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對《紅樓夢》皙本(又稱皙庵舊藏本、鄭藏本)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專著,本書也是國內外紅學界第一本研究《紅樓夢》皙本的專著。本書第一次指出,書中第23回保存著作者曹雪芹所寫的《紅樓夢》初稿的文字,這一點是作者的新發現,其論據是有說服力的。
劉世德 ·文學理論 ·25.5萬字
阿卜杜胡·哈勒是沙特當代著名的小說家。本書基于敘事學、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等文學理論對阿卜杜胡·哈勒的小說進行文本分析,通過探討哈勒小說的敘事主題、敘事手法、歷史認知和人文主義思想等問題,揭示哈勒的文學審美,以及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考量,發掘以阿卜杜胡·哈勒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俗化傾向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全面關注沙特社會的深層問題。
劉東寧 ·文學理論 ·13萬字
《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教程》是一本介紹文學批評方法及其實踐案例的教材。本教材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強調實用性:每章都先介紹一種文學批評方法,以便學習者掌握該種文學批評方法的基本理論觀點和思想;然后,舉出兩至三個使用該種文學批評方法解讀文學作品、文學現象或文化現象的論文作為案例,以便學習者參照使用。
霍俊國主編 ·文學理論 ·25.2萬字
本書為“劉慈欣科幻小說與當代中國的文化狀況”研討會的成果。全書圍繞《三體》的文化政治、劉慈欣小說的文學文化意識、科幻小說的“寫法”、科幻小說的“文學”可能、科幻文學的政治哲學、當代科幻的20世紀傳統、科幻文學與當下中國文化狀況等主題展開討論。
石曉巖主編 ·文學理論 ·21.4萬字
《明清文學與文獻》系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學術輯刊。書中重點以明清文學、文獻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主,并著力呈現明清文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學科的特色。
杜桂萍 陳才訓主編 ·文學理論 ·27.7萬字
本書按主題類型分為六輯,其主要層面在于多維度地運用現代文學文獻學的理念與方法,諸如輯佚、校注、考證之類;同時,致力于將文獻學知識理念作為一種常態予以運用,即在一般性的研究之中,亦以文獻為基礎,廣泛而細致地運用各類文獻,結合精當的文本分析和必要的文學史視域,實現對作家、文本、時代與文學史的綜合認識。質言之,文獻學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文學史研究和文學批評方法,探索并建立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體系,關涉到現代文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一系列問題。
易彬 ·文學理論 ·28.6萬字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研究魏晉南北朝詩歌的成果,所涉時代詩作包括建安詩歌、正始詩歌、兩晉詩歌、南朝詩歌以及魏晉南北朝樂府詩歌等,研究的視角既有家族與地域文化視角下的詩歌創作研究,也有對詩歌的文化內涵、審美意象、情感趨向的探討。還有對山水詩、玄言詩、宮體詩、永明體等詩歌體式特征的詳析。在關注文人詩的同時,也涉及到了樂府詩的成詩模式與樂歌性質等方面。
田彩仙 ·文學理論 ·17.3萬字
本書研究中國新詩傳播接受與經典化,既梳理中國新詩傳播接受之歷史,以文獻呈現新詩傳播接受之特點,又深入論證傳播接受與經典化之關系;既研究新詩批評和選本塑造經典之特點,又對新詩史著作敘述、指認新詩經典的歷史過程進行梳理、論證,由此總結新詩經典化特點、規律,反思新詩創作。本書歷史梳理與理論思考相結合,是該領域重要專著。
方長安 ·文學理論 ·19.2萬字
本書為中國俗文學文獻的考訂研究提供了一個平臺。書中以古代戲曲和俗文學研究為主要對象,以實證研究為特色,重視第一手文獻資料的發掘與利用,強調對基本文獻的調查、編目、考釋,尤其強調文獻資料考證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獻考索、海內外藏家目錄編集、稀見文獻考述、新文獻材料輯錄考釋等。戲曲、俗文學、文獻、實證,便是本書有別于其他同類刊物的關鍵詞。
黃仕忠編 ·文學理論 ·25.3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主編 ·文學理論 ·26.1萬字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力圖借助此項重大倡議推動絲路文化研究,并通過具體研究參與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伊吾縣舉辦了“絲綢之路與中國文學”研討會。本論文集收錄的論文,就是從與會者提交的30余篇論文中選出的。這些論文涉及文學、歷史、宗教、音樂、美術、探險、中外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展現了絲路文化的豐富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 ·文學理論 ·26.5萬字
《中國現當代詩人傳記史料問題研究》從現當代詩人傳記的史料問題入手,輔以文學史料學等多種方法展開研究。主要由七部分構成,具體包括現當代詩人傳記及其史料問題的界定、現當代詩人傳記的史料價值構成、現當代詩人傳記史料層位的劃分、現當代詩人傳記史料的實踐與應用、傳記家的素養與傳記史料問題的關系、影響現當代詩人傳記史料的其他因素、現當代詩人傳記史料的建設與歷史展望。
張立群 ·文學理論 ·12.3萬字
此書透過人類、地球發展史,跨越現實;藉奇幻、虛構情節,穿梭于野外,經歷生存殘酷、生命的悲哀、恐懼和修復、寵愛加惡夢、快樂與幸福。
(新加坡)謝勤 ·文學理論 ·9萬字
本書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態思潮傳入中國后,中國本土生態書寫的狀態、成就、困境與發展趨勢,以生態敘事、中西詩學比較、“本土化”三個維度為主體構架,從生態敘事主題與修辭策略、生態敘事價值重估、“本土化”選擇及途徑等方面展開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國當代生態敘事的史學價值、詩學意義以及民族國家特色,并對其未來“本土化”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紀秀明 ·文學理論 ·15.8萬字
本書立足于比較文學,主要就《圣經》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進行研究。書中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圣經》在20世紀中國的譯介和接受情況;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圣經》對現代文學的影響,如周作人、海子、冰心、茅盾、顧城、王蒙等文學創作都受到《圣經》的影響;第三部分主要論述韓素音、張曉風、蓉子、夏宇、斯人幾人如何受《圣經》的影響并進行文學創作的。通過本書,讀者可以較為詳細地了解《圣經》在中國的譯介、接受以及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
(斯洛伐克)馬立安·高利克 ·文學理論 ·29.5萬字
本書主要以明清以來的各種體裁的文學文本為對象,旨在多方面地研究文學文本中描繪的廣府圖景包括廣府地區的商業風情、飲食文化、禮儀習俗、歲時節慶、民間信仰、娛樂習尚、園林建筑等,揭示其所蘊含的文化精神。以往研究廣府風情的作品有很多,但缺乏從文學角度關照廣府風情的視野,本書即是以此為切入點,全面介紹廣府風情,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紀德君 何詩瑩 ·文學理論 ·16.2萬字
黃仕忠編 ·文學理論 ·22.9萬字
陳才訓 杜桂萍主編 ·文學理論 ·29.7萬字
《文學理論前沿》(半年刊)創刊于2004年,作為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的會刊和國際文學理論學會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集刊中發行量較大的一種。本輯設立“前沿理論思潮探討”“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研究”“亞非文學的理論闡釋與建構”“文學閱讀與理論闡釋”“批評理論與爭鳴”五個欄目,共十一篇文章,站在國際文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對當今學術界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關注和研究,做出新的闡釋。
王寧主編 ·文學理論 ·23.8萬字
本書從譯介、語言、詩體、觀念等層面,深入論析了現代抒情詩中“敘事性”的發生機制,具體呈現了現代抒情詩人在敘事性詩學實踐中的多元繁雜面目。在此基礎上,從抒情主體的敘事性話語、情事互動等層面,對敘事性的詩學形態——情境美學展開了理論上的探析。通過追溯“敘事性”的歷史演變,重繪了現代抒情詩表意版圖的變化,彰顯了“敘事性”在現代抒情詩中的詩學意義,進一步明確了“敘事性”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和價值。
傅華 ·文學理論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