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99年的東北農村,發生在杜連山和他的兩兒兩女身上的養老故事,養兒防老、老年人再婚以及住養老院等諸多觀念沖擊著人們的生活。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年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變化,面臨的養老問題也日益突出,從老一輩養兒防老引發的子女矛盾,到新一代兒女遠走,空巢老人面臨的養老選擇,大時代背景下,濃縮的兩代人養老的故事,以及養老觀念的變化,展現兩代人面對養老問題的選擇。
華云 ·社會 ·28.1萬字
主要描寫了礦工出身的營指揮員焦昆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率領部隊解放了曾生活過多年的遼南孤鷹嶺礦區,并擔任恢復礦山生產、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的任務。礦山黨的領導,發揚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堅持自力更生的方針政策,領導工人群眾,一面對反革命武裝和潛藏的匪特進行不懈的斗爭,一面緊抓生產,克服了重重困難,不到一年,礦山就沸騰了起來。這部小說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礦山恢復建設時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具有宏大的史詩風格,在中國當代工業題材文學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云德 ·社會 ·28.1萬字
這部虛實結合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小故事構成大故事,整個小說歌頌了主人公甘做人民公仆的誠摯品性和無私奉獻精神,展現了社會的多種層面。主要人物心地善良,富有大愛,終有好報。那些心術不正、詭計多端者,下場令人唏噓。這就引導著讀者在品味和領悟人生自身密碼中,能看穿、看透一些東西。權的、錢的、色的東西都得有度,不是你的,枉費心機得不到,是你的,終究會向你走來,讓你擁有。
陳新 ·社會 ·28.1萬字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本人鐘愛,同時也為他惹來爭議的小說,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獲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借著記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遠小城卡爾斯游逛。大雪封途,卡爾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斷。大雪下得無休無止,槍聲在舞臺上響起,卡爾斯陷入了軍事政變。現代與傳統,政治與文化……這些沖突把卡爾斯城的人們分為兩極,整個小鎮的氛圍充滿了壓抑、憤怒、陰謀和暴力。愛情故事、謀殺案、歷史糾葛及沖突,都濃縮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城中。
(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 ·社會 ·28萬字
本書通過對孫成蕙及其一家人五十年所走過的風雨歷程,展示了他們在五十年莫測變幻的政治風云中,所遭遇的“天災人禍”的沉重打擊,以及為獲取做人的真正權利而不屈斗爭的生活畫卷,描繪了現實的殘酷、求生的艱難、人格的扭曲、道德的淪喪、思想的復蘇、社會的進步等等。
周梅森 ·社會 ·27.9萬字
《前夜》塑造了俄國農奴制改革“前夜”平民知識分子的“新人”形象,反映了當時社會運動由新的活動家來推動的歷史趨向。《父與子》揭示了面臨社會變革時期平民知識分子與貴族之間的矛盾。這兩部小說均是揭露當時俄國社會矛盾和揭示社會發展方向的重要作品,問世之初曾在俄國引起爭論,但至今一直為中外讀者所喜愛。
屠格涅夫 ·社會 ·27.9萬字
“老通城”創辦于1931年,以經營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稱贊。《漢口老通城曾家》三部曲第1部創業,再現了上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曾家在漢口做餐飲小吃店的經歷,曾家從一個來自漢陽鄉下的農民到慢慢成為一個聞名全國的“豆皮大王”,小說一方面展現了那個時代漢口的風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景象。
曾憲德 ·社會 ·27.8萬字
新生代農民工,身上雖然依舊打著農民工的“烙印”,但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工了。他們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現代城市文明和生活中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而城市顯然還沒有完全做好接納他們的準備。
阿誠 ·社會 ·27.8萬字
這是一部長篇小說。故事源自中岳嵩山的潁河岸邊,有一個古老的上周村,一個家族六代人的夢想與現實、枝脈與根系、起點與當下,活生生地呈現在這部小說之中。周氏家族親人間的互相刺痛、互相溫暖,令人動容。家族精英從鄉村到城市,從城市到鄉村的遷徙中,真實隱現出城市和鄉村的巨大差異,寫出從隔閡到融合的人生悲歡。通過城市和鄉村兩個女兒的叛逆、較量與結局,表露出家族女性在傳統文化下的恪守與抗爭,撐起了這片故土的魂魄與新生。
邵麗 ·社會 ·27.8萬字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此乃千古名言。本書主人公曾經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瀟灑儒雅,是一位有著高尚靈魂的人。卻一不小心誤入了建筑行業,經歷了各種起起伏伏、花開花落和情感糾葛,目睹了各種骯臟的交易、運作、欺詐、內斗、殘酷和血腥,經歷了一場纏纏綿綿的揪心的三角形的戀情,而最終選擇了靈魂的出走和自由的飛翔……那么,他的結局怎樣呢?
埋劍煮酒 ·社會 ·27.8萬字
這里有好看的偵探小說,這里有睿智的大偵探福爾摩斯,他的故事總是令人拍案叫絕,一個個精彩絕倫的結局,讓人恍然大悟之余大呼過癮。
(英)柯南道爾 ·社會 ·27.7萬字
醫科大學生曲程,畢業后就職某壽險公司做“生存調查人”,工作起色之際,卻因替患甲狀腺瘤的女友尹艷艷開具假健康體檢單被公司開除,將錯就錯成了一名騙保調查員。可這個污點令他失去在本地南清調查騙保的權力,這讓他查到做壽險的妹妹曲榕被“人渣”騙保時一籌莫展。恰好南清遭遇百年一遇洪水,10億巨災賠款令無良商戶渾水摸魚騙保,保險業損失慘重,銀保監局長陳天舒決定成立產壽險聯合反詐騙辦公室,由雷厲風行的組長石雪,“活檔案庫”陳永金,被戲稱“車險定損鬼見愁”的劉科科,海外歸國的陳清揚組成。曲程因打贏“順風車騙保案”在媒體揚名,通過亡父同學陳天舒進入騙保調查組。洪水致死數十名市民,上升為政治事件,省里限時要求查清全部致死原因。內外壓力重重,人渣案、勞斯萊斯婚車騙保、天價小狗案、水災白骨案、水災涵洞小學生溺死案、“再生人皮”進水案,還有陳年的日清生化爆炸案也浮出水面。曲程和反欺詐辦公室的同事們一起不畏艱險,掀開了一個個迷案的面紗。
王成 ·社會 ·27.7萬字
《不盡長江滾滾來》描寫了在舊軍閥統治下處于地下的工會活動,北伐軍到武漢后工人運動熱火朝天的發展,工人思想、生活上的變化和成長經歷。其中還穿插了漢口收復英租界、打倒土豪劣紳的農村斗爭和幾對青年革命者的愛情故事,反映了當時工人階級反對列強侵略及封建制度婚姻,爭取自由戀愛的時代特點,也襯托出主人翁不畏強敵、反擊壓迫的高尚情操。一眾青年在敵人重重包圍封鎖下維護斗爭成果,歌頌了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英勇不屈、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
彭慧 ·社會 ·27.7萬字
一只母狗和一個男人的患難生死之交。非常的年代,險惡的環境,一條農家母狗和一個城里男人被命運流放到了荒蕪的原野。饑餓酷寒還有無處不在的兇險,仿佛上帝在對人與狗的德行進行著嚴苛的檢驗。于是,在狗與人之間,演繹出了一幕幕大悲大喜的劇目。人性中的罪惡,獸性中的善良,忠誠與背叛,丑陋與美好,都酣暢淋漓地展現在人狗亡命的路上。
高和 ·社會 ·27.7萬字
《天賦》是小說大師納博科夫早年的半自傳體代表作,描繪了一九二六至一九二九年間,流亡青年費奧多爾·戈杜諾夫-車爾登采夫在柏林的生活,以及他文學天賦的迅速擴展。起初他寫了一卷精致的回憶性詩歌,但沒有引起關注;接著是一本關于備受尊敬的歷史人物的傳記,絢麗而直言不諱;最后,他產生了寫作《天賦》本身的念頭。除了成功塑造一個野心勃勃的青年藝術家形象,納博科夫在《天賦》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首都、一塊大陸,即柏林和歐亞。小說像城市街道那樣擁擠繁忙、瞬息萬變,又像最大的陸塊那樣廣闊多姿,穿梭于現實和虛構之間,蘊含大量對俄羅斯文學及社會現狀的思考。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社會 ·27.7萬字
英劇《指匠情挑》原著作者、當今活著的英語作家中的講故事高手薩拉·沃特斯,驚艷文壇處女作。《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作品;獲“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從劇院到街角,從海濱少女到男裝麗人;她經歷背叛,跨越絕望,終于抵達一個女人的怒放與覺醒。因為一朵拋擲而來的玫瑰,海濱少女從此遠離家鄉,追隨心愛的男裝麗人;因為一場毫無預料的背叛,演員南希從此墮落沉淪,把自己放逐在倫敦陰暗的街角。在這部關于情欲也關于自由,關于成長也關于蛻變的小說中,薩拉·沃特斯檢閱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劇院文化、男裝麗人風潮、女權運動的雛形、貴族的地下情色會所,再現彼時的倫敦百態。
(英)薩拉·沃特斯 ·社會 ·27.7萬字
【社情小說+現實+婆媳關系】因為城市建設,龍河市上的一條老舊街道——正陽街面臨拆遷。得知這個消息后,看不慣外地媳婦的劉阿姨,想瞞著兒媳婦將房子全都寫在自己名下,不想未能成事。于是,她慫恿自己的兒子威脅兒媳婦提出離婚,誰料……當足以改變人生方向的利益和感情、親情發生沖突時,人們會做出什么選擇呢?
張子旭 ·社會 ·27.7萬字
《匡超人》是臺灣重量級小說家駱以軍繼《西夏旅館》《女兒》之后,又一創作巔峰。作者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漫天花雨、詼諧逗樂的文筆,運用《西游記》原先桀驁不馴最終卻泯然眾人的孫悟空、《儒林外史》中蠅營狗茍的文人形象等元素的拼貼、糅合、擬仿,構筑成了一個充斥破洞、黑洞的奇異小說世界。他濃郁的哀傷筆調,寫出當代知識分子的種種猶如被設定好的,難看、滑稽,拼命掙扎卻無力逃脫的存在姿態。
駱以軍 ·社會 ·27.6萬字
孤行于戰后倫敦蕭索的街頭,凱一身男裝,漫無目的。昔日駕著救護車沖鋒救世的英雄氣概,已隨硝煙一同消逝。供殘疾人工作的蠟燭工廠里,鄧肯年輕且健康無虞,卻理想盡失,生活如一潭死水,直至意外訪客把他帶回獄中度過的戰時歲月。婚姻介紹所二樓的防火平臺上,相對抽煙的海倫與薇芙,每每想敞開心扉,卻總是欲言又止。我們何以落得今天的模樣?這是四個命運交錯的倫敦人的故事,由戰后的1947年,回溯至1944年,抵達一切開始的1941年。
(英)薩拉·沃特斯 ·社會 ·27.6萬字
本書是林語堂久負盛名的作品,文中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對傳統中國的文化和生活細節的真摯熱愛,以及一種極富生命力的老莊哲學境界,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皇皇巨著。是林語堂20世紀30年代末旅居巴黎時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原書名為MomentinPeking。全書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全書結構宏偉,線索交錯,全景式展現了近現代中國社會發生的急劇而深刻的變化,被譽為現代版的《紅樓夢》。
林語堂 ·社會 ·2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