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巴爾扎克集(全8冊)
會員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著名的作品,是《人間喜劇》中“出色的畫幅之一”,小說敘述了一個金錢毀滅家庭的故事。《高老頭》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的巴黎為社會背景,通過面條商高老頭和他的兩個女兒的故事以及青年大學生拉斯蒂涅的“奮斗史”,描述了巴黎社會光怪陸離的眾生相。《貝姨》是巴爾扎克的重要作品。小說以十九世紀中葉法國上層社會生活為背景,以于洛·德·埃爾維男爵一家的命運為主線,敘述了男爵如何在瘋狂情欲的驅(qū)使下,一步一步背叛純潔的妻子,傷害天真的嬌女,敗壞家族的名聲,玷污軍隊的名譽,最終身敗名裂的整個過程。《邦斯舅舅》是巴爾扎克的杰作,被譽為他的“藝術(shù)的高峰”。通過邦斯舅舅,巴爾扎克為我們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了人類的偉大與高尚,更呈現(xiàn)了人類的卑微、丑陋與骯臟。《農(nóng)民》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小說描寫的是貴族大莊園土地所有制和資產(chǎn)階級小土地所有制的沖突,而農(nóng)民處在這兩種社會力量中間,就像“蟲子夾在錘子和鐵砧之間一樣”。巴爾扎克在這里描寫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農(nóng)村在地主和資產(chǎn)階級雙重剝削下的貧困狀況、農(nóng)民對剝削者的強烈憎恨,以及農(nóng)民由當時的經(jīng)濟地位所決定的對高利貸商人的依賴關(guān)系。《三十歲的女人》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里的重要作品。本書實際上是不同時間發(fā)表的六個短篇的組合,在收入《人間喜劇》時,作者統(tǒng)一了六個故事的主人公姓名,總標題改為《三十歲的女人》。在本書中,作者首次把私人風俗與人物生活的時代接軌,私人生活的沖突與社會生活的矛盾整體上融合在一起,相輔相成,愛情生活和家庭生活與公共生活相依相存,相安相得。另外本書還收錄了《假情婦》。《幽谷百合》是巴爾扎克優(yōu)秀的小說之一,是法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小說描寫青年貴族費利克斯追求莫瑟夫伯爵夫人。這是一曲哀婉動人的愛情悲歌。在古堡發(fā)生的故事中,讓我們看到了時代變幻的風云。百日政變的影響、宮廷的變化、老貴族的流亡生活、年輕貴族巴黎發(fā)跡等等,無一不打上深深的時代印記。《夏倍上校》是巴爾扎克中短篇小說選集,收入《貓球商店》《高布賽克》《雙重家庭》《夏倍上校》《被遺棄的女人》《無神論者望彌撒》《卡迪尼昂王妃的隱私》七部中短篇小說代表作。

(法)巴爾扎克 ·世界名著 ·172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97章 注釋 2021-10-27 16:44:58
司湯達集(套裝共4冊)
會員

《紅與黑》展示了法國王朝復辟時期的全貌,既揭露復辟封建貴族的覆滅命運,也批判得勢的大資產(chǎn)階級的卑劣及其與貴族、僧侶之間的錯綜復雜的斗爭,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于連的形象。小說開創(chuàng)了后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帕爾馬修道院》主人公法布利斯從小贏得姑媽的鐘愛,長成英俊青年后贏得很多女人的青睞;他從滑鐵盧戰(zhàn)場回到帕爾馬,當上副主教后,邂逅一個女伶,誤殺了女伶的情夫,被迫逃亡博洛尼亞,百無聊賴之際又遇上女歌唱家浮斯塔,演出了一場鬧劇式的風流韻事……此外,書中對滑鐵盧戰(zhàn)爭的描寫體現(xiàn)了作者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成為文學史上的有名篇章。《意大利遺事》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所收的《法尼娜·法尼尼》等八篇中短篇小說是司湯達根據(jù)在意大利發(fā)現(xiàn)的一些手寫本故事編寫的。《阿爾芒絲》描寫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貴族青年奧克塔夫才貌超群,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只和表妹阿爾芒絲志趣相投。阿爾芒絲是個孤女,被貴夫人收養(yǎng),長期寄人籬下。奧克塔夫和阿爾芒絲的婚事遭到貴族社會的反對,但他們還是結(jié)為夫妻,婚后不久,奧克塔夫聽信別人對阿爾芒絲的誹謗和挑撥,服毒自殺……

(法)司湯達 ·世界名著 ·104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55章 注釋 2023-09-12 18:56:48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哈代集(全5冊)
會員

《還鄉(xiāng)》是英國著名作家托馬斯·哈代創(chuàng)作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與環(huán)境小說”,作品以英國西南部威塞克斯“一片蒼茫萬古如斯”的埃格敦荒原為背景,描寫了五個青年男女不同的悲劇命運。它是哈代的小說藝術(shù)開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哈代的重要作品之一。《無名的裘德》是哈代的代表作。小說主要描寫一位名叫裘德的青年求學的經(jīng)歷及其短暫的人生際遇,同時描繪了十九世紀末英國鄉(xiāng)村的風情和民俗,在讀者眼前展現(xiàn)了一幅世俗風情畫卷。《卡斯特橋市長》是哈代代表作之一。作品講述了主人公亨察爾原是個打草工,因醉酒將妻女出賣。事后追悔莫及,從此滴酒不沾,發(fā)奮致富,二十年后當上了卡斯特橋市長,后來妻女回到了他的身邊,但災難也接踵而至。作者通過這一悲劇性的描寫,揭示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給勞動人民帶來的災難,譴責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性。《苔絲》是哈代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女主人公苔絲的遭遇為主線,描述了美麗的詩化形象與周圍陰暗現(xiàn)實的沖突,具體生動地描寫了19世紀末資本主義侵入英國農(nóng)村之后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解體以及個體農(nóng)民走向貧困和破產(chǎn)的痛苦過程。《西波利村探險記》是哈代的中短篇小說選集,收錄了《德意志軍團中憂郁的輕騎兵》《兩個野心家的悲劇》《一個富于想象的女人》《同鄉(xiāng)朋友》《一八四〇年的傳聞》《枝凋花謝》《西波利村探險記》等七部中短篇小說。

(英)托馬斯·哈代 ·世界名著 ·120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87章 注釋 2021-10-25 17:45:14
雨果精選集(全4冊)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繼《巴黎圣母院》之后創(chuàng)作的又一部氣勢恢宏的鴻篇巨著,是代表雨果的思想和藝術(shù)風格的長篇小說。全書以卓越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通過對讓·瓦讓等人的悲慘遭遇以及讓·瓦讓被米里埃主教感化后所做的一系列令人感動的事跡的描寫,向人們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國大革命到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期間法國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輝煌畫卷,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法國社會的腐朽本質(zhì)及其罪惡現(xiàn)象,對窮苦人民在重壓下所遭受的剝削欺詐和殘酷迫害表示了悲憫和同情。《巴黎圣母院》以1482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國為背景,描述了吉卜賽女郎與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羅、棄兒卡西莫多之間的糾葛,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皆被放大。長相奇丑、既聾且啞的卡西莫多有著一顆高尚純潔的心。愛斯美拉達是美麗、純潔的舞女,因不屈從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羅的欲望,被他陷害致死。卡西莫多因失去心目中的偶像而絕望,憤怒地把弗洛羅從頂樓推下摔死,自己也到公墓,在愛斯美拉達的尸體旁自盡。《九三年》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也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說。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lǐng)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zhèn)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戈萬,以及戈萬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丹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jié),描繪了資產(chǎn)階級和封建勢力在一七九三年進行殊死搏斗的歷史場面。

(法)維克多·雨果 ·世界名著 ·146萬字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盧梭集(全4冊)
會員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盧梭集(共3冊)內(nèi)含:《盧梭集:懺悔錄》《盧梭集:漫步遐想錄》《盧梭集:新愛洛伊絲(上下)》。分集內(nèi)容簡介:《盧梭集:懺悔錄》是盧梭的自傳。全書分為兩部,主題是通過盧梭自己的坎坷一生反映社會對人的某種殘害和壓迫。在這部被稱為“文學史上的奇書”中,盧梭把自己作為人的標本來剖析,他把自己的靈魂真誠地、赤裸地呈現(xiàn)給讀者,其坦率程度是史無前例的。由于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的個性自由的精神,該作品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先兆。《盧梭集:漫步遐想錄》是盧梭的遺作,是《懺悔錄》的續(xù)篇。盧梭的作品崇尚自我,抒發(fā)感情,熱愛自然,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錄》中表現(xiàn)得比其他作品中都更突出。這部作品中的盧梭是處于最純真狀態(tài)中的盧梭。這部作品是他跟自己的心靈親切交談的產(chǎn)物,是對自己的心靈的分析和解剖。《盧梭集:新愛洛伊絲(上下)》是盧梭創(chuàng)作于1761年的書信體小說,被譽為18世紀最重要的小說。全書共分六部分,小說情節(jié)從1732年到1745年,由163封信組成。書名借自12世紀少女愛洛伊絲和她的老師阿貝拉爾的愛情悲劇,小說講述的是女主人公朱麗和她的老師圣普樂相戀而未能如愿的愛情悲劇。本書是法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把愛情當作人類高尚情操來歌頌并描寫了大自然美麗風光的小說,對后來的法國文學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法)讓-雅克·盧梭 ·世界名著 ·115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4章 注釋 2021-10-27 16:45:01
德萊塞集(套裝共4冊)
會員

《嘉莉妹妹》:18歲的鄉(xiāng)下姑娘嘉莉坐火車到芝加哥去找美好的生活。她在火車上結(jié)識了推銷員杜洛埃,到芝加哥后,和杜洛埃同居,并由他結(jié)識酒店經(jīng)理赫斯特渥特。赫斯特渥特迷上了她,兩人成為情人。為了徹底得到嘉莉,赫斯特渥特偷走酒店柜子里的一萬元現(xiàn)金同嘉莉私奔。定居紐約后,赫斯特渥特無法像原先一樣成功,境遇越來越差,陷入失業(yè)的境地淪為乞丐,自殺身亡;而嘉莉在戲院得到表演的工作后離開他,成為當紅的演員,卻并不幸福。《天才》是德萊塞的代表作,它通過一青年畫家的墮落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shù)的摧殘。主人公尤金·維特拉的一生經(jīng)驗提出了藝術(shù)家——即特殊天才的人物——與生活的關(guān)系、與社會的關(guān)系,以及怎樣協(xié)調(diào)天才人物的特殊敏感與特殊需要和社會正統(tǒng)規(guī)范之間的矛盾。《美國的悲劇》通過克萊德“美國夢”的產(chǎn)生和幻滅,他利己主義人生觀和享樂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他的苦悶、掙扎、墮落和毀滅,對資本主義社會提出了強烈而沉痛的控訴。這部悲劇與其說是人格與人性的悲劇,不如說是一個以利己主義為基礎的時代和國家的悲劇。

(美)德萊塞 高燕編譯 ·世界名著 ·15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阿拉善右旗| 益阳市| 临潭县| 香港| 芒康县| 稷山县| 丰城市| 巴东县| 蒲江县| 历史| 阿巴嘎旗| 新余市| 柳州市| 泽库县| 瓮安县| 青河县| 特克斯县| 台北市| 南溪县| 广水市| 福安市| 阿拉善盟| 时尚| 湘乡市| 嘉定区| 仪陇县| 韶山市| 汉阴县| 余姚市| 大荔县| 镇康县| 高邮市| 武定县| 晋城| 云龙县| 都兰县| 商丘市| 陕西省| 富锦市|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