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在經濟領域,“極端”并不僅僅用來描述我們熟悉的股市崩盤、住房危機或金融丑聞等現象,也可以用來表述某種經濟體或者突發情況。本書提出了一種思考經濟和社會的新方法——研究世界上極端的經濟體,從而了解人類如何應對不同的經濟環境,并探尋極端環境下的經濟發展軌跡對未來具有哪些重要的借鑒價值。為了研究極端經濟,理查德·戴維斯并沒有在象牙塔中對經濟理論紙上談兵,而是親自去了難民營、監獄、災害突發地、工業革命發源地、不平等地區、老齡化地區、科技前沿地區等9個極端經濟體。通過16萬公里的行程,以及對500多名當地官員、居民、罪犯等的采訪,以了解和還原當地的經濟、市場和生活的真實面貌,闡述了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人們如何生存、重建社區、恢復經濟和市場;在極端優質的條件下經濟為何會走向失敗;在代表未來趨勢的極端經濟體,人們如何應對老齡化、高科技和不平等。
·21.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