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增長:路徑與機制(中國經濟問題叢書;“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會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4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下,隨著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增長要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衰變,中國逐漸告別高速增長時期。本書把主要由結構性因素導致的潛在增長率下降所引發的經濟下行稱為經濟新常態,并著力研討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的路徑與機制。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處于“風險的集中釋放期”、“增速換擋的拐點期”以及“破與立轉換的調整期”。這就需要從速度、結構和動力上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及宏觀經濟政策,即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發展及創新驅動。這一發展戰略及政策轉型的內核就是要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新舊增長動能的轉換,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也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著力減少無效供給。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途徑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率,著力增加有效供給,包括增加有效制度供給。

楊瑞龍 周業安主編 ·中國經濟 ·19.9萬字

金融危機500年:金色的鐐銬
會員

新大陸的貴金屬,推動了公共金融的誕生。從1557年里昂的垃圾債狂熱開始,跟隨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殖民者的腳步,金融危機如同周期性的“病毒”,逐漸爬滿世界的經濟肌體。從此,金融危機不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一連串歷史的演義。18世紀以來,伴隨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經濟的擴張,金融體系日益專業、復雜,貨幣的創造既成為時代的福音,讓人們從中受益,獲得更加便利低廉的融資成本,更高的交換生產效率,也成為惡魔的詛咒,讓經濟金融體系變得更加脆弱。規模空前的投機活動,瘋狂、驚恐、崩潰以及令人膽寒的金融危機,成為近代世界經濟的“標配”。本書主要以金本位為線索,串聯起1500—1970年間歷史上重大的金融危機,并把歷次危機的起源、過程和影響,納入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大視野中去進行思考和分析。金本位制度雖創造空前財富,卻也成為制造動蕩蕭條的罪魁禍首。金融危機的出現以及相應救市措施的出臺,促進了金融體制的發展,也推動了現代世界的誕生。應對金融危機,表面上是要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恢復人們對市場的信任,但根本上卻是要找到新增長點,實現價值增值,重建人們對未來的信心。作者透過歷史表象的洞察,能為我們了解當下經濟金融形勢提供有力參考。

彭興庭 ·經濟史 ·2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涿州市| 车险| 东丰县| 偏关县| 丹凤县| 三亚市| 东山县| 四平市| 申扎县| 公安县| 华坪县| 临邑县| 玛沁县| 高青县| 玉田县| 合山市| 合水县| 商都县| 合川市| 阿拉尔市| 涟源市| 尼木县| 仲巴县| 隆林| 克什克腾旗| 广灵县| 饶河县| 台前县| 舒城县| 桂东县| 荆门市| 余江县| 嵊泗县| 固镇县| 绍兴县| 和林格尔县| 繁峙县| 温泉县| 米林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