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溝通中的認知偏見與群體認同
有人想買一匹日行千里的駿馬,當他來到集市,卻被賣驢商販天花亂墜的話術所吸引,最后買回家了一頭驢。等回到家里他才幡然醒悟,驢子與他的期望相去甚遠,而他只能追悔莫及。這則寓言十分簡短,但卻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某些時候,我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做了一些從未打算做的事情:購買我們不想要或不需要的東西、捍衛我們內心認為不正確的想法、做出錯誤的決策、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煩……而這就是說服的力量。說服的力量之所以起作用,是因為其背后的一系列心理機制使我們傾向于對某些事情深信不疑——對比原則、內省錯覺、一致性原則、權威暗示效應……人們往往相信自己是理性且見多識廣的人,任何人都很難改變自己的想法,但這只會讓他們更容易被有心者操縱。這就是為什么在某些情況下,事實和論據明明就擺在眼前,眾人卻還是不愿意相信。在本書中,作者基于社會心理學的理論體系,結合或大或小的“驚天騙局”、心理學實驗、真實案例,分析了為什么人們如此容易被他人說服,那些“說服者”又是通過什么機制、運用了哪些技巧來說服人們去做他們本不想做的事情,提醒讀者注意蛛絲馬跡以避免被有心者利用。
·1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