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著作,全書立足于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書中語言樸實,譯文精練、流暢,結構嚴謹,不僅不僅對心理專業人士具有借鑒作用,對普通讀者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典作品。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3.4萬字
《自卑與超越》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通過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實例為基礎,深入解析個體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不足情結,并提供了克服自卑心理,從而化自卑為動力并不斷超越自己的有效途徑,為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理解生活和社會提供了正能量。
在書中,他結合自己多年為兒童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經歷,通過大量親自診療的案例,全面且細致地剖析了每一種問題兒童產生的根源:追求卓越、自卑感、社會興趣、對性別角色的認識、獨生子女、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青春期與性教育、家庭環境與親子沖突、師生關系、社會影響……針對這些根源,阿德勒為教師和家長提出了中肯的教育建議。本書既可為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提供參考,又可為普通讀者提供豐富的教育案例和有價值的教育啟示。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3.1萬字
遺忘是怎么發生的?口誤、筆誤的背后又是什么?《弗洛伊德: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學》是一本從精神分析視角解釋日常生活事件的重要著作。弗洛伊德通過舉例,從分析遺忘、口誤、筆誤、失誤行為等現象入手,說明了潛意識如何瞞過意識的監控,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為我們理解看似異常的日常行為現象提供了一個精神分析化的工具。
(奧)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2.8萬字
人類真的如弗洛伊德所說,本性自私、貪婪、好斗嗎?人類真的如華生所說,永遠無法擺脫自己的原生環境嗎?馬斯洛告訴我們:在人類歷史上,人性一直被低估。人類不僅有吃飽穿暖的需求,更有成長、步與追求希望的需求。如果說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是帶給人們絕望的心理學,馬斯洛的心理學就是帶給人們希望的心理學。如何戰勝恐懼、焦慮,走向真正的自我?這本《存在心理學》將會帶給你答案。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 ·經典著作 ·12.8萬字
《弗洛伊德的尾巴》是一部簡明心理學發展史,全書16萬字,囊括了自古至今三千多年來五十多位西方最著名心理學家和對心理學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哲人的學術思想和心血結晶。本書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成果為核心,重點介紹了心理學史前史、早期心理學研究成果、心理學的正式確立、弗洛伊德的劃時代意義、后弗洛伊德時代心理學的發展動向等重要內容。本書涵蓋了社會心理學、實驗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實用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等主要心理學流派的核心內容。一書在手,能讓讀者在*短的時間內,了解心理學的前世今生。
肖戈 ·經典著作 ·12.7萬字
本書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代表作,包含著他通過超越自我從而改變命運的經歷,以及關于自己人生意義的思考。阿德勒從小就體弱多病,個子很矮,還出過兩次車禍,成績在班上倒數,所以整個人就很自卑。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底子差、又自卑的小朋友,最后居然逆襲了,最后考上了維也納大學的醫學博士,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還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學家的賞識,成了一代心理學大師,最終創立了一個新的心理學流派。阿德勒從“自卑感”這一核心概念出發,從家庭關系、學校教育、職業選擇等多個領域中選取案例,介紹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了自己對于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的理解,并給出了諸多實用的建議。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2.4萬字
《理解人性》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以“自卑感”“社會情感”為核心概念,強調個體的多種心理現象,如知覺、記憶、情緒情感、思維和性格,都是以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來表達,并服務于個體所追求的生活目標的。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人類行為的物質基礎、內在驅力和發展規律,第二部分主要闡述性格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多種性格特征的發展過程和表現形式、社會情感對個體性格特征的調節作用。《理解人性》認為個體的行為模式起源于童年早期,自卑感是其行為的重要驅力,它為人們發展社會情感、識別并調整自己性格和行為中的缺陷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照。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2.3萬字
《我們內心的沖突》是卡倫·霍妮的一部重建人生自信心理學著作。霍妮在本書中對現代人內心沖突的研究與分類,涵蓋了所有的人格類型,不管是哪個階層、年齡和職業的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重要的是,她不僅從心理學層面幫助你分析問題,讓你看清自己,還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作為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倫·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長的愿望,會一直愿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此,她認為,只要改變了產生沖突的條件,就能真正解決它們。而只有解決了沖突,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發現生活的意義和內在的安寧。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12.2萬字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蘭克將目光轉向人類歷史上最難探討的主題之一:靈魂。《心理學與靈魂》這本經典之作即是對這一概念之起源、演化與本質的探索。與20世紀的其他知識分子不同,蘭克為靈魂保留了一個位置,而不是將它當成一種幻想而摒棄。在這本書中,蘭克將靈魂視作人類個體和社會一種普遍和必要的信仰,認為它在功能上一直沒變,雖然在形式上歷經千年演變。蘭克認為靈魂是在不可抗拒的心靈力量與不可改變的生物事實的碰撞中產生的,這一碰撞在我們的個人和社會意識中產生火花,并在歷史的傳承下轉化為我們的精神源泉。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意識形態都反映了這種現象,并修正其表達以適應時代。而心理學及其對意識、自我意識和人格的復雜分析,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蘭克在書中還試圖表明,群體信仰的表達,使得靈魂的觀念獲得了最為強大的力量。
(奧)奧托·蘭克 ·經典著作 ·12.1萬字
霍妮比阿德勒、榮格更尖銳地批評了弗洛伊德學說的局限,更強調文化和社會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更明確地把治療精神病的關鍵歸之于改變社會環境,因此她的理論比阿德勒、榮格的更進一步?;裟菔蔷穹治鰧W說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代表作有《精神分析的新方法》《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自我分析》《我們內心的沖突》《神經癥與人的成長》《女性心理學》等。
(美)卡倫·霍妮 ·經典著作 ·12萬字
本書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某些幸福的神話,比如成就會帶來幸福,失敗和逆境會帶來不幸。作者確認為,生活中的危機確實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幸福與否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反應。如果反應得當,危機也能讓生活發生具有意義的改變,本書涵蓋了成年人常會面臨的10個危機,作者運用積極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為我們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幫助我們在重大轉折點上做出更加明智的決定。
(美)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 ·經典著作 ·12萬字
《我們內心的沖突》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沖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并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沖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沖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并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沖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本書的主旨是為了推動心理分析的發展。它的內容主要來自于對病人和自身的的心理分析的經驗總結。本書對致力于提高我們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有所幫助。
(美)卡倫·霍尼 ·經典著作 ·11.9萬字
《精神分析新論》是弗洛伊德經典名著《精神分析引論》的續篇,發表于《精神分析引論》出版的十五年后,繼承了前一部作品的章節序號,是對《引論》的延續和補充。在《精神分析新論》中,弗洛伊德對諸如夢、焦慮等概念進一步深化,并對一些新的主題,如女性問題、精神分析的定位取向等作了闡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nd,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藝術理論家、哲學家。他是精神分析學的創立者,他所提出的“無意識”、“自我”、“本我”、“超我”、“力比多”等概念,至今仍有廣泛的應用與討論。作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其理論框架與研究方式深刻影響了后世的心理學……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11.9萬字
總有些不理性的想法讓我們痛苦,每每思及此處,我們就會陷入焦慮或者抑郁的情緒之中。反過來,你的情緒也會感染到家人、好友,甚至你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人。痛苦不是人類情感的正?,F象嗎?但我們如何理性地對待這一現象,如何減輕這些情緒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阿爾伯特?埃利斯博士告訴我們,緩解情緒帶來的痛苦,我們需要做到三點。第一,無條件地自我接納;第二,無條件地接納他人;第三,無條件地接納生活。本書將傳授你不再為各種事情煩擾,把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積極方面的妙法。一旦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再傷害你,那么你距離永遠幸??鞓返闹粮呔辰缇筒贿h了。
(美)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 ·經典著作 ·11.9萬字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是群體心理學的奠基之作,被譽為“改變世界的20本書”之一。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考察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尤其對個體與群體的迥異心理進行了精辟分析。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揮了巨大影響。深刻影響了弗洛伊德、榮格、托克維爾、梁啟超、周作人等學者,和羅斯福、丘吉爾、戴高樂、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法)古斯塔夫·勒龐 ·經典著作 ·11.6萬字
為什么人們在群體中不再獨立思考,變得沖動、易怒、輕信、易受操控?為什么群體成為英雄和成為罪犯同樣容易?為什么受過教育的人與無知的人在群體中表現一樣?為什么大眾的想象力是政治家權力的基礎?《烏合之眾》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經典著作,于1895年首次問世。本書被翻譯為20多種語言出版,影響至今。在書中,勒龐以極富洞見的觀察和精辟的分析,描述了群體的特殊心理與思維方式,探討了群體心理的形成、群體與個體心理的差異,以及群體對社會文明的影響。這些觀點共同構成了勒龐對群體心理的獨特見解,為之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啟示?!稙鹾现姟烦霭嬷两褚岩话俣嗄?,而書中的問題在今天仍然能令我們產生共識。本書特別附有譯者萬字長文導讀;配有法國諷刺漫畫大師杜米埃手繪“眾生相”插圖;同時附上與勒龐同時代的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塔爾德寫于1901年的《從群體到公眾》一文,為理解《烏合之眾》提供另一種對照參考視角。
(法)古斯塔夫·勒龐 ·經典著作 ·11.4萬字
弗洛伊德:“人類是充滿欲望并受欲望驅使的動物。”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人類所有行為均受15種基本欲望的驅使,這15種欲望包括:好奇心、食物、榮譽感、拒絕、性、運動、日常生活秩序、獨立、報復心理、社交、家庭、社會名譽、厭惡的情感、公民意識、權力。人們的行為總是受以上一種或多種欲望的驅使,沒有人能例外。FBI心理分析專家致力于傾聽、記錄、研究人們在欲望得到滿足和欲望受挫時,內心深處的沮喪、恐懼、焦慮、抑郁、熱情、夢想、希望和絕望,他們據此分析解讀深藏在人們行為背后的微欲望,從而幫助FBI探員在破案過程中更加準確地破譯作案者的心理,一眼看穿對方!
金圣榮 ·經典著作 ·11.2萬字
《烏合之眾》已經印至29版,譯為近20種語言發行于全球,銷量超過2億冊,被奉為大眾心理學的入門經典。本書之所以會影響世界近百年,是因為作品中從未褪色的現實意義:人在群體中的非理性和反理性的傾向,至今仍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更驚人的是,勒龐幾乎成功描述了成書后100多年間所有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其中就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和眾多的民主革命或群眾運動。
(法)勒龐 ·經典著作 ·10.9萬字
本書是卡倫·霍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重要著作。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沖突類型以及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并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沖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沖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并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沖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設想。
(美)卡倫·霍尼 ·經典著作 ·1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