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的形成
準備好改變你對經濟學的看法了嗎?縱觀理查德·塞勒的職業(yè)生涯,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研究始終圍繞著一個激進的觀點開展: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人,即擁有可預測行為且容易犯錯的個體。在本書中,塞勒講述了他將經濟學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帶回現(xiàn)實的艱難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勝,并且不乏詼諧幽默,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經濟學、對自己以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傳統(tǒng)經濟學的假設前提是,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理性的經濟人。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管是購買鬧鐘、轉售籃球門票,還是申請抵押貸款,我們都會存在某種偏見,所做出的決定與經濟學家假設的標準理性模型相去甚遠。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并不理性,甚至在傳統(tǒng)經濟學家看來是“錯誤”的。更重要的是,這種“錯誤”的行為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而關于人類行為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了更好的決定,也促使政府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本書點綴著塞勒與傳統(tǒng)經濟學思想激烈交鋒的有趣故事,以獨特的方式探索了人類深層次的弱點。當經濟學遇到心理學,碰撞出的火花將對個人、管理者和決策者產生深遠和富有啟發(fā)性的影響。
·2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