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金磚國家“十年磨一劍”,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堅持發展優先,秉持國際公平正義,致力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架構和機制。本書圍繞這一主題,選取國外智庫一系列有見地的研究報告,涉及美國、加拿大、印度等10個國家37個智庫對金磚國家成員的合作發展、金磚國家的制度機構創新,以及金磚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評價和分析。
王靈桂 ·中國經濟 ·17.7萬字
本書系統地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就,發展階段的新特點、新戰略和新趨勢,以及中國發展與世界的關系。本書是作者在認真學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基礎上,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多個角度思想的結晶,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重要思想內涵,更好地分析和把握國內外大勢。可作為“兩學一做”活動參考讀物,也可作為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拓展經濟和金融知識的參考讀物,還可供相關領域的企業和政府決策管理人員參考。
石建勛 ·中國經濟 ·22.8萬字
本書從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的角度出發,面向集成電路產業以及光伏、新型顯示等泛半導體產業,系統剖析了全球和我國產業發展的特點與趨勢,并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從產業運行、行業特征、重點區域和企業情況等維度進行全面闡述和分析。全書圍繞集成電路產業,分為綜合篇、行業篇、區域篇、企業篇、熱點篇、展望篇;圍繞泛半導體領域,撰寫了光伏篇和新型顯示篇。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11.5萬字
本書以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和新經濟地理學為理論基礎,以區域空間外溢效應作為概念界定的基準,提出空間俱樂部趨同假說,在此基礎上構建理論模型與經驗研究框架。進而,綜合運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和空間計量經濟學技術,在MATLAB、ArcGIS等軟件的支撐下,以中國4個發展程度不同的經濟區域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分別依次檢驗這4個區域內部是否具有顯著的空間外溢效應,是否發生前文所定義的空間俱樂部趨同,如果發生,那么,符合哪種類型的空間趨同俱樂部,然后,進一步進行空間異質性分析,研究區域內部增長極的空間外溢效應。
劉迎霞 ·中國經濟 ·10.4萬字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一帶一路”創新項目成果之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多國家、多領域共同聯動調整的大戰略,本書主要從中國與沿路國家經濟關系出發,具體探討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目標定位、推行的經濟基礎及其相關的對策研究等問題,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行的宏觀經濟基礎、微觀經濟基礎、貿易基礎,以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區域合作新模式、重點國家研究等方面。
趙江林主編 ·中國經濟 ·13.3萬字
本書首先概括并提煉出一個完整的審計師選聘權配置框架,同時引入審計競爭環境,建立了審計師選聘權配置、審計市場競爭和審計師獨立性的分析框架,揭示了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而對上述一系列有爭議的問題給出了分析性證明和結論;其次,基于該分析框架,分析了獨立審計制度發展過程中的審計師進化穩定策略和歷史路徑依賴,并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變遷給出了新的理論解釋和政策建議。
龍小海 ·中國經濟 ·12萬字
從復蘇、進化到增長,中國經濟踏上新舊動能切換的關鍵節點,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藍圖將隨之出現。本書聚焦生育低谷、人工智能、金融新體系、房地產行業理性回歸、第五次全球產業轉移等熱點話題。通過豐富的實證與透徹的分析,解釋相關事件和經濟形勢變化背后的邏輯,揭示當下中國經濟的熱點、難點、優點與突破點。破解復雜局面,厘清形勢,預測未來,幫助讀者看清當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王德培 ·中國經濟 ·15.9萬字
本書對發展規劃進行理論與實踐探討,并著眼于未來發展規劃的演變趨勢提出發展規劃的創新。從界定發展規劃相關概念入手,梳理發展規劃相關理論,探討了發展規劃與發展、國家治理的關系。同時從規劃編制主體、規劃編制程序以及規劃評估三方面詳細的分析并總結了我國發展規劃編制過程,從而為不斷完善我國發展規劃提出了發展規劃的編制體制機制與規劃體系兩大創新。
楊永恒 陳升 ·中國經濟 ·25.9萬字
本書從經濟空間結構調整、科技的長遠基礎、高端制造、鄉村現代化、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國生態足跡、廢棄物收集處理數字化、“一帶一路”的持續點、2035經濟愿景、教育作為第一國策等多個領域,展示了中國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于理解當前的中國以及把握趨勢、做好應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國有主編 ·中國經濟 ·22.6萬字
隨著服務業的發展,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勞動市場上的性別差異正在不斷縮小,然而中國勞動市場的性別差異在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并沒有縮小,構成“中國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勞動市場性別差異之謎”。本書研究發現中國服務業發展滯后限制女性在勞動市場地位的改善,而在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人口流動中,男性在家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促使女性淪為“被動移民者”,限制了女性在遷移地的就業機會,擴大了勞動市場性別差異。
任繼球 ·中國經濟 ·10.4萬字
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評估,是有效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涵和目標的需要;是確保全面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如期實現的需要;是銜接好“二個百年”重大戰略的需要;更是強化中央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落實的需要。評估工作應著重從全國和省級兩個層次開展,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注重落實新的發展理念,科學設計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按照全國的綜合評估要求,根據當地實際做出的決策部署和規劃要求,提出覆蓋人口、領域、地域的綜合標準,對已經達到或尚未達到的目標分別提出評估標準和要求,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評估過程要真正從實際情況出發,確保其客觀性、真實性、準確性。
任海平 李鋒等 ·中國經濟 ·12.4萬字
本書從(空間)經濟學的角度,具體就“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內涵與特征、“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目標與途徑、“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內生動力和發展基礎、“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空間聚集和空間溢出效應予以探討和研究。
王金波 ·中國經濟 ·3.2萬字
【本期專題】中美競合新出發:隨著拜登政府的上臺,2021年中美經貿關系開啟新章節,也為經濟全球化重歸正路提供了嶄新的背景。然而,新的國際背景是否一定會轉化為更加公平透明、互惠互利的全球化環境,取決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期重點圍繞“中美關系”重大議題,邀請到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迪特雅·馬度等多位經濟學家與學者,總結分析拜登新政府上臺后的對華制裁政策,中美博弈背后的種種“傲慢與偏見”,共同探索更穩健、更包容的新型大國關系。此外本期內容還涵蓋《復旦金融評論》主編魏尚進對話李實、甘犁,求解中國收入和財產分配,特別基于當下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
魏尚進主編 ·中國經濟 ·7.8萬字
本書共分五編: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與投融資效率、公司治理與盈余管理、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公司治理與國有企業改革,結合現代公司治理基礎理論,一方面研究公司治理影響企業運行的基本原理和經濟后果;另一方面運用上述研究成果,以云南省重點企業為研究對象,探討云南省各類型企業公司治理的現狀,公司治理對微觀企業運行的影響乃至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等。
陳紅 余怒濤 戴文濤 ·中國經濟 ·21萬字
現今許多國家在對中國崛起的影響和發展方向問題上存在對中國的負向認知,或是認為中國將會爭奪霸權,或是認為中國可能因能力不足而錯誤使用力量導致對外產生負面影響。本書從區域增長機制形成與發展的角度考察“一帶一路”倡議對東亞向亞洲增長機制轉型擴容的影響,認為“一帶一路”為區域增長機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并可為東亞增長機制向亞洲區域增長機制的轉型擴容提供相關的公共產品。
樸光姬 ·中國經濟 ·2.3萬字
本書以“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主題,從產業升級、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動力轉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綠色發展、企業創新、區域創新、對外開放新格局構建等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深入探討了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理論邏輯和路徑選擇。本書認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傳統競爭優勢減弱,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全要素生產率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尚未得到充分發揮,要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既要加大支撐科技、研究和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和創新的產出效率,形成生產率增長的內生動力;又要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營造有效的創新環境、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還要加快擴大開放創新的前進步伐,在全球范圍內引資、引智、引技、引制、引計,通過全方位合作,構建技術進步和創新引領的新平臺和新高地。
林崗 王一鳴 馬曉河 高德步 中國經濟改革與 ·中國經濟 ·17.6萬字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提升環境規制以促進綠色技術進步與產業集聚,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書基于“偏向性技術進步”及“產業空間關聯度”理論對全國31個省區市近十年的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融合分析,全面客觀地揭示了環境規制通過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并最終促進產業集聚的路徑與機制。該書視角獨特、體系完整,是產業及環境領域科研工作者、大學師生和政府相關部門決策者的一部重要學術參考文獻。
胡暉 ·中國經濟 ·12萬字
在強大的刺激政策與存貨調整周期的作用下,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3季度以來深度下滑的低谷。雖然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但在投資和消費擴張的引領下,實體經濟出現超預期反彈,通脹預期開始抬頭,資產價格快速提升,宏觀經濟景氣快速回升,中國宏觀經濟整體開始進入“政策刺激性反彈階段”向“市場需求反彈階段”的過渡階段。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 ·中國經濟 ·16.3萬字
為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進一步保護好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綠色金融服務創新促進減排固碳,提升金融改革創新能力,更好的服務于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本書以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綠色發展為目標導向,通過金融創新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重點介紹了金融創新與共同富裕、綠色發展與產業融合以及鄉村投融資創新實踐等內容,為綠色金融創新理論和實踐賦能綠色高質量發展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價值。本書可以作為金融機構和政府金融監管部門等機構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經管類研究生及博士生專題學習的指導用書,對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蔣遠勝 吳平主編 ·中國經濟 ·22.6萬字
本書利用課題組赴法國實地調研獲得的一手材料,對法國的城鎮化進程進行了多角度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若干重點問題進行了比較研究和實證分析。全書由六章組成。前四章重在研究法國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國土開發、房地產、可持續發展和特大城市治理等問題,為研究中國當前城鎮化進程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提供國際鏡鑒。后兩章則側重于從國際比較的視角研究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及其效率。
李揚 ·中國經濟 ·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