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新世紀作家文叢第六輯”中的一種,為作家蔡東中短篇小說集。收錄蔡東八篇中短篇小說,包含《她》《通天橋》《來訪者》等。作家蔡東善于從對他者的觀察中提取對生活與人性的反思。他的作品關注當代人的生存境遇,關注男性、女性的生存狀態與內心生活,以及城市與鄉村之間千絲萬縷的牽連,充滿令人信服的細節與感染力;作品語言準確、凝練,對善與美的追求,以及對人生困境的追問,共同構成了其充滿魅力的文學世界。
蔡東 ·作品集 ·14.6萬字
本書精選老舍《我這一輩子》《月牙兒》等15篇經典中短篇小說,全面展示老舍在中短篇小說創作領域的藝術成就。通過一個個平凡的小人物,講述一個時代的大悲劇,真實生動地描繪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民情心理,既有批判,又有眷戀,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京味兒。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卻不容易。人這一輩子,到底該怎么度過?
老舍 ·作品集 ·19萬字
祥子是個一無所有,只有滿滿的奮斗精神的鄉下人,他勤快、善良,有自己的夢想。他相信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就是世間ZUI好的事。但殘酷的現實讓他幾次買車,又幾次失去車……青春是美好的,奮斗是苦澀的,在那個殘酷的年代,努力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要強的祥子,痛并快樂著。
老舍 ·作品集 ·21.2萬字
本書是青年作家李柳楊的奇想故事集,描繪了一條似真似幻的“香椿街”上,發生的各種浮生百態、人間冷暖。既是俗世奇情也是浪漫幻想,既是市井之書也是靈魂之書,天真中帶著不可思議的深刻和成熟。散漫的筆觸,仿佛勾勒出一代人的童年。
李柳楊 ·作品集 ·6.4萬字
本書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的中短篇小說集,波蘭語原版書名為《眾鼓奏鳴》,于2002年獲得波蘭最高文學獎項尼刻獎·讀者選擇獎。小說集收錄19部作品:百無聊賴的女人進入她在讀的偵探小說之中;男子對“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迷戀”不已,并追隨她一生;英國心理學教授在異域受困一周,險遇重重;女舞者一遍遍給斷聯已久的父親寫著不會寄出的信;外國人進入陌生城市,受街上鼓聲啟發,“變換”了身份……托卡爾丘克以19個精靈般的故事,書寫形形色色不同意義上的孤獨者,鋪展獨屬于他們的、心靈與現實世界交錯重疊的奇遇。
(波)奧爾加·托卡爾丘克 ·作品集 ·21萬字
本書由著名法語文學譯者柳鳴九精選的29篇莫泊桑經典之作組成,包括《羊脂球》《項鏈》《在旅途上》《我的叔叔于勒》《燒傘記》等膾炙人口的名篇。莫泊桑擅長的題材是他親身經歷過的普法戰爭、長達十年的小職員生涯和青少年時代在諾曼底故鄉的生活,這三種環境為他的短篇小說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題材。從鄉村故事、市井生活到對戰爭的深切控訴,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法國社會生活畫卷,貴族、官僚、商賈、公務員、工人、農民、流浪漢、乞丐等各種人物形象無不躍然紙上。
(法)莫泊桑 ·作品集 ·21萬字
這本書包含《紅色騎兵軍》、《敖德薩的故事》和《故事集》三個部分,它們展現了作為“世界一百位最佳小說家”之首的巴別爾的精華之作。這些短篇小說的主題與素材有兩大來源,一是軍隊戰斗生活和一個個具有鮮明性格的軍中人物,二是作者故鄉敖德薩的眾多人物(也包括作者自己),特別是底層和貧困民眾及其充滿傳奇的人生經歷。巴別爾善于捕捉強烈、生動的細節,以一個具體的動作、事件或匯集眾多戲劇性要素的畫面,來展現復雜的社會面貌、不同群體相互較量的勢能和無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蘇)巴別爾 ·作品集 ·20.7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中篇小說合集,是系列叢書“陽光文庫”中的一種。本書稿包括三個故事,分別為《一路風塵》《龍族》《一步登天》,故事主人公骨子里都帶著西部人特有的執著,通過一個個故事,刻畫了一幅西部人物的特有精神畫像。
任建國 ·作品集 ·12.9萬字
本書是“陽光文庫”系列叢書中的一部中短篇小說,共收錄了作者生前創作的11篇中短篇小說。這些小說全部以作者生活的農村為主要故事背景,展現了最普通的農民人性中的真善美,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舊貌換新顏的巨大變化,歌頌了黨的好領導、好政策。全書語言簡潔明快、質樸平實,能夠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
王雪怡 ·作品集 ·11.4萬字
本書收錄了包括《楢山節考》在內的五篇作品,其中由《楢山節考》《東北的神武們》改編的電影《楢山節考》獲得第3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在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個小村子里,由于赤貧而沿襲下來一種拋棄老人的傳統:老人只要活到七十歲便要被長子背到楢山丟棄,當地人稱作參拜楢山神。阿玲雖然即將年滿七十歲,但身體還十分硬朗,她擔心自己在外人看來是“怪人”,是到了年紀還不去楢山多吃了糧食的“多余人”,于是拿定主意,在70歲的新年那天就進山去。為了顯示出自己不中用了,她還用石頭特地磕掉了結實的門牙。但是在阿玲去楢山之前,她還必須做一系列的準備,把家里安排妥當。
(日)深澤七郎 ·作品集 ·10.2萬字
荒廢學業,多次自殺,沉迷藥物,欠下債款,與多名女性糾纏不清……太宰治的人生在普通人看來未免太過“不堪”。然而,就是這個“廢人”作家,卻有很多人喜歡。我們之所以喜歡太宰治,正因為這些懦弱、無恥和輕賤,始終在我們內心隱現明滅。而這個酗酒、濫藥、自殺的頹廢作家,在他病人的囈語里,恰好說出了我們的心事。在這個依舊冷漠和趨同的社會中,太宰治的困境,恰是我們所面臨的困境的寫照,每個試圖保持自我,忠于自我的人,都能感受到如太宰所遭遇的社會疏離和彷徨無依。本書精選36篇太宰治創作高峰期(1935—1948)的經典作品,完整展現了太宰治在面臨社會秩序坍塌、道德體系崩潰時的焦慮,以及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但又無力改變的糾結和失落,是讀者“入坑”太宰治的超值之選。
(日)太宰治 ·作品集 ·40.5萬字
本書是日本文學巨擘太宰治的作品集,收錄《女生徒》《小丑之花》《陰火》《狂言之神》《葉櫻與魔笛》《千代女》《東京八景》等名篇。《女生徒》是太宰治的代表作,用獨白式的筆法、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示了少女從早至晚的心情變化。《東京八景》被譽為“《人間失格》雛形”,其創作時間早于《人間失格》,從中可看出和《人間失格》如出一轍的晦暗與矛盾。這篇作品應是太宰治、最終創作出《人間失格》的重要過渡,是其自我挖掘、“內視”、剖析的代表作。
(日)太宰治 ·作品集 ·10.4萬字
作為“非非主義”代表詩人,何小竹二十年來的小說創作延續了先鋒精神。《動物園》便是一本頗具實驗色彩的小說集。全書由四部中篇小說組成。四篇小說都是以封閉的空間命名——《動物園》《排練場》《夜總會》《電影院》。封閉的空間即代表了一種困境,圍繞這四個不同的封閉空間,何小竹用卡夫卡式表現主義文學的筆法,描述了人生難以言喻各種困境——欲望的困境、精神的困境,誠如作者自序中所言“四篇小說,看似互不相干,其實是一個東西,即一個主題的四種寫法”。
何小竹 ·作品集 ·9.8萬字
孤兒夏始之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給了丈夫,卻發現丈夫在外另尋新歡;排除萬難結合在一起的校園情侶,結婚后卻難逃夫妻情變;身患癌癥決定肆意而活的社畜,事情做絕后卻發現病情是假……六個故事,六種反轉的人生體驗,帶你關照世間小人物的真實人生。
余耕 ·作品集 ·21.2萬字
《夜譚隨錄》是清代筆記式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包括傳奇和志怪小說160篇左右。對于喜歡文言短篇小說的讀者來說,本書不可不讀。其中大部分作品寫的是鬼狐怪異、人妖艷遇的故事,有少數作品涉及到一些社會現實。表面寫的是虛幻的鬼域,實際反映了乾隆年間京城一帶下層人民,包括農民、城市貧民、奴仆等艱苦窮困的生活處境。作品沒有刻意追求情節的離奇,而著重生活細節的點染,寫得情景逼真,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較好的作品。
(清)和邦額 ·作品集 ·5.4萬字
(清)和邦額 ·作品集 ·5.3萬字
本書是日本文豪中島敦短篇名作小說集。書中各篇都取材于中國古典,如《論語》《列子》《史記》《西游記》及唐傳奇等,中島敦借中國古典外殼,注入現代思想意識,在中國古典的留白處、縫隙間,大開腦洞,創造出一個個亦真亦幻的奇異世界,呈現出古典故事里的人性與現代性。中島敦著力表現的是現代人的孤獨虛無感,他筆下的主人公通常都會陷入自我拉扯的境地,但在表現人類精神困境的同時也提供了出路,逐漸建立起自己內心世界的秩序,在行動中戰勝了虛無,重新確立了完整的自我。《山月記》以其真誠、透徹、深刻、犀利,成為無數文藝青年的警醒之書、答案之書、人生之書。
(日)中島敦 ·作品集 ·9.2萬字
許地山,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在中國現代文壇中,許地山的作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所創作的小說和散文也成為被傳頌的經典。《螢燈》收集了作者各個時期的小說代表作,包括《螢燈》《鐵魚的腮》《海世間》《危巢墜簡》《海角的孤星》等,反映了被時代捉弄的尋常人家的命運,作者清新的文字,削減了故事的悲劇色彩,形成了特有的東方文化哲學。作品受眾廣泛。不管是對生活充滿迷茫的人,對未來不知所措的人,還是對為人處世心生疑惑的人,都可以在這些作品中受到啟迪。對許地山作品感興趣的讀者,本書是不可不讀的一本作品合集。不僅是老師和學生的必讀之物,也是步入社會的人值得一讀的人生經典。其中收錄的這些經典作品,既可以作為消遣閱讀之用,又可以作為文學學習之用。
許地山 ·作品集 ·5.3萬字
《態度》是河南省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文鼎中原”叢書的一種,收錄了作者2015年以來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態度》《最后的告別》《來生不要錯過我》《尋梳記》《出租時代》《女人如花》共6篇,這些作品均在文學刊物公開發表過。作者筆下的故事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讀者。
班琳麗 ·作品集 ·13.8萬字
《豆棚閑話》是明末白話短篇小說集,這部小說有幾個特點:一是以豆棚下輪流說故事為線索,將12篇故事串聯起來,類似西方的小說《一千零一夜》《十日談》等,相當于中國的首部短篇小說集。二是隨意生發,述寫胸中不平之事,有的看似在寫歷史故事,實際是為了反諷做文章,內容深刻而含義雋永,語言流利且文采飛揚,在明清擬話本小說中可謂是上乘之作。本書對滿清政權為鞏固其統治對漢族人民進行大規模屠戮、鎮壓的社會現實也時反映。
(清)艾衲居士 ·作品集 ·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