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基于“中國貧困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項目”和中國香港“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的案例研究,從理論、政策、實踐三個層面系統探討社會資本導向型扶貧模式及其政策應用,在廓清社會資本扶貧的理論依據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考察了社會資本的生成機制及緩貧效應,探討了社會資本導向型扶貧模式的政策工具與操作模式,對制約社會資本理論應用的三大難題進行了富有意義的探索,對于深化社會資本扶貧開發理論和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劉敏 ·中國經濟 ·12.7萬字
本書通過數據測算了目前中國土地城鎮化、人口城鎮化和產業集聚發展的現狀以及對當前中國城鎮化發展的現狀進行了基本評價。從理論上分析了影響土地城鎮化、人口城鎮化和產業集聚協調發展的因素,通過構建靜態面板數據和動態GMM面板數據模型,實證研究了影響三者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如下結論:當前中國的城鎮化要推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聯動發展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兼顧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協調發展,而且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城市群內部通過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聯合起來,促進城市群之間不同規模的城市產業分工協作、轉移和人口的合理流動。
劉習平 ·中國經濟 ·9.5萬字
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無疑是一個重大命題,但也是一個困難很大的選題。經濟學理論界對我黨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也有大量的解讀(解讀的聚焦點是“初級階段理論”),但是,對于如何論證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仍然面臨很大的困難。對于系統接受西方經濟學理論訓練,而又缺乏批判精神的許多高校師生和經濟學研究者來說,要研究社會主義所有制及其基本經濟制度,是難以在西方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找到分析范式的。因此,用事實和數據來論證我國當今公有制仍然占主體地位,不僅是維護黨和國家政治判斷的科學性、可靠性的需要,也是解決人們認識分歧的一個焦點問題。本書在充分吸收和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主要探索了一套測算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結構的方法,并根據該方法對我國所有制結構進行了測算,初步回答了上面的核心問題。應該說我國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制度正在探索一條公與非公所有制雙強、雙盈、共存、共榮的有效實現形式,這是非此即彼的西方思維模式所不能理解的,而這恰恰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征。
裴長洪 ·中國經濟 ·14.2萬字
貨幣是一國經濟繁榮與衰退的大轉輪。白銀作為貨幣的主要形態之一,在中國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時間跨度近1000年的中國貨幣史中扮演了尤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紀40年代起,中國以白銀為媒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開始向“白銀帝國”演變,并創造了繁榮盛世;而18—19世紀,西方過渡到金本位并逐漸孕育出現代金融系統時,中國仍然固守銀本位,“白銀帝國”逐漸走向末路。本書正是通過對這一段歷史的考察,從白銀貨幣化到銀本位,從紙幣的失敗到中國對白銀的依賴,從中國參與創建世界市場到受制于西方經濟體系等角度,梳理了白銀成為本位貨幣的艱難歷程。此外,作者將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國早于西方幾百年開始的紙幣試驗,以及中國在全球金本位大勢之下對白銀的固守,探討中西大分流和中國銀本位對后世帶來的影響。所以,這既是一部中國貨幣史,也可從中窺探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的變遷。
徐瑾 ·中國經濟 ·19.9萬字
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我們應該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新興產業的重大意義,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把新興產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推動,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張軍立 ·中國經濟 ·6306字
本書通過對比分析兩大經濟區制造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深入探索長三角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對長三角與京津冀兩大城市群物流業的發展進行比較研究,提出加快長三角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建議;比較長三角與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現狀、區域創新系統特征以及創新資源分布情況,針對目前長三角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加快長三角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等等。
黃群慧 石碧華 ·中國經濟 ·9.4萬字
“低碳”早已不是新鮮的概念,但要真正踐行并實現低碳生活,我們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者從三個角度切入,揭示“低碳經濟”的本質。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全球各國關于氣候問題的應對過程與政策轉變。本書首先從歷史角度全景式地梳理了“低碳熱潮”的發展歷程,再通過分析當前的氣候與能源現狀,詳解各國應對氣候問題時的博弈拉鋸戰,最后將重點放在中國面對綠色新政時的困境與做出的努力,并且在書中提出了中國的減碳戰略,這是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選擇的最優路徑。近年來面對“低碳”的持續火熱,人們容易迷茫、亢奮,會被各類信息誤導,本書旨在希望讀者對于“低碳”有一個正確且清晰的認知。“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還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易鵬 ·中國經濟 ·13.8萬字
本書著重探究其新型城鎮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間的互動效應與互動機制。首先,對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統計分析;其次,以直轄市和地級市為樣本,運用耦合模型對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耦合與協調進行探析;再次,通過構建面板聯立方程組模型來實證分析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間的互動機制;最后,提出促進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與良性互動的若干對策建議。
謝德金 佘穎 ·中國經濟 ·8萬字
本書聚焦產業鏈政策理論與實踐,分析了產業政策的演進和面臨的新問題。其次,又圍繞產業鏈政策實踐,梳理總結出各地方開展產業鏈政策實踐探索的典型模式。再次,從理論基礎、概念內涵、主要特征、概念辨析等方面探討產業鏈政策相關理論,并創新地構建了由產業鏈節點政策、產業鏈連接政策和產業鏈價值政策組成的理論框架體系。最后,針對我國產業鏈政策需要解決的產業鏈被動脫鉤、效率低下、低端鎖定和生態失衡四大問題,從“點、線、面”三個維度提出加快構建我國產業鏈政策體系的建議。
趙蕓蕓等 ·中國經濟 ·9.8萬字
本書對2022年我國及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在工業技術創新及質量品牌等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回顧,梳理我國工業技術創新發展政策,針對重點行業和區域,剖析我國工業技術創新發展情況,并對2023年工業技術創新發展形勢進行研判。本書可為政府部門、相關企業、研究機構中從事相關政策制定、管理決策和咨詢研究工作的人員提供參考,也可供對工業行業創新感興趣的讀者了解相關進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12.4萬字
本書作為一本研究競爭中立與國有企業改革實踐相互關系的著作,全書從歷史和國別視角切入。分別介紹歷史上的競爭中立的歷史起源和演進,進而論述澳大利亞、美國、歐洲等國家競爭中立的實踐情況,隨后將研究視角轉移至國內,對我國國有企業競爭中立的現狀進行了歸納梳理,尤其突出當下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與競爭中立的分析以及在自貿試驗區內的實踐情況,并通過經濟模型逐一進行了分析驗證。全書脈絡清晰,材料充足,是這一領域不可多得的研究著作。
高維和 殷華 張懿瑋 ·中國經濟 ·8.2萬字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不僅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原料資源,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而且存在著經濟效益、環境生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失衡挑戰。本書以利益博弈分析為研究主線,運用資源開發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理論,以及博弈論等分析工具,在實地調查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以領導監管中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控開發歷史進程的中央政府、各級地方政府等各類政府行為主體間的行為博弈為研究對象,系統闡述礦產資源開發中政府類行為主體的利益訴求和行為特征,對中國礦產資源開發中的中央政府、各級地方政府間的利益博弈互動的基礎條件背景;利益博弈互動關系的主要特征;利益博弈導致的主要效應;利益博弈失衡的主要原因等進行了綜合深入分析,運用博弈論工具闡釋了利益博弈的內在機理,發掘博弈主體之間的博弈互動均衡關系,闡釋中國礦產資源開發中利益博弈均衡發展的政府行為取向和提出對策思路。
杜明軍 高大偉 李玉中 ·中國經濟 ·19.7萬字
人口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的現象和過程。過去一段時間,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受到各界的普遍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主流觀點關于老齡化經濟影響為負的基本判斷,以及對中國“未富先老”問題的普遍擔憂。本書試圖以“變老是否會阻礙變富”為關鍵問題,系統梳理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和未來趨勢,以老齡化進程中的個體行為持續性變化為視角,構建基于系統論的老齡化經濟影響傳導機制,在利他性動機和市場出清的基本假設下系統梳理了傳導機制的實現路徑,并在全面健康視角下,提出發展銀發產業的基本策略。個體行為調整視角下,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以釋放第二人口紅利和挖掘銀發產業潛力入手,以實現老齡化進程中的產出提升。一方面,要面向落后地區和人群完善養老金體系,提升人力資本投資效率以避免低水平陷阱,以供給側改革推動資本和勞動力的市場化配置,并引導需求側產品和服務消費結構的持續升級;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銀發產業的發展潛力,著力提升健康護理產業的供給能力,引導養老服務需求的差異化和均衡化,鼓勵老年教育模式創新以持續提升老年人群的全面健康狀況。
蒯鵬州 ·中國經濟 ·12萬字
本書以平臺經濟為基本立足點,研究了“平臺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功能、電商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上海自貿區建設、電商物流融合、鋼鐵產業突圍、大學科技園服務產業升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等八大經濟熱點問題,揭示了“平臺”以及“互聯網+”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影響,希望能激發讀者深入的思考,共同探討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之路。
趙嫻主編 ·中國經濟 ·15.9萬字
自1978年開啟改革與開放之旅以來,中國從一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微不足道的發展中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大商品貿易國、一大制造業國家。中國經濟金融的改革與發展既生氣蓬勃、飛速向前,同時也充滿艱難和曲折,在近40年的時間里走出了改革開放的中國道路,積累了中國經驗。梳理和總結這些經驗與教訓,對指導中國經濟金融自身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也對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金融改革、發展與經濟成長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國經濟:崛起在世界的地平線》將中國經濟置于全球視野下,除觀察和比較中國經濟金融歷經改革開放所取得的發展與成績外,還從世界角度討論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變化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朱民? ·中國經濟 ·11.1萬字
發展經濟是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務,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必須著力擴大內需。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指出,要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主要著眼點有兩個方面:一是擴大有利于穩定需求和經濟增長的投資;二是擴大有利于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的投資。這是促進經濟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
郭克莎 ·中國經濟 ·6367字
本書以京津冀的產業轉移為研究對象,以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統梳理產業安全理論和產業轉移理論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經驗,從京津冀經濟增長、生態環境和產業轉移問題入手,論述了京津冀的產業轉移機理、轉移行業選擇、轉移行業產業安全評價、產業布局優化及產業轉移政策建議。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我國京津冀經濟圈的發展有所貢獻。
李然 ·中國經濟 ·9.9萬字
《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20—2021)》是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在對我國中小企業長期持續跟蹤研究的基礎上,總結研判中小企業領域一系列重大問題,編撰形成的研究報告。本報告分為綜述篇、專題篇、政策篇、熱點篇、大事記5個部分,從多個角度對2020年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情況進行深度研究,包括中小企業總體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中小企業總體情況、對外合作、信息化、融資、“雙創”等,對“專精特新”、產業鏈轉移、政策扶持、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專題論述,并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數字化智能化等進行了深入分析。本報告視角獨特、內容翔實,可為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全面了解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形勢及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趙巖主編 ·中國經濟 ·17.4萬字
2016年,我國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全面深化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國深入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三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劉應杰 ·中國經濟 ·7087字
社會轉型與社會流動機會結構的關系是關乎當前中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重要問題。本書從勞動力分割理論視角出發,基于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CFPS)2010全國性抽樣調查數據,系統考察了中國市場轉型以來三個時期城市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對個體職業地位獲得的影響,以反映城市代際流動的總體水平、影響因素和可能的影響路徑,有助于讀者認識當前我國的社會流動機會結構及其變遷趨勢。
許慶紅 ·中國經濟 ·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