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喬治·奧威爾(1903—1950)是英國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著名的英語文體家。《動物農場》是奧威爾優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則入骨三分的反烏托邦的政治諷喻寓言。農場的一群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農場,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那些聰明的豬們最終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東家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論家如是說。
喬治·奧威爾 ·世界名著 ·5.2萬字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一個小村莊,準尉華斯科夫無奈地接收了上級指派來的兩個班的年輕女兵。他要指揮她們守衛171會讓站設施。女兵駐扎下來不久,在還沒有熟悉野戰生活的時候,卻意外發現了德國偵查兵。于是,華斯科夫決定帶領5名女兵與敵人周旋,在密林中與德寇展開了殊死的戰斗……《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在蘇聯《青春》雜志上發表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并被改編成電影、話劇、歌劇、芭蕾舞,受到世界多國人民的喜愛。小說作者曾因此獲得全蘇兒童文學一等獎和蘇聯國家獎金。1972年被搬上銀幕,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蘇)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世界名著 ·7.8萬字
《茶花女》為我們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讀者們切莫把瑪格麗特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小姐混為一談,阿爾豐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確確是個墮落的女人,用小仲馬的話來說,她“既是一個純潔無瑕的貞女,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娼婦”。但瑪格麗特卻不同,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后,又甘愿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圣潔的光輝。
(法)小仲馬 ·世界名著 ·12.9萬字
邦斯舅舅是音樂家,一個誠實而高尚的自食其力的人。他非常喜歡繪畫藝術,為了豐富自己所收藏的名畫,他不惜付出一切精力,挖空一切心思。當人們不知道他家中有這一切寶藏時,誰也不把他放在心上。當獲悉這些名畫的價值時,為了奪取孤獨老人邦斯的遺產,以卡繆佐為首的一些上流社會的人們便千方百計,使盡種種手段謀取他的財富。
(法)巴爾扎克 ·世界名著 ·18.7萬字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被認為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有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朱光潛、豐子愷、茅盾、夏衍等學者曾將此書列為當時立達學園的重點讀物。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為中小學語文新課標課外閱讀書目。《愛的教育》超越了時代和國界的限制,被譯成數百種文字,至今銷量已超過15,000,000冊,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
(意)亞米契斯 ·世界名著 ·19.3萬字
在理雅各之前,語言學家威廉·瓊斯爵士(SirW.Jones)已于18世紀譯出過《詩經》,理雅各在翻譯《詩經》的過程中也多有借鑒,只不過威廉·瓊斯爵士的譯文頗有借題發揮之嫌,并不是對《詩經》的忠實再現。翻譯所講究的“忠實”絕不等于“一一對應”。就詩歌翻譯而論,想要達到“信”的標準并不難,但要同時做到“信”、“達”、“雅”,簡直難如登天,更無法逾越的便是“格律”這道鴻溝。
(蘇格蘭)理雅各 ·世界名著 ·13.4萬字
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滿懷希望離開家鄉,隨淘金熱潮來到紐約這個新興的城市,雖然這里爵士樂流行,股票飛漲,但是貧富兩極分化,人們沉淪在紙醉金迷中。尼克為了追尋美國夢,放棄寫作而進入證券市場,并搬入紐約附近的海灣居住,成為了神秘富豪蓋茨比的鄰居。年輕時的蓋茨比并不富有,他是一個少校軍官。他愛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對他也情有所鐘。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蓋茨比被調往歐洲。似是偶然卻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轉而與一個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紈绔子弟湯姆結了婚。黛茜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因為湯姆另有情婦。物欲的滿足并不能填補黛茜精神上的空虛。蓋茨比痛苦萬分,他堅信是金錢讓黛茜背叛了心靈的貞潔,于是立志要成為富翁。幾年以后,蓋茨比終于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對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廈。蓋茨比揮金如土,徹夜笙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愛情。
(美)菲茲杰拉德 ·世界名著 ·10.4萬字
《達洛衛夫人》描寫了一位議員夫人一天的活動過程。全書以主人公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為樞紐,突出地塑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會及習慣勢力的“大醫師”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時對當時英國社會的上層階級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畫,讓讀者領略到典型意識流小說的各種特色,并以其“一天寫盡一個女人的一生”的藝術功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這部作品的獨特性,同時還告訴人們,意識流小說并非僅僅是藝術技巧的創新,它們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會意義。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世界名著 ·14.1萬字
《柏拉圖對話集(譯文名著精選)》選譯了古希臘圣哲柏拉圖的對話七篇,柏拉圖的對話文筆生動、富有戲劇性,不僅是優美的哲學著作,亦是杰出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整個西方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和取之不盡的寶庫。戴子欽先生的譯本在國內眾多柏拉圖譯本中可以說獨樹一幟,是文學性極強的譯本之一,是堪與朱光潛先生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相互輝映。
(古希臘)柏拉圖 ·世界名著 ·16.6萬字
《動物莊園》是一部杰出的寓言小說,講述了發生在英格蘭馬諾爾莊園里的一次由豬領導的動物革命。動物們不堪莊園主的壓榨,憤而反抗,趕跑了莊園里的人類,自此將莊園更名為“動物莊園”,施行動物自治。基于動物主義的原則,動物莊園頒布了七戒。然而,接下來莊園的發展并未如動物們所期望的那樣和諧、共享自由與平等,權利和利益的沖突導致領導者內部出現了嚴重分歧乃至流血沖突。其中一頭豬被視為叛徒,遭到驅逐和各種栽贓;另一頭豬憑借既得的權勢和狗的支持,逐步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對動物們的統治日益嚴苛,對抗議者進行殘忍的殺害,最終成為與人類毫無二致的統治者和剝削者,七戒被棄,動物莊園更名為原名。
(英)喬治·奧威爾 ·世界名著 ·5.7萬字
阿廖沙三歲時父親死于霍亂,母親帶著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這個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間鉤心斗角,為爭奪財產甚至為一些小事常常爭吵斗毆。外祖父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兇狠地毒打外祖母,把阿廖沙也打得失去知覺,外祖母對阿廖沙非常慈愛,給他講傳說、童話和民間故事,承受一切生活壓力而毫無怨言。母親被迫改嫁,幾年后患肺結核病去世。外祖父破產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間,開始獨立謀生。本書真實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難的童年,深刻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紀俄國小市民階層庸俗自私、空虛無聊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同時又展現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正直、純樸、勤勞。書中塑造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羅斯文學中光輝、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本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高爾基寫得投入且富有魅力的作品。
(蘇聯)馬克西姆·高爾基 ·世界名著 ·18.4萬字
《羅馬帝國衰亡史》從奧古斯都稱帝、羅馬由共和國變為帝國寫起,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其間1000多年的風云變幻,盡收筆下,氣勢恢宏。書中還記述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興起,羅馬帝國周邊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俄羅斯、蒙古等國家的簡史,甚至還有漢武帝與匈奴人的戰爭以及匈奴人西遷等事件。準確的洞見,周密的布局,審慎的判斷與懷疑,這一切都使本書具有了超越時代的意義。
(英)愛德華·吉本 ·世界名著 ·17.8萬字
本書是英國幽默小說的經典之作,自19世紀末問世后深受人們喜愛。三個倫敦的小伙兒帶著小狗駕著船,沿泰晤士河漫游。三位年輕人天性淳樸,熱情開朗,又自以為是,不通世故人情,所以到處都能找到樂趣,也到處出盡洋相。這本書語言詼諧,筆調輕松自如,令人捧腹。
(英)J.K.杰羅姆 ·世界名著 ·10.9萬字
人一旦育發出靈魂,他便失去了伊甸園。1916年,毛姆來到南太平洋上的烏波盧島旅行,驚奇地發現這里正是他想象已久的世外桃源:充滿異域風情的熱帶景貌、美麗單純的薩摩亞姑娘,還有亙古不變的自然生活,一切宛如伊甸園般美好。然而,這里也是英、美、德三國共同瓜分的殖民地,西方的文明和技術、酒精和妓女、宗教和價值觀早已顛覆了這里的寧靜,白人們心安理得享受著殖民的勝利果實:低廉的勞動力、不平等的交易、絕對的服從……他們在這塊處女之地上放縱、墮落,而后迷惘、絕望。只有在不受約束的環境中,人性才會顯露出卑劣或高尚。6個來到島上的人,6個不同的反轉結局,毛姆以他最擅長的講故事方式,展示了一幅人性的失樂園。
(英)威廉·薩黙塞特·毛姆 ·世界名著 ·13.4萬字
《弗蘭肯斯坦》于1818年出版,又譯為《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講述的是年輕科學家弗蘭肯斯坦渴求知識和榮譽,發現了起死回生、創造人的技術。他從停尸房等地取得不同的人體器官和組織,拼成一個人體,并利用雷電使之擁有了生命。巨人天性善良,向往美好,渴望獲得愛情和友誼,但是由于面貌丑陋,被當作怪物,在現實生活中四處碰壁,遭到擯棄。他追蹤怪物到了北極,受盡折磨后病死,巨人最后也縱身跳入茫茫海浪之中。
(英)瑪麗?雪萊 ·世界名著 ·6.7萬字
《尖樅之鄉》是美國知名女作家朱厄特的代表作,描寫了一個海邊小鎮的恬靜生活,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小鎮上人們的內心生活和隱藏的情感,講述了獨立、能干的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尋找滿足感的故事。作者將美麗清新、純樸大氣的自然景象和人類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不畏艱險、追求理想的天性相結合,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渴慕純潔友善的人際關系、贊美人熱愛生活、堅守凈土的情懷。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氛圍,將自然美與人情人性美融為一體,使作品產生了誘人的藝術魅力。
(美)薩拉·奧納·朱厄特 ·世界名著 ·12.1萬字
《安妮日記》記錄了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1942年6月到1944年8月為時兩年的避難生活。日記中不但有作為逃亡者的安妮對戰時特殊生活的詳細記錄,也有作為少女的安妮對自身成長的點滴勾勒。短暫又令人雀躍的初戀,對父母之愛的敏感渴求,以及對為人處事和人生方向的獨特見解。雖然身處困苦,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和平的向往,始終貫穿于字里行間,直到日記的最后一頁。
(德)安妮·弗蘭克 ·世界名著 ·15.9萬字
《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荒誕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寫成,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英)斯威夫特 ·世界名著 ·18.8萬字
《浮士德》是歌德至為重要和知名的代表作,從開始創作到最終完成,耗時近六十年,涵蓋了歌德整個文學生涯,同時也是德國文學史上難以逾越的經典,有著世界性的影響,與荷馬史詩、但丁《神曲》、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并稱歐洲四大名著。《浮士德》取材于德國16世紀關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講述浮士德與魔鬼梅非斯托訂約,從自己的書齋出發,進入外部世界,不懈追求愛情、權力、美與理想的歷程。雖然浮士德的追求不斷遭遇悲劇,而且他最后在改造自然的事業完成時死去,但他的這種精神背后體現著歌德本人在其漫長人生中向著內心和世界所做的探索,同時也是文藝復興至19世紀初期三百年間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文化發展的縮影。
(德)歌德 ·世界名著 ·18.8萬字
《巨人傳》通過敘述卡岡都亞和龐大固埃的出生、所受的教育及其豐功偉績,闡明人文主義的種種主張;以龐大固埃與巴汝奇等伙伴為研究婚姻難題尋找神瓶周游列國作線索,展示中世紀廣闊的社會畫面,揭露和抨擊種種社會弊端,顯示了作者無與倫比的諷刺藝術和獨具魅力的語言風格。
(法)拉伯雷 ·世界名著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