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近六百頁的長篇小說把主要背景置于耶路撒冷,以娓娓動人的筆調向讀者展示出百余年間一個猶太家族的歷史與民族敘事,抑或說家族故事與民族歷史。家庭與民族兩條線索在《愛與黑暗的故事》中相互交織,既帶你走進一個猶太家庭,了解其喜怒哀樂,又使你走近一個民族,窺見其得失榮辱。我們不可以成為歷史的奴隸,但是在歐洲的這片土地,人們必須跪下,將歷史扛上肩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以)阿摩司·奧茲 ·社會 ·39.9萬字
長篇小說《古全和》以細膩、生動的筆觸描寫了一個生于農村、長于城市的工農子弟古全和的一生。全書分為四冊《苦難的童年》《戰火下的青春》《象牙塔之夢》和《風雨人生》,彼此構成一個整體,又相對獨立。故事的背景從清末民初到上個世紀中后期,空間從山東膠東半島到東北地區,展現了古全和的成長歷程。《古全和》第三冊《象牙塔之夢》中,心心念念立志走入大學的古全和發奮讀書,跳級考入市立中學。1952年秋,古全和終于考入了江城東湖師范學院中文系。這個新的團體將為他帶來一條什么樣的成長之路?
傅希春 ·社會 ·39.8萬字
了不起的亞哈船長,縱橫海上四十年,是水手們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有一天,他被一頭名為“莫比·迪克”的大白鯨,生生咬斷左腿。從此以后,亞哈踏上了追擊白鯨的瘋狂復仇之路……所有你失去的,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歸來。
(美)赫爾曼·麥爾維爾 ·社會 ·39.7萬字
《追尋逝去的時光》,又譯《追憶逝水年華》,共分七大卷,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只有貫穿始終的情結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法)馬塞爾·普魯斯特 ·社會 ·39.6萬字
《十日談》(1348—1353)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作品開頭有個序曲,敘述了在佛羅倫薩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里避難時所發生的事情。十個青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十天共講了一百個故事,故名《十日談》。每篇故事長短不一,內容包羅萬象,而人文主義思想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線。
(意)薄伽丘 ·社會 ·39.5萬字
小說以大阪的名門望族蒔岡家四姐妹為主人公,以美麗嫻靜的三妹雪子的相親故事為主線,旁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事件、對外交往等等。作品猶如一幅色彩艷麗、格調高雅的繪畫長卷,展現了現代日本關西地區上流社會的生活全貌,被譽為具有古典主義風格的最上乘的風俗小說。作者善于選擇和安排情節,真實生動地表現了這些人的思想感情和獨特命運。人物對話采用大阪方言,別具特色。河畔捕螢以及洪水泛濫等情節的刻畫精彩動人,仿佛將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美的享受。小說對京阪一帶的風土人情、重大社會事件也作了真實細致的描寫。
(日)谷崎潤一郎 ·社會 ·39.4萬字
趙青山的女兒月娥失蹤了,正當他四處尋找的時候,日本人宮本幫忙找回了月娥并將她送到日本進修,這些日本人以恩人的姿態來到這個落后的村落,受到村里人熱烈的歡迎。但是這是噩夢的開啟,當看到日本人屠殺全村的父老,趙青山化身為“廿”,與愛國的人們合作,共同抗日,成為日本侵略者噩夢一般的存在。但是已經變成“美惠子”的月娥還能否認出自己的父親?全書人物描寫細膩,情節跌宕起伏,值得一讀。
范光春 ·社會 ·39.3萬字
《前夕》是一部長篇小說,以北平為背景,書寫了“七七事變”之前一個破落官宦家庭中不同成員的性格與命運。小說中主要描述了抗戰前夕的兩種力量,一是帶有積極力量,以迅速成長的女青年黃靜玲和她保持了民族氣節的父親黃儉之為代表,另一類是消極的力量,以個人主義的靜純和享樂主義的靜珠為代表。以黃家為當時社會的縮影,通過描繪大家庭中不同人員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做出的不同選擇,以及他們迥異的命運,展現出抗戰前夕社會的整體面貌。
靳以 ·社會 ·39.3萬字
《初刻拍案驚奇》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奇書,共有短篇小說40篇,它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其一是商人由厄運而致富,讀書人由貧寒而成名;清官們斷案如神,貪吏們枉法如虎;惡棍們奸淫攬訟,騙子們爾虞我詐;如《轉運漢遇巧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鼉龍殼》、《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等。其二是描寫婚戀的作品,寫青年們怎樣追求忠貞不貳的愛情,而封建禮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劇,如《張溜兒巧布迷魂陣,陸蕙娘立決到頭緣》、《酒下酒趙尼媼迷花,機中機賈秀才報怨》、《通閨闥堅心燈火,鬧囹圄捷報旗鈴》等。語言通俗簡練;情節曲折起伏,撲朔迷離,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內心刻劃細致入微,藝術形象栩栩如生,歷來評價甚高。
(明)凌濛初 ·社會 ·39.2萬字
環湖一中是省級示范高中,新學年,正校長方開元到北大進修去了,教育局指定副校長莫古風代行校長之職,莫古風深知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要想為自己撈取政績,必須在短期內提高升學率,于是他在一中推行極端的應試教育措施,各年級實行周考,對師生的各種評價只看考試分數,別的方面一概不看。
朱乙丑 ·社會 ·39.2萬字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間,以姒來為代表的一群騷動不安的江浙鄉鎮青年為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經歷了一場人性的大歷練。《彩裳》以一對雙胞胎姐妹與姒來的感情糾葛為情感主線,以姒來與鄉鎮青年有才、羅干干,阿發結為兄弟共同創業的成與敗,在國內外商場的血腥拼殺為經歷為事業主線,生動再現了中國草根子民拼搏創業的跌宕起伏和精彩歷程。本書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展示出江浙輕紡業人士“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靈活多變的“水鴨子”性格,紹興師爺的精明謀算,以及臥薪嘗膽,恩仇分明的文化特質。《彩裳》全景展示了中國輕紡行業走向全球“新絲綢之路”的奮斗歷程,以及“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搏精神,而這正是“中國制造”的精神內涵。
唐堂 ·社會 ·39.2萬字
一天早晨,人至中年的巴士馬科夫正籌備與年輕的情人私奔至塞浦路斯,短短幾個小時內,過去二十余年的荒唐人生在眼前閃過。這些年里,他一面流連于各色情人,并數次謀劃逃離;一面經歷著盲目的遷徙漂流,從黨政機關到科研所,從下海經商到做停車場守門人,最后易職到銀行,由此逃避著動蕩的社會現實。正當他必須在妻子與情人之間做出選擇之際,他仿佛記起了什么,于是準備重新決定自己的命運……在這部不無荒誕意味的小說中,波利亞科夫生動地描摹了一個頗具典型意義的“艾斯凱帕爾”(逃離者)形象,他深陷生活的泥淖,內心迷惘,靈魂浮散,永遠處于虛無狀態中。繼奧涅金、畢巧林、奧勃洛莫夫之后,他是又一個新型俄羅斯多余人。故事在蘇聯的最后幾年和這個國家解體的背景下展開,也勾勒出了社會轉型期的眾生,展現了生存的尷尬、人性的悖謬、社會風貌的變遷。
(俄)尤里·波利亞科夫 ·社會 ·39萬字
腳夫陶秉坤救下沉潭的女子做了堂客,開始了擁有土地和發家致富的夢想,陶家的爭斗與苦難從此也如影隨形,而出身豪門的陳秀英卻投身革命,棄愛情而為理想……
陶少鴻 ·社會 ·38.9萬字
本書以共和國同齡人與祖國共同走過的歷程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鄉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為主線,展示了中國社會近幾十年所經歷的風雨歷程,勾畫出共和國的年輪。書中的主人公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自然災害,過早地嘗到了生活的艱辛;轟轟烈烈的時代大事件,使他們激揚過也失落過;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們熱血沸騰,也令他們迷茫無奈。他們有中國傳統的家庭親情,又有比親情更高、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友情,還有陰差陽錯、充滿悲劇色彩的愛情。當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時候,他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但是,他們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用自己的智慧和鮮血譜寫著一代人的壯美人生。該書曾拍成電視連續劇,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金鷹獎,反響空前。
梁曉聲 ·社會 ·38.9萬字
普魯斯特是整個二十世紀開宗立派、最偉大的文學大師之一。《追憶逝水年華》卷帙浩繁,是整個文學史上知名度最高也是難度最大的作品之一。全書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為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可以說是在一部小說主干上派生出眾多枝蔓的小說之樹,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的巨型交響樂。本書基本保留了七卷本全書的精華所在,所選章節或段落都是完整的,沒有任何刪節,一冊在手即可領略這部鴻篇巨著的風采,堪稱真正的“精華本”。
(法)普魯斯特 ·社會 ·38.9萬字
《追憶似水年華》以回憶的形式對往事作了回顧,有童年的回憶、家庭生活、初戀與失戀、歷史事件的觀察、以及對藝術的見解和對時空的認識等等。時間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作者憑著智慧和想象力,使時間變得具體、生動、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種主題構成的交響樂,愛情、嫉妒、死亡、回憶、時光,時而交叉重疊在一起,時而又游離開來,然而在宏觀上,整個作品渾然一體,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憶似水年華》被公認為文學創作的一次新的嘗試,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
這是一部書寫河南胡辣湯題材的長篇小說,是方言文學的代表作家王少華的又一力作。小說始于抗日戰爭時期,收尾至21世紀初期,介紹了胡辣湯的緣起,講述了“中原苦難地”祥符城里,胡辣湯三大流派由分歧、對立到融合、發展,最后合力把胡辣湯端到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餐桌上、使窮人飯登上了大雅之堂的故事。一碗胡辣湯,道盡了河南人對家鄉熱土的愛恨情仇,繪出了中原人野蠻生長、不屈不撓的文化底色。
王少華 ·社會 ·38.7萬字
《青澀年華》刻畫了轉型、變革、價值多元時代,一個敏感靦腆而又好高騖遠的文學青年梁月鵬浪漫而痛苦的求學、求愛、求職和逐夢史。改革開放之后,梁月鵬在市場經濟大潮里摸爬滾打,卻到處碰壁、屢遭挫折,除了出身貧窮和卑微,他最的困難源于他自身,即他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城市化、現代化的社會進程中,梁月鵬該如何蛻變和成長?也許,在梁月鵬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于連、高加林、孔乙己、阿Q的影子,但梁月鵬適逢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新時代,加上他自身執著的奮斗,讓他終于成就夢想,走出自己的青澀年華。
曹嵩 ·社會 ·38.6萬字
《乘戰車的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澳大利亞小說家帕特里克·懷特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小說以二戰前后,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澳大利亞為社會背景。曾經輝煌一時的贊那社老宅現今已搖搖欲墜,女主人黑爾小姐在宅第周圍蔓生的灌木中徘徊。在這里,她遇到了逃離祖國的猶太教授和熱愛自由的土著畫家。他們三人都受惠于一位堅定善良的洗衣婦。四人背負著各自的苦難:家族由盛而衰的哀愁,大屠殺幸存者的負罪感,因遭受歧視而走向自毀的絕望,目睹親人驟然逝去的驚駭。罪惡叢生的世界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他們,因都曾見過戰車的幻象而聯結在了一起,共同期盼著救贖的希望。
(澳)帕特里克·懷特 ·社會 ·38.6萬字
英國文學史上最高產最偉大的小說家,作品閱讀量英國排名第一,與莎士比亞、狄更斯齊名的作家,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第一人,英國杰出小說家特羅洛普代表作,依據佩奇與薩德利爾核校過的權威原版,鉤沉坊間35年未曾露面的網格本名著名家名譯本,展示了一幅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議會與教會、朱庇特報人、拉斐爾前派的諷刺調侃全景圖。《巴徹斯特養老院》出版后兩年,它的續集《巴徹斯特大教堂》問世了。在《養老院》的最后一章里,作者告訴我們老主教已經到了八十高齡,“大概會像火花消滅那樣,漸漸地、平靜地悠然而逝”。在《大教堂》的第一章里,主教臥病在床,即將去世。大家全都認為他的兒子會吏長格倫雷博士具備種種必要的條件,大概會接替父親出任主教。但主教要由唐寧街的政治家們指定,而當時的政府正搖搖欲墜。如果老主教在政府更迭前死去,那么格倫雷博士就會獲得主教的職位;如果老主教長期彌留下去,政府一倒,那么會吏長繼任主教的機會就失去了。會吏長很愛他的父親,可他又是一個渴望權力、高傲自負的人,很想當上主教。這時候,他守在父親的床邊,內心巴望父親快點死去。接著,他又省悟過來,連忙跪下懇求上帝寬恕自己……
(英)安東尼·特羅洛普 ·社會 ·3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