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17年,索恩·史密斯遵從父志,加入了美國海軍,成為其中一員,并于1918年以海軍日常生活為素材出版本書,大受歡迎。小說主人公奧斯瓦爾德以日記的形式,將水兵的日常娓娓道來,語言詼諧幽默,段子張口就來,實在讓人捧腹。這是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作品,這是關于征兵和軍隊的故事,卻沒有絲毫戰火和硝煙彌漫。一群年輕的新兵,憧憬著未知的新世界,登上美國海軍這艘大船,懷著志在四海的豪情,開啟了各自啼笑皆非的軍旅生涯,佩勒姆迎來了最讓它頭疼的新兵崽子……
(美)詹姆斯·索恩·史密斯 ·社會 ·5.9萬字
《茶館》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期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通過一個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社會中的蕓蕓眾生。出場人物近50人,人物性格鮮明。通過老板王利發對“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
老舍 ·社會 ·3.2萬字
蹇叔將船逆行還上,然后順流漂下,進入一個巨大的漩渦里。洮河的漩渦并不洶涌,可是暗藏殺機很難逃出它的魔跡。就像銀河系的所有行星,都在一個吸引力的掌控之中,難以脫離運行的軌道。除非一陣大風刮過河面,或者有股暗流從下涌動,才能意外掙脫漩渦的束縛與羈絆。
王喜平 ·社會 ·6.3萬字
一堆神秘的洋垃圾像竊賊似的,在靜夜無人的時候悄悄地潛入了福鎮。于是,一場災難便降臨到福鎮稻農的頭上。六百畝稻田慘遭污染,一夜之間死個精光,而慘遭打擊的還有稻農的心,遭受打擊最重的是二憨老漢,他悲痛欲絕痛不欲生,叫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代表地方工業勢力的軋鋼廠廠長潘老五,寧死不肯承擔責任,并將“進口洋垃圾”的全部責任,一概推到鎮政府的頭上,給新上任的女鎮長陳鳳珍出了一道難題,而二憨老漢也在一氣之下服毒自盡險死非命。
關仁山 ·社會 ·19.7萬字
如果你融不進城市、回不去故鄉,一定要讀外鄉人!略薩獎得主作品,《福布斯》年度十佳,驚艷西班牙之作。“我們是像韭菜一樣,被移植到城市的農民的子孫。”30歲,疲憊的我從倫敦回到故鄉,才發現其實我無家可歸。村里有點力氣的年輕人早已離鄉去城里掙錢,只剩下醉鬼在哭號,死亡在回響。在這片空了的土地上,只有風知道,多少人因無法離開而自殺,多少離開的人成了永遠的外鄉人。
(西)奧爾加·梅麗諾 ·社會 ·11萬字
《黑暗昭昭》是戈爾丁重要的代表作,榮獲英國歷史悠久、頗具聲望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這是一部由火照亮的黑暗之書。從《蠅王》延續下來的善與惡之間的斗爭被作者置于現代語境之下,期間還混雜著宗教狂熱、恐怖主義、反常性心理與性行為以及逃出世俗的絕望嘗試。在作者冷靜的筆調下,各色人物各自走向自己既定的歸宿,同時也在考量著人們對自己、對世界的信念。小說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之“黑暗”不僅存在于人的內心深處,而且存在于外部的現代世界:“你無處可逃”。
(英)威廉·戈爾丁 ·社會 ·19.1萬字
斯坦利·富爾頓是一位身家千萬、無妻無子的富翁。為了在從未謀面的遠方親戚中挑選繼承人,他決定給他們每人十萬美元,并偽裝成另一個身份來觀察他們,看看這份意外之財將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本書寫于1918年,但在百余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啟迪意義:金錢不一定只帶來快樂。你對待金錢的方式,決定了金錢將如何影響你。
(美)埃莉諾·霍奇曼·波特 ·社會 ·16.3萬字
《信天翁要發芽》是作家李宏偉最新長篇小說。全書采用獨幕劇的形式,由“情勢表演”“立身表演”“辯解表演”“勞作表演”四場表演構成,多聲部層層推進,一切演出始終處于濃密得近乎暴力的窺看中。一座城邦與一座叢林,構建起兩個互相指涉的虛擬世界。無所不在的觀看,欲蓋彌彰的狂歡,四場表演展演出一個城市的編年史及其眾生世相,是多維藝術的小說裝置,亦是窮形盡相的人世劇場。小說以奇異的想象與狂歡化的景觀,講述一個關于死亡與生長、瘋癲與恐懼的人類故事,書寫我們自身的光陰與命運、勞作與時日,構筑出一個小說家的“創世記”。
李宏偉 ·社會 ·17萬字
本書講述的是廣東大峒鄉地主殘酷地剝削和壓迫雇農的故事。故事揭露了在土地改革時期,地主們想盡辦法,從事陰謀活動,企圖破壞土地改革,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的領導和農民群眾的緊密團結下,大家終于推翻了地主,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這部小說,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描寫了農村的土地改革運動,表現了農民的成長,其中有動人的情節、曲折的故事,非常富有地方色彩,讀后令人記憶深刻,回味無窮。
韓北屏 ·社會 ·13.5萬字
《躑躅》創作于2015年前后,小說以第一人稱為視角,聚焦在鄉村出生、成長而在城市讀書、工作的社會轉型期的一代青年,他們親身經歷了改革開放及其帶來的深刻影響。小說通過講述“我的朋友”陳敵的成長經歷以及他與三位女性的愛情故事,反映了與改革開放同齡的一代青年的生存和思想狀態。
葉煒 ·社會 ·14.3萬字
蕭紅被譽為“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小說都有自敘的性質,哪怕是對陌生路人的描寫,我們也能從中讀出作家自己的影子,《小城三月》從多角度多側面反應出蕭紅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蕭紅是魯迅給予高度評價的作者,甚至一代文豪魯迅和茅盾分別為《呼蘭河傳》作序,確定了蕭紅的文學地位的扛鼎之作,其作品單行本已經暢銷幾十年,有足夠的經典性。
蕭紅 ·社會 ·1.4萬字
《歸蓮夢》是清代蘇庵主人編輯,白香居士校正的白話長篇神怪史話小說,以白蓮教農民武裝起義為背景。成書于清初。喜歡此類題材的讀者,本書不妨一讀。作品托為明末,實寫清朝事。小說以聲勢浩大、波及全國的白蓮教農民武裝起義斗爭為背景,集中描寫女大師白蓮岸別師下山,學得神通法術,賑濟饑民,創白蓮教,占領柳林寨起義,縱橫數省,最后終于失敗。作品反映了延續元、明、清三代的白蓮教農民武裝斗爭的一個片斷。作者以同情、哀嘆之情,力圖探索白蓮教義軍失敗的某些原因。作品情節豐富,場面描寫極為傳神。影響較遠、深受好評,是值得閱讀的經典佳作。書中的故事生動形象,語言文字簡潔通俗。結構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情節的表達都別具特色、獨樹一幟,可讀性極強,適合消遣閱讀。全書結構嚴謹,疏密得體;所寫事件、人物,場面如在,形象欲活。文字淺顯而多情趣,余味無窮,讀之令人愛不釋手。
蘇庵主人 ·社會 ·7.5萬字
《苦兒流浪記》講述了一個叫雷米的男孩被養父租給了一個賣藝人維塔利,從此他開始了浪跡天涯的生活。在流浪的途中,他學習樂器游歷演出,在森林狼口脫險,身臨賊窩,蒙冤入獄,乃至于暴風雪中師父用性命換來了他奄奄一息……但他始終有堅定的信念,保持著內心的善良,終于找到了親人、朋友,和生母團聚,并且懲罰了使自己流浪的幕后黑手,過上了全家歡聚的好日子。《苦兒流浪記》是埃克多·馬洛作品中最為家喻戶曉的一部。這部小說問世后,曾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多種文字,而且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還在法國被重印出版,并多次搬上熒幕。
(法)埃克多·馬洛 ·社會 ·8.5萬字
《上來透口氣》的主人公喬治·博林是個四十五歲的胖子,在保險公司擔任地區巡查員,事業高不成低不就,有妻子和兩個孩子需要養活,終日為賬單、學費等開支問題所苦。偶然間,一張海報讓他回憶起泰晤士河畔的家鄉和那時的童年生活。《上來透口氣》采用雙線描述,一條線展示了英國從一戰前到二戰前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特征的社會變遷對傳統意義的小鎮的沖擊和影響,另一條主線帶出了社會各個階層應對世界大戰這一危機時各自的反應和行動。
喬治·奧威爾 ·社會 ·14.7萬字
本書所收作品多以作者行醫經歷為素材,有對治療、手術過程的寫實描摹,也有對鄉鎮醫療狀況的真實反映。人物多為農民,小說表現了他們承受疾病、死亡時的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微妙、復雜的關聯,在真誠的書寫中逼近靈魂的本來面目,深具震撼力。
趙蘭振 ·社會 ·12.3萬字
看不見的靈魂,存在嗎?看不見的原子,又存在嗎?“一戰”前的劍橋校園,物理研究員弗雷德的生活被諸如此類的問題所占據。倫敦下層社會,母親逝世后的黛西孤苦伶仃,打工接連遇到騷擾和解雇。在那個連女性選舉權都需要爭取的年代,堅強獨立的她幾乎走投無路。一場意外讓她與弗雷德相遇,這會是一個奇跡嗎?在這里,真理以各種方式脫離了確定性:原子和鬼魂一樣不可觀測,愛情和信仰一般無法訴諸實在。1912年的世界站在一個門檻上,跨過去,一切將永遠改變。
(英)佩內洛普·菲茨杰拉德 ·社會 ·8.4萬字
前半部以單弘失去父母為主,意指人無論男女皆當父母尚在時,孝敬父母,莫在父母去世,而追悔莫及,從醫院難產到車禍,以主角單弘為首的經歷,到去世之后的變化。為前部主描述之意,側面通過單弘的朋友,指向現在社會一些常見之事,比方校園暴力,躺尸,醫院費用等話題,同在文中談夢想,希望人活著有活著的意義,有一個自己的夢想,為夢想而努力奮斗。談一些書籍,國內國外的名著,書籍,遍布全文,講述著一個讀書的人,如何去寫作,及如何看待書中的道理,用自己的話語來描述一些人生感悟,希望讓看到書的讀者們,通過這些感悟去思考。后半部則是主角經歷抑郁,父母雙亡等,前方新的城市,在職場努力,意識職場殘酷,爾虞我詐,通過股票工作來描寫,同遇到知己,影響著單弘的心靈,給予著未來的改變。
趙祥亦 ·社會 ·9.5萬字
本書是周潔夫的經典長篇小說,描寫了東北人民解放軍在參加了解放東北、華北的戰斗后向南方進軍的戰斗歷程,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浴血奮戰,先后多次打退了敵人的大規模進犯,取得了解放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偉大勝利,為實現全國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周潔夫 ·社會 ·14.5萬字
《微暗的火》是納博科夫小說中極為奇特的一部,顛覆了人們心目中固有的對小說的定義。這部小說由前言、一首四個篇章的長詩、評注和索引組成。納博科夫虛構了一名教授兼詩人謝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鄰居金波特,詩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傳性質的長詩,而鄰居則為此詩寫了前言和評注、索引。長詩僅占全書十分之一,評注卻非常冗長繁瑣。主體長詩講的是詩人的一生,他死去的女兒、他對人生、愛情、死亡、真實與虛幻的理解等。而鄰居通過長長的評注,將詩的含義解讀為一名來自虛構國度贊巴拉的末代國王的故事。作為一個前衛性的探索作家,納博科夫一直在尋找獨創的小說形式。這種以評注為主體的互文結構,反映了納博科夫的一個觀點:“人類生活無非是給一部晦澀難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釋罷了。”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社會 ·17萬字
百歲老人雷高漢,一直活在鴻禎塞的影子之中。那盤踞山丘的龐大建筑的影子,既濃縮了他的饑飽冷暖,又覆蓋了他的恩怨情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才完成了和它的漫長對話。這是一方鄉土同生共死的秘史,也是百年中國恩山義海的傳奇。
馬平 ·社會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