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古巴比倫時代追溯經濟思想起點、向現代經濟學鼻祖斯密探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源頭、和創新理論締造者熊彼特學習經濟發展中的“創造性毀滅”、與阿羅和森一起謀劃如何共享經濟增長帶來的福利成果,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傾力推薦,一本《經濟思想簡史》在側,即可通曉經濟思想的前世今生,啟迪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眾多困惑。
(德)海因茨·D.庫爾茨 ·經濟史 ·13.5萬字
本書選取宋代淮南地區經濟開發進程中的水利、漕運、鹽產為著眼點,對淮南地區的經濟開發加以考察,并選擇淮南地區的泰州作為個案進行研究,試圖揭示宋代淮南地區經濟變遷的內在邏輯與貫穿線索。
張勇 ·經濟史 ·13.4萬字
《經濟學的進化》本書收錄了熊彼特在1910年到1950年間為各個經濟學雜志寫的十余篇經典評述性文章。在這些文章中,熊彼特對影響世界經濟學的多個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述,從瓦爾拉、門格爾,到馬歇爾、帕累托、龐巴維克、陶西格,再到費雪、米切爾、凱恩斯,熊彼特對他們的經濟學說都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和評價。本書幾乎勾勒出了整個20世紀經濟學發展的路線圖,反映了經濟學成為顯學的過程。
(美)約瑟夫·熊彼特 ·經濟史 ·13.3萬字
本書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貿發展叢書之一。《中國口岸開放與外貿發展70年之路》回顧了中國口岸開放70年發展歷程,分層次、多角度探討了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以及面臨的形勢變化,并結合新時代新任務,進一步對中國推動建立全方位開放格局、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展開具體分析,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并給出政策建議。
朱振 ·經濟史 ·13.1萬字
服務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本書試圖從經濟與社會互動發展的視角,從長時段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進行新分類。本書上篇認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產品經濟階段、商品經濟階段、服務經濟階段。三個階段在核心產品、核心投入要素、人際關系、勞動的意義、消費特征、人的發展等方面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本書下篇對服務經濟階段的生產要素、生產過程、生產組織形式、消費關系、分配關系、交換關系、社會特征、社會演化的動力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書提出人力資本從智力資本、體力資本擴展到心力資本、信用資本化、知識產權的完全化等全新的理論觀點,值得深入探討。
李勇堅 ·經濟史 ·12.9萬字
英國全球經濟開拓史,揭秘今日印度、南非、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真實來歷填補空白。英國的特許公司歷史除了東印度公司外,其他的公司全是一筆帶過,沒有一本全面的書籍講述其發展史,本書便是填補了這個空白。深刻解析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親歷者從地理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是如何共同作用令英帝國衰落的。社會價值極高。這是一本近代史重要參考資料,在許多論文和課程中曾經提到過本書,我們是首次將本書翻譯并出版。本書是一部講述大英帝國從輝煌走向衰落的歷史書。主要內容為特許公司的起源,英國特許公司的發展歷史,與英國的關系,及海外公司是如何掏空英國本土,最終令英帝國衰落的歷史。
(英)喬治·考斯頓 奧古斯·亨利·基恩 ·經濟史 ·12.9萬字
文明盛衰的密碼是什么?權利有著怎樣的規則?貧富有著怎樣的邏輯?本書以時間為線索,以金融業的發展核心,用生動詼諧的語言逐條分析世界文明進程中的盛衰密碼和進退定律。從貝殼到鑄幣,從保險到股票,從金融機構到頂級富豪……無論是日不落帝國的建立,還是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都有金錢的力量在背后驅動。在盛世與亂世的交替中,金融以貨幣為工具,緩緩地移動著自己那只看不見的手。三千年的世界史其實就是一部金融史,從公元前1500年到21世紀,讀懂金融世界的來龍去脈,看金融如何一步一步地塑造人類文明,串聯起一幅貨幣、債務、財富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壯闊畫卷。
趙濤 魏媛 ·經濟史 ·12.8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明清(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朝貢體制的實踐特點。16世紀歐洲人東來之前,朝貢體制一直實踐著“懷柔外夷”的主題,并建立了遠東“華夷秩序”;本書的創新之處,在于首次提出了朝貢體制的第二種實踐模式,即“保持自主性”實踐,指出明清時期,歐洲人東來后,中國與葡萄牙和英國于1840年前的交鋒,拉開了朝貢體制“保持自主性”實踐的序幕,并詳細分析了“保持自主性”實踐的具體過程。
石元蒙 ·經濟史 ·12.6萬字
世界億萬生靈中,獨有人類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人類的經濟繁榮因何而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人口轉型如何發生?全球發展水平又為何相差如此懸殊?古往今來,無數有識之士力圖探究這背后的原因,嘗試解答增長之謎的終極問題。本書作者將利用獨創的“統一增長”框架,帶領我們回溯智人走出非洲以來的人類發展史。作者認為,地理因素、遷徙進程影響著各個社會的文化和制度,并作用于人口規模、人口結構與技術進步之間的“巨型歷史齒輪”,最終決定了各個社會和國家跨入現代文明的時機和方式,形成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格局。歷史的影響深遠悠長,未來卻不是命中注定。歷史齒輪將繼續運轉,因地制宜地采納合適的政策措施和價值觀,將幫助實現人類的普遍繁榮。
(以)奧戴德·蓋勒 ·經濟史 ·12.5萬字
民國時期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出版發行的《鄉村建設》,集合了民國時期學術界對鄉村治理問題的重要觀點,是民國時期專門研究鄉村治理問題最為權威的一本刊物。本書立足于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創新,運用史學和經濟學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全面系統地回顧、分析、解剖并評價了《鄉村建設》所反映的鄉村治理思想,以期對當代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一定的思想借鑒和啟示。
顏昌盛 汪睿 ·經濟史 ·12.5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中國創投產業發展歷程,回顧了各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著名投資機構,以及他們創下的一個個投資奇跡。從熊曉鴿、沈南鵬等一眾風險投資人的成長經歷中,從互聯網到硬科技等一代代科技企業巨頭的誕生與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風險投資的力量、創業者的企業家精神,以及科技創造偉大財富的神奇過程。對于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行業的從業者以及有融資需求的創業者來說,本書都是一本有價值的行業指南。
投資界網站 ·經濟史 ·12.4萬字
野口悠紀雄在書中追憶,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于1945年東京大空襲中的恐怖經歷,他這一代人親歷和參與了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他們曾為高速發展的無限風光而豪情滿懷,也曾因經濟失速后的衰落蕭條而五味雜陳。他們中有很多人因時代的變幻而飽受命運的捉弄,或者被無情地湮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本書論述經濟發展歷程及其深層機制的同時,還穿插介紹了野口悠紀雄本人及其好友、同事的大量真實經歷,為讀者還原出一幅幅生動、立體的戰后日本社會經濟圖景。相信無論是野口悠紀雄對經濟問題冷峻犀利的剖析,還是他對往昔經歷滿含深情的回望,都會為讀者帶來不同凡響的閱讀體驗。
(日)野口悠紀雄 ·經濟史 ·12.3萬字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作者親身參與其中,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經歷了改革多方面的進展。本書是作者從自己的視角,對過去40年的改革歷程所做的總體回顧。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中國走上改革之路的原因、過程、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的改革方向。
王小魯 ·經濟史 ·12.3萬字
關乎心靈的宗教行為,可否用世俗智慧經濟學來分析?宗教教派的發展和競爭,又遵循怎樣的邏輯?《教堂經濟學》利用廠商競爭理論,將教派間的競爭行為與策略,化作精彩的商業故事。讀者可以看到:對宗教現象的分析,經濟學有多么大的解釋力;而任何教派的發展與興衰,又如何與金錢和權力緊緊糾纏。幾個世界級的大宗教瓜分今天世界宗教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與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高度相似,這并非偶然。三千年前猶太教的經營策略,跟現代快餐店的加盟模式如出一轍。降低入教門檻相當于降低了宗教產品的“價格”,是新興教派的競爭利器,基督教同猶太教、新教同天主教的競爭都用到了此法。歐洲各地建造高聳入云的教堂,其實是教會掌控地方經濟資源、創造就業機會的途徑。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國教地位、教會的婚姻管制、十字軍東征、教會販賣贖罪券,其實質都是在利用市場勢力賺取超額利潤。而那些嚴格的教義規范,與壁壘分明的他我之別,則是維持壟斷地位的“必要之惡”。
賴建誠 蘇鵬元 ·經濟史 ·12萬字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個投機商品的價格上漲到一定高度時,市場便會越來越熱,但交易者們很可能面臨慘淡的結果——突然下跌。從17紀的郁金香泡沫到今天比特幣的飆升,本書講述了人類商品交易史上一樁樁驚心動魄的事件。亨特兄弟的白銀帝國、投機者布萊恩的傳奇、剛果的銅礦交易、血鉆的傳說、石油危機、各種加密貨幣的神秘登場、氣候變化引發的金融大戰、電氣化和數字化趨勢大發展產生的新投機活動……這些交易者在投機時的決策思路和心路歷程,就是一部資本的博弈史,也是人們了解商品交易內幕的指導書。
(德)托斯滕·丹寧 ·經濟史 ·12萬字
目前,芯片及電子工業相關的資料亟待科普,市場上的相關作品,要么是面向從業者的專業讀物,閱讀門檻太高,要么是缺乏條理和較高可讀性的大雜燴讀物。針對這一市場現狀,本書主要采取大量一手訪談,選取典型的人物、事例和公司,構建了數個通俗易懂、激動人心、富含商業元素的芯片及電子工業行業故事,講清楚中國芯片往事,勾勒出一個個組織的歷史發展脈絡,從而呈現出整個大的圖景,為人們認識中國芯片工業貢獻了一些獨特的觀點。
楊健楷 ·經濟史 ·11.5萬字
本書作者約翰·希克斯是當代西方世界的著名經濟學家,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希克斯著述很多,他的經濟理念自成體系,有一定影響。本書1969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1973年再版。全書共十章。內容包括市場的興起,貨幣、法規和信用制度的發展,農業的商業化過程,勞工市場的變化,工業革命的歷史等。作者把人類經濟活動的歷史區分為兩種類型,即自由放任或集中干涉,這種看法具體體現在上述各個專題的闡述之中。
(英)約翰·希克斯 ·經濟史 ·11.1萬字
本刊是計量經濟史研究的園地,主要刊登中國計量經濟史和外國計量經濟史研究的論文,也歡迎專門做經濟史數據挖掘與估算的論文。本刊意在探討歷史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崇尚從歷史角度修正、補充和完善經濟學理論的探索精神,為之努力的方向是推動學界深入研究經濟史,發現經濟學說暗含的前提假設與當代經濟的差異,使經濟史真正成為經濟學的“源”而不是“流”。
陶一桃主編 ·經濟史 ·10.4萬字
那些在經濟思想史上留下名字、被一代代讀者閱讀、影響億萬人生活的經濟學大師,究竟是怎樣一群人?他們是擁有超強大腦、為榮譽而生的天才,還是跟你我一樣,雖砥礪奮進,仍會失意彷徨?他們是課本上的一個名字、一張臉、一句話,還是跟你我一樣,是會呼吸、有心跳的人?他們在道德上可以俯視我們嗎,還是跟你我也一樣,介于魔鬼和天使之間?這本《經濟學江湖事》將經濟學大師放置在廣闊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無論是配第、斯密、凱恩斯,還是哈耶克、熊彼特、弗里德曼,都被還原為活色生香、有血有肉、愛恨交織的活生生的人。我們試圖將課本中刻板僵硬的人和理論生動交織起來,以全新方式介紹經濟思想的傳承演變。每一位經濟學大師不再是砂礫一樣安靜孤立的存在,不再是課堂上的生卒年月和理論觀點,而是在歷史長河中順流激蕩或逆流而上的勇者,是在經濟學殿堂中跨越時空彼此握手或激烈爭論的動態鮮活的存在。我們展示經濟學大師彼此人生的交織和穿越時空的相會,再現觀點的尖銳交鋒和思想的發展流轉。我們在浩瀚的經濟思想海洋中遨游,抽絲剝繭般尋找某個觀點發展的脈絡,在漫天文字中讀到經濟學家的八卦,也在無數的學術爭論中,找尋經濟學大俠之間的恩怨情仇。
徐秋慧 ·經濟史 ·10.1萬字
從硬盤存儲器到智能硬件,從晶體管到沖水馬桶,日本的制造業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這對追趕工業互聯網時代的中國企業又意味著什么?戰后日本制造因模仿創新與匠人精神而稱雄于世界。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制造卻與強勢興起的互聯網與個人電腦硬件擦肩而過。21世紀,日本制造面對蓬勃興起的智能硬件市場望洋興嘆。日立、東芝、索尼、夏普,在以往曾經強勢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盡然一路潰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即將到來的智能家居與工業互聯網時代,日本是否又將錯失機會?本書站在一個資深半導體從業人員的角度,展現一部日本半導體制造業的幾十年榮辱史。
(日)湯之上隆 ·經濟史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