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黃帝素問

陰陽別論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膈。

【注 一陽,少陽也。少陽主初生之氣,病則生氣少矣。少陽相火生氣,氣少則火壯爍金,故咳。木火之邪傷土,故泄。心虛則掣痛。邪在胃脘,故膈塞不通。】

三陽結謂之膈。

【注 三陽,太陽也。太陽之氣生于膀胱,從內膈而出于胸脅,陽氣結則膈氣不通,飲食亦膈塞不下也。】

六節臟象論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

【注 一盛病在少陽,少陽主春升之氣也。太陽主夏,陽明主秋,四盛以上乃陽太盛,故名曰格陽。】

寸囗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

【注 四盛以上者,乃陰太盛,故名曰關陰。】

人迎與寸囗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注 俱四倍以上者,陰陽俱亢極也。陰陽俱盛而不和,是不能及于天地陰陽精氣之承制則死矣。】

血氣形志篇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藥。

【注 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則陰陽氣血皆傷,故病生咽嗌,宜甘藥以調其脾胃。】

通評虛實論

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注 中焦不通,則上下之氣閉塞,此五郁為病也】

氣厥論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

【注 陽并于陽,故狂。肝邪上移于心,故為膈中】

舉痛論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注 恐傷腎,是以精氣退卻而不能上升。膻中為氣海,上出于肺,以司呼吸,其原出于下焦,故精氣卻則上焦閉,其上升之氣還歸于下,而下焦脹矣。上下氣不交通,故氣不行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注 思則心神內存,正氣留中而不行,故氣結矣。】

風論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月真)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注 飲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者,胃受邪也。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腹脹滿故形寒則(月真)脹。飲冷則泄者,胃氣虛傷也。腹者胃之郛郭,故形瘦腹大。】

大奇論

胃脈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

【注 《靈樞經》曰:濇為少氣。《傷寒論》曰:濇則無血,大則為虛。此血氣虛于內外,故成鬲偏枯。小則血氣皆少,堅急為寒,心氣虛寒則血脈不行,筋骨無所榮養,亦成鬲外之偏枯。】

至真要大論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

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民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心痛支滿,兩脅里急,飲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則嘔。

厥陰之勝,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甚則嘔吐,鬲咽不通。

【注 此皆風木淫勝,故脾為之病也。】

太陰之復,濕變乃舉,體重中滿,食飲不化,陰氣上厥,胸中不便。

【注 此皆陰濕之為病也。】

陽明之復,清氣大舉,甚則心痛否滿,腹脹而泄,嘔苦,咳噦煩心,病在鬲中。

【注 心痛否滿,腹脹而泄,乘火土也。嘔苦者,木受金刑也。咳噦煩心,病在鬲中者,陽明之氣上逆也。】

太陰在泉,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

【注 水淫而上乘于土,故逆滿。濕氣上逆,病及厥陰之經,故食飲不下。】

少陽在泉,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少陰同候。

【注 心痛發熱者,君相二火之客氣上行而自病也。格中而嘔者,太陰之客氣自病也。】

五常政大論

備化之紀,其病否。

【注 否者,脾病于中,而上下之氣不交也。】

卑監之紀,是謂減化。其病留滿否塞。

【注 脾氣傷也。】

少陽司天,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

【注 心痛煩心者,心包絡所生病也。胃脘痛者,木克土也。土位中央,中鬲不通,則上下厥逆也。風氣迅速,故主暴速。】

太陽司天,水飲內禾 畜,中滿不食。

【注 水濕之為病也。】

六元正紀大論

太陽司天之政,二之氣,民病氣郁中滿。

【注 陽氣郁遏于內也。】

木郁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食飲不下。

【注 木盛而土傷也。】

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

【注 此春病之常也。】

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

【注 此秋病之常也。】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5 13:56:50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巍山| 图们市| 宜宾县| 宝坻区| 察隅县| 金山区| 静宁县| 内乡县| 张家界市| 汉沽区| 峨眉山市| 荔波县| 当涂县| 建水县| 锡林郭勒盟| 乌鲁木齐市| 桑植县| 凤庆县| 周宁县| 醴陵市| 洛扎县| 台北市| 右玉县| 江西省| 湛江市| 长阳| 兰溪市| 昌邑市| 恩平市| 巩义市| 邓州市| 开封县| 大庆市| 肇源县| 林周县| 宁陵县| 图木舒克市| 崇阳县| 湖口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