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現代社會人類必讀的個體心理學經典。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通過深入剖析與研究每個人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不足情結,提供了克服自卑心理,從而化自卑為動力、追求優越、實現個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全書立足于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成為人們了解心理學的經典讀物。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理論研究 ·14.5萬字
到底什么是性變態?兒童會有性欲嗎?為何女人越“壞”,男人越愛?我們對于性對象的選擇會受到哪些影響?本書集結了弗洛伊德生平性學理論中所有令人矚目的篇章,大部分版本中未收入的《文明的性道德與現代人的神經癥》《論自戀:導論》《兒童的性道德》等也被收入本書,經過反復梳理打磨的譯文,爭取能更貼近讀者,幫你確定無疑地讀懂為止。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理論研究 ·12.5萬字
《FBI犯罪心理:美國聯邦警察教你讀懂犯罪心理》剖析犯罪者的內心世界,學會犯罪心理畫像技術FBI是美國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執法機構,它在打擊犯罪和恐怖活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功赫赫。FBI一直站在犯罪心理研究和實踐的前沿,他們的研究成果對身在不同領域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和幫助。本書結合真實、典型的案例,為讀者介紹FBI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犯罪心理知識。對犯罪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們,都會對“連環殺手”異于常人的心理世界感興趣。惡魔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變態和扭曲?看過美劇《犯罪心理》的人,都會為FBI神奇的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傾倒。犯罪心理畫像師真的有那么神通廣大嗎?他們能像通靈者一樣預言兇手嗎?
盛唐 ·理論研究 ·12.4萬字
本書是講述原生家庭概念及原生家庭所帶給人的影響的心理學著作。本書由人的成長之初切入,通過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其施加的影響而造成的心理變化歷程的關注,從“梳理與還原”“標簽與記憶”“角色與關系”“安全與連接”“映射與抽離”這五大層面給出了原生家庭模板病毒式復制的解決方法,引導人們向上向善,追求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陳公 ·理論研究 ·12萬字
大腦忘記的事情,總是會比記住的多,這是人腦的機制。在考試前熬夜背誦的內容,多會很快被遺忘,但我們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卻可以牢牢記住。如果我們能利用人腦的這種“生理規律”,就能有效提高學習與記憶的效率。考試腦科學結合腦科學前沿研究與實驗,通俗講解了人腦“記住與遺忘”的原理,不僅呈現了人腦篩選、存儲信息的奇妙機制,還向讀者傳授了靈活運用人腦規則,通過“欺騙大腦”實現“長期記憶轉化”的記憶方法。此外,針對“記憶困擾”“動機不足”等常見的學習問題,作者從腦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給出了科學建議。本書可作為學生和職員復習備考的應試指導,也可作為日常工作、學習中的“高效記憶法”指南。
(日)池谷裕二 ·理論研究 ·7.5萬字
《改變你一生的108個心理學法則》為你解讀了108個經久不衰的心理學法則,悉數工作與生活中的細節和元素。這本書會告訴你心理定律的無窮奧秘,還會教你輕松運用知識幫助自己實現飛躍式的發展。它將深奧的心理學知識融會貫通于一個個妙趣橫生、飽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深淺出地提煉了心理學法則給我們的啟示,以指導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趨利避害。
陳浩 ·理論研究 ·14.9萬字
本書追溯了上癮行為的興起,考察了它們始于何處,出自何人的設計,讓它們吸引力如此之強的心理設計技巧,怎樣最大限度地減少危險的行為成癮,借助相同的科學原理駕馭它們的益處。如果應用程序設計師能哄著人們在手機游戲上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錢,或許政策專家也能鼓勵人們為退休多做儲蓄,或是向更多慈善事業捐贈。
(美)亞當·奧爾特 ·理論研究 ·15.4萬字
本書以作者近十年來對行為心理學的大量調研、實驗數據為素材,以人際交往中肢體語言的表現形式和被關注度為線索,從頭到腳、從肢體動作到身形體貌、從語音語調到語言形式,對肢體語言進行了形象、深入、全面的論述和解讀。本書可以幫助你在人際溝通中更加準確地了解他人內心狀態、識別他人真偽,幫助你通過觀察、聆聽他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語音語調,從而對其真實意圖做出比較客觀的分析判斷,對于從事商務談判、企業管理、銷售經營、偵察審判、心理咨詢等職業領域的讀者群體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王邈 ·理論研究 ·14.5萬字
你是否遇到過以下情況:和老師、上司等人對話時,你會感到緊張,需要和別人進行眼神接觸時,你感覺有困難不得不當眾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感受時,你會感到緊張和不太熟悉的人相處時,你會感到緊張……實際上,多達40%的人認為自己不擅長人際交往,并且會對社交活動產生焦慮感。社交焦慮已成為新時代的普遍現象,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心理問題。而本書作者埃倫·亨德里克森博士在多年前也患有嚴重的社交焦慮障礙,并且讓她對這個課題產生了濃厚興趣。之后,她持續在攻克社交焦慮障礙這個方向上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在這本書中,埃倫博士將其前沿的研究成果與真實案例結合在一起,以幽默的筆觸,帶領讀者發掘社交焦慮障礙產生的根源以及焦慮持續存在的原因。她在書中給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技巧與方法來鍛煉大腦,讓大腦產生新的連接,從而幫助我們平息內心的自我評判,輕松地戰勝社交焦慮障礙,重拾自信,擁有正常、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
(美)埃倫·亨德里克森 ·理論研究 ·12.8萬字
本書是根據新研究成果全面修訂而成,為你提供經驗證過的方法,幫助你逐步應對因焦慮而產生的身體癥狀、心理癥狀和情緒癥狀。書中的這些練習可以在你感到焦慮的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進行,可以幫你超越恐懼,開始生活并享受生活。不要讓焦慮擾亂生活。本書將向你展示如何應對當下的憂慮和恐慌、徹底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
(美)埃德蒙·伯恩 洛娜·加拉諾 ·理論研究 ·7.1萬字
杜月笙說,上等的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的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的人沒本事有脾氣。一個人可以有脾氣,但不能沒本事。本書為讀者揭開了脾氣的面紗,細致深入剖析了脾氣的正反兩面性,讓人深入內心,走近自我,直面和認識自己的情緒與脾氣。同時教給戰勝情緒、掌握脾氣的秘訣,將脾氣中的負面能量轉化為正面能量,回歸平靜,擴大心胸,歷練技能,增長本事,從容地面對生活,迎接機遇挑戰,刷新人生軌跡,開創成熟亮麗的人生。
慧聞 ·理論研究 ·12.6萬字
《預見真實的自己》通過對夢境的探究,揭示心理的秘密,從而幫助我們認知內心真實的自己。本書使用生活中豐富而鮮活的例子、啟發性的引導來梳理出夢境中潛藏的象征與邏輯。作者是知名心理學家大衛?方特那,他在榮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學界先驅人物的成就的基礎上向我們揭示夢境世界的心理規律。他向我們解釋夢境的原型,揭露夢境如何用豐富的象征詞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映我們日常的欲望、緊張甚至焦慮。同時,他訓練我們掌握記住夢境的技巧,以便敘述出夢境的故事、細節乃至情緒,從而聯系起我們的個人環境進行解釋。
(英)大衛·方特那 ·理論研究 ·8.7萬字
本書以歷史上的諸多心理學家為主要人物,通過對他們的學術成果和事跡的描寫,梳理整個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并穿插介紹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的趣味心理學小常識。用平實而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從未接觸過心理學的讀者了解到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并對心理學產生興趣。
安曉良 ·理論研究 ·15.3萬字
短視頻成癮?延遲性滿足?有些東西,你為什么總是戒不掉?多巴胺與成癮科學研究的科普力作,《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暢銷書,蟬聯科普類暢銷書榜!暢銷20多個國家!斯坦福大學著名神經學與成癮治療專家安娜·倫布克博士有關成癮科學研究的最新科普力作!大量鮮活、真實的成癮故事,伴隨作者科學、有效的指導。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資極其豐富的世界,各種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成癮物質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越來越迷失自我,感受不到幸福,精神空虛,甚至抑郁痛苦。基于此,倫布克博士探索出了有關成癮科學的最新發現,這些發現解釋了為什么縱使我們不懈地追求快樂,卻往往以痛苦的形式告終……倫布克博士通過深受成癮之害的患者的案例,將這些鮮活的故事融入書中,并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大腦的獎賞機制,希望我們可以從這些患者的經驗與教訓中受益。她為我們講述快樂與痛苦的平衡之道,提出了自我約束策略等有效的解決方案。
(美)安娜·倫布克 ·理論研究 ·12.1萬字
行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它包括有聲語言和身體語言兩個方面,其中身體語言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身體某些部位的表情、姿態、動作、生理反應以及衣飾等透露出來的心理信息。它同有聲語言一樣,甚至比有聲語言更能反映人真實的內心。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皺眉凝眸……這些行為往往能夠揭示人的情感、態度、智慧和教養,它們同有聲語言一起構成了人類的語言,共同傳遞著人內心隱秘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于掌控人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知人知面知心的行為心理學》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人們的各種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解析,讓讀者在看后能夠掌握察言觀色的技巧,并且將其應用于日常交往中,成為交際場上掌控局面的人。
文成蹊著 ·理論研究 ·13.1萬字
想要了解女性的復雜而奇妙的內在世界,或許沒有比心理學更好的視角了。女性經濟地位的變化,帶來了哪些社會、文化層面的影響?當女性扮演學生、員工、女友、閨蜜、母親、女兒等不同角色時,女性內心有什么樣的情緒、沖突、自我懷疑與牽絆?性格、經歷、情緒、觀念、評判、他人與環境,如何影響一個女性做出對人生的關鍵選擇?對自己有著不同定位的女性的處事方式和心理特征分別是怎樣的?女性有哪些局限與弱點,又有哪些超越男性的素質與能力?本書從社會發展帶來的女性角色變化、社會文化背景、存在主義哲學等角度出發,對女性一生中的關鍵時期將要面對的選擇及挑戰做出了深度的分析,揭示了現代社會下女性的處境與內在成長的真相。事實上,只有當女性不再強調自己是女性,并對自身的意識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時,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
(法)伊麗莎白·卡多赫 安娜·德·蒙塔爾洛 ·理論研究 ·13.1萬字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誘惑。那些自控力差,無法拒絕誘惑的人,只能像木偶一樣任人擺布。也許你也曾因為無法拒絕誘惑而陷入一個又一個陷阱中。只有當你識破那些誘惑的詭計時,你才能提高自控力,從而輕松擺脫他人的擺布。通過閱讀此書,你會對“自控心理學”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能將書中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去,那今后的一切都將改變。你也能成為一個控制情緒和欲望的高手。
酆都城主 ·理論研究 ·10萬字
我們的大腦曾被證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它的存儲空間不容小覷,完全可囊括50億本書的內容,相當于5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世界藏書之最)的藏書量。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具有無限潛能的大腦,人人都能通過鍛煉成為記憶高手。“世界記憶力之父”托尼布贊的思維導圖、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聯想記憶法、記憶宮殿……就讓這些記憶方法幫助我們激發大腦潛能,成為記憶達人!
陳泊菡 ·理論研究 ·10.9萬字
通過作者30多年積累的豐富案例,本書指出不為人知的羞恥感經常以種種方式隱藏在多種心理問題背后。過去人們常常將羞恥感視為“具有破壞性的有害情緒”,而本書試圖超越固有看法,將羞恥感視為“一個包含痛苦自我覺知的情緒家族”,包括尷尬、內疚、懊悔、難為情等情緒。這些情緒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目標和價值,了解自己期待成為什么樣的人。當我們產生羞恥感時,作者認為我們要善于傾聽,學會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培養心理彈性,才能更好地重塑自信。
(美)約瑟夫·布爾戈 ·理論研究 ·17.5萬字
《精神疾病與心理學》是一本遭福柯厭棄的書,卻在今天顯示出非凡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米歇爾·福柯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學習,于1952及1953年分別獲得精神病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相關文憑,并在此期間聆聽了法國精神分析學大師雅克·拉康的課程。1954年,福柯發表了他的第一本專著《精神疾病與人格》(MaladiementaleetPersonnalité),但后來他對這部著作不甚滿意,認為它不成熟,因此在1962年再版時做了大量修訂,書名也隨之更改為《精神疾病與心理學》。福柯在此書中強調“心理學只在瘋癲被控制之后才成為了可能”,將瘋癲的歷史放入社會及文化結構中進行探討。他通過對精神疾病特殊性的分析、對心理學具體形式的研究以及對瘋癲狀態的定義,呼應了書中的兩大方面:精神疾病的心理學范疇以及瘋癲與文化的辯證關系。
米歇爾·福柯 ·理論研究 ·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