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56章 后記 走向全民普法的新時代
- 第55章 出借 冒用身份證或者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會面臨哪些法律問題?
- 第54章 買賣假藥會面臨哪些法律問題?
- 第53章 明星代言廣告,虛假宣傳誰擔責?
- 第52章 買房者遇到不良開發商惡意違約該怎么辦?
- 第51章 合法財產遭到侵犯,該如何理性維權?
第1章 序 帶著問題去學法
記得小時候我有一本《小學生作文指南》,那時候課外書還不豐富,這樣一本作文“指南”幾乎被我翻爛,讓我愛不釋手,受益良多。后來,我在學校四年級小學生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這本“指南”功不可沒,給我的童年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
之后我又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指南”,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司法考試“指南”,當時有套司法考試輔導教材就叫作“指南針”。還記得夏日炎炎,挑燈夜戰,“指南針”陪伴我度過了那段難忘的備考歲月。那時候的“指南”已經不僅僅是一套書,而是一起并肩作戰的伙伴,成為一種必勝的信心和信念。
萬萬沒想到,時至今日,我們居然也會動手寫一本“指南”。指南,顧名思義,就是要為人們提供有益的指引。指南的本義是找到正確方向,進而可以引申為解決實際問題,好比作文指南教會我們如何動筆寫作,司法考試指南引導考生正確高效地備考,這本《生活法律指南》就是要幫助公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當年,我們因“指南”而受益,今天,我們也要將這份“指南”傳遞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們。
學習法律,問題就是最好的老師。在法律的語境里,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
本書圍繞公眾關心的熱點法律問題而展開,以答疑解惑為目標和線索,共分為金錢誘惑、網絡疑云、職場困境、人在囧途、成長煩惱、家事風波、不測風云七個章節,涵蓋職場、家事、網絡環境、旅游安全、未成年人保護以及常見易發、多發法律風險等內容。在生活問題的驅動下,引領讀者去尋找法律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完成一次法律上的學習和糾紛解決的操作。
在每個具體問題的回答上,我們先以簡短導語引出問題,再用生動案例展開問題,然后依據現行法律分析問題,最后借助溫馨提示強調問題,從而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本書問題的發現源于現實生活,案例的選擇多取材于真實案例,法律分析力求通俗易懂,溫馨提示力爭抓住讀者最關心的點。例如,在《用POS機刷自己的信用卡套現,違法了嗎?》一文中,先以生活中一些人想賺快錢的想法,引出利用POS機刷卡套現的社會現象,再用一則真實案例把用POS機刷卡套現的問題展現出來,然后從是否構成犯罪、如何定罪處罰等法律角度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并溫馨提示POS機刷卡套現需注意區分正常套現與違法犯罪行為的界限。
我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本書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尤其注意宣傳《民法典》的內容,注意用平實的語言對法條內容進行轉化和闡釋,盡可能少用晦澀的專業術語,避免因為法律概念理解帶來的閱讀障礙。例如,在《孩子高空拋物,責任由誰來承擔?》一文中,重點講解群眾特別關心的城市小區高空拋物問題。結合《民法典》和《刑法》的最新規定,指出出現小區高空拋物現象的,有關機關應依法及時調查,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人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建筑物管理人應當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如果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應依法承擔相關侵權責任。通俗地講就是,小區物業如果沒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高空拋物的,也要承擔一定責任。
社會生活是如此豐富多彩,遠非一本“指南”所能盡述。全書共有7章內容、54個問題、98個案例,希望我們選擇的問題中有您關心的內容,能夠真正發揮出“指南”的作用,幫助您解決生活中的法律疑惑。
帶著問題去學法,懷揣感情去普法。法律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公眾來關注他、理解他、尊重他、維護他。期待這本“指南”能像當年的小學生作文指南、司法考試指南一樣,給需要他的人遞上一把解決問題的鑰匙。
讓這本《生活法律指南》幫您推開一扇窗,一同觀看這精彩的法治生活吧!
李濤 李丹萍
2023年9月于廣州黃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