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特色腌臘肉制品加工技術
- 王衛 張佳敏主編
- 1488字
- 2020-04-30 17:30:39
(四)不同畜禽的有害腺體的識別處理
動物的有害腺體有甲狀腺、腎上腺和病變淋巴腺。
1.甲狀腺
(1)豬甲狀腺 豬甲狀腺有兩個,在頸部上中部,位于喉短管的腹側,胸骨柄前上方,氣管交接處的兩側,附著在喉頭上。腺體扁平、紅色,每個重8~10克,外觀可分左、右兩葉,中間由峽部相連,被覆有結締組織膜,并伸入腺體內,將腺體分成若干小葉,每小葉內含有許多腺泡,呈囊狀,其形狀可隨機能而改變。甲狀腺長4.0~4.5厘米、寬2.0~2.5厘米、厚1.0~1.5厘米,含有甲狀腺素,有毒。人誤食甲狀腺易引起中毒,造成代謝紊亂,機能失調。誤食1/6甲狀腺,便能出現中毒癥狀。豬甲狀腺構造見圖2-4。

圖2-4 豬甲狀腺
1—左葉;2—右葉;3—峽;4—喉;5—氣管
(2)牛甲狀腺 位于氣管和食管前端的兩側,呈不規則的三角形,長6~7厘米、寬5~6厘米、厚1.5厘米。腺峽較發達,由腺組織構成。
(3)馬甲狀腺 位于喉的后部,在前3~4個氣管環的兩側,可分為兩個側葉和連接兩個側葉的腺峽。側葉呈紅褐色,卵圓形,長3.4~4厘米、寬約2.5厘米、厚約1.5厘米。腺峽不發達,由結締組織構成。
2.腎上腺
(1)豬腎上腺 位于左、右兩腎內側前方,較長,大體呈三棱形,土黃色,外表有結締組織覆膜。腺外層為皮質部,土黃色;內部為髓質部,褐紅色。一般兩側腺體共重6.5克,為有害腺體,人食用后可引起中毒。豬腎上腺構造見圖2-5。

圖2-5 豬腎上腺(背側圖)
1—外側緣;2—內側緣;3—顱側緣;4—尾側緣
(2)牛腎上腺 牛有兩個腎上腺,形狀、位置各不相同。右腎上腺呈心形,位于右腎的前端內側;左腎上腺呈腎形,位于左腎的前方。
(3)馬腎上腺 呈長扇圓形,紅褐色,位于腎內側緣的前方。
3.病變淋巴腺
淋巴系統是家畜有機體堅強的防病屏障之一,分布于全身。淋巴結的病理變化不但是評價肉品衛生質量的重要依據,而且也是牲畜發病的首要標志。根據淋巴結的特征,便可查明畜體患病的情況以及病在體內擴展的程度。如局部淋巴結呈現病變,表明其受管轄的局部組織或器官患病。為了對屠畜做出正確的衛生評定,不僅要了解淋巴結的分布,更要知道每個淋巴結、匯集淋巴的區域及其在各種病變損害時所表現的特征性病變。
(1)充血 淋巴結腫脹、發硬,表面發紅或出現血絲,切面呈不同程度的暗紅色,按壓時從切面滲出血滴,出現于發炎初期。
(2)水腫 淋巴結腫大,切面蒼白隆凸,質地松軟,并流出大量透明液汁。
(3)漿液性炎 淋巴結顯著腫大,質地松軟,切面紅潤,有時有出血點,按壓時流出黃色或淡紅色混濁液汁。
(4)出血性炎 淋巴結腫大,外表發紅,切面或表現為初膜下及小梁沿線的發紅(即大理石樣變,多見于豬瘟),或表現為暗紅色斑點散在其中,或呈現不同程度的彌漫性紅染(多見于敗血癥及傳染病的敗血過程),質地通常多汁濕潤。
(5)出血性壞死性炎 即在出血的基礎上出現壞死性炎癥過程。淋巴結通常腫大,質地變硬,切面干燥,呈磚紅色,其中間有一個或數個灰黃色、灰黑色或紫紅色斑紋狀或巢狀壞死灶。
(6)化膿性炎 淋巴結質地柔軟,表面和切面上可見到大小不等的黃白色膿腫,擠壓有膿汁流出。嚴重時整個淋巴結變成一個大膿腫。
(7)急性增生性炎 淋巴結腫大、松軟,切面隆凸、多汁(漿液滲出),似有很多灰白色顆粒,有時還可見到黃色壞死小點。由于整個淋巴結的質地、色澤猶如腦髓,故有“髓樣變”之稱。
(8)急性變質性炎 淋巴結腫大、軟化,切面呈褐紅色,實質易于刮下,似粥樣,有的區域可見到壞死灶。
(9)慢性增生性炎 這種變化往往是某些病變損害的一種結果。由于病灶周圍增生大量結締組織,致使淋巴結劇烈腫大變硬、切面灰白,其中間有粟粒至蠶豆大的結節。結節中心壞死呈干酪樣,并往往鈣化。有時整個淋巴結呈干酪樣或鈣化,甚至化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