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修十篇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中國社會里“官本位”思想比較嚴重,這是幾千年中國皇朝更替輪回的歷史文化產物。出現一個好皇帝、明君,就能極大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增強國家實力和百姓幸福感,提升國家威望和對邊疆的控制力;出現一個好官、能吏,就能造福一方百姓,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秩序,讓百姓世世代代念記、歌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清正廉潔,執政為民,形成黨風的風向標,以優良黨風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的養成。從嚴治黨首先要從從嚴治官治吏開始,這是百年大黨長盛不衰的客觀要求,這既是從中國歷史傳統文化中汲取的政治智慧經驗,也是現實社會中人民群眾的迫切期待。
這些年,我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給各級領導干部講政德修養,結合現實中一些領導干部貪腐墮落、寡廉鮮恥、喪失做人底線的案例,一直倡導領導干部要學點兒國學,尤其要學習中國歷史上的好官好吏身上的好品德,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我們的身心,增強做新時代忠誠、干凈、擔當好干部的自信心,筑牢執政為民的為官底線。我還一直強調“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重要性,領導干部應該在工作之余多讀書學習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在學習研究之余要多去體察民情、傾聽民意和參與具體的工作與實踐以砥礪自己的品性,努力在讀書學習、干事創業之中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什么樣的官是一個好官?好官沒有嚴格的定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崇尚。但好官都有共同的品質特征和做人底線,自古至今流傳于老百姓心中的明君、名相、名臣、能吏,都能照顧老百姓的現實利益需求,肯為老百姓辦實事、清廉自愛,剛正不阿,能夠維護公平正義、有較好的包容性,不搞小圈子,有大局觀且能夠為國家為民族的利益敢于犧牲自己。比如談到清正廉潔的好官就會想到于成龍;說到公平正義的好官就會想到包拯;念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會想到范仲淹;講到肯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為老百姓辦實事好事而一生不改其志的好官,就會想到蘇東坡;而談到能為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不惜犧牲自己的好官,就會想起牧羊的蘇武、通西域的張騫、下西洋的鄭和……作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仍然需要古代好官身上的這種優秀品質,并且要不斷發揚光大,做到境界更高,目標更為遠大,才能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為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作出更大的歷史性貢獻。
如何才能做成一名好官?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你得有能力水平,需要不斷讀書學習提升自己,需要不斷在事上磨煉來錘煉自己,需要經常管控自己的欲望來修煉自己。從古至今能成大事者,都是堅持自己朝大目標堅定邁進的人,半途而廢是不行的。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好官都是學富五車、能文能武的人,他們能留下清名讓百姓念記,都是一生勤奮歷練、齊家修身養性的結果,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今天,我們的領導干部,應以古代好官為鑒,同樣需要經歷勤奮讀書、刻苦修煉、清淡寡欲的過程,堅守做人底線,樹立遠大理想,只有不斷地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才能獲得黨和人民的認可,成為一名“好官”。
包頭市委黨校的石志剛老師在工作之余,收集大量的中國好官好吏素材形成了《政修十篇》,從良吏、交友、用人、奇才、尊師、家書、品格、廉潔、使者、讀書等十個方面,全方位、立體地展現了傳統中國社會里政德修養的人物故事和品德情懷。我認為這是一本政德教育方面的好教材,是一本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書,希望能夠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學習國學、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增強自身修養的案頭枕邊書籍,激勵我們做一個共產黨的“好官”,做一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好領路人,不辜負人民,不辜負時代。
是為序。
王杰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
領導干部學國學組委會主任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