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車墩墩野事記
會員

三十歲上班族,搬離鬧市,住進城郊小鎮車墩墩,從此靠小火車通勤,周末在野地里遛達,看云看花看動物,也看人。車墩鎮位于上海外環線以外,松江區的邊緣。一個“墩”字又土又憨,兩個“墩”字就有點可愛,于是“我”隨同樣熱愛觀鳥的人,親昵地稱它為“車墩墩”。這里離城市很近,發展的腳步時刻在逼近;又仿佛被城市拋棄,留下了很多隱秘的角落。這里有戴勝、白鷺、獐、貉、兔,水塔、水閘、小破屋;114種可見的鳥類,93種可嗅的野花。“我”用雙眼觀察萬物,用雙腳丈量身邊的世界,決心像一條野狗般,在車墩墩的16個村子中逡巡探索。起初,“我”只看鳥,不太看別的,更不想看見人。漸漸地,也順便看鳥吃什么,看鳥住什么,看鳥干什么。從鳥開始,慢慢也看蟲、看花、看天、看水、看火車、看船。時間一長,發現萬物皆可觀察。鳥不再是一部分被獨立出來的觀察對象,而是屬于一個巨大整體中的小小一角。人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再被排除在外。于是“我”開始重新看人。春夏秋冬,四季往復。“我”和這里的花鳥魚蟲、村道河流一起經歷了衰長,為它寫下一百篇觀察手記。這并不是一本“清新祥和”的田園之書,“我”的鄉下生活沒有那么便利,甚至有時灰頭土臉、怪里怪氣。別人覺得“噫——邋遢!”,而我卻覺得——自由。本想像一條野狗一樣活著,在田野里撒歡、亂吠,卻發現“狗”起來了,才真正成為了一個“人”。

周穎琪 ·紀實文學 ·13.8萬字

正午4:我的黎明驪歌
會員

本書是《正午》系列的第四本,精選自界面新聞旗下的非虛構平臺“正午”。“特寫”欄目,本期推薦葉三寫的李志小傳。《盲女毒梟》說的是一個發生在南京的真實案件。此外,還有一則非常清新好看的鳥類故事,北京的雨燕。在“隨筆”欄目,推薦淡豹的《在棚戶區》。我們到底有沒有對自己居住的這塊空間的命運做出決定的資格?正午的老朋友袁凌帶來一篇《鄉村命案》,跟著他鏡頭式的語言去探索一起似乎很平常的殺人案。此外,正午的記者羅潔琪寫了她的逃霾故事。本期正午的“訪談”非常精彩。我們請小轉鈴和金宇澄圍繞《繁花》一書,談文學,談上海,以及上海的男女關系。“個人史”其實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沒卻值得紀念的回憶。我們讓黃覺回憶了他的青春年代,也是我們很多人的記憶。此外,我們也以一篇郭川的口述史,紀念他的航海故事。在“視覺”欄目,正午的圖片編輯朱墨帶我們去探索北京的“鬼市”。逛鬼市的人,都帶著輕微的雀躍感,某種幻想在那里會得到滿足。最后,是非常長非常長的“長故事”。本期的兩篇長故事由正午兩位記者貢獻,分別是李純的《火星招待所》以及張瑩瑩的《老鄔想建一座油坊》,前者寫了一幫詩人,后者寫了長江邊一位想做電商的普通人。

正午故事 ·紀實文學 ·13.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思南县| 潜山县| 藁城市| 和林格尔县| 乌什县| 嘉定区| 湘阴县| 祥云县| 哈密市| 宝坻区| 府谷县| 芦山县| 内黄县| 睢宁县| 抚远县| 扬州市| 长宁区| 山阴县| 宜昌市| 滨海县| 海口市| 介休市| 彭山县| 肇庆市| 高邮市| 化州市| 鸡西市| 宣城市| 黄陵县| 武宁县| 马龙县| 清流县| 育儿| 湖南省| 卫辉市| 普安县| 康保县| 临海市| 邓州市|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