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紀實類文學作品,文中真實感人地記述了作者余心清被捕前的政治活動以及被捕后在北平、南京兩地的獄中生活,書中多處提到他與馮玉祥將軍共同策劃反對蔣介石獨裁打內戰的密切交往。作者從青年時起與馮將軍多年相隨,他們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互有影響。他們之間不完全是長官與部屬關系,同時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所述更是翔實真切。全書從一個側面揭示了革命的勝利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廣泛團結全國各階層、各民主學派愛國人士戮力同心,并肩戰斗得來的。
余心清 ·紀實文學 ·12.9萬字
《詩意棲居——在“浙”里看見美麗中國》以報告文學的方式展現“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浙江經驗、浙江模式,并配以優美的圖片藝術地解讀。圖書用生動而豐富的故事、直觀而生動的圖片、通俗而簡明的語言,深刻記錄和闡釋了該工程“久久為功”的故事。
何玲玲 方問禹 王俊祿 ·紀實文學 ·6.5萬字
1958年,一支神秘的部隊悄無聲息的從朝鮮戰場撤軍回國,進駐于西北邊陲隔壁深處,組建了東風基地。40年后的一天,基地弓司令一聲令下,“長征2F”運載火箭和“神舟”飛船垂直轉運,進行發射。從此開啟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征程。此后成功發射了“神一”“神二”“神三”“神四”。最終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發射了“神五”。將中華民族飛天第一人送上了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
劉慶貴 ·紀實文學 ·22.3萬字
50年前,正在朝鮮戰場上作戰的某兵團突然受命,秘密回國,接受新的任務。美軍情報部門驚呼:該兵團神秘失蹤,不知去向……50年后,一座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航天港屹立在荒無人跡的戈壁灘,把六名航天員送上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本書作者劉慶貴曾任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副主任,扎根戈壁四十余載,筆耕四年有余,創作了這部《沖天記》。作者通過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件,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感受,描繪了航天人用青春、熱血、生命創造了輝煌的中國航天史詩。頌揚了他們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懷,展現了他們百折不撓、克難制勝的人格魅力,透視了他們敢愛敢恨、催人淚下的純真愛情。本書是一部向建國60周年獻禮的精品力作。
劉慶貴 ·紀實文學 ·33.5萬字
1965年9月,在一條神秘的軍用鐵路線的列車上,來自同一班級的10大學畢業生,一起奔向大漠深處的神秘之地。幾年后,他們參加了震驚世界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爾后又參加了載入共和國史冊的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第一顆電子探測衛星和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發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他們中有的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英勇獻身,有的成長為航天發射的技術帶頭人,有的培養成優秀的領導干部,有的也被歷史洪流所淘汰。作者以其數十次參加衛星發射的親身經歷,用獨特而精準的視角,細膩而感人的筆法,描繪了中國衛星發射的宏偉畫卷,塑造了闕昕飛、蓋世華、湯耀宗、凌筱恬、凌利峰等一批航天人物群像。小說情節曲折,故事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精神感人肺腑,文字優美生動。,提供了一部親臨其境、生動翔實的作品。
劉慶貴 ·紀實文學 ·23.4萬字
譯文紀實系列第1本原創作品,關于生死的中國當下故事。《生死課》是袁凌的短篇記錄合集,記錄了各色生存地面上輾轉的小人物,或是歷史地層中疊壓的無名氏。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長經歷、采訪調查,以及公益探訪中邂逅的,有鄉土的長輩,也有都市的邊緣人;有歷史中的失蹤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獨癥陰影下的白領。有逝者,有生者。他們的人生遭際,或可謂曲折,或簡略潦草。生活場景或者算得別致,或者平凡。他們不是時代聚光燈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劇情。袁凌記錄這些人的生與死,不僅為了他們的人生,也為了對自我生命的理解。
袁凌 ·紀實文學 ·21.2萬字
《大風起平江》講述了革命老區湖南省平江縣黨和政府帶領人民、組織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重整山河、擺脫貧困的感人故事。以真實人物和事件為背景,生動刻畫了主動退出領導崗位建設家鄉的老紅軍干部喻杰、興學重教的曾泰悟、創辦“大愛平江”慈善協會的陳松柏等一批平江人,展現了他們為創造美好生活而進行長期艱辛奮斗的動人事跡,創造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的脫貧新路,呈現出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彭東明 ·紀實文學 ·11萬字
本書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現的先進典型、英雄模范為寫作對象,講述了12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先鋒模范在青年時期堅定信仰,青春向黨,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積極作為,無怨無悔,終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與光輝事業的青春奮斗故事。本書圍繞“青年奮斗者”的角度,以個體的青春奮斗經歷為主線,將歷史的百年時空與個體的人生經歷、事業選擇、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在巨大的時間跨度和豐富的人物群像中,展現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與先鋒力量。百年巨變,大浪淘沙,他們是筑起中國脊梁的青春之基,他們是美逆行者的青年力量;他們讓青春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綻放。
長江 ·紀實文學 ·22萬字
袁隆平院士是譽滿世界的雜交水稻專家,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為人類作出的杰出貢獻彪炳史冊,無數人因為他的貢獻得以擺脫饑餓和貧困。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光耀世界的“名片”!用袁隆平院士生前的話說:“這本書翔實地記錄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之后至今,也就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獲得成功,開始大面積應用于生產之后,到逐步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三十多年時間里的一些事。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實實在在,樸實無華。”作為袁老的學生和助手,作者毛昌祥先生從1981年直至袁老去世,一直和恩師保持密切的聯系,不但見證了雜交水稻改變世界的歷史,還深切領受袁老的言傳身教。
毛昌祥 ·紀實文學 ·9.2萬字
麻風病又被稱之為貧窮病,越是經濟落后地區,就越可能是麻風病流行區。人類欲戰勝麻風病,不僅要與瘟疫抗爭,還要與貧窮抗爭。在這個抗爭的征途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瓦吉吉村整整走了半個世紀。它的脫貧,它的奔康,正是中國脫貧攻堅怎樣啃下最大的“硬骨頭”的一個縮影。
席秦嶺 ·紀實文學 ·12萬字
本書是蕭楚女的雜文選集。先由青年個人修養問題談起,主張青年以進化論與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樹立正確且遠大的革命理想,學以致用,積極地投身于現實生活,大膽去想,放手去做。隨后論述了在當時中國,教育遠不足以救國,革命才是拯救中國的唯一出路。結合時事,控訴了帝國主義勢力對中國民眾的壓迫與剝削,并怒批了當時腐朽的國民政府一味退讓的種種舉措。而后指明我黨與國民革命的關系,及其發展方向,并批駁了“醒獅派”對我黨與國共合作的惡意中傷。為因生活在動蕩不安的年代而覺前路迷茫的中國青年提供了一條光明的革命信仰之路。
蕭楚女 ·紀實文學 ·11.7萬字
“燕山夜話”取義于北京燕山與夜晚談心,是鄧拓先生于1961年至1962年期間應《北京晚報》之邀,以“馬南邨”為筆名所開設的知識性雜文專欄。本書收錄了他在該專欄發表的一百五十余篇雜文作品。這些文章多與時事緊密結合,敢于直面現實,針砭時弊,“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諷不正之風,揚社會正氣;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具有相當文化水平的群眾的需求,文章也多根據讀者的興趣點談論歷史人文話題,尤其是北京當地的風土人情,旁征博引,語言親切而不失文采,熔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文學性于一爐,幫助讀者開拓眼界、增長知識,以及樹立追求真理的志向。
馬南邨 ·紀實文學 ·22.9萬字
讓億萬人心驚肉跳,聞之色變的鐵路懸案!翻開本書,揭密30年前中國鐵路兇殺案的破案過程!1989年,人民坐火車心驚膽戰,因為鐵路上流竄著犯罪分子,肆意實施搶劫,共和國鐵路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威脅。歹徒持械槍明目張膽的搶劫,將乘客退下飛馳的列車,他們為何如此猖狂?肆意侮辱乘警,搶走乘警槍械,歹徒為何不懼法律?翻開本書,見證鐵路公安局偵查員與歹徒斗智斗勇的偵查智慧!
王仲剛 ·紀實文學 ·21.1萬字
本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再現了“時代楷模”黃文秀短暫而極具時代價值的一生。黃文秀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基層干部。她出生、成長在百色老區,研究生畢業后返回老區致力于扶貧事業,最終為老區的脫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書著力挖掘黃文秀純凈而美好的人生底色之上的亮色——堅持執著,無私奉獻,心懷大愛,寫出她的平凡與不平凡,還原了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有血有肉的黃文秀,重現她在脫貧攻堅宏大歷史場景中散發光芒的美麗身影。作品還勾勒了以黃文秀為代表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群像圖,從中展現扶貧攻堅的國家路線、中國經驗,贊頌千千萬萬基層干部為鄉村脫貧做出的巨大貢獻。
李春雷 ·紀實文學 ·10.8萬字
本書共收入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22位將帥的婚戀故事。其中,既包括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陳毅、羅榮桓等元帥,也包括徐海東、陳賡、譚政、肖勁光、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等將軍,還包括葉挺、李兆麟等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將領。
陳先義 ·紀實文學 ·14萬字
本書真實記錄了作家在梅里雪山60年一輪回的本命年,隨當地藏傳佛教徒一起完成內轉、外轉朝圣之路的奇特經歷,為準確詳細地展示了完整的轉經路線,途徑的各個站點,沿途的自然景地、民俗民情、神話傳說,以及作家對藏族人轉經文化的親身體驗和深刻感悟。
范穩 ·紀實文學 ·8.4萬字
小農制作和鄉村工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配合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農村是傳統中國的農工并重的生產基地。為了收入多一點兒,生活好一點兒,農民與其把辛勞耕種換來的收獲直接當原料賣出去,不如在可能的范圍里自己加工,甚至搞出制成品出賣,這就是從農業里長出工業的原始。這也是中國農村經濟的基本格式。我們今天的現代化事業是前無古人的,但我們還是要在古人留下的底子上起步,不可能憑空做起。
陳先義 陳瑞躍 ·紀實文學 ·29.3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101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紀實文學 ·8.9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103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紀實文學 ·9.4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102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紀實文學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