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加拿大文學開始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女作家活躍在文學舞臺上,用手中的筆寫出了無數動人的篇章。作者重點研究了瑪格麗特·勞倫斯(MargaretLaurence)、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艾麗斯·門羅(AliceMunro)和卡羅爾·希爾茲(CarolShields)這些國際級的文學大師們的作品及其影響。
袁霞 ·文學理論 ·20.2萬字
文學乃是以語言為工具的、以感情來打動人的、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歷代碑銘》中記載的這些凝聚著深邃而精湛智謀的碑銘,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歷史大片,繪制了一幅幅色彩絢麗的歷史長卷。成為了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歷史絕唱。
李穆南 郄智毅 劉金玲主編 ·文學理論 ·10.1萬字
《落花水面皆文章》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本教人如何寫作的書,全名《落花水面皆文章:葉圣陶談寫作》。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分別從寫作是什么、怎樣尋找寫作的材料、怎樣寫作、怎樣修改文章、怎樣評判文章的好壞等方面,詳細論述了寫作要法,并仔細解答了寫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之處。書中既有干貨滿滿的寫作技巧,又有精辟入里的文章道理。這是一本大師經典,不容錯過。
葉圣陶 ·文學理論 ·7.8萬字
有人說,寫作天賦是天生的,是教不來的。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有太多人的寫作天賦在后天被磨滅;也有太多人經過合適而恰當的訓練,逐漸接近或走上了作家之路。好的寫作訓練,重點不在于教授寫作技巧,而在于啟發和感悟,它會激發寫作者的想象力和思維力,以培養寫作者對世界更深刻、更獨特的認知。而這些,正是造就一篇優秀作品最本質、最珍貴的條件。寫作是一個緩慢而優美的過程,學習寫作更是如此。翻開本書,打開“創意寫作”這扇門,我們將從對自我更深層次的挖掘入手,重新梳理該如何下筆、如何收集素材,如何獲得靈感等寫作過程中的普遍問題,靜聽作者在書中分享的經驗與感悟,學會通過閱讀、體驗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認知,從而審視內心、找到自己未來的寫作方向。
王小麥 ·文學理論 ·10.6萬字
《為什么讀書》之后,“法國最狂熱讀者”再論《什么是杰作》。什么是“杰作”?“杰作”這個中世紀形容藝術品的詞匯,是從何時開始用于文學?文學杰作有評判的標準乃至配方嗎?怎樣確認一本書是否為杰作?誰來確認?杰作是不朽的嗎?人們今天是否還需要杰作?……本書試圖回答林林總總關于杰作的問題,就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開有趣有益的思考,其目的是消除杰作的神圣光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學杰作。從荷馬、海涅、貝克特到托馬斯·伯恩哈德,丹齊格往返于經典與當代作品之間,書中既能看到他對普魯斯特的不俗見解,也有關于喬伊斯令人意想不到的分析評論。
(法)夏爾·丹齊格 ·文學理論 ·11.5萬字
《文法六要》為散文大師王鼎鈞先生“失聯”已久的一部作品,也是他談論如何寫作的經典著作之一。鼎公總結多年寫作實踐和體會,整理、提煉出寫作的六個步驟:觀察、想象、體驗、選擇、組合、表現,相當于“文法六要”,是學習寫作的人都應學習和掌握的六門基本功夫。該書現經鼎公收回版權,用心整補,“浴火重生”;也是鼎公金針度人,無私分享之舉。全書以六要為綱,每一要點又從以“黃老師”為“教”者和以學生為“學”者的雙重視角來架構全篇,讀來平易暢曉,又發人深思;輔以學生的“回應”、“作品示例”和“我的實踐”,層次分明,步步深入,多重呼應,有助化用。該書為寫作大師教授寫作方法的重要作品。
王鼎鈞 ·文學理論 ·10.3萬字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的代表作,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他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使它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書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該書觀點新穎,立論精辟,自成體系,特別是書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說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王國維 ·文學理論 ·4.5萬字
作者崔西·霍爾曾擔任《紐約時報》評論版總編輯二十余年,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技巧,組織、編輯了無數精彩、有趣、影響力非凡的文章,這些“爆款文”作者各異,主題多元,但都具有一些明顯的共同點:觀點明確、說服力強、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本書以霍爾在《紐約時報》的工作經歷為背景,闡述了與讀者建立聯系和影響、說服讀者的核心原則,并詳細介紹了說服性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注意要點。精彩的故事與實用的技巧相結合,本書對非虛構文學的創作、議論文寫作、爆款公號文寫作、日常生活中的觀點表達都非常有啟發。
(美)崔西·霍爾 ·文學理論 ·10.1萬字
本書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現代文學研究成果為研究對象,對當代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進行了縱向的梳理和橫向的辨析。本書以堅實的文獻史料為基礎,運用實事求是、辯證分析的方法,通過發掘有價值的史料,進行客觀分析,力求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術思想和價值給以公允的判斷和結論。
邵寧寧 郭國昌 孫強 ·文學理論 ·41萬字
汪暉“魯迅研究”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新時期以來從內在視野重新理解魯迅的典范作品之一。作者以頗具開創性的研究視角和理論范式,通過對魯迅的思想與文學世界及其相互關系的深入剖析,揭示出魯迅精神結構的矛盾性、復雜性和悖論性特征,及其歷史“中間物”意識的深刻內涵和“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并以此呈現魯迅小說在敘事原則、敘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內容。本次推出的是全新修訂版,首次補刊了1988年作者博士論文所附參考資料,還一并呈現了前三版的序、導論、后記和跋語等。
汪暉 ·文學理論 ·27.8萬字
華夏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先人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本書旨在普及國民的文學常識,尤其是培養青少年的文學素養、增加國學知識,系統地匯編了課本內外的文學常識,從上古時代的神話到先秦諸子散文,從兩漢辭賦到魏晉風骨,從大唐盛世到元代戲曲、雜劇和明清小說,融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于一體。在擴展閱讀的同時,又可作為輔助國學學習。
文淵主編 ·文學理論 ·15.5萬字
《唐宋詞格律》是一本專講唐宋詞體制格律的書。本書共收詞牌一百五十余調,首先以韻腳分為五大類,兼顧各調體式演變。每一詞牌都說明它的來歷和演變情況。每一詞牌標有“定格”“變格”等詞格,并標明句讀、平仄和韻位。每一詞牌附有一首或數首歷來傳誦的唐宋詞人的作品作為例證。
龍榆生 ·文學理論 ·5.1萬字
本書以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為界,對這一時段重要的文學創作、文學現象、文學潮流進行了系統的梳理、深入的解讀、獨立的評價;對于“傳統主流文學”生產機制的危機、“純文學意識形態”的負面影響、現實主義困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反思;在對“80后青春文學”、網絡文學的發展及其內部機制正面接納并深入考察的基礎上,對它們與“傳統主流文學”的對抗、博弈關系進行深度描述,并努力尋找這些依托于新機制、新媒介的文學與“傳統主流文學”對話的可能,以及與文學史的對接點,從而對于未來“主流文學”的重建,提出了富有創見的設想。
邵燕君 ·文學理論 ·28.7萬字
本書力圖運用豐富的資料,新鮮的視角,對曹植的文學成就和歷史地位作全面的論述和總結。綜合探討了曹植所處的歷史文化環境、爭嫡問題的再思索、曹植的學術淵源、文學繼承、建安文學的流變與曹植的地位、曹植創作的階段性、曹植辭賦論、曹植詩歌論、曹植散文論、曹植文學創作的俗化傾向、曹植與建安風骨、曹植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本書對曹植其人、其事和其文作了客觀、公允的分析。
邢培順 ·文學理論 ·43.4萬字
本書從動物研究的視角出發,闡釋了生態人文主義的概念,以此為理論依據,詳盡探討了美國當代著名作家庫爾特·馮內古特小說中人與動物的關系,深刻挖掘了小說中無處不在的動物意象的內涵、作用、價值和意義,對《五號屠場》、《冠軍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戲法》、《格拉帕格斯群島》、《玩笑》等小說中所表現的食肉行為、動物伴侶、動物飼養場等人與動物關系的表現方式進行深刻解讀,展示馮內古特通過這些意象所呈現的人性的兇殘、后工業社會……
李素杰 ·文學理論 ·46萬字
陶淵明既沒有屈原的宏偉悲壯,又沒有李白的豪放飄逸,也沒有杜甫的闊大沉雄,以他百來篇詩文,何以贏得了與這三位詩國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蘇軾認為:“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王國維指出:“屈子之后,文學上只雄者,淵明其尤也。”朱光潛說:陶淵明“崇高的詩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擬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陳寅恪認為:“陶淵明不僅文學品節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實為吾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戴建業老師以深厚的學養,扎實的史學功底,風趣的文筆,獨到的價值取向,論述了陶淵明的文學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豐滿的陶淵明——他是滔滔濁流中的一泓清泉,“大偽斯興”時代里的一位真人。
戴建業 ·文學理論 ·28.8萬字
論語逐句是一本結合現代社會實際情況,專門針對當代學習論語人群古文基礎薄弱,學習經典畏難情緒較重的特點,專門組織編寫的講稿合集。適合于普通人學習,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參考。
李國棟 ·文學理論 ·40.4萬字
本書是按照首字母順序排列將教學和學習中常見的文學術語進行整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描述,避免了連篇累牘的枯燥同時滿足了文學愛好者的基本需求。該書得到了西北民族大學的大力支持,并得到猶他州立大學的吉姆·羅杰斯(JimRogers)教授的鼎力相助。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關桂云 ·文學理論 ·8.3萬字
《詩學》是亞理斯多德(今通譯為亞里士多德)的一篇重要的美學論文,原名直譯為《論詩的》,意思就是“討論詩歌的藝術”。亞理斯多德根據人類活動的區別,把科學劃分為三類,其中,詩學所在的創造性科學為第三類,作者認為,是他的門徒們在求學行將結束的時候要學習的課程,它可以讓人成為詩人和演說家。本書現存二十六章,主要討論悲劇和史詩的起源、寫作風格、如何評價等內容。亞理斯多德在書中回答了老師柏拉圖提出的關于詩歌的問題,從中可見作者的唯物主義美學觀點,并從十七世紀開始深深影響了后世的文學家和文學研究者。
(古希臘)亞理斯多德 ·文學理論 ·8.7萬字
《布洛克小說寫作手冊》以勞倫斯·布洛克在《作者文摘》最叫座的專欄,集結成為這本非看不可的作品,深入觀察創作脈絡,告訴你小說是一門怎樣的專業,如何發揮書寫技藝。他的建議,都是身經百戰的經驗之談,讓寫作者可以住創作游戲中,避開陷阱,悠游自在。從分析市場開始,到如何自我要求、“創意拖延”,再到處理退稿的失望落寞,《布洛克的小說學堂》是一本無價的實戰寶典,提供扎實可行的寫作守則,讓讀者與作家都能掌握小說寫作的關鍵所在。
(美)勞倫斯·布洛克 ·文學理論 ·1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