式,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詩詞和詩人的一生。
(唐)杜甫 李商隱 李白 王維 白居易 (宋)蘇軾 李清照著 張一南編校 ·古詩詞 ·28.6萬字
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清朝學人,原名孫洙,字臨西,一字答西,號爵塘,晚號退士。祖籍安徽休寧,生于江蘇無錫。譯注者史良昭、曹明綱、王更林,均為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
(清)蘅塘退士編選 史良昭 曹明綱 王根林譯注 ·古詩詞 ·22.5萬字
“詩詞關系”關注兩種文體在異同之間的并行及交叉互動;“詩歌與古琴”探討詩人對器樂理解掌握的程度以及詩歌與音樂關系;“詩歌與海外”探索宋代詩人的眼界以及異域意識;“唱和詩歌”重心在詩人之間的對話溝通以及唱和詩歌如何多層次展現多面而深層的文化意蘊;“歐陽修研究”與“陸游研究”,試圖在歐、陸詩歌里不斷閱讀出兩位詩人的生活態度與精神氣質,并藉此了解北宋與南宋詩人的異同;“詩歌理論”則是想考察宋人自己如何自覺建構宋調以及他者如清人怎樣看待宋調。“邵雍、范成大研究”以及“外兩篇”均是一時興之所至,偶有感悟:其中有對邵雍快活吟詠、范成大悲憫情懷真切感受,有對內外制禮儀功能審美價值的細讀體會,有對西南地區民間信仰的實地查驗。
呂肖奐 ·古詩詞 ·26萬字
中國的古典詩歌,是中華民族進行傳統“詩教”的主要載體。鑒賞古典詩詞,可以跨越時空與古代的賢人智者對接心靈體認、交流思想情感,可以提升人們的藝術素養和人文素質。本書立足于中國詩歌傳統,深入淺出地談論了鑒賞中國古典詩歌的諸多話題,介紹了涉及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體式、構成要素、表現藝術、人文情懷、鑒賞方法等內容。全書共九章,每一章節均提供一定的經典詩歌鑒賞練習與思考題。各部分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結構嚴謹、內容科學。
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 ·古詩詞 ·21.9萬字
本書囊括中國古典詩詞的各類相關知識,從詩詞起源、詩詞概述、詩詞基礎知識、詩詞格律、詩詞種類、修辭手法到詩詞的賞析都有詳盡的介紹,既適合初學者學習、鑒賞,也適合愛好者或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的研究。
張小燕 陳佳 ·古詩詞 ·24.3萬字
宋詞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胡云翼先生選注的《宋詞選》,堪稱宋詞選本中的經典之作。選本打破了《宋詞三百首》等注重音律詞藻的選詞傳統,更重視詞作的思想內涵,故選本中稼軒詞選得最多,其次是東坡等,對歐陽修、晏殊、柳永、晏幾道這些詞人,也更注重擇明快者而錄之。同時,注釋詳盡,評述精辟、清晰,不僅能幫助讀者更好地領略宋詞的迷人風采,使讀者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和美的陶冶,而且有益于養成對歷代詞作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故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胡云翼選注 ·古詩詞 ·20.3萬字
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唐人生活與詩自然結下了不解的緣分。得意時寫詩,失意時更寫詩;分別時有詩,相聚時也有詩,有時甚至把詩作為書信、請柬、通行證。舉凡讀書山林、漫游干謁、寄情山水、躍馬邊塞、科舉行卷、宦海浮沉、貶謫流放、林下優游、宴集歌舞、飲酒品酩、婚戀節慶,都少不了詩。雖然詩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境遇所作的詩風貌不同,但大都具有一種抒發懷抱、賞物娛情、感時救世、提升人心的力量。可以說,詩成了唐人不可或缺的伴侶,而唐人生活也因詩具有了濃郁的藝術化情調。本書即以詩與生活為主線,通過生動、細微的多元講疏,著力展示歷史上那一幕幕或浪漫或閑逸或悲怨或歡樂的場景,既陪伴讀者重回大唐,看唐人如何在生活中揮灑出了一片詩的天地,又借助經典的品讀,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情趣,滋養與詩漸行漸遠的現代心靈。
尚永亮 ·古詩詞 ·23.5萬字
當代詞學宗師葉嘉瑩女士力作。在風格多樣的北宋名家詞中,有人喜歡晏、歐的曠達,有人喜歡柳永的旖旎,有人喜歡秦觀的柔婉,有人喜歡蘇軾的豪放,有人喜歡周邦彥的功力。但是,你可知道他們為什么會形成這種種不同的風格?你可知道如何去欣賞這種種不同的風格?葉嘉瑩教授帶領我們穿越時代走近作者的心靈,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領會他們藏在內心深處不肯說出來的幽約怨悱。而當我們近距離欣賞了這么多北宋名家詞作之后,對詞體那種難以言說的不同于詩的特色,恐怕已經有些心領神會了吧?
葉嘉瑩 ·古詩詞 ·26.8萬字
本書從創新創業基本理論入手,在對創新創業活動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業要素與創業技能。知識體系清晰合理、難易程度適中,章節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通過創新創業相關基礎理論、創新創業技能訓練指導、相關案例分析,達到創新創業學習的目的。
杜鵬舉 羅芳 ·古詩詞 ·25.7萬字
《中國詩歌研究》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此為第十一輯,分為“本刊特稿”“中國古代、現代詩歌研究”“詩歌史及詩歌文獻研究”“域外雅音”和“青年論壇”五個欄目。書中既有對古代詩歌的研究,也有現代詩歌的研究;不僅收錄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也關注日本、歐美等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不僅有名家的文章,也有青年學者的文章。
趙敏俐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古詩詞 ·27.1萬字
秦朝二世而亡,是中國歷史上除隋朝外最為短命的重要王朝;而秦始皇建立的皇帝體制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余年,甚至在今天,在不少的角落,都還可以看到它的影子。秦朝壽命之短而影響力之大,令后人驚嘆。在秦亡漢興的風云變幻之際,劉邦的“混混”團隊與項羽的“霸氣”團隊劇烈碰撞,火花四濺。刀光劍影之處,影射的雄才謀略讓人驚心動魄。最終,“混混”出身、零資本起家的劉邦得天下;一生中七十余戰,戰無不勝、全戰全勝的戰神項羽,卻在最后一局中輸得干干凈凈。
千江月 ·古詩詞 ·21萬字
《唐宋詩文藝術的漸變與轉型》將晚唐五代及宋初百年視為“同一研究單元”,重新梳理和討論了制約“唐宋文學轉型”的諸多主客觀因素;分別考察了“學人”、“淺近”、“清麗”、“苦吟”等各種詩風傳承變革的內在過程,深入分析了“四六”駢文及倚聲之詞由“唐”及“宋”的藝術發展軌跡。
張興武 王小蘭 ·古詩詞 ·37.1萬字
“歷代燕趙詞”輯錄上起隋唐、下迄近現代之燕趙籍詞人創作之詞。編次以時代為序,分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現代四部分。以作者為經,詞人姓氏下附小傳,簡要介紹詞人生平仕履,并依據前人論述對詞人作品略加評述,以見其詞風源流、特征及對詞壇的影響;有詞學論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詞學主張與淵源。無資料可參者,則以己意分析。此編旨在匯輯歷代燕趙詞作,供研究者參考之用,網羅散失,雖斷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見作為中國詞學重要組成部分的燕趙詞之創作實績和發展歷程。
于廣杰編著 ·古詩詞 ·23.9萬字
宋朝,那是一個跌宕多舛又詩性差微的時代!無數文人士子,或徘徊小徑,把酒貨昏。癡情欲絕總難了;或獨上江樓,山河望斷,西風征雁總關情;或風調兼程,歸期難料,夢里不知身是客……他們欄桿拍遍,挑燈看劍,情何以堪;淚灑江湖,夢斷征途,故園難返。宋詞,承唐詩余韻,開一代新體,成就了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風景!《與大宋詞人秉燭夜語》選取了37位宋朝著名文人進行創作,與《和大唐詩人對酒當歌》相比,采取了與之相反的寫作路徑,新意倍增:尤其采用了第二人稱手法,似與古人正面對話,娓娓而敘,侃侃而談……讀來,有親切感,有現場感,輕風雅韻,意深情遠。
趙斌 ·古詩詞 ·23.3萬字
元稹是與白居易同時并同等重要的唐代詩人。本書對其詩文加以選注,以明楊循吉據宋本影鈔《元氏長慶集》六十卷為底本,參校諸本,對重要的異文出以校記。選注者經過精審的校理,為讀者提供了可靠的文本。注釋吸收前人成果,辯明作品寫作背景,著重引證典實,注準詞義,間有對大意的串講。本書是作者在其獲獎圖書《元稹集編年箋注》基礎上精益求精而選注成的具有較高學術品位的古典詩歌選本。
楊軍 文笙 呂燕芳選注 ·古詩詞 ·21.4萬字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不朽詩作,千百年來流傳民間,成為中華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李白詩全集新注》收錄李白全部詩歌近千首(共分25卷,后補28首),并對其作了詳細的注釋,包括作品的創制時間和疑難詞句的解釋及相關典故說明。作者在李白生平、詩歌作年以及疑難語詞的注釋上,充分吸收了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書后另附錄“李白生平創作簡表”和“李白詩作版本簡目”,便于讀者全面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跡及其創作特點。
管士光注 ·古詩詞 ·36.5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主編 ·古詩詞 ·22.6萬字
《唐詩三百首》編成于乾隆年間,全書共選五七言古近體詩三百一十首為八卷,或作六卷。附錄有作者小傳及原序。其編選著眼普及,所選各詩皆膾炙人口的名篇。這些名篇音韻和諧,易于誦讀,言近旨遠,耐人尋味,文辭清麗,不難解會,特別適宜教授童蒙。自其問世以來兩百余年間,成為刊布最廣、發行量極大的圖書之一,一向有多個注釋本流行。本書以蘅塘退士本為底本,并參考他書,作品編次依舊,對每篇作品悉加注釋點評,作者名下新撰詩人小傳,并附作者作品索引,以饗讀者。
(清)蘅塘退士選編 ·古詩詞 ·20.9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車站工作組織、貨物列車編組計劃、列車運行圖及鐵路通過能力、鐵路運輸技術計劃、鐵路運輸調度指揮和統計分析等。本書以“理論夠用,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動手能力”為目標,編寫力求深入淺出、便于自學,每個項目都列出了所依據的鐵路規章和標準,在每個典型任務后給出了復習思考題,部分任務后還有相應的習題和實踐環節指導,便于讀者研讀、復習和掌握實作技巧。本書可供高等職業教育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高等學校鐵道運輸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鐵路運輸現場作業人員參考。
宋建業 ·古詩詞 ·20.5萬字
曹慕樊先生為杜甫研究名家,治杜詩精深宏達,注重“義理、考據、辭章”的融會貫通。無論是對杜甫的儒家思想,還是對其“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都有深入獨到之理解與闡釋。本書是作者兩部著作《杜詩雜說》和《杜詩雜說續編》的合刊。前者主要是其1962年的一些讀書筆記;后者集中了80年代杜甫研究的心得和成果,體現了其“把西方的現代修辭學引進唐宋詩研究中來,把西方的現象學或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思想引進研究中來”的嘗試與努力。另外,還將作者晚年有關杜甫研究的五篇文章作為附錄收入,以體現其對杜詩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和影響的高屋建瓴的把握。
曹慕樊 ·古詩詞 ·2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