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重慶經濟年鑒》是一部全面介紹重慶經濟發展狀況的大型工具書。2019年卷為《重慶經濟年鑒》的第十九卷,由“特載、部門經濟運行與管理、產業狀況、開發區與園區建設、區縣經濟、附錄”共六編組成。書中主要收錄了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的部分文獻,其他文稿、數據、圖表等主要來自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政府,部分開發區與工業園區,圍繞重慶經濟社會熱點難點開展的專題研究成果。
唐青陽主編 ·區域 ·45.2萬字
本書以青海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為研究對象,圍繞優勢產業與特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農牧民增收、生態補償以及新農村建設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關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綜合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生態學等學科理論及研究方法剖析問題本質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該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學術性、實用性、資料性于一體,對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較好的指導價值。
王健等 ·區域 ·26.6萬字
該書稿首次對京津冀及其河北沿海地區的區域經濟空間分異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我國新區建設的著眼點在于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觀點。所用方法:以學習型區域理論、國家創新系統理論為依據,以京津冀技術差距、經濟差距為切入點,綜合剖析與回歸檢驗技術創新投入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并用全國31個省市空間面板數據驗證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據此提出了如何更好、加速實現京津冀跨越式協同發展的對策。
彭建交 王燕 劉邦凡等 ·區域 ·30.5萬字
脫貧這一目標,構建基于精準扶貧的可持續脫貧理論分析框架及其綜合評價體系,運用調查樣本數據對石漠化片區農戶可持續生計資本綜合指數進行分析,根據評價結果將貧困農戶區分為自然資本匱乏型、物質資本匱乏型、人力資本匱乏型、社會資本匱乏型和金融資本匱乏型五種類別,通過個案分析考察石漠化片區各級政府在推進精準扶貧中,針對不同類型農戶特征所采取的促進貧困農戶可持續生計策略的優化路徑,并按照現行脫貧標準對石漠化片區貧困農戶精準脫貧展開評價。在此基礎上,分析石漠化片區貧困農戶可持續脫貧的制約因素,提出鄉村振興背景下促進石漠化片區貧困人口可持續脫貧的路徑選擇。
凌經球等 ·區域 ·36.5萬字
本書以“中國視野、西部藍本、重慶剪影”為理念,回眸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重慶的發展軌跡與脈絡。全書分為“全國視野”、“重慶態勢”、“案例獻映”、“訪談擷英”四部分,再現西部大開發全國和重慶的政策演進軌跡、西部大開發重慶直轄市的重大事件。內容充實,貫通18載西部開發史;選擇精準,紀實20歲重慶直轄市。
王佳寧等 ·區域 ·21.5萬字
本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匯編,包括“2/3現象”專題調研、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產業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鄉村振興、民生建議、改革探索、政策評估等8個部分。這些書果圍繞湖南經濟社會運行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為湖南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是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湖南發展、了解湖南省情的重要參考文獻。
談文勝主編 ·區域 ·35.4萬字
本書研究珠三角區域的發展問題,分多個層面系統地分析了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預測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發展趨勢,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與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
梁慶寅 陳廣漢 ·區域 ·24.2萬字
攀西民族地區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轉變,作為全國脫貧主戰場,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關系到構建融入新格局和現代化建設的進展與質量。本書首先闡釋攀西民族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不僅是鞏固扶貧成果的需要,實現民族大團結,也是民族人民享受中華大家庭發展的需要,接著,分析中國古代、馬克思主義者、西方國家關于鄉村振興理論,并對這些理論進行分析。本書的重點在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實踐分析:按照鄉村振興的五個要求,本書主要分析攀西民族地區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進行分析,并闡述五個振興的內在邏輯以及對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意義。本書還對國外鄉村振興進行了透視,并分析國外鄉村振興哪些是我們可以借鑒,最后,對攀西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政策供給以及實施步驟進行分析。本書可為攀西地區兩州市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為兩州市鄉村工作的工作人員提供借鑒,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
胥剛 陳江 ·區域 ·24.4萬字
本書為“閩都文叢“系列叢書之一。本書對福州自然地理與城市形態演變、城市化、城市發展進行綜合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福州的自然環境,福州的自然資源,福州的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福州的城市空間形態演變,福州的城市化進程,水環境、綠地與福州城市景觀,福州宜居城市與生態城市,福州智慧城市,福州的旅游形象與旅游品牌,福州的城市綜合交通,福州的區域發展戰略。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外城市空間形態演變、城市化及福州自然環境、宜居城市、生態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發展研究方面的資料。
吳炳玉編著 ·區域 ·23萬字
本書分四篇,第一篇市場環境篇,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江蘇制造的目標與任務、國家產業鏈重構與江蘇服務型制造戰略機遇、”互聯網”與江蘇服務型制造發展新模式。第二篇為市場結構篇,包括工程機械行業、軌道交通行業、汽車行業、船舶行業、專用設備行業、醫療器械行業、電子行業等。第三篇為市場績效篇,包括“中國制造2019”與江蘇服務型制造業轉型升級、“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政策與江蘇服務型制造業戰略定位。第四篇為政策建議篇。
宣燁主編 ·區域 ·20.7萬字
中國在經歷了近40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在經濟發展方面進入了新常態,在總的時代方面則進入了新時代。為了在新時代繼續實現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根本的意義就是推進國家的創新發展。本書是從福建一省的角度論述了通過進一步的改革開放推進創新發展的問題,是對福建省進一步創新發展的綜合研究。如供給側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等改革在福建的落實情況,平潭綜合改革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在福建的發展情況,等等。每個方面都從意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總體思路、政策建議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論述。
伍長南 ·區域 ·23.4萬字
“一帶一路”是我國管總的外交戰略,提出七年來,取得了豐碩的建設成果,正在從“大寫意”走向“工筆畫”的新建設階段。作者多年來,對“一帶一路”開展了持續性研究,形成大量研究成果,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一帶一路”建設與國際經貿規則研究》(19VDL020)支持下,對主要代表性成果匯總出版。本書從兩個層面對“一帶一路”進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從宏觀層面,對貿易投資、基礎設施、產業合作、第三方合作、民心相通、合作機制等“一帶一路”重點領域的建設方式進行設計。另一方面,從國別層面,結合各國實地調研,對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俄羅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老撾等重點國家和地區對“一帶一路”的態度、關切及其有關措施對“一帶一路”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系統設計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的政策建議。
梅冠群 ·區域 ·20.8萬字
六十年,中國縣域社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張家港是一個典范,從蘇南“邊角料”蝶變為全國“明星城”,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向現代化為什么行的一個印證和縮影。本書詳細介紹了張家港六十年的輝煌成就,總結了六十年來張家港先行先試的、可復制推廣的經驗,為今后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縣域發展模式,提供了實踐性智慧和前瞻性樣本。我們在回望中致敬歷史,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家港課題組 ·區域 ·21.5萬字
《跨越的70年: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70年研究》一書共10章,脹版后約25萬字。本書對西藏70年的發展成就做了系統的梳理與總結,從西藏自治區的支持政策、稟賦結構升級、經濟增長與結構、產業、城鎮化、對外貿易、環境保護、金融、衛生等9個方面,系統地梳理了全區經濟社會生活在70年中的發展歷程與巨大成就,總結了70年的發展給西藏人民的生活方方面面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影響,并分析了西藏自治區在這些領域發展還面臨的挑戰,提出了未來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
黃毅等 ·區域 ·22.5萬字
如何抓住新常態背景下我國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調整和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積極應對經濟發展可能面臨的重重挑戰,是陜西省“十三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需要深入思考和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本研究報告基于對陜西省宏觀經濟的現狀考察,綜合運用經濟學相關理論,對陜西“十二五”經濟發展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并對“十三五”經濟發展做了深入展望。在此基礎上,從經濟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投資效率、創新型經濟發展、資源型經濟轉型、對外開放升級、供給側改革、新型城鎮化發展、四化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發展、商貿流通業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以及“追趕超越”等方面對新常態下的陜西經濟進行了全面解讀和深入分析。
任保平 ·區域 ·31.6萬字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進展報告(2017)》是從現階段少數民族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問題對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性出發,通過對民族地區貧困最新情況的梳理與分析,厘清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貧困的整體情況、各地區貧困的差異及原因、各地區2016年開展的扶貧政策及其效果等。《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進展報告(2017)》通過統計數據、實地調查和案例分析,分別從民族地區整體貧困情況(總報告)、民族八省區貧困情況(分報告一)、專項扶貧工程的實施情況(分報告二)等三個角度闡述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情況及已有扶貧政策的實施效果。
張麗君 ·區域 ·22.3萬字
本書從貴州題材影視劇這一角度來研究貴州形象的建構與傳播,實現了研究視角的創新。從“他塑”走向“自塑”,是貴州形象塑造的發展邏輯。國族認同和現代性思想是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貴州形象的思想內核。提升貴州形象的影響力,必須提升貴州題材影視劇的傳播力。整合各種資源,完善影視產業鏈,以類型化推進產業化,堅持內涵式發展,打造精品力作,提高貴州題材影視劇的市場競爭力,方為治本之策。
張權生 ·區域 ·34.7萬字
本書研究珠三角區域的發展問題,分多個層面系統地分析了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預測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發展趨勢,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與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由中山大學梁慶寅教授和陳廣漢教授著。
梁慶寅 陳廣漢 ·區域 ·23.3萬字
本書是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2023年智庫研究成果匯編,供從事新型智庫建設實際工作和決策咨詢研究工作的同志借鑒、交流。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智庫研究團隊緊密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部署,從發展戰略、農村改革、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社會治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決策咨詢研究。校院智庫研究團隊扎實開展實地調研,深入基層去獲取鮮活素材,圍繞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將理論和實際進行有效對接,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和有價值的決策咨詢建議,匯編成冊,形成該書。
李新主編 ·區域 ·24.5萬字
本書分為總報告、專題研究篇、地域狀況篇、附錄四個部分,涉及農業、司法、口岸經濟、地方旅游文化、體育產業等不同專業領域,從宏觀視角和微觀研究進行深入分析,圍繞普洱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的發展現狀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全面把握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普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普洱學院 ·區域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