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貓魚》是電影人陳沖的非虛構長篇作品。祖輩與母親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歲月,“小花”攝制組大篷車的日子,獨自踏上異國留學之旅,每一部電影不為人知的幕后,生命中的愛與痛楚、掙扎,經由作者的回望,躍然紙上。寫家族故事,是獨特的上海敘事、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從《小花》到《末代皇帝》《意》《太陽照常升起》等等的銀幕前后,是電影藝術家的傳記;從上海童年到異國打拼,一段段人生旅程,是女性兼具激情與柔情的私語。
陳沖 ·現當代隨筆 ·28.9萬字
《神話》可以說是由希臘眾神組成的一個“復仇者聯盟”,在這些故事中:宙斯與普羅米修斯本是一對好基友;赫爾墨斯是一個有無數壞點子的鬼靈精;雅典娜是一位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好神明;法厄同是一個受到排擠的自卑少年;赫拉是一位身居高位卻一直以打擊“小三”為己任的妒后;可以說,希臘神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而斯蒂芬·弗萊就是一位幽默的寶庫引路人,帶領我們去看它究竟有多迷人、多有趣。
(英)斯蒂芬·弗萊 ·外國隨筆 ·20.5萬字
從1935年初入文壇到1960年猝然離世,在大約二十五年的時間里,加繆以手記的形式記錄下對創作和人生的思考。他總共寫了九本學生用的練習簿,內容包括文學、哲學、政治、關于人類命運的觀點,以及寫作計劃、讀書隨想、風景、游記、交往等,將作為藝術家、作家、哲學家的加繆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行所為,通過簡明扼要、澄澈如水的文字呈現給讀者。
(法)阿爾貝·加繆 ·文集 ·22萬字
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紐約時期,亦自他恢復寫作、持續出書以來,紐約地面的大陸和臺灣同行在異國謀飯之中,居然促成木心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從1989年1月15日開課,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課,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如今,聽課學生陳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冊聽課筆記,共八十五講,逾四十萬字,結集這本大書時,已不再將之僅僅看做“世界文學史講座”。誠如木心所最早時設想的那樣,這是他自己的“文學回憶錄”,是一部“荒誕小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這也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文學的福音書。
木心講述 陳丹青筆錄 ·文學理論 ·45.7萬字
《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使其享譽文壇,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是一部記述19世紀40、50年代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串起25篇凝練生動的故事,刻畫了地主、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等眾多人物形象,揭露了地主階級的殘暴和農奴生活的悲慘。《獵人筆記》中的風景描寫尤其為人稱道。俄羅斯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在屠格涅夫筆下頗具意趣,韻味無窮。豐子愷先生的全譯本,譯自俄文,深沉優雅,美文如畫,為語文課本選定譯本。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5.6萬字
《現代詩歌的結構》堪稱現代詩歌研究的里程碑式作品。這部經典著作揭示了現代詩歌超個人、超國家、超越數十年時間的征候。“現代”指的是自波德萊爾以來的一整個時期,“結構”指的是一種有機構造,是詩歌創作中的一種具有典型性的共同之處。胡戈·弗里德里希的批評意識、充滿智慧的想象以及分析性的語言力量,是風格研究和作品闡釋領域內的典范。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 ·文學理論 ·24.6萬字
女權主義者、文學批評家和大眾文化理論家總是忽視浪漫主義閱讀。他們聲稱,“浪漫情節”會促進女性讀者對男人的依賴,以及對流行文化所傳達的壓制性意識形態的接受。珍妮斯·拉德威挑戰了這一說法,認為批評的注意力必須從孤立地考慮文本本身,轉移到閱讀背后那復雜的社會事件上。《閱讀浪漫小說》一書因其革新性、突破性的人種志調研方式而獲得了極高的贊譽。在針對流行藝術的研究領域,本書具有不可替代的參考意義。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不僅破除了流行文化中的消費“神話”,并借此分析了女性讀者這一特定群體的審美和消費傾向。
珍妮斯·A.拉德威 ·外國隨筆 ·24.2萬字
“云霞滿紙”,袁宏道在寫給董其昌的信里,這樣稱道《金瓶梅》。《金瓶梅》問世四百余年來,得到無數作家、學者的寶愛和傳抄,從李漁、曹雪芹,到胡適、張愛玲……無不從《金瓶梅》中汲取營養。《金瓶梅》不僅僅是一部閨房私情之書,更是一部深微體察人性的“罪與罰”之書:書中所有人物都沉淪于欲望的苦海,被貪欲、嗔怒、嫉妒、癡情的巨浪所拋擲。《金瓶梅》作者之如椽巨筆,直入人性深不可測的部分,揭示人心的復雜而又毫無傷感與濫情;一個讀者必須有健壯的脾胃,健全的精神,成熟的頭腦,才能夠真正欣賞與理解《金瓶梅》,直面其中因為極端寫實而格外驚心動魄的暴力。
田曉菲 ·文學評論 ·24.8萬字
本書源于許子東在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的經典課堂實錄,融會了幾十年的積累,將來可擴展為一部相對完整的中國現代文學簡史。課堂實錄的金句與神來之筆,化為小字旁批,約有160余條,大珠小珠,與正文相映成趣。另增11份許子東開列的進階書單、10位文學巨匠的創作談、1條中國現代文學時間軸,以及260多個詳注,幫助打開民國時期的文學地圖,打通更多的知識關聯,更新認知視野。
許子東 ·文學評論 ·22.5萬字
梭羅的《瓦爾登湖》用澄澈的思想和文字告訴我們“物質極簡、靈魂豐盈”的生活真諦。梭羅遠離喧囂,在瓦爾登詩意秀美的四季景色中,過著極簡的生活,不斷地思考如何生活才能離自己的心靈更近。他用文字樹立了一根真實世界的標尺,讓后世就知道,假相和幻景屢屢泛起的洪流到底多深。“紀念版”采用廣受好評的美文譯本,美文美景相互映襯,令人為之神往。愿每一個步入世界的人,都能盡早讀到《瓦爾登湖》,這一份人生的贈禮。
(美)梭羅 ·外國隨筆 ·20.6萬字
理想國推出阿城先生的作品典藏系列。《棋王》收錄“三王”小說經典,書中呈現珍貴文獻、星星美展插畫、《今天》雜志油印創作談等。《閑話閑說》是關于“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的講談集,增訂萬字長文,作家二十年后重談這本小冊子,為了將中國文化與文明做更多的聯系。《常識與通識》為出版二十周年紀念版。講常識,常常煞風景。《威尼斯日記》是阿城先生一九九二年在意大利威尼斯游歷的日記,作家攝影作品和手繪插畫首次呈現。
阿城 ·名家作品 ·26.1萬字
傅雷家人親自編定的家書精選本,在選編上更重視傅雷家書的思想性和豐富性,對傅家父子之間關于音樂、文學等藝術,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文學藝術名家的品評等都盡量忠實收錄,是一部厚重、更原汁原味的《傅雷家書》。基于家書完整著作權的獨占性,本書情節完整,背景清晰,人物鮮明,好看感人。貫穿全書的傅雷家人照片和家書墨跡與內容相輔相成,拉近了家書與讀者的距離,迥別于其他內容不完整的選編本。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等都是譯林獨家版權。也就是說,即使2017年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沒有權利收錄這些內容,而真正完整、豐富、權威的《傅雷家書》,只能在譯林出版社找到正版。
傅雷 朱梅馥 傅聰 ·現當代隨筆 ·21.5萬字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戰爭紀實文學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逐漸淪為野蠻與文明之間的斗爭,1942年11月見證了這場斗爭的關鍵。這或許是整個20世紀重要的一個月,當時一切仍懸而未決,勝利的天平左右搖擺。在該月月初,軸心國似乎仍有可能取得勝利;到了月末,每個人都隱約意識到,它們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如同既往的寫作,在本書中,皮特·恩格倫無意為我們提供另一部自上而下的軍事歷史,而是記述一段人類戰爭體驗的真實歷史。從美英在北非登陸的戰役到蘇聯在斯大林格勒對德軍的包圍戰,從戰場的前線到后方的淪陷區,39個普通人,他們身份、階級、陣營各異,但無一例外都被卷入這場戰爭中。其中有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國飛行員、北非沙漠中的意大利卡車司機、白俄羅斯森林中的游擊隊員,也有逃難于上海的12歲猶太女孩、海難后獨自漂流133天的中國海員,反抗納粹政權的德國女大學生、親法西斯的英國變節者……皮特·恩格倫從海量的文獻記錄中,整理出他們的日記、信件、手稿和回憶錄,記錄下他們的戰爭經歷和精神變化——有震驚和憤怒,有渴望和瘋狂,還有在殘酷環境下人性的扭曲和撕裂。
(瑞典]皮特·恩格倫 ·紀實文學 ·34.7萬字
在美國,疼痛是一門可以暴富的生意。美國藥企巨頭普渡制藥,以疼痛為名,兜售口服緩釋型鎮痛藥奧施康定。自20世紀90年代上市以來,在美國引發了空前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如今美國80%的毒癮者與濫用奧施康定有關,而他們過量用藥的原因,最初并非為了治病。普渡制藥背后的薩克勒家族擅長醫藥推銷,幾乎以一己之力在美國掀起“疼痛流行病”。從“更多的病人服用奧施康定”到“每個病人服用更多的奧施康定”,薩克勒家族建立起龐大的醫藥帝國。醫生、藥企、科學家、監管機構、政府要員,無一不被暴利牽引,卷進一場“以健康之名制毒”的致命生意中。2019年,美國約84萬人因濫用奧施康定致死;2020年,美國28個州、600多個城市聯合發起大規模訴訟;此后,這一危機事件開始走入公眾視線之中。《嗜血制藥》作為對當代美國的紀實觀察,深入還原了美國制藥史上這個癲狂與驚心動魄的災難。
(美)杰拉爾德·波斯納 ·紀實文學 ·38.5萬字
《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民間故事集。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國王因王后與人私通,便每夜都要娶一個女人,翌晨便殺死,以此消除心中憤恨。而宰相的女兒為解救國中女子便自愿嫁給國王,每日給國王講一個故事,例如“漁夫與魔鬼”“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歷險記”……共講了一千零一夜,最終感化了國王。本書內容包括萬象,大故事套小故事,情節奇幻詭異,節奏感鮮明。書中常將威嚴的帝王與平凡的百姓,將常見的花鳥魚蟲與想象中的神魔鬼怪,巧妙地融合在一篇篇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的故事中,將主人公與命運抗爭、與大自然周旋、與成功路途中的種種艱難險阻做斗爭的勇敢表現展現在讀者面前。讀來猶如身臨其境,令人不忍釋卷。又譯作“一千零一夜”。
佚名 ·民間文學 ·33.9萬字
莎士比亞或塞萬提斯,荷馬或但丁,喬叟或拉伯雷,閱讀他們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進內在自我的成長。深入研讀經典不會使人變好或變壞,也不會使公民變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靈的自我對話本質上不是一種社會現實。西方經典的全部意義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獨,這一孤獨的最終形式是一個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美)哈羅德·布魯姆 ·文學理論 ·41.3萬字
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集的又一經典力作。本書以小說家的生平時間為主要線索,從16世紀的塞萬提斯開始,詳盡解讀了近五百年來的八十多位優秀小說家與他們的作品。小說家們的生平影響了他們的作品,而他們的作品又是對每一位小說家思想的真實映射,布魯姆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品味,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屬于小說家的世界。本書評價了近八十位有影響的小說家和一百多部長篇小說。從16世紀的塞萬提斯到20世紀后期美國華裔女作家,風格多種多樣,反映了四百年間小說藝術的流變。布魯姆教授以資深讀者的品位和獨到眼光,帶領我們走進小說家筆下那一個個異彩紛呈的世界,點評其藝術價值,分析各位作家所受影響和流派淵源,將閱讀體驗引向更深層次。
(美)哈羅德·布魯姆 ·文學評論 ·46.4萬字
梁遇春(1906—1932),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師從葉公超等名師。其散文風格另辟蹊徑,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寫多篇著作,被譽為“中國的伊利亞”。
梁遇春 ·名家作品 ·24.3萬字
這本小說,只是想成為一種證據,證明在那些于一九四五年開始自己文學實驗的人中,他們中的一個,從其時到如今,是如何追隨那個去捕捉一種味道、一道閃光、一聲吱嘎響、一種生命的調子的幻想的。一首艱難的田園詩,一段艱難的記憶,一份艱難的愛情,一種艱難的生活。在這四卷短篇小說集里,卡爾維諾讓他的故事自己說話,對我們期待的東西緘口不語,讓我們獨自去解決猶疑,去聆聽生命不息的節奏,去探尋宇宙隱秘的規律。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37.5萬字
本書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主編,精選鮑爾吉·原野、雷平陽、李敬澤、李娟、李修文、劉亮程、塞壬、張天翼、周曉楓九位優秀散文家的代表作,展現當代散文近二十年的成就。每位作家作品之后輔以張莉教授解讀文章,以增進讀者理解。書名“我認出了風暴”取自里爾克《預感》,張莉以此來表達自己閱讀到這九位作家作品時心情。散文是ZUI與時代相接的文體,九位作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去感觸表現了自己向外界向自身探索的成果。鮑爾吉·原野以文字將在草原的生靈在紙上重現;雷平陽將看似平凡的家鄉人事寫出詩意;李敬澤將古籍歷史中人與事寫出獨有的韻味……
張莉 ·現當代隨筆 ·2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