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 噎膈反胃門
  • (清)陳夢雷
  • 1929字
  • 2015-12-25 13:56:50

醫學入門 【明 李梴】

關格證治

經云:人迎脈大于氣囗四倍,名曰格;氣囗脈大于人迎四倍,名曰關。關乃陽不下,以寒在胸中,塞而不入;格乃陰不上,以熱在下焦,塞而不出。上下不通,三焦撩亂,中氣不足,陰陽不能相榮,故既關且格。

中虛者,補中益氣湯加檳榔以升降之。中虛痰盛者,六君子湯去朮加柏子仁及麝少許。虛甚吐利俱不得者,既濟丸。

關格與噎稍異。胃中覺氣有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宜二陳湯加木通,吐其橫格之氣,不必在出痰也。

古云:關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經云:少陽所至,為嘔涌溢,食不下,言火逆上而為嘔吐,非膈上所生獨為關,非格也,大承氣湯下之。若但吐而不得小便者,胃苓湯。有膏粱積熱,損傷北方真水者,滋腎丸主之。忌用淡滲利水之藥。凡關格見頭汗者死。

膈噎證治

飲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疏云:膈有拒格意,即膈食反胃也。《玉機》云:噎塞大便不通,通幽湯。故以膈噎為題。《局方》以噎近咽,膈近胃,而遺下焦,又妄分十膈五噎,皆非經旨。病因內傷憂郁失志,及飲食淫欲,而動脾胃肝腎之火,或因雜病,誤服辛香燥藥,俱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其槁在上焦賁門者,食不能下,則胃脘當心而痛,須臾吐出乃止。賁門即胃脘上囗,言水谷自此奔入于胃,而氣則傳之于肺也。其槁在中焦幽門者,食物可下,良久復出。幽門與中脘相近,言其位幽僻,胃中水谷自此而入小腸也。其槁在下焦闌門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闌門,臍下欄約水谷,分入膀胱大腸而為糞溺,是大小腸膀胱,乃氣血津液流通之道路也。

經曰:三陽結謂之膈。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能便,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熱結,脈必洪數有力,前后閉塞,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縱下復出,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也。

實火,黃連解毒湯加童便、姜汁,或益元散入姜汁澄白腳為小丸,時時服之;溫六丸尤妙。甚者,陶氏六一承氣湯、人參利膈丸。

虛火沖上食不入者,枳桔二陳湯加厚樸、白朮及木香少許,或古萸連丸。渴者,錢氏白朮散。大便閉者,導滯通幽湯,或參仁丸、麻子仁丸。當噎未至于膈之時,便宜服此防之。膏肓之疾,豈可怠忽!

間有身受寒氣,囗傷冷物,以致脾胃火衰,膈上苦冷,腸鳴,脈必滑微,宜暫用丁香煮散、五膈湯、五噎湯、單附子散以劫之。若不求其本,偏認為寒,概用辛香燥藥,必至爍陰不救。

古云:膈噎神思間病,惟內觀養之。蓋七情火起,熏蒸津液,為痰為積,積久則血愈衰。《針經》曰:怒氣所至,食則氣逆不下;勞氣所至,為膈噎喘促;思氣所至,為中痞,三焦閉塞,咽嗌不利。

痰飲,脈滑或伏,二陳湯、古參夏湯、化痰丸、(艸舌)蔞實丸,或用黃連、吳萸、貝母、(艸舌)蔞仁、牛轉草,水煎。

食積,脈滑而短,枳朮丸加黃連、陳皮、半夏,或狗米平胃丸、虎脂平胃丸,或用保和丸二錢,加姜炒黃連三錢、山楂二錢為丸,麻仁大胭脂為衣,每六十丸,人參煎湯,入竹瀝下。

七情郁結,脈沉而濇,飲食喜靜,胸背痛者,四七湯、溫膽湯;痞滿煩悶微嗽,二便不利者,分心氣飲、四磨湯,或木香、檳榔二味等分為末,白湯下;傷神不睡者,十味溫膽湯、朱砂安神丸;腹脹腸鳴者,木香勻氣散;有積聚者,阿魏撞氣丸;惡聞食氣者,五膈寬中散。

氣血兩虛,囗沫大出者,死。

氣虛不能運化生痰者,脈必緩而無力,四君子湯。大便閉,加蘆根、童便;氣虛甚者,六君子湯加附子、大黃;酒毒,加甘蔗汁。單人參湯、人參膏尤妙。

血虛不能滋潤生火者,脈必數而無力,四物湯加童便、竹瀝、姜汁。大便閉,加桃仁、紅花;有瘀血,加牡丹皮、韭汁;防生蟲,加驢尿;血虛甚,加干姜;血燥,加牛羊乳汁。不可以人乳代之,蓋人乳反有七情飲食之毒火故也。

氣血俱虛者,八物湯主之。

血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臟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氣有養,陰血自生,津液傳化合宜,何膈噎之有!

大概不問虛實,俱以益陰養胃為主,庶免后患,或腎氣丸主之。

通用二陳湯加童便、竹瀝、姜汁、韭汁。有熱加酒炒芩連、(艸舌)蔞、桔梗,七情加香附、川芎、木香、檳榔,不納食加麥芽、神曲,熱結食返上奔,加大黃、桃仁,氣虛合四君子湯,血虛合四物湯。

雜方:燒針丸、杵糠丸、紫金錠、霞天膏、神仙奪命丹、古阿魏散,或靈砂燒酒下。凡五十歲后血枯,糞如羊屎,及年少不淡薄飲食,斷絕房室者,不治。

反胃證治

胃冷嘔青,手足厥,食久乃吐,二陳湯加姜桂,甚加丁附,或丁香半夏丸。

胃熱面紅,手足熱,食已即吐,二陳加姜炒芩連、山梔。暴甚,略加檳榔、木香,胃囗痛,加姜汁,或葛根竹茹湯、加味橘皮竹茹湯,或小柴胡湯加竹茹;如時常囗吐清水,冷涎自下涌上者,此脾熱所致也。二陳湯加白朮、白芍、升麻、炒芩連、山梔、神曲、麥芽、干生姜等分,或丸或煎服。

凡氣吐者氣沖胸痛,食已暴吐而渴,始當降氣和中,六君子湯加木香、藿香、桔梗、枇杷葉,或七氣湯;熱氣沖者,古荊黃湯加人參、甘草、煨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蓬安县| 蓬莱市| 通渭县| 福鼎市| 磐石市| 巴青县| 枝江市| 林周县| 榆林市| 平舆县| 珲春市| 洛南县| 福清市| 台湾省| 东兰县| 中宁县| 隆尧县| 蚌埠市| 咸阳市| 七台河市| 江陵县| 平利县| 安西县| 安远县| 中山市| 西贡区| 洪洞县| 阜城县| 阳原县| 镇巴县| 东兰县| 张家港市| 普兰店市| 嘉荫县| 买车| 阿拉善右旗| 东阿县| 浦江县| 泰安市|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