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解決了你“想學習心理學知識,但是對大部頭的教材望而生畏;想了解心理學實驗,但是數據、符號和公式讓你退避三舍”的問題。它讓你在輕松閱讀中不僅了解心理學知識、洞穿20世紀心理學發展的軌跡,而且可以揭露人類行為背后的心理秘密。本書第一版出版后,受到無數讀者追捧,在當當網和亞馬遜網上引起熱議,更有心理學老師將它推薦為心理學專業學生必讀參考書。
(美)勞倫·斯萊特 ·應用心理 ·14.5萬字
人們渴望從書中尋求解脫的答案,但當遇到學術術語或過于冗長的心理學理論時,就容易放棄這些書,對于在情緒低落或焦慮過度的重壓下掙扎的人來說,一本用抽象語言寫成的大部頭顯然難以承受,而吉利漢博士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后為大家提供了一本簡練、沒有壓力的工作手冊,對深陷抑郁和焦慮而無法自拔的人來說,這是理想的選擇。本書以精簡的語言和真實的事例,介紹了一套有助于緩解焦慮和抑郁的技巧,在7周時間的認知行為療法中,吉利漢博士通過將認知行為策略分解為設定目標和開始行動、回歸生活、確定思維模式、打破消極思維模式、時間和任務管理、直面恐懼及融會貫通,向讀者傳達了治療抑郁和焦慮的信心和力量。
(美)賽思·吉利漢 ·應用心理 ·6.6萬字
“DNA決定我們是不是人,鏡像神經元決定我們能否塑造文明。”鏡像神經元堪稱20年來心理學界最重要的發現,然而小小的鏡像神經元,真的能夠解開人類進化史上的重大謎團嗎?鏡像神經元理論提供了一種精練而簡單的新方式,來解釋語言的進化、人類共情的發展以及自閉癥的神經基礎,乃至精神分裂、藥物濫用、性取向、傳染性哈欠等,其作用可謂無所不包。在《神秘的鏡像神經元》中,神經科學家格雷戈里·希科克回顧了鏡像神經元理論從萌芽到流行的全過程,對其進行了大膽質疑,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解釋。這些理論探討闡明了有關人類認知及大腦功能的關鍵問題:為什么人類如此頻繁而大量地進行模仿?要理解言語,我們必須具備說話的能力嗎?自閉癥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人類能夠進行心智解讀嗎?從發現問題到創建理論再到修訂理論,《神秘的鏡像神經元》展現了科學在曲折中前行的發展進程,并就人類大腦的組織和功能、溝通及認知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美)格雷戈里·希科克(Gregory Hickok) ·應用心理 ·16.5萬字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都生活在一段段或近或遠的關系中。但并非每一段關系都會持續一生。那些親密關系的喪失,不論是與至交好友、親密愛人還是血脈至親,都會讓我們感情受創,甚至自尊受到傷害,自我價值感降低。此時,你內心可能不斷地糾結: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如何結束一段關系》陪你走過這段傷心之旅,陪你面對其間的憤怒、內疚、焦慮、迷茫、矛盾、執著等情緒,讓你不再因恐懼而否認、逃避或用不健康的方式應對,幫助你放下內心的糾結并以此為契機,盤點過往生命,梳理過往關系,學會善待自己,重塑自我形象,勇敢說“不”,活出不討好的人生。當你運用書中提供的工具,建立起內部和外部支持系統,逐步處理悲傷后,你就可以一步步走出受困的關系模式,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美)蘇珊·J.埃麗奧特 ·應用心理 ·11.5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大腦運作的基本原理及如何增強大腦韌性和神經可塑性的科普書。作者實施了一個年輕大腦100天計劃,在這個100天計劃中,你會完成一系列自我測評,清晰地認識到目前的大腦健康狀況,明白自己有哪些習慣有利于大腦健康,而哪些生活方式需要改正。那么,重振大腦活力、提高大腦韌性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呢?研究發現,只要從珍惜睡眠、減輕壓力、積極社交、勤于動腦、愛護心臟、鍛煉身體、調整心態這七個習慣入手,我們就可以增強記憶力,促進大腦健康,甚至增強大腦韌性,讓大腦能夠應對或彌補衰老、損傷和疾病(包括癡呆癥)帶來的影響。
(愛爾蘭)薩賓娜·布倫南 ·應用心理 ·11.7萬字
本書是由當代神話學大師坎伯爾與哥倫比亞廣播電視臺記者莫耶斯在喬治·盧卡斯的天行者牧場、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三次對話編輯而成。這位非學院派出身的神話學大師由此走向公眾視野,在講壇之外感動了近三百萬聽眾,節目非常成功,超越了年齡、政治和宗教的界限,直指人心。這些訪談被集結成了此書。《神話的力量》被《心理月刊》評為2011年最佳圖書。
(美)約瑟夫·坎貝爾 比爾·莫耶斯 ·應用心理 ·16.5萬字
這是一本講述如何了解你我,實現高質量相處的實操性手冊。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性格不一樣,理解和處理生活的方式不一樣。我們都一樣。我們生來就要面對人際關系。我們的人際關系常常陷入困境。為什么對方不講道理?為什么我們熟不起來?為什么別人不相信我?為什么我們活得這么累?……如果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我們就不能了解“我是誰”。九型人格是一種古老而智慧的性格分類方法,是一盞觀察人性和人際關系的明燈。本書以專業、深刻而簡單實用的內容為你的人際關系指明道路。它對于你及你愛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很棒的禮物!
(美)蘇珊娜·斯塔比爾 ·應用心理 ·7.9萬字
《我們為何無聊》是一部突破之作,它開創性地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解剖無聊這種定義模糊的感覺。無聊是什么?怠惰、茫然,還是焦躁、不安?是哪些外部和內部因素讓我們感到無聊?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無聊?無聊已變成新時代的流行病了嗎?無聊傾向和體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間有沒有關系?如果說無聊是一個信號,那么它在提醒我們什么?而我們,又應該如何反應,才能不掉進惡性循環?從無聊的歷史和含義,到無聊在不同年齡層、不同環境中的不同表現,再到無聊的成因與機制、無聊的反義詞和流行化,本書為我們提供關于無聊的科學認知,然后給出無聊的解法。在漸趨短平快的時代,社交媒體的信息流與短視頻并非驅散無聊的解藥,相反,它們更容易讓我們困在一個永不停歇、沒有目的的倉鼠輪中。無聊是對意義、投入感和能動性的召喚,如何回應這一召喚,才是良方所在。從正確認識外部環境與內部動機,到如何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里,創造意義、建立心流,本書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溫和而不說教,帶領我們科學應對無聊。
(加)詹姆斯·丹克特 約翰·D.伊斯特伍德 ·應用心理 ·11.8萬字
勒·本-沙哈爾博士一直在教授“幸福”。在接觸了數以千計壓力巨大的學生、父母和職場人士后,他發現,絕大多數人追求的生命不僅是要幸福的,而且還要是完美的——而這正是大多數人不幸福的原因。在本書中,泰勒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應對完美主義。他應用積極心理學的重要原則,區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完美主義”和“最優主義”,這兩者在每個人身上都同時存在。完美主義者與最優主義者在對失敗、負面情緒以及成功的理解和反應方式上截然不同,這種區分能有效幫助我們清楚和準確地理解什么是成功、自我實現和幸福。泰勒博士認為,這兩種類型的區分帶給我們很多啟發,如果我們能摒棄完美主義者“全有或全無”的極端思維,像最優主義者那樣更善于接受和適應變化和不確定性,那么我們將學會悅納不完美和失敗,同時迎接成功并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你想放棄完美主義,獲得真實的幸福嗎?這本書能幫你做到。
(美)泰勒·本-沙哈爾 ·應用心理 ·12.7萬字
本書是一本提升記憶力的書籍。在這本書中,作者強調提升記憶力的關鍵在于在于“情緒”。兒童的記憶力恰好是可以如實反映這一點的,他們擁有超強記憶力的原因就在于擁有旺盛的好奇心。書中將著重為大家介紹如何像兒童一般給大腦以強烈的刺激從而使記憶力自然而然增強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正是能改變我們對萬事萬物的看法的“靈感”。由此,本書就將獲得靈感的意識稱為“靈感傳感器”。打開記憶機關、提升注意力的靈感傳感器可以分為五類:探知傳感器:用探得未知的快感刺激大腦記憶。分類傳感器:找出共同點、提煉內容,增加可記憶的信息。對照傳感器:活用知識、提高記憶效率,不做無用功。圖像傳感器:利用圖像的力量,充分發揮大腦中潛藏的記憶力。關聯傳感器:越是產生關聯的信息在關鍵的時候越是容易被想起。同時,本書收錄了“背誦挑戰”練習,通過讓大腦有效運作,從而成倍地提高記憶力。特別推薦給需要經常背誦的學生、職場上的工作者們、積極想要考取資格證的商務人士,以及勇于挑戰難題的挑戰者們。
(日)池田義博 ·應用心理 ·7625字
作為心理學所有分支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司法心理學在近幾十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大眾印象中,這門學科卻總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這不僅源自大眾對于罪犯及其行為的強烈好奇,偵探小說和影視中頻頻出現的犯罪心理畫像、心理測謊技術也為其蒙上了傳奇色彩。司法心理學究竟是如何在實踐中指導司法活動的?戴維·坎特在本書中追溯了司法心理學的學科淵源,并梳理了其理論研究范圍和臨床應用,帶領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去了解犯罪行為。更重要的是,心理學評估工具在司法活動中的應用,司法心理學如何輔助案件偵破并緝捕罪犯,又怎樣協助管理和矯治罪犯等內容在本書中均得到了精彩的介紹。
(英)戴維·坎特 ·應用心理 ·7.1萬字
本書注重在“瞬時記憶”的同時,還需要將進入腦中的信息進行“保存”和“提取”。原本我們瞬時記憶的能力相差無幾,但對自己記憶力不自信的人,往往不擅長信息的“保存”和“提取”。這是因為我們經常會將信息打散,然后一股腦地裝進腦子里。即使把大量的信息記入腦中,但由于沒有進行整理,也很難將其輕松提取出來。于是這些記憶就漸漸模糊了。因此在本書中,你將會通過“感官探測、分類感知、對照感知、記憶感知、關聯感知”這5種提升記憶力的感知訓練,來掌握開啟“記憶開關”的方法,對信息進行“保存”和“提取”。這5種感知訓練一旦開始運行,記憶開關就會自動開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注意力,將你想要牢記的信息鐫刻在你的腦海中。
(日)池田義博 ·應用心理 ·6911字
你在本書中所看到的內容,堪稱心理學的經典。作者精心選取了心理學史上7個流派最重要的思想家,這7個流派包括生理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心理治療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這些久負盛名的思想家能夠最好代表其領域,他們畢生奮斗所凝聚起來的智慧結晶,揭示出了人類心理的運作原理。本書不僅介紹了這些心理學家的核心思想、重要影響、關鍵實驗,更是架起了理論與現實生活的橋梁,指明了這些思想如何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們能如何啟示與指導我們的生活。
(美)安德莉亞·博尼爾 ·應用心理 ·12.6萬字
是什么讓著名作家華萊士深深地懷疑自己的才華,最終自殺?芳華正茂的青春期女孩為何一次又一次揮刀自殘?當人們感覺自己的理智被某些仿佛無法掌控的東西所綁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曾兩次擔任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局長的戴維·凱斯勒博士通過對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身上所發生的故事的講述,揭示了人類精神痛苦的秘密,挖掘了導致一系列內心折磨的根源,這就是俘獲機制。
(加)戴維·凱斯勒 ·應用心理 ·18.2萬字
曾經熱愛的工作如今讓你只想“擺爛”?“怎么給出令下屬心服口服的考核結果”還在你的待辦清單?職場中“奇葩”上下級天天找你麻煩?業績的低迷與停滯是你的心頭大患?如果以上任何一項說到了你的心坎,《關鍵績效背后的心理學》就是你在尋找的答案!本書是日本心理學家、科普暢銷書作者榎本博明,專為職場人士而寫的實用型心理學讀物,語言平白,多圖多表,形象易讀。全書共5章,分別聚焦于工作動機、人事考核、職場人際關系、領導力、市場營銷。每章又分多個小節,以“問答式短文”的形式,每節圍繞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實際問題,通過講解其背后無形的心理機制,從相關的可靠理論與研究成果中引申出科學的解決辦法,讓讀者通過輕閱讀,快速掌握“用心理學理解職場困局、科學破局”的超常技能。該書討論的問題跨越多個職場層級,尤其與企業的運作息息相關。無論是剛踏入社會的新人,還是已身在高位多年的領導者,都可以從中找到對應自身需求的內容,用心理學智慧優化自身工作方式與環境,更省心省力地獲得更大回報。
(日)榎本博明 ·應用心理 ·8.4萬字
本書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系統地講解了我們的不良情緒和行為都源自不良的認知,以及如何通過轉變信念和認知,改變我們在學業、職場和人際關系中的焦慮和壓力問題。作者設計了68種寫作練習,幫助讀者用一種能夠輕松上手的方式覺察自己的所思所想,修正消極認知,建立積極的信念,從而改善情緒,減少內耗,走上人生正循環。本書適合所有想要發現自我、了解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讀者閱讀和使用。
柳柳 ·應用心理 ·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