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重在闡述文學理論的實踐特質問題,并進一步從實踐角度探討文學理論的功能、價值以及理論機制問題,在實踐走向、范疇開掘、原理反思、理論演進等方面對文學理論實踐視域的展開提出重要設想,并立足學科體系、教學狀態、文學現實和地方本土文學文化資源,對文學理論解決實踐問題可能出現的偏差進行具體分析,探討打開封閉的文學理論體系,在實踐層面推進文學理論建設的可能性。
張永剛 ·文學理論 ·17.4萬字
本書是第一部關于貴州生態文學研究的專著。本書分析和評價了貴州生態文學的發展淵源及其主要成就,對生態文學的特征進行了深入論述,對生態文學的思想內涵進行了系統研究。書中通過對貴州民間文學生態意識的解讀,探討了貴州民間文學中深厚的生態思想資源對貴州生態文學創作的啟示作用;通過對貴州作家的生態文學作品進行分析,揭示了貴州生態文學所具有的豐富內涵;在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當下,探討了貴州生態文學創作對現實的關注和擔當。
謝廷秋 ·文學理論 ·20萬字
新世紀以來文學實踐巨大的展開活力及令人震驚的展開規模,對當下國內尚居于主導地位的觀念認識論文學理論形成無可規避的促迫。文學并不僅是文本,也不僅是認識對象,它更是實踐對象,并且就是實踐過程本身。本書研究要點在于揭示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對象的實踐性關系,在這一關系中研究文學理論的實踐屬性、文學理論的實踐邏輯、文學實踐的鑒賞與批評活動、文學理論的實踐文本學,以及文學理論的實踐論研究方法等。
高楠 徐可超等 ·文學理論 ·25.7萬字
這是一本精彩的世界童書創作者訪談錄。本書通過采訪11位入選“愛閱童書100”書目的童書創作者,揭秘優秀童書背后的故事,剖析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和兒童文學觀。視角新穎、挖掘深入的提問與蘊藏智慧和獨特思考的回答,帶領讀者親近作者、理解作品。本書也為讀者全面了解當下的童書創作和出版生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人文視角。
王欣婷 ·文學理論 ·10.9萬字
本書對當代歐美跨藝術詩學發展進行研究,首先對歐美跨藝術詩學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對具有代表性的流派進行分類評析,對中西跨藝術詩學做出比較研究;然后運用相關理論對歐美代表性詩歌進行解讀,最后對已有重要譯作進行疏證,并節選重要跨藝術詩學論述進行翻譯。
歐榮等 ·文學理論 ·36.5萬字
本書以中國學術期刊中的莎評為研究對象,在不同文類、時期和期刊的多語境下和多種物質文化資料的互文中展開對當代中國莎評現狀的解讀,同時關注學術期刊作為“文化權力體”對文學評論的引導和建構作用,通過分析“十七年”時期、新時期初期(1978-1981)、20世紀八九十年代、21世紀外國文學、戲劇和電影期刊莎評話語的特點和規律,以及這些“變”與“不變”背后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出版因素,討論中國當代莎士比亞研究的整體特征和范式轉移,呈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學術期刊中的莎評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封閉走向開放、建構中國莎士比亞研究主體性的歷程,并提出了對未來研究趨勢和方向的建議和思考。
徐嘉 ·文學理論 ·33.8萬字
本書分為“專人專書”“校勘辨正”“儒學新論”“儒藏講談·青年學者論壇”四個部分,收錄《沈欽韓遺文輯存》《從三科九旨論大一統義》《正俗之間——談談俗字及與古籍整理之關系》等文章。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 ·文學理論 ·32.3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雪萊在中國現代文學不同時期的譯介與接受,以1905年梁啟超主持的《新小說》刊載的雪萊畫像為起點,討論雪萊在不同時期不同身份的譯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質和呈現的觀點,以此考察其與中國現代文學發生及發展之關系。
張靜 ·文學理論 ·29.8萬字
本書采用文學史與具體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探究英國奇幻小說的淵源與發展軌跡,按維多利亞時期、愛德華時期、戰后時期、冷戰時期、全球化時期五個階段梳理英國奇幻小說的形式演進及其與現實的密切關系,幫助讀者了解英國奇幻小說的全貌。
姜淑芹 ·文學理論 ·17.9萬字
本書將39種宋僧詩文別集、總集資料作為一個研究整體,搜集調查其在日本現存的各種不同版本,共索得300余種版本資料,對其在日本的刊刻流傳情況加以研究,增加了中國古籍版本研究的新內容和新認識,是對古籍版本研究的重要補充。
許紅霞 ·文學理論 ·39.2萬字
本書以伍爾夫文本的原創性研讀為出發點,研究伍爾夫關于小說創作的非個人化詩學,剖析其關鍵要素及其相互關聯,探究伍爾夫非個人化詩學對莎士比亞等作家非個人化詩學的繼承與創新,挖掘其與艾略特等同時代作家非個人化詩學的區別,探討伍爾夫非個人化創作理念在其小說中的實踐,以及分析其對陳染等中國當代女作家的深刻影響。
黃重鳳 ·文學理論 ·19萬字
本書圍繞文學圖像的生產、呈現、消費、傳播、演變等歷史語境,探索圖像敘事的功能,以及梳理不同文化語境中文學圖像的交流與互動情形,從而為建構新的學科分支“文學圖像論”奠定基礎。
陳明主編 ·文學理論 ·23.7萬字
本書以頹廢主義的諸多關鍵問題為依托,在話語建構、范式方法、理論視域等層面展開系統研究,指出其作為在工業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會現代性歷史進程的產物,既是對這一社會歷史進程的反映,更是對社會巨變的反應;既是對社會歷史進程的藝術表現,更是對社會巨變的精神-心理補償。
蔣承勇 楊希 ·文學理論 ·28.2萬字
本書從縱向和橫向上對象征主義展開深度研究。前四章歷時性地梳理象征主義流派發生、演變、衰落的歷史,描述象征主義在歐美的影響。后四章偏重共時性的、綜合性的研究,主要探究象征主義的神秘主義、音樂美學、自由詩理論和文化背景。
李國輝 ·文學理論 ·39.8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五章,內容包括:先驅;百家;“虛”“構”;奇葩;漫說自我——巴爾特的《巴爾特自述》;懷疑時代的自傳——薩洛特的《童年》;自傳寫作的“恐怖行動”——羅伯格里耶的《戲說》三部曲等。
楊國政 ·文學理論 ·27.3萬字
本書從哲學、美學、藝術史、社會生活變遷以及東西文化交流等層面探究唯美主義思潮的發生語境,梳理其在19世紀主要歐美國家的發展譜系,將其“為藝術而藝術”的詩學理念細化為“藝術高于生活”“藝術自律”“藝術拯救人生”等層次并展開深度闡釋,指出唯美主義詩學理論和文學創作既有相互對應的一面,又有互相錯位的一面。
蔣承勇 馬翔 ·文學理論 ·40萬字
本書以晚清至“五四”時期黃遵憲、嚴復、梁啟超、林紓、王國維、章太炎、吳稚暉、胡適、魯迅和周作人這十位“軸心作家”的文學漢語實踐為中心,回歸語言本位,沿著文學漢語的漢語造型、主體意識和文學形式等維度展開探討,呈現語言層面的現代文學發生史。
文貴良 ·文學理論 ·58.4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古文獻學理論研究、傳世文獻整理與研究、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海外漢籍與漢學研究等中國古文獻研究等相關領域。全書根據經、史、子、集分為四個部分,在目錄中以空行體現。論文或為相關領域某個專門問題的最新研究,或為中國古代著名學者的生平、交游考,或為海外漢學的交流探討。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 ·文學理論 ·26.6萬字
本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為詩歌史略,從詩字原始觀念的形成、《詩經》和《楚辭》,論述到少數民族詩人和域外漢詩;下編為詞曲史略,考察了從詩到詞、從詞到曲的轉折,并且比較了詩詞曲在形式、內容和風格上的異同,勾勒出詞曲歷史的發展脈絡等。
張伯偉 ·文學理論 ·28.3萬字
本書以敏銳的學術眼光捕捉到常為愛倫坡小說研究者忽略的語義邏輯問題,在確定了坡的小說邏輯詩學這一基本框架之后,分別圍繞“文學與控制論”“視差與表層閱讀”“文類能量與進化”“語言游戲與語義增殖”“新媒介與秘密寫作”“文學與儀式”以及“雙重束縛與替身結構”等七個層面對坡的小說加以重新闡釋,凸顯其寓意賴以發生的邏輯機制。
于雷 ·文學理論 ·2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