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經濟運行緩中趨穩 穩中向好
2016年,我國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全面深化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國深入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三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從七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一年我國發展取得的重要標志性成就。
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增長6.7%,符合年初提出的6.5%—7%的預期目標。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1.6%,歐元區經濟增長1.7%,日本經濟增長0.9%,俄羅斯經濟增長-0.8%,巴西經濟增長-3.6%,印度經濟增長6.6%。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2%,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和穩定之錨。2016年6.7%的經濟增長,帶來的經濟增量超過5萬億元,折合7500多億美元,相當于一個在全世界排名第17位國家的經濟總量,超過了我國1994年全年的經濟總量。
從各地方經濟增速來看,一些地方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西部地區增長最快,平均增長8.6%;中部地區次之,平均增長7.7%;東部地區平均增長7.6%,只有東北地區增速下降較多。全國31個省區市經濟增長速度低于6.7%的只有3個省。西部地區重慶市增速高達10.7%,位居全國第一,連續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長。貴州省經濟增長10.5%,西藏自治區經濟增長10%,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從各地方經濟總量來看,廣東省達到79512億元,跨越1萬億美元大關,這一規模超過了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總量,在全世界經濟體中可以排在第16位。全國有9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3萬億元,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各地方呈現出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的發展態勢,并且出現了東西部發展差距相對縮小的新局面。
從人均水平來看,2016年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按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美元兌換6.6423元計算,2016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100美元。全國人均超過1萬美元的有9個省區市,分別是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內蒙古、廣東、山東,總人口超過4.66億人。其中天津、北京、上海人均超過1.7萬美元,江蘇超過1.4萬美元。我國有越來越多的居民進入中等收入以上水平,這提供了擴大消費的有力支撐。
物價保持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較多一點,全年增長3.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4%,從全年走勢來看,自9月份開始出現上漲,結束了連續54個月下降的態勢。到年底的時候,主要原材料如鋼鐵、煤炭等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改善了市場供求關系預期。
經濟穩中向好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增長。2015年,工業企業利潤是下降的,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3%,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下降21.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下降1.5%。2016年工業企業利潤轉降為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增長6.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增長12.1%。企業效益有了明顯改善,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勢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取得新成效。在經濟緩中趨穩的同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超過了年初提出的下降3.4%的預期目標。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3.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4%,其中煤炭消費量下降4.7%,占能源消費總量62%,下降2個百分點;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19.7%,上升1.7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增速出現下降,能源消費結構得到改善。同時,環境治理取得新進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2.6%、2.9%,超過了年初提出的分別下降2%的目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6%、4.0%,超出了分別下降3%的目標。
這些都說明,經濟發展的平穩性、協調性有所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而這正是宏觀調控要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