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0章 升級認知,讓你重拾輕快行動力
- 第9章 改變對時間的感知,打破拖延慣性
- 第8章 解決拖延問題其實就是解決情緒問題
- 第7章 關于拖延的8個心理效應
- 第6章 掙扎著獨立,拖延是在為自我價值而戰
- 第5章 有一種拖延叫完美主義
第1章 前言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中的事情向后推遲的一種行為。如今,“拖延癥”已然成為這個時代的熱詞,存在很多人的生活中。
拖延癥患者做事不僅拖沓,而且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自己拖延的樣子,他們想要急切做出改變,但就是辦不到。在面對一項新任務時,先是對自己有一個很高的預期,想要早早地開始,最后漂亮地完成任務。但他一直處于這種幻想的狀態里,一邊拖延一邊伴有極度的焦慮,等截止日期快到的時候,他或許一口氣干完,或許直接放棄,但整個過程一定是痛苦的。這種心理的矛盾會導致他們非常自責,最終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那么導致拖延產生的原因有哪些?人們的內在認知出現了錯誤,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拖延。你要知道,沒有誰是天生的拖延者,總拿“生性懶散”為自己的拖延開脫,只會讓自己的拖延癥更加頑固。身為重度拖延癥患者的你,需要的不是放縱而是正確認識拖延。拖延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很多時候,拖延就是因逃避內心產生的負面情緒而產生的行為。你害怕失敗之后,面對他人的冷嘲熱諷,寧愿自己一直立于不敗之地,也不肯輕易嘗試。你羨慕別人的成功,但成功帶來的無形壓力也會讓你惶恐不安,你即使站在終點線前也始終不敢邁出第一步。你也會因為害怕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或害怕失誤后的批評而拒絕開始。面對未知的恐懼,為了逃避這種令人不適的感受,拖延就成了你最好的伙伴。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只及時行樂的猴子,當你將要做出理性決策時,這只猴子會不斷地干擾你,直至拖延的快感徹底沖毀你的理性。那些看似毫不費力的事情會被你一拖再拖,最終一發而不可收拾。可是,你真的享受拖延帶來的低劣快感嗎?這種快樂轉瞬即逝,愈發強烈的焦慮和壓迫接踵而至。甚至在你享受拖延快感的同時,焦慮已經在你心中不斷滋生,各種誘惑也會讓你變得拖延。想要戒掉拖延,在斬斷外界干擾的同時,也要讓內心的理性重新掌舵。
值得注意的是,完美主義也是拖延的一大誘因。有的時候,我們過高要求自己,極力追求完美也會導致拖延。這通常是因為我們過高地評估了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又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接近完美的目標。在將要著手行動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的實力與目標有著一個極大的差距,為了努力維護自己的光輝形象,就會不斷拖延下去。我們要用包容的心態去面對完美主義,很多事物都在變化,犯錯、成功、失敗都屬于正常,在每一份經歷中讓自己不斷進步才是王道。
你的拖延有時來自沒有成就感的生活,拖延成為你獲得自我價值感的武器。面對他人的控制與壓迫,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在不斷拖延之中,隱藏著你無形的反抗和無聲的渴求。
造成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面對它,戰勝它。
比如,想要重獲自己的價值感,你就要拋棄自我否定的觀念,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逐漸提升自己的信心,明確自己的目標,努力去追尋。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獲得成就感,在自我價值感提升的同時,拖延也就逐漸離你遠去。
拖延都是在情緒消極的狀態下產生的。它產生后會在消極的情緒中持續發酵,于是就會形成了惡性循環。一件事情給我們留下一些負面的印象,我們下一次做同樣的事情時,會因為上一次的負面印象而再一次產生拖延。因此,控制自己的情緒,停止自責和悔恨,讓自己充分地放松下來,不斷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自己,這都是戒掉拖延的好方法。
戒掉拖延,就要改變對時間的感知,打破拖延的慣性。錯誤的時間感會帶來拖延,而在每個人生階段的時間感都有可能引發拖延。當一個人的人生階段與時間階段不相符合時,這種時間認知錯誤就會產生拖延。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番茄時間法,讓自己對時間的感知更加敏感,同時培養自己善于放棄,分派或重新設計任務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拖延。
行動力是戒掉拖延最重要的一點,升級認知,會讓你重獲行動力。不要在權衡利弊和彷徨猶豫中消磨自己的行動力,想做就馬上去做,猶豫就會產生拖延。建立有效的獎勵和懲罰制度是提升行動力行之有效的方案,只要你擁有很強的行動力,那么拖延也就會無處藏身。
本書從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入手,并給予深度剖析,幫你找出拖延產生的病根,并對癥下藥,給出解決方案,是拖延癥患者的貼身“幫手”。