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49年的紐約,曼哈頓一間沒有暖氣的公寓里,三十三歲的窮作家海蓮,偶然看到一則倫敦舊書店的廣告,憑著一股莽撞勁,她開始給這個倫敦地址寫信。這一寫,就寫了二十年。很多年后,她和這家書店的通信集,被稱為“愛書人的圣經”,不斷演繹。而那家書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號,已經成為全球愛書人之間的一個暗號。三十多年來,人們讀它、寫它、演它,在這段傳奇里彼此問候,相互取暖。
(美)海蓮·漢芙 ·外國隨筆 ·6.4萬字
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知名導演吳念真暌違12年感人之作。本書是他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里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特別收錄吳念真近年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特別邀請作家雷驤繪制插畫,看兩位大師以圖文激蕩出精采火花。
吳念真 ·現當代隨筆 ·8.2萬字
生命里刮過很多場風,吹落了我們那么多葉子和果實,風帶走無數的笑聲,嘆息靜靜沒入河床。誰會紀念我們短暫的生命,誰會收藏我們每一片落葉、歡笑和嘆息。阿殼溫柔地記下,童年,家鄉,童話,小小的情歌在卑微的外表下區別出每個生命的光輝,像是我們都不會忘記。
阿不殼 ·現當代隨筆 ·2.6萬字
《樹猶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選集,主要收錄他回憶個人經歷、親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紀念亡友的《樹猶如此》將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稱為“以血淚、以人間最純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兩篇寫友人的新作:畫家奚淞修佛之旅《尋找那一棵菩提樹》,救助上萬艾滋孤兒的杜聰《修菩薩行》。可見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書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橋曾“驚訝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發瞬息燦爛”。寫至友王國祥、三姊先明,平實中蘊藏波瀾壯闊,人間悲憫。桂林、上海、南京、臺北,文化鄉愁疊加,難覓歸處。在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雜志《現代文學》,白先勇以文會友,情篤一生。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8.8萬字
本書是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在其留學波蘭期間(1954-1958年)的往來家信,由傅雷家人編定。這是一份兩代人之間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厚重不失輕松,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它不僅反映了親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學子在閱讀中理解父輩、增進溝通。中學生閱讀后自然明白,即使傅聰這樣的天縱之才,也是在傅雷夫婦的“嘮叨”“說教”中成長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責任就是以這種方式傳達的。貫穿全書的傅雷家人照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拉近了家書與讀者的距離。
傅雷 朱梅馥 傅聰 傅敏 ·文集 ·16.5萬字
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向我襲來的黑暗,讓我更加閃亮。孤獨,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階梯。這是聞名于世界詩壇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第一部中文版詩集,經阿多尼斯親筆授權,由譯者從詩人踏入詩壇至今近五十年的十七部詩集中精選并譯出。詩人阿多尼斯,是一位態度鮮明的叛逆者,以百折不撓的倔強抗爭權勢與時俗。他的詩歌,是了解阿拉伯社會現狀的一個窗口。他為祖國蒙受的苦難而傷懷,為自身不被祖國所容而喟嘆,為整個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憤。
(敘利亞)阿多尼斯 ·外國詩歌 ·4.5萬字
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要有所犧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紐約時期,亦自他恢復寫作、持續出書以來,紐約地面的大陸和臺灣同行在異國謀飯之中,居然促成木心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從1989年1月15日開課,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課,每位聽課人輪流提供自家客廳,在座者有畫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如今,聽課學生陳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冊聽課筆記,共八十五講,逾四十萬字,結集這本大書時,已不再將之僅僅看做“世界文學史講座”。誠如木心所最早時設想的那樣,這是他自己的“文學回憶錄”,是一部“荒誕小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這也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文學的福音書。
木心講述 陳丹青筆錄 ·文學理論 ·45.7萬字
“文學包羅萬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薄段抑恢廊耸鞘裁础肥侵骷矣嗳A親自編選的一本最新雜文集。本書正是他近年來所發表的雜文結集,余華充滿睿智又真誠地分享了他的觀察和思考,內容包羅萬象,從往事到現實,從自我到時代,既漫談生活體驗,也談及創作心得,他生動回憶了他和福貴、許三觀等筆下人物的相遇,也講述了走訪世界時和勇敢的波蘭農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時候他們千千萬萬,有時候他們就像是同一個人。這些對人性寬廣與豐富的探究,展現出一位優秀作家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運無常中凝練出的一個個故事,不僅連接著我們的過去與未來,也最終指向了所有文學和藝術創作中最根本的力量來源。
余華 ·名家作品 ·10.7萬字
盡管生命充滿苦痛與辛酸,但《我不要你死于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這本書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節都能讓人見到希望的陽光。信仰超越了死亡,歲月沉淀了從容,人生綻放出最奪目的光彩。《我不要你死于一事無成:給女兒的17封告別信》向讀者展現了一個不該被我們忘記和忽視的國家。
(阿富汗)法齊婭·庫菲 ·外國隨筆 ·16.4萬字
余華將這部《文學或者音樂》稱作他的個人閱讀之書,和聲之書。所收錄的28篇文章,記錄了余華三十年的個人閱聽史,他對經典巨作的一次次沉潛,一遍遍重讀與回響,都被濃縮在330頁的字里行間。在這里,他以“寫小說者”的敏銳和同感力,反復叩問,引領我們走近博爾赫斯、??思{、卡夫卡、契訶夫、馬爾克斯、肖斯塔科維奇、柴可夫斯基等巨匠大師,條分縷析他們的敘事技巧,抵達他們創作中的秘密所在,而這些經典作品也正是在不懈的閱讀和解讀中,煥發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無論共鳴也好,反駁也好,這些繽紛時刻的來臨,都激蕩出閱讀和原典之間的應力。打開書,一趟文學與音樂經典的啟蒙之旅由此啟程。
余華 ·文學評論 ·14.2萬字
傅雷家人親自編定的家書精選本,在選編上更重視傅雷家書的思想性和豐富性,對傅家父子之間關于音樂、文學等藝術,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文學藝術名家的品評等都盡量忠實收錄,是一部厚重、更原汁原味的《傅雷家書》?;诩視暾鳈嗟莫氄夹?,本書情節完整,背景清晰,人物鮮明,好看感人。貫穿全書的傅雷家人照片和家書墨跡與內容相輔相成,拉近了家書與讀者的距離,迥別于其他內容不完整的選編本。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等都是譯林獨家版權。也就是說,即使2017年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沒有權利收錄這些內容,而真正完整、豐富、權威的《傅雷家書》,只能在譯林出版社找到正版。
傅雷 朱梅馥 傅聰 ·現當代隨筆 ·21.5萬字
本書以傅雷長子傅聰的留學打拼經歷、情感婚姻之路為主線,精心選編傅雷夫婦與傅聰及彌拉的往來家信,內容偏重“人倫日用”,突出傅雷“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的“做人”準則,少了文化藝術的長篇論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嚴肅不失親切,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它不僅反映了親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學子在閱讀中理解父輩、增進溝通。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為獨家版權,2017年不隨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不能收錄。作
傅雷 朱梅馥 傅聰著 傅敏編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在歷時五年的“世界文學史”課程中,木心曾應聽課生再三懇請,于1993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課的半數時間,講述了自己的文學寫作。其全部內容,包含在陳丹青的原始筆記中。2013年初,依據這五本聽課筆記,《文學回憶錄》出版了。出于當時的顧慮,陳丹青沒有收入九堂課的相關內容。近經商酌,為讀者考慮,仍以他的筆記為依據,編成《木心談木心》一書,是為《文學回憶錄》補遺?!赌拘恼勀拘摹访媸?,應是大可尋味的文本,賞鑒木心而有待申說的作者,會留意他所謂“精靈”的自況、所謂“步虛”的自供嗎——承老頭子看得起我們,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論,誠哉所言非人:這是文學法庭再嚴厲的拷問也難求得的自白啊。
木心 陳丹青 ·文集 ·8.5萬字
惠特曼的《草葉集》打破傳統的詩歌形式,開創了全新的自由詩風,詩情奔涌澎湃,不拘一格;是代表了美國精神之根、美國文化之源的經典詩集?;萏芈救艘簧卸啻螌Α恫萑~集》改版擴充,最終收錄詩作多達三百多首。《草葉集:惠特曼詩選》由惠特曼研究專家李野光先生精心選目迻譯,囊括了惠特曼原作中的各精華篇目。
(美)惠特曼 ·外國詩歌 ·11.2萬字
《看不見的城市》的第一版是在1972年11月由都靈的埃伊納烏迪出版社出版的。在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從1972年底到1973年初,卡爾維諾曾在多家報紙的文章和訪談中談到它。下面用卡爾維諾1983年3月29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寫作碩士班的一次講座中的文字,來介紹“奧斯卡”叢書中的這個新版。講座原為英文,這里用的是意大利文本,它是以1972到1973年的兩次訪談為基礎的,并且大部分在意大利沒有發表過。在《看不見的城市》里人們找不到能認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虛構的;我給它們每一個都起了一個女人的名字。這本書是由一些短小的章節構成的,每個章節都應提供機會,讓我們對某個城市或泛指意義上的城市進行反思。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4.8萬字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上東區”,那是精英階層居住、社交和購物的專屬社區。當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和丈夫一起帶著孩子搬到上東區時,她對那里的生存規則還一無所知。從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開始,她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其緊張激烈程度絕不亞于競選美國總統。這場“戰爭”持續了六年,為了讓孩子迅速實現階層躍遷,她又排除萬難買到了愛馬仕的鉑金包。
(美)薇妮斯蒂·馬丁 ·外國隨筆 ·14.6萬字
吳念真細述人間邂逅的“臺灣筆記”,《這些人,那些事》后感動再襲故事中的主角都各有各的困頓和難處,一如吳念真電影作品《戀戀風塵》和文學作品《這些人,那些事》中的主角們,但他們也有他們的生命哲學和尊嚴,渺小但自得其樂,都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來支撐,所有這些,都會給讀者安心的力量?!杜_灣念真情》中記錄的小人物故事,印證了“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說法,體現了中華民族最淳樸的民風,能喚起人們對民族美德的回憶和向往。吳念真總在書中提起的“尋找臺灣生命力來源”,也是指一個民族去追憶它曾經美好,現在已經失去的精神生命力。《臺灣念真情》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臺灣最質樸的平民百姓。
吳念真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之一。阿廖沙三歲喪父,與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在那個充滿仇恨、小市民氣息濃厚、令人窒息的家庭里,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與外祖父大打出手,母親因忍受不了壓迫而離家出走。外祖父時而善良仁慈,時而暴力冷血,但是教會了他做人和立足社會的道理。外祖母對阿廖沙和顏悅色,常給他講傳說、歷史故事等,給了他應對困苦生活的源源不絕的勇氣。不久母親離世,外祖父家也因種種原因而破產,外祖父對他說:“你自己出去混口飯吃吧!”他便獨自走上了社會。
(蘇聯)高爾基 ·名家作品 ·15.2萬字
《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使其享譽文壇,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是一部記述19世紀40、50年代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串起25篇凝練生動的故事,刻畫了地主、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等眾多人物形象,揭露了地主階級的殘暴和農奴生活的悲慘。《獵人筆記》中的風景描寫尤其為人稱道。俄羅斯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在屠格涅夫筆下頗具意趣,韻味無窮。豐子愷先生的全譯本,譯自俄文,深沉優雅,美文如畫,為語文課本選定譯本。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25.6萬字
《莎士比亞書店》是創辦者畢奇小姐的回憶錄,書中不僅講述了書店經營中的歡樂、悲傷、成就、遺憾和與很多知名作家、藝術家交往的細節,也記錄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文化和社會變遷。畢奇小姐以率直風趣的文筆,將繁華熱鬧的巴黎左岸風景徐徐展開:喬伊斯禁書《尤利西斯》的出版盛況;安塞爾《機械芭蕾》的瘋狂演出;海明威解放劇院街的神勇英姿;順著書店招牌爬上自己公寓的喬治`安太爾,醉酒差點跳下樓的菲茲杰拉德,拿烏龜捉弄人的紀德……守著這座書本砌成的城堡,一位單純的愛書人西爾維亞畢奇,看遍作家百態,嘗盡人世冷暖,見證一段以書結緣的文壇傳奇。
(美)西爾維亞·畢奇 ·外國隨筆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